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碟子注射液论文_张灿云,薛均来

导读:本文包含了苦碟子注射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碟子,注射液,心绞痛,麦角,血管性,周围神经,内皮。

苦碟子注射液论文文献综述

张灿云,薛均来[1](2019)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血清学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8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试验组90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每次100 mL,每天2次,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苦碟子注射液40 mL,每天1次,静脉滴注。2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血清学指标及脑血流指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NIHSS,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IL)-6,IL-8,脑血管周围阻力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ADL评分,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6.23±0.35)分,(4.32±1.63) pg·mL~(-1),(3.35±1.27) pg·mL~(-1),(23.00±2.98) pg·mL~(-1),(71.08±9.45) kPa·s·m~(-1),(35.28±7.04)%,(68.98±2.19)分,(9.22±1.87) mL·s~(-1),(18.76±5.36) cm·s~(-1),对照组分别为(7.44±0.42)分,(5.56±1.88) pg·mL~(-1),(4.98±2.31) pg·mL~(-1),(26.87±3.23) pg·mL~(-1),(85.30±7.74) kPa·s·m~(-1),(45.39±8.29)%,(65.34±3.46)分,(7.83±1.93) mL·s~(-1),(15.21±3.33) cm·s~(-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78%和1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丁苯酞对ACI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显着改善其血清学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刘丛丛,谢光霞,张俊利[2](2019)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所致中枢性呼吸衰竭疗效及对膈肌功能和脑血流动力学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所致中枢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对膈肌功能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1例大面积脑梗死所致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记录2组治疗过程中血气分析指标、膈肌功能指标、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功能指标的变化,并评估2组临床预后情况。结果 2组治疗24 h后、治疗48 h后、撤机前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pH、膈肌运动度、膈肌收缩速度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均<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在上述时间点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3 d、5 d、7 d后的椎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的收缩期流速峰值(Vs)和血管阻力指数(RI)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均<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在上述时间点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均<0.05),意识清楚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所致中枢性呼吸衰竭不仅能显着改善肺通气功能和膈肌功能,还能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对神经和呼吸系统具有显着保护功效。(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35期)

热娜古丽·艾尼,艾合买提江·由努斯[3](2019)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依帕司他片,50 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苦碟子注射液,将40 mL苦碟子注射液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胫神经和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胫神经的传导速度明显加快,波幅明显升高,潜伏期明显缩短,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胫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正中神经的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明显升高,传导速度明显加快,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较为理想,可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本文来源于《药物评价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张玉洁[4](2019)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在本次调查中选取在本院进行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患者共32例,本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根据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每组各分得16例患者。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治疗方式为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苦碟子注射液治疗,观察对照组和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研究组、红细胞比容水平低于研究组、血浆黏度低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低于研究组,经对比结果证实两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治疗方式可应用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临床疗效确切。(本文来源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21期)

尉迟白甫[5](2019)在《13例苦碟子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ADR)的原因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苦碟子"、"不良反应"等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检索2005—2017年以来收载的关于苦碟子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个例文献报道共计13例,对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ADR患者以女性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70岁以上,发生时间与用药时间长短不一。结论:临床在使用苦碟子注射液时,应严格按照该药功能主治选择适宜人群,按说明书要求选择溶媒,尽量减少与其他药物联用,减少ADR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合理用药探索》期刊2019年10期)

孙金柱,于晓娜,胡勇[6](2019)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与纳洛酮联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及对内皮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予纳洛酮治疗,观察组(44例)患者予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 45%,高于对照组的75. 56%(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内皮素-1(ET-1)、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低于治疗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BA)、左侧椎动脉血流(LVA)和右侧椎动脉血流(RV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 36%,与对照组的17. 78%相当(P> 0. 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内皮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且安全性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9年17期)

姚超凡[7](2019)在《基于HIS的苦碟子注射液用药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苦碟子注射液临床应用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其使用规律和可能存在的风险,为苦碟子注射液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信息系统(HIS)中使用苦碟子注射液的病历,采用基本数据描述方法及关联规则对患者一般信息、临床诊断、医嘱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患者平均年龄为68. 65岁,主要就诊心内科、神经内科、急诊科;临床上主要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脑梗死的治疗;单次用药剂量集中在40mL,占94. 20%;用药疗程平均7. 42d;临床使用多与抗血小板药物、质子泵抑制剂、血管舒张药等合用。结论:苦碟子注射液主要应用于老年患者,临床存在较严重的超说明书使用,临床医生应对患者的获益与风险进行及时评估,规范其合理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评价》期刊2019年04期)

郑立文,刘晨,姜丽艳,李文娣,段英春[8](2019)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苦碟子注射液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10月住院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阿斯匹林、他汀类、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疗程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善、活动耐力提高,总有效率92.5%,优于对照组的75.0%(P <0.01)。2组患者同组内比较,治疗后全血高切、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有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获益显着。(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曹诗红,陈家和,王岳峰[9](2019)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尼麦角林胶囊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尼麦角林胶囊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6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尼麦角林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价,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MMSE各项评分、总得分与ADL得分均较治疗前增加,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得分增加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单用尼麦角林胶囊相比较,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记忆力、语言能力等思维认知功能与行为能力,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2019年08期)

姜琳[10](2019)在《苦碟子注射液的临床用药实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苦碟子注射液的临床用药实效。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应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及疾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记录各个科室患者应用苦碟子注射液后的治疗效果及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儿科为94.74%,内分泌科为92.86%,针灸康复科为83.33%,皮肤科为88.89%,老年病科为88.89%,神经内科为87.50%,眼科为85.71%,心血管内科为85.71%,传统疗法科为71.43%,骨科为75.00%,血液科为100.00%;用药期间,1例新发皮疹,1例出现心慌、心累、气促等不适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结论按照说明书合理应用苦碟子注射液,疗效好,不良反应小,为了全面了解其临床实效,海英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17期)

苦碟子注射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所致中枢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对膈肌功能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1例大面积脑梗死所致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记录2组治疗过程中血气分析指标、膈肌功能指标、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功能指标的变化,并评估2组临床预后情况。结果 2组治疗24 h后、治疗48 h后、撤机前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pH、膈肌运动度、膈肌收缩速度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均<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在上述时间点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3 d、5 d、7 d后的椎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的收缩期流速峰值(Vs)和血管阻力指数(RI)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均<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在上述时间点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均<0.05),意识清楚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所致中枢性呼吸衰竭不仅能显着改善肺通气功能和膈肌功能,还能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对神经和呼吸系统具有显着保护功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苦碟子注射液论文参考文献

[1].张灿云,薛均来.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2].刘丛丛,谢光霞,张俊利.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所致中枢性呼吸衰竭疗效及对膈肌功能和脑血流动力学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3].热娜古丽·艾尼,艾合买提江·由努斯.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J].药物评价研究.2019

[4].张玉洁.苦碟子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

[5].尉迟白甫.13例苦碟子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

[6].孙金柱,于晓娜,胡勇.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J].中国药业.2019

[7].姚超凡.基于HIS的苦碟子注射液用药情况分析[J].中国药物评价.2019

[8].郑立文,刘晨,姜丽艳,李文娣,段英春.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9].曹诗红,陈家和,王岳峰.苦碟子注射液联合尼麦角林胶囊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

[10].姜琳.苦碟子注射液的临床用药实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

论文知识图

银杏达莫注射液和苦碟子注射液...1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对照品(A)、苦碟子药材(B)和苦碟子注Fig.4Hierarchicalclusteringanalysisdia...临床有效率的比较

标签:;  ;  ;  ;  ;  ;  ;  

苦碟子注射液论文_张灿云,薛均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