导读:本文包含了功角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稳定,特性,磁路,同调,风电,汽轮发电机,功率因数。
功角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杨春玲,郑安豫,朱建华[1](2019)在《机电功率扰动下的功角极限环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功角振荡会破坏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系统可靠运行,针对功率扰动引起功角振荡问题,建立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求解弱非线性方程的平均法,研究该系统随着机电扰动的功角响应特征,导出机电功率扰动下幅值平方变化规律在受到机械功率的周期性扰动的作用下,系统会出现一个极限环,在受到电磁功率扰动时,系统会出现3种不同的最终状态,最终稳定于哪个状态,取决于系统的初始状态和扰动的幅值和频率,相图研究结果证明该理论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于灿平[2](2019)在《弱送端电网直流群同时换相失败对电网功角稳定特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跨区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快速发展,多回特高压直流同送同受的电网格局凸显,受端电网短路故障易造成多回直流同时发生换相失败,危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基于单机等面积定则,对比分析了叁相永久性故障和单相永久性故障下直流换相失败对送端电网的功率冲击强弱;研究了直流换相失败对送端电网稳定运行的影响机理,并结合电网区域振荡模式分析了多直流同时相继换相失败对功率冲击幅度的作用机制;探讨了单相故障重合闸时间整定优化对送端电网稳定特性的影响。实际电网算例的仿真结果表明,考虑送端电网实际振荡模式适时优化调整受端电网重合闸整定时间,可有效减小多回直流相继换相失败对电网功率冲击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浙江电力》期刊2019年05期)
黄新波,张龙,朱永灿,周岩,邬红霞[3](2019)在《基于功角特性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绝缘在线监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干式空心电抗器在长期运行中由于绝缘老化而故障频发,其中匝间短路故障率最高。建立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匝间绝缘短路故障引起的电抗器功角变化特性,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功角特性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绝缘在线监测技术。采用改进中值滤波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去噪处理,通过修正理想采样频率法消除了非整周期采样带来的采样误差,利用谐波分析法获取电抗器的功率因数角。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技术可以实现对电抗器的少匝匝间绝缘短路故障的有效监测。(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19年02期)
张栋梁[4](2018)在《风机机电暂态特性的建模分析及提高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的控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和世界其它国家的风电装机容量持续高速增长。与传统同步机暂态特性显着不同的风机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带来了包括系统暂态功角稳定在内的诸多稳定挑战,特别是在我国甘肃等地区,由于风资源与负荷的逆向分布,风电大多需要经长联络线外送到远方的负荷中心,导致外送通道的长联络线长期重载运行,系统暂态功角稳定的挑战较为严峻。与传统同步机的机电暂态特性特别是有功特性主要由相关机电结构主导、受相关暂态控制的影响较小不同,风机机电暂态特性包括有功特性主要由相关暂态控制主导、受相关机电结构的影响较小,因此,与同步机暂态行为特别是暂态有功行为的优化空间较为有限不同,风机暂态行为特别是暂态有功行为可以在更大的范围、以更灵活的方式得到优化,进而提高含风电电力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然而,目前风机暂态控制优化的相关研究一方面主要关注风机暂态无功行为的优化,在参考同步机暂态无功优化控制如强励等的相关理论分析结果和优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形式的风机暂态无功强增优化控制,而对风机暂态有功行为的优化关注较少;另一方面,少数的风机暂态有功优化研究也缺乏较全面深入的理论分析,优化控制的设计大多缺乏充足的理论支撑。论文为了应对目前与传统同步机暂态特性显着不同的风机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带来的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挑战,将开展风机机电暂态特性建模分析和控制优化的相关研究工作,在对含风电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稳定的叁个参与主体即风机、同步机和电力网络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挑战较为严峻的风电远距离外送场景,运用论文相关理论分析结果,优化风机暂态行为特别是有功行为的相关暂态控制,提高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分析了锁相环对风机机电暂态特性的影响机理,建立了考虑锁相环影响的风机机电暂态时域模型。论文分析指出,锁相环主要通过影响风机dq旋转坐标系与外部电网定向电压矢量之间的相位关系来影响风机的机电暂态特性,忽略锁相环可能导致风机模型的有功和无功电流响应在机电时间尺度上发生较大的偏差;论文进而建立了考虑锁相环影响的风机机电暂态时域模型;(2)建立了基于幅相运动方程的风机机电暂态物理模型,分析了风机机电暂态特性的基本物理特征并指出了不足与优化方向。论文基于电力系统幅相运动方程建模方法,建立了现有典型风机的机电暂态物理模型;论文通过对该物理模型的分析,得出了现有风机在系统暂态期间主要响应系统电压幅值动态、几乎不响应系统电压相位动态的基本物理特征,进而指出了现有风机不积极响应系统电压相位动态对系统暂态功角稳定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强化对系统电压相位动态响应的优化方向;(3)提出了单同步机无穷大系统同步机摇摆过程的新优化机理。论文基于提出的同步机每个摇摆周期四个阶段的分段方法,开展了同步机摇摆过程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进而提出了同步机摇摆过程的新优化机理,即单同步机无穷大系统同步机摇摆过程相关的稳定问题,包括功角单调失稳及振荡失稳,均可以通过适当地降低同步机在每个摇摆周期第1和第3阶段转子加速度的模值、最大化地增加第2和第4阶段转子加速度的模值得到改善;(4)分析了简单含风电电力系统暂态过程中网络特性的影响规律。论文针对两同步机单风机链式连接的简单系统,一方面量化分析了电网强度、电网结构、故障位置和系统潮流等网络特性变化是如何影响风机对同步机的作用强度/影响能力,归纳了相关影响规律;另一方面量化分析了不同位置处网络电频率的暂态特性,指出与稳态期间任意位置处的网络电频率均能有效表征系统同步机的转速状态不同,暂态期间只有靠近同步机位置处的网络电频率才能有效表征(邻近)同步机的转速状态;(5)设计了提高风电远距离外送场景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的风机有功电流暂态优化控制。论文综合运用前文对风机、同步机和电力网络的理论分析结果,针对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挑战较为严峻的风电远距离外送场景,设计了具体的风机有功电流暂态优化控制,并作了较充分的仿真验证。(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李子瑞[5](2017)在《交直流并联系统功角特性优化与暂态稳定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西电东送,全国联网”的电力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规模交直流互联输电逐步成为我国电网发展的基本格局,由此带来的交直流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基于电压源的新型直流输电应用规模不断扩大,使得系统受扰后的动态过程更为复杂。基于此背景,本文在总结传统高压直流输电和新型直流输电系统基本原理与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对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的暂态运行特性与优化控制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交直流系统运行和调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首先,本文基于等面积原理分析了直流线路接入对交直流暂态功角稳定裕度的影响机理。以系统稳定裕度为指标综合分析了直流过载能力、系统初始功角、故障切除时间以及功率分配等因素对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并提出了直流线路改善混联系统稳定性的有效作用域,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分析结果。其次,针对多机交直流系统存在的各机组功角轨迹不同调及电磁功率时变性等特殊问题,提出一种用互补机群等值功角的相对运动来评价系统整体功角稳定裕度的分析方法。基于互补机群惯量中心变换提出一种以等值功角同调指数为性能指标的同调机群划分策略,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然后,针对交直流系统故障后的暂态稳定问题,采用直流功率调制技术对系统故障特性进行优化控制以改善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在分析直流功率调制改善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两种功率调制的优化策略。对于直流大方式调制,采用prony辨识方法确定其输入信号源,提出基于等值功角同调指数的变步长分层寻优参数优化策略;对于直流功率提升/回降调制,考虑调制参数与等面积原理中加减速面积密切相关以及多变量非线性的特点,采用基于不平衡能量性能指标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调制策略进行优化。最后通过MATLAB与BPA暂态仿真验证了两种优化策略的有效性,优化后的调制策略能够有效改善系统功角稳定性,为实际工程中的直流功率调制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7-03-01)
康锦萍,刘晓芳,徐英辉,王靖[6](2016)在《汽轮发电机计及双因素非线性影响的功角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磁路饱和与磁场畸变双因素非线对汽轮发电机功角特性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方法获得发电机的有功和无功功角曲线,揭示计及双因素非线性的电抗随功角变化的规律,然后将分运行区间的饱和电抗用于功角特性解析法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汽轮发电机计及双因素非线性后,极限功角小于90°,极限功率下降,无功功率减小;随着功角的增大,直轴电抗先增大后减小,交轴电抗变化不大,两者差值可达到14%;与直接用有限元方法计算的功角特性进行对比,用分运行区间电抗的计算结果非常吻合,而用空载特性修正的饱和电抗的计算结果相差较大。研究结果可为同步发电机静态稳定极限的确定和暂态稳定的判断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于灿平,俞巍伟,熊剑青,黄宁吉[7](2015)在《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接入对电力系统功角稳定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新的发电方式,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大量接入给电力系统的动态行为带来影响。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大,其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特性的影响将逐渐显现。从减少同步发电机出力和等容量替换同步发电机2个角度,分别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接入电网后同步发电机的功角稳定性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双馈风电机组接入系统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电力系统功角稳定特性。(本文来源于《华电技术》期刊2015年12期)
罗煦之,易俊,张健,王安斯[8](2015)在《结合DFIG功率特性研究风电并网对系统功角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容量风电并网条件下的系统功角稳定特性对于新能源送出与消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与控制原理分析了其出力特性,指出双馈机组在暂态稳定分析中可近似看做恒功率源;结合实测曲线,说明恒功率源模型较实际情况更具保守性。以并列运行同步机组故障清除后输出电磁功率为指标,研究送端电网风火互替对于系统功角稳定水平的影响,提出双馈风电等量替代同步电源将改善功角稳定水平,并从系统能量平衡角度进一步探讨了其内在原理与适用范围。最后,通过单机?无穷大系统、两机系统和哈密风火打捆送出系统算例仿真验证了上述结论。(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15年12期)
王辉[9](2015)在《基于DFIG风电场的功角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式下,风能作为优秀的清洁能源,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随着风电穿透功率的不断增大,电网对风电场的不间断运行能力要求也逐步提高,含风电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也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当外部电力系统因故障或者其它原因导致电压跌落时,如果风电机组不能保持并网,将有可能导致电网电压的进一步跌落,风电场脱网所引起的有功功率缺额将有可能导致频率崩溃,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提高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DFIG(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在PSCAD/EMTDC平台上搭建单台DFIG风电机组的仿真模型,实现风能的最大追踪和有功无功的解耦控制。通过仿真分析正常运行和外部故障时风电机组的输出特性,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推导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等值方程,通过定量计算分析将定转子磁链的夹角作为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功角。分析故障期间DFIG单机无穷大系统端电压跌落原因,并据此给出了故障期间的功角控制策略,建立了DFIG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案。提出了双馈风电场等值准确度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数值评价和趋势评价,并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定量计算风电场的等值效果。搭建了33台机组的DFIG风电场等值仿真模型,采用基于功角控制策略的低电压穿越方案进行控制。验证了该方案可以有效的提升风电场并网点的电压,在故障期间可以向系统发出更多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有利于系统的恢复,提高了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2015-05-01)
范岩[10](2010)在《从发电机功角特性谈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某一正常运行状态下受到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能否恢复到原来的稳定运行状态或过渡到新的稳定运行状态的能力。系统稳定性的破坏,将使整个电力系统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造成大量用户供电中断,甚至造成整个系统崩溃瓦解。文章通过对干扰后发电机功角特性的分析,探讨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的措施及其优缺点。(本文来源于《沿海企业与科技》期刊2010年04期)
功角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跨区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快速发展,多回特高压直流同送同受的电网格局凸显,受端电网短路故障易造成多回直流同时发生换相失败,危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基于单机等面积定则,对比分析了叁相永久性故障和单相永久性故障下直流换相失败对送端电网的功率冲击强弱;研究了直流换相失败对送端电网稳定运行的影响机理,并结合电网区域振荡模式分析了多直流同时相继换相失败对功率冲击幅度的作用机制;探讨了单相故障重合闸时间整定优化对送端电网稳定特性的影响。实际电网算例的仿真结果表明,考虑送端电网实际振荡模式适时优化调整受端电网重合闸整定时间,可有效减小多回直流相继换相失败对电网功率冲击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功角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杨春玲,郑安豫,朱建华.机电功率扰动下的功角极限环特性[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9
[2].于灿平.弱送端电网直流群同时换相失败对电网功角稳定特性的影响研究[J].浙江电力.2019
[3].黄新波,张龙,朱永灿,周岩,邬红霞.基于功角特性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绝缘在线监测技术[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9
[4].张栋梁.风机机电暂态特性的建模分析及提高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的控制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8
[5].李子瑞.交直流并联系统功角特性优化与暂态稳定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7
[6].康锦萍,刘晓芳,徐英辉,王靖.汽轮发电机计及双因素非线性影响的功角特性[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6
[7].于灿平,俞巍伟,熊剑青,黄宁吉.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接入对电力系统功角稳定特性的影响[J].华电技术.2015
[8].罗煦之,易俊,张健,王安斯.结合DFIG功率特性研究风电并网对系统功角稳定性的影响[J].电网技术.2015
[9].王辉.基于DFIG风电场的功角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
[10].范岩.从发电机功角特性谈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