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李洁

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在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下,为了推进经济结构,促使整个战略的优化调整,提升经济水平,需要在新时期发展下,将企业作为主体,并保证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工作的完善化,维护其生存和进步。基于此,在文章中通过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工作问题的分析,为其提出合理的实施对策,以促使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化获取。

关键词:内部经营;管理;企业;经济效益

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受到宏观环境和内部管理工作的制约,导致在融资上面对很大难度。从整体上看,大多数的企业管理人员内部经营管理思想都较为淡薄,缺乏财务管理理念,仅仅加强对企业生产活动的思考,无法保证其地位的提升。因此,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具备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工作中,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1]。第一,基础工作较为薄弱,构建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尽管在企业都存在属于自己的内部管理机制,但是,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其具备的特点不明确,在整体上具备很大随意性,从而降低内部经营管理工作的执行。并且,与现代企业相比,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制度问题较多,如:体制不完善,其问题的存在无法保证工作质量,内部人才严重缺乏,实际的管理力量弱。内部经营管理工作也不够规范,尽管已经为其提供可行性预测,但是,很多人员多为临时性,缺乏对总体的规划和控制,无法促进整体的严谨执行,从而导致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无序化发展,降低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第二,资产管理工作不科学,在实际控制上更为薄弱。企业的管理人员思想理念薄弱,无法认识到投资管理方法的重要性,存在严重的资金浪费现象。同时,应收账款周转慢,其损失更严重,面对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资金得不到保障,无法保证利益的有效获取。第三,内部经营管理工作中的目标定位不清晰,为了给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利益,确保其总体动力的获取,在内部经营管理中,需要为其设立合理目标。但是,实际上企业规模小,在实际经营中,承受能力低,仅偏重于短期工作,将经济效益的提升作为主体目标,在该形势下,不仅无法促进企业的长期进步和发展,得不到资金的投入,也无法充分把握实际的发展方向,从而影响其发展积极性[2]。

二、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升经济效益。

(一)挖掘内部资金

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在内涵扩展下,将再生产工作作为主体。根据企业自身,对其存在的资金充分挖掘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固定资产,可以对工业设备进行管理,并将其作为企业生产的主要条件和技术保障,以保证其地位的提升和获取。当前,企业盲目追求生产规模的扩大,对设备重复引进,从而引起闲置设备也会引起一些问题。因此,对生产设备进行挖掘,将保证工作作用的发挥和实现。不仅如此,企业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改变传统的指导思想,扩大整体的生产规模,并将其引到主体轨道上,加大力度对陈旧设备、落后的设备更新,保证施工工艺的先进化,以确保其在积极完善化和发展下,符合科技发展需求。对于其存在的流动资金,增加该方面,能为企业的资金不足现象充分解决,对企业内存在的流动资产充分挖掘,保证其作用的实现。工作中,不仅要将积压的商品进行清理,以防止其面对严重的资金短缺现象,还要在内部合理分配。尤其是在近几年发展中,由于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因此,要在内部工作中对其积极调整,保证生产环节流动资金的科学调配,解决内部的资金不足现象[3]。

(二)实现技术创新

根据当前的实际发展趋势,实现技术的创新应用。技术创新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取,当前,很多企业中存在的生产设备都更老化、陈旧,实施的技术改造工作也不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其中,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能力低,产品面对的竞争薄弱。在市场竞争变化下,人们的消费需求也逐步增强,基于此,企业更需要选择适合的产品,确保其符合市场的发展需求。但是,一些企业在实际上还无法根据市场变化引进产品,无法达到良好的执行效果。所以,加强对技术的积极开发,实现技术创新,能促使其作用的发挥和实现。针对我国技术学校和生产企业的脱节现象,可以加大力度改变该情况,促进资金和技术的充分结合,保证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以确保创新活动的稳定执行和开展。在科研单位,也要为其提供人才、设备和技术方面的投入,根据工业企业的市场信息、资金增长情况等,为其发展提供合理途径,以实现产品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发展[4]。

(三)加强企业管理

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其存在多个方面的结合方式,能为经济效益的获取提供有力途径。一个企业要促进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在激烈的市场发展环境下,要维护其发展效益,仅仅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不完全的,还需要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工作。如果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水平达不到现代标准,尽管总体产量增加,也将给经济效益的提升带来很大制约。同时,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人员素质无法提升,其消耗也会增加,从而面对严重的浪费现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对其积极改变,促进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在几个方面做出详细探讨和分析[5]。

第一,将经济效益作为主体,为企业构建完善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我国为了促进企业的积极发展,确保经济效益的获取,需要在政策、机制上做出参考,保证企业获得更丰富的外部条件。不仅仅是外部条件,内部条件也将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很大影响。基于此,为其提供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促进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化,保证成本管理方法和考核体系的优化性,能保证企业工作的严格执行和积极发展,也能减少决策失误。还要执行严格的劳动人事管理工作,维护整体的安全性,实施考核和奖罚的统一监管,保证在整体执行条件下,为其发展提供更高的效益。

第二,将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中心,促进企业管理机制的完善化。在内部经营管理工作中,将财务管理作为主体,使其充分贯穿在企业管理领域,能促使其作用的发挥和实现。同时,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为其构建完善的机制,也能为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取提供合理途径。在实际工作执行期间,可以建设资金管理机制,通过多个方面工作的落实,对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监管,为各个班组和部门成立目标成本管理机制,促进各个方面的严格控制。同时,在实际考核和控制工作中,也要根据一定计划,分析其中的变动因素。在该执行下,不仅能降低成本,也能促进经济效益的稳定提升[6]。

第三,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材料供应管理工程量直接关系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尤其是采购过程,要坚持做到货比三家择优选择供货单位。对进场的各类各种材料要认真做到入库验收、保管、使用发放三个环节,并建立健全领发料制度,从源头上杜绝人为造成的漏洞。进场的各种建筑材料也要做到和施工同步,施工需要什么材料,就按照施工计划提前组织材料进场,尽量缩短材料进场时间,避免减少资金的占用。还需要做好材料保管验收、材料的周转工作,提高利用率。对于能够回收利用的材料,要采取措施加以利用。比如经常使用的木方,可采取短方木接长的方法利用废弃的木方,模板材料如竹胶板可采取拼装的方法加以利用。钢筋下料过程中,要认真熟悉图纸、合理配料、减少钢材的损耗量。

严格控制好定额供料这个环节,如在材料供应过程中,发现某一种材料的供货量,大于预算定额中的用料,要认真查找原因,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全方位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尤其是材料管理反映着一个单位的管理水平,把控好材料供应使用管理这一环节,就能控制好企业的工程造价,为单位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总结: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在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为了促进企业的稳定开展和执行,维护其生存发展,需要根据合理的经济方式,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为了增强自身地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必然要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促使整个机制的完善化,以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化获取。

参考文献:

[1]任禾.网络环境下会计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中国商论,2018(2):126-127.

[2]郭然.加强内控体系建设,规避企业风险[J].中国商论,2018(3):109-110.

[3]刘彬.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探讨[J].中国商论,2018(1):79-81.

[4]韩丽.内部控制在"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中的运用[J].中国商论,2017(35):113-114.

[5]卢海燕.浅析企业内部财务分析报告方法的改进[J].中国商论,2017(34):102-103.

[6]柳砚风,温素彬.敏感性分析在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7(24):132-135.

标签:;  ;  ;  

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