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变理论论文_陈晋,丁晗,邓岚青,李喆

导读:本文包含了徐变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理论,混凝土,预应力,体积,挠度,高层,骨料。

徐变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陈晋,丁晗,邓岚青,李喆[1](2019)在《欧美最新混凝土收缩徐变理论的数值对比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了在超高层结构分析中较常采用的CEB-FIP-90,fib MC2010以及GL2000模型收缩徐变理论在相同假设条件下的结果,有助于工程师了解欧美混凝土收缩徐变理论的最新发展方向。相较于国内在工程中采用较多的CEB-FIP-90模型,GL2000以及fib MC2010模型已经将混凝土徐变细分成基本徐变和干燥徐变。fib MC2010模型更进一步将混凝土收缩细化成基本收缩及干燥收缩。以南宁某带有外伸桁架的巨柱外框超高层地标塔楼为例,按不同混凝土收缩徐变理论进行非线性施工分析,对施工期间的竖向构件的竖向补偿提出建议,并预测了施工完毕后若干年的核心筒和巨柱的竖向变形、轴力随时间的变化,以及与时间相关的楼板系统的倾斜变化趋势。(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17期)

莫朝庆[2](2014)在《预应力混凝土徐变理论解与常用软件结果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徐变与收缩效应的分析,是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计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特大跨径桥梁中,其计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桥梁能否顺利合拢。常用的桥梁设计软件有桥梁博士和迈达斯,两者在计算处理上不尽相同。本文通过两个算例,在不同的受力条件下,采用数学解析解与两者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探讨软件计算结果的差异及原因,为大跨度桥梁徐变计算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探索。(本文来源于《中国西部科技》期刊2014年08期)

孙宏光[3](2011)在《混凝土徐变理论在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施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桥梁是一种复杂的空间结构,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在悬臂施工中,挠度的控制是施工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而徐变引起的变形及内力重分布是挠度控制的一个难点。混凝土徐变的发生是受力混凝土对所受载荷的一种“屈服”,然而影响混凝土徐变的不仅仅是载荷,还有许多的不定因素、非线性因素,如预应力的施加及其损失等。考虑徐变后结构的挠度计算是极其复杂的,因为它包含了包括混凝土徐变在内的许多因素,而且即使计算出预拱度,在施工之前也应将计算数据并与设计值比较,从而发现问题。目前,国内外兴起修建大跨连续刚构的热潮。在大跨连续刚构的建造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施工过程中应力测量值普遍偏大,成桥后期徐变挠度超过预期值过多,收缩徐变使墩顶在纵向有明显偏位等。本文从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机理、影响因素及计算理论方面对上述问题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文中总结的方法可以为大跨连续刚构桥梁施工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1-02-28)

陈建堂,费继飚,陈如良[4](2008)在《混凝土徐变理论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房屋建设日益向高层迅速发展,而徐变系数的计算和结构徐变分析是结构设计和施工控制的重要内容。如果不计徐变或计算过于粗略,则所得结果误差大甚至不可信。由于徐变引起结构变形及内力重新分布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工程问题,所以它也是工程界需要控制的一个重点。简述了徐变对结构的影响和常见的徐变计算理论及各自适用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08年07期)

刘成奇[5](2007)在《混凝土徐变理论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前言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随时间增长的现象称为徐变。徐变是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一种固有特性,是荷载和时间的函数。20世纪50年代,自我国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预应力损失和上拱度的设计计算中开始考虑徐变、收缩的影响,国内外的研究者就一直在关注徐变的问题。徐变分析的实质是求既有初内(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期刊2007年12期)

郭磊,朱岳明,吉顺文,陈守开[6](2007)在《混凝土固化徐变理论在拱坝徐变试验成果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和分析了混凝土固化徐变理论的特点与适用条件。对二滩水电站大坝不同岩性的全级配混凝土徐变试验成果进行了研究,采用固化理论对试验致据进行分析,说明固化徐变理论能够准确拟合徐变函数,对建立混凝土非线性徐变理论模型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期刊2007-11-01)

郭磊,朱岳明,吉顺文,陈守开[7](2007)在《混凝土固化徐变理论在拱坝徐变试验成果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和分析了混凝土固化徐变理论的特点与适用条件。对二滩水电站大坝不同岩性的全级配混凝土徐变试验成果进行了研究,采用固化理论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说明固化徐变理论能够准确拟合徐变函数,对建立混凝土非线性徐变理论模型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07年S1期)

王佳,陶春来,严金海[8](2007)在《混凝土的徐变理论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混凝土的徐变及其机理进行了分析,从流变学方面阐述了徐变的一些流变模型,介绍了多种徐变理论及比较分析,进行了常应力及变应力作用下的徐变规律研究,并总结了徐变计算理论及计算方法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07年02期)

周惠科[9](2006)在《砼徐变理论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砼徐变产生的机理;总结了各种徐变理论;给出了不同徐变理论的徐变系数表达式;叙述了徐变的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公路与汽运》期刊2006年04期)

顾安邦,李博,刘成才,陈庆军[10](2006)在《特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收缩、徐变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交通部西部建设科技项目,研究了钢管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对大跨度铜管混凝土拱桥的受力与变形的影响。从钢管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和分析出发,推导了两种分析计算方法。提出了考虑时间、几何、温度等非线性因素的有效计算方法并编制了计算分析程序,并对巫山长江大桥进行了空间分析及实桥测试、对比,验证了理论分析和软件。(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06-04-01)

徐变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混凝土徐变与收缩效应的分析,是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计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特大跨径桥梁中,其计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桥梁能否顺利合拢。常用的桥梁设计软件有桥梁博士和迈达斯,两者在计算处理上不尽相同。本文通过两个算例,在不同的受力条件下,采用数学解析解与两者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探讨软件计算结果的差异及原因,为大跨度桥梁徐变计算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探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徐变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陈晋,丁晗,邓岚青,李喆.欧美最新混凝土收缩徐变理论的数值对比及应用[J].建筑结构.2019

[2].莫朝庆.预应力混凝土徐变理论解与常用软件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4

[3].孙宏光.混凝土徐变理论在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施工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11

[4].陈建堂,费继飚,陈如良.混凝土徐变理论分析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5].刘成奇.混凝土徐变理论分析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7

[6].郭磊,朱岳明,吉顺文,陈守开.混凝土固化徐变理论在拱坝徐变试验成果中的应用分析[C].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2007

[7].郭磊,朱岳明,吉顺文,陈守开.混凝土固化徐变理论在拱坝徐变试验成果中的应用分析[J].水利学报.2007

[8].王佳,陶春来,严金海.混凝土的徐变理论及分析[J].山西建筑.2007

[9].周惠科.砼徐变理论综述[J].公路与汽运.2006

[10].顾安邦,李博,刘成才,陈庆军.特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收缩、徐变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C].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2006

论文知识图

某客运专线32.6m预制梁徐变理论变...1850高程拱冠剖面上游面应力过程线1850高程拱冠剖面下游面应力过程线某梁场32.6m预制梁徐变理论变形值...5.24理论模型与第II组模型妆徐变...1798高程拱冠剖面上游面应力过程线

标签:;  ;  ;  ;  ;  ;  ;  

徐变理论论文_陈晋,丁晗,邓岚青,李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