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动批次计量控制系统应用与维修(论文文献综述)
肖琴[1](2019)在《H公司干粉砂浆生产系统改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H公司的砂浆生产车间于2002年广州建厂时开始启用,从最初设计年产能8700吨,经过几次设备改造升级,发展为年产能拥有14000吨的生产车间。随着中国基础建设的蓬勃发展,干粉砂浆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现H公司砂浆的市场年需求量超过30000吨。由于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吸引了许多国际跨国公司的目光,世界上与干粉砂浆有关的大公司几乎都已在我国设立公司或办事处,一些国际干粉砂浆生产巨头不断加大在华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在这种业务高速增长下,竞争的激烈以及如何保持产品保证产品的按时交付变成了H公司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发展为一个年产能40000吨的砂浆生产车间,提升产品竞争力是和增加企业盈利是H公司设定的目标。本论文应用工业工程的改善方法,研究了H集团砂浆车间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具体问题,使用工业工程的改善手法,对现有工序进行分解研究,重点关注生产流程中不增值或者效率偏低的工序。综合阐释并研究流程再造、优化生产过程以及调整生产设备布置。本文首先论述了国内外运用工业工程改善的情况及行业内运用工业工程改善工具的情况。其次简要介绍了该集团产品情况,说明生产砂浆产品的流程、生产工序要点,并利用价值流图全面展示分析了该企业现有生产流程,结合工业工程分析法、5W1H展开系统性的研究。采用ECRS方法分析了流程图、数据,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改善重点及方法,并再优化了部分流程,调整设备参数,合理的进行车间设备布局,从人/物流方向进行研究,采用机械化的生产模式及数字化的控制系统取代传统的人工操作。通过改善活动的实施,该车间的生产流程得到了很好的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年产能从14000吨增至40000吨以上,达到了设定目标。
李世清[2](2019)在《SG公司叶片小批量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企业自身只保留附加值高的业务,如成套设计、整机装配及核心零部件生产等,在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中,针对客户需求,企业采取小批量的生产模式,核心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装配质量和整机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传统的统计控制理论的应用环境是连续的大批量生产,在小批量制造过程中,传统的统计过程质量控制(SPC)方法难以直接应用。本文以SG公司汽轮机叶片的小批量制造过程为研究对象,按照“在企业实践中发现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对该企业的小批量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方案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 SG公司的叶片小批量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现状,对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零部件制造过程及其工艺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对目前汽轮机叶片小批量制造过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SG公司叶片小批量制造过程质量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造过程质量稳定性控制不到位;制造过程能力指数分析和不合格品率统计控制不到位;制造过程不合格品及纠正预防措施控制流程不规范。然后,针对提出的问题,设计构建了叶片小批量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方案。包括构建虚拟样本生产模型,通过计算机辅助制造,生产出合适的虚拟样本,利用该虚拟样本抽样所反映的质量状况来研究实际生产的产品质量;对企业目前的小批量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改进设计,变传统的事后检验为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有效的避免浪费,节约工时;改进企业的不合格品控制和纠正预防措施流程,针对不同阶段的质量问题,提供不同的质量控制策略,从而对小批量产品制造过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后,选取汽轮机叶片的关键质量特性参数,应用提出的虚拟生产模型,扩大样本数据,通过获取足够的质量特性数据绘制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图,并对其进行分析,在质量数据波动程度较小的情况下,进一步用改进型CUSUM控制图进行质量监控,在发现质量特性发生变化时,提出拟采取的过程质量控制方案和整改措施。相对以往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研究,本文从生产实际出发,通过实习调研分析具体企业在小批量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本文通过分析产品实际生产过程的统计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大熵准则的虚拟产品生成模型,利用计算机辅助制造生产虚拟总体,利用虚拟样本抽样来研究实际制造过程的产品质量。本文设计构建了 SG公司反应式质量控制方案和预防式质量控制方案,指出企业在外购零部件检验中应更多的采取反应式质量控制方案,在叶片的小批量制造过程中,可以采用预防式质量控制方案,使其能够对制造过程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快速反应,在企业小批量制造过程中,变事后质量检验为事中质量控制,在制造过程中有效控制质量,提高制造过程的质量水平和经济效益。
李宏辉[3](2019)在《真空自耗电弧炉控制系统改造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真空自耗电弧炉是当前钛、钢及其相关合金的主力熔炼工业设备,其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材料生产质量和生产安全。考虑相关金属对熔炼环境和控制的严苛要求、设备结构和工艺过程的复杂程度以及控制策略实现的难度,电弧炉的研究设计是一项非常繁杂的课题。利用包含特殊策略的自动控制技术可以控制、改良生产的整个过程。考虑国外等领先的应用技术,研究设计适应具体工程情况的电弧炉控制系统对提升目前金属加工效能有相当大的作用。在研读和对比同一领域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概述了文章后续不同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以熔炼机理为核心,细致的展开叙述了设备组成、关键工艺节点及其控制特性,梳理了参数关系。深入分析了可逆调速原理,建立了直流电动机数学模型。在PID控制算法基础上,利用工程设计方法,分步详细设计了三闭环弧压控制方案,引入与实际熔速相关的前馈控制,并给出了控制规律。选用变参数PID来应对不同熔炼阶段的熔速控制。剖解了由于电压、电流耦合导致以上两个控制模式互相干扰的问题,给出了有关平缓稳定控制等的应对措施。考虑实际情况,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对三闭环控制方案进行了搭建和仿真,结果表明其具有很好的跟踪等性能。结合宝钛集团电弧炉技改项目实施情况,真空自耗电弧炉控制系统以S7-300PLC为控制核心,结合数字直流调速器、上位机、工业总线等共同组成硬件基础。搭建了核心的弧压系统硬件框架,设计了通信网络架构,并给出相关参数和具体配置方法。之后,在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主程序、分系统的软件算法。在Intouch组态软件中,建立了与下位机的通信,开发了系统的监控功能。实现了控制系统高精度、集中式、数字化控制。最终通过项目中设备的性能测试,验证了本文研究设计的可行性,实现了控制系统高性能的目标。
易海龙[4](2018)在《年处理6000T中药材的自动化提取车间设计与性能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中药提取是中药生产的重要环节,中药提取车间的设计对整个中药的生产影响至关重要。中药提取车间的设计既要满足中药药品生产的需求,还要考虑中药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我国的传统中药生产目前还处于手工或半自动化状态,在很多生产的主要过程中仍靠员工的经验做出判断,这种操作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生产安全性低,而且致使工艺参数难以精确控制,产品的批次质量之间的差异性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与其他发达国家竞争力差。建立中药提取自控系统可以从产品的源头上解决中药产品工艺和成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更好地与国家GMP规范相融合,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自动化控制可提高中药提取的生产能力,使其产值升高,这将使中药提取成为企业盈利的重要环节,目前不少中药现代化企业已把中药原料药提取作为打入国际市场的突破口。因此,对中药提取、浓缩、沉淀等工序进行自动化设计,将改变传统中药生产模式的特性,有助于我国中药行业在车间工艺设计中实现提取生产的管道化、连续化、自动化,使中药生产在新形势下提高生产效率、药品质量及批间一致性,推动中药提取生产技术的升级,逐步实现数字化制药。为此,本文根据作者所在公司中药制剂生产需求,按照我国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进行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自动化中药提取车间的设计,以期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方法:1、首先根据传统口服液提取工艺设计,重新规划产能,从产能设计、物料衡算、设备选型和设计、生产工艺流程设计、车间平面设计等方面,进行中药提取车间工艺设计和平面布置设计。2、在前期完成中药提取车间工艺设计和车间布置的基础上,根据中药提取工艺路线,对提取过程、浓缩过程、醇沉过程、乙醇调配过程、乙醇回收过程和CIP(Clean-in-place)清洗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自动化控制设计,并采用ECS-100分散控制系统软件进行控制。3、以本公司主打产品抗病毒口服液的生产情况为例,从产量、安全性、用工人员数量、产品收率、能耗、成本和产品质量等方面,对本研究所设计的自动化中药提取车间投产后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结果:1、完成了年产6000T中药材提取物的车间工艺设计和平面布置设计,为下一步中药提取车间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2、完成了中药提取车间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本系统由ECS-100分散控制系统软件进行控制,此系统能够满足化工系统安全生产的需要,同时系统应用软件能够方便地嵌入现场总线设备与第三方集散控制系统,既满足用户的操作要求,又便于维护和使用。整个提取车间的自动化设计符合GMP要求,成熟、可靠、稳定且具先进性,可有效实现中药提取生产中的自动化控制,以促进企业数字化制药的进程。3、以抗病毒口服液的生产情况为例,对比自动化中药提取车间投产前后的产量、安全性、用工人员数量和产品收率等指标,结果显示,在使用自动化中药提取车间后,产品的年产量逐年递增,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用工人员数量减少到传统提取车间的一半,而年提取量上升到传统提取车间的1.7倍以上。生产成本方面,相比传统提取车间降低17%。能耗方面,相比传统提取车间,每年约节约1000万元费用,减少碳排放641729千克。此外,自动化中药提取车间无需考虑用工人员的工作经验,即可达到与传统提取车间接近的产品收率,且收率及产品质量相对传统提取车间更加稳定。结论:本研究为中药提取生产引入在线自动控制系统和检测系统,使主要生产过程实现了连续化,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克服了传统中药提取车间生产中存在的劳动强度大、生产能耗大等不足,也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药品质量批次均一性。本研究可为药企的中药提取车间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验证与使用提供有价值的实践参考,为逐步实现数字化制药提供了一定的研究依据。
刘燕苹[5](2018)在《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制茶技术与品质管控研究》文中认为茶叶自动化生产线是指依据制茶工艺要求,采用衔接设备将各工序设备连接起来形成连续生产线,并通过单片机、检测传感系统、PLC控制系统等微机控制设备及程序化系统对整条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数字化控制,形成茶叶加工的流水线,从而实现自动加工过程中工序连续不间断、茶叶不落地。现代化的茶叶加工技术要求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应实现连续化、清洁化、自动化和标准化,茶叶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是必然趋势。目前,茶叶自动化生产线处于起步与推广阶段,还面临着机械性能有待完善,适应性有待增强,工艺技术有待优化,设备配套性较弱等技术问题。因此,选题研究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工艺参数、制茶品质及品质控制具有重要的技术理论与生产实践价值。本文采用制茶学、茶叶生物化学及质量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原理与方法,以7条3种茶类加工的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各条生产线的程控化、自动化、连续化、清洁化等技术水平进行比较评价;探究自动生产的加工流程、工艺参数和加工特性;系统分析了自动化生产线加工过程茶叶品质形成和所制成品茶的品质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在线品控方法和质量全程追溯体系,为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及自动化加工技术推广提供技术理论。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调查7条茶叶自动化生产线机械配置情况,结果表明,目前茶叶自动化生产线以绿茶类为主,因生产茶类、研究程度、机械成本不一,不同自动生产线连续化、程控化、自动化生产的水平差异较大,香绿茶自动化生产线的连续化、自动化、清洁化得分均是七条生产线中最高的,分别是18.74±2.15、92.69±4.25、94.25±2.27,而程控化得分和布局水平得分最高的是川红工夫红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为56.00±3.01、94.21±2.95;七条生产线连续化程度均较高,平均得分率为81.07%;七条生产线均按照“对象专业化”的生产组织形式进行构建,受制于厂房面积构建的自动化生产线(碾茶自动生产线)其布局水平较差,仅得分55.06±3.61;茶叶自动化生产线的清洁化水平整体较高,平均得分为84.89,但依然存在车间清洁管理不到位的问题。(2)研究了七条茶叶自动化生产线的加工工艺及其特性,结果表明自动化生产线加工工艺更加连续;工艺流程更加合理,有效克服了传统的“烘”或“炒”制工艺反复的缺陷,协调茶叶加工与品质的合理程度;自动生产可大力节省生产效率,缩短工序用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中在制品含水量逐渐降低,茶叶水分均匀散失在各工序中,有利于干茶外形和色泽的形成。(3)以红芽茶自动化生产线为例,在选定相同工艺与原料的基础上,将自动生产与传统生产进行技术经济性能对比。结果显示,自动生产能有效提高物料制率(为98.03%,较传统生产提升了18.97%)和生产线平衡率(为27.38%,提升幅度高达63.37%),节约生产成本(较传统减少了5.14元/kg),减少等待时间(传统生产等待时间总用时19.51±2.42min,是自动生产的7.71倍);虽自动生产的能源成本较高(较传统多1.61元/kg,为3.73元/kg),但可提高加工过程的清洁化程度,节省人力成本(节省劳动力成本6.75元/kg),降低自动生产的生产总成本。(4)系统研究了茶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主要品质成分变化,结果表明随加工工序进行,感官品质得分不断升高,外形、内质逐渐形成。以红茶连续化清洁生产线生产成品为例,检测其游离氨基酸组分,发现自动化制得红茶试样一共检出21种游离氨基酸组分,氨基酸总量分布于16.33-35.67%之间;儿茶素组分检测表明,自动化制得红茶试样儿茶素组分中以涩味重的酯型儿茶素为主;电子鼻(舌)模拟感官分析表明,夏季自动化制得红茶试样较春季的香味和滋味特征更复杂,且川茶群体种制得红茶与早白尖品种制得红茶在香气和滋味上有显着区别;GC-MS香气检测结果表明5个自动化生产红茶样品中共检出56种香气化合物,香气组分种类及含量的差异较大,表明自动化加工中鲜叶原料的差异对红茶香气形成具有明显影响。(5)将相同原料进行传统和自动两种加工方式制蒙顶甘露,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传统加工方式制茶其感官品质更能体现蒙顶甘露茶的品质特征(传统加工平均得分为90.83±2.49,自动生产平均得分为87.98±1.01),但加工稳定性较自动化加工差(传统加工标准差为3.03,自动生产标准差为1.00);化学成分测定表明不同加工方式下,咖啡碱、茶多酚差异不显着,游离氨基酸、儿茶素、水浸出物、叶绿素含量差异显着,自动化加工能显着提高叶绿素含量(自动生产的叶绿素保留量是传统生产的1.15倍),且保留较多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酚氨比(自动生产是5.20,传统加工为5.62)。(6)提出机械自检、SPC统计品控、人为常规品控三种质量控制方式为一体的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在线品控方法,能简单、快速、有效地对加工在线各环节进行控制,以达到茶叶品质稳定的管理指导过程。(7)初步提出一种应用于企业内部的品质追溯系统,为茶叶品质控制提供较为简洁、方便的追溯方法。
罗豪[6](2018)在《多模腔并行瓶盖批次压塑成型过程中物料流动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塑料瓶盖具有轻薄简便、密闭性能优良和加工制造容易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包装行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密闭性能越来越重视,塑料瓶盖的需求量也随着不断增长。目前塑料瓶盖的成型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为注塑成型和压塑成型。与注塑成型相比,压塑成型具有能耗低、物料利用率高和模具安装维修方便等优点。目前,以萨克米为代表的企业都采用串行压塑成型的方法生产瓶盖,压塑制盖过程具有压力高、冲击强及速度快的特点,对设备零件的强度和耐磨性能要求高,设备结构复杂,加工制造困难,价格昂贵。基于此,本课题组率先提出了一种多模腔并行瓶盖批次压塑成型方法,并研制相应的成型设备。多模腔并行瓶盖批次压塑成型方法:挤出机将原料塑化,通过分料模头均匀挤出,同步输送至多个瓶盖母模中,多个公模在电机控制下同步进行合模,完成瓶盖压塑成型。料坯的输送及瓶盖模具的开合模由单一电机控制实现。本文通过分析瓶盖并行压塑的成型过程,建立了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分析不同成型条件对物料流动和瓶盖成型的影响。成型温度越高,压塑压力越大,物料流动越快,成型时间越短。制品高度越高,壁厚越薄,成型所需温度越高,压力越大。体积相等的情况下,圆柱状瓶盖料坯的高度对物料流动和瓶盖成型的影响不大。在多模腔并行瓶盖批次压塑成型设备上进行实验,探究不同工艺条件下物料的流动特性,并对得到的制品进行测量与测试。结果表明,瓶盖料坯的流动速度在径向流动阶段不断加快,在接触到母模内壁后,高速进入环形间隙进行充模流动,速度急剧减小,最终在近似恒压作用下完成充模流动。温度或者压力较低时,瓶盖料坯无法完成流动充模,所得瓶盖制品壁高不足。测量与测试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使用瓶盖并行压塑成型技术可以生产出合格的瓶盖,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最后,本文对多模腔并行瓶盖批次压塑成型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为进一步改进该技术提出了相关建议,进而为该技术的工业化推广奠定一定基础。
谢富强[7](2018)在《都市型沥青搅拌站机械结构布局设计与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在各行各业更加关注产业的绿色、节能、环保化建设与改建的背景下,传统沥青搅拌站本身固有噪音、粉尘、废气等问题,使得传统沥青搅拌站远离都市,但这样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沥青混合料长距离运输途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故在都市内及周边选取合适的地址,解决传统搅拌站这一系列问题,建设环保再生工厂,已成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以传统沥青搅拌站污染源及产生污染的设备为分析基础,从环保和技术经济两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得到存在改进可能的工艺和设备。继而进行环保再生工厂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研究,并对再生工厂主要加工设备的结构,进行了重新研究与优化布置,提出了新料烘干筒高位布置方案。为了验证新料烘干筒高位布置后,主楼结构是否依然安全可靠。对主楼框架做了详细的受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框架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得到主楼上的装置,在不同工作状况下,主楼结构的应力分布规律和各部位变形情况。最后验证了主楼结构的刚度和强度都符合工程作业条件。对主楼结构完成了模态分析,在前十阶模态分析结果中,取前四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主楼框架符合高层结构,低阶振动以平动为主的振动特性。结合模态分析的数据和结果,对结构进行了谐响应分析,得到各个方向的频率位移响应曲线。结果表明,主楼结构与其上的设备不会发生共振。对主楼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H型钢截面四个尺寸为设计变量,以钢材总体积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数学模型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结构在符合刚度和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减少了用钢量。
彭博[8](2017)在《粉末包装精密计量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文中提出针对包装行业中的粉末物料在连续计量过程中出现的计量精度不足的问题,应用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基于MTALAB的粉末包装精密计量系统。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分析了粉末物料计量过程的控制方法。2、应用模糊控制理论与技术,设计了粉末物料计量的模糊控制系统。采用Matlab SIMULINK工具箱搭建该模糊PID控制器仿真平台,通过仿真平台比较模糊PID控制和PID控制系统两者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参数自整定较传统PID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模糊PID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精度高,超调量小。3、设计了主要的机械结构,主要包括送料机构和精密计量机构。4、控制系统部分,硬件方面,主要是PLC等控制系统的模块选择与设计,西门子S7200PLC与称重仪表相结合。在软件方面主要是基于PLC的模糊PID控制算法的实现思路和触摸屏界面的设计。通过PID控制与模糊控制复合,来实现对粉末物料精密计量的控制。
汤旸[9](2016)在《卷烟工业企业以产品质量为导向的设备维保》文中认为上海卷烟厂作为国内管理水平较高,设备总量较大的现代化卷烟工厂,承担着上海烟草集团主要核心品牌的生产任务。在目前国内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卷烟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同时面临巨大的挑战,作为一家生产型企业,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上海卷烟厂必须在原有的产品质量基础上继续保持,并稳步提升。笔者作为上海卷烟厂设备管理部门中的一员,在充分吸收和消化质量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尝试将MBA的企业战略管理理念与工厂的设备维修模式相结合,探索形成“以卷烟产品质量为导向的设备维保”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产品的质量主要受“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因素影响,本次研究基于以上影响产品质量的六个因素,结合上海卷烟厂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将“KPI指标”与“六个因素”相结合,形成了设备对产品质量的“四项保障能力”,建立了产品质量要求和设备保障能力的对应关系,形成了以质量为导向,结合设备类型、运行状态及设备的不同役龄开展设备维保的方法,为卷烟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保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工具。研究的主要成果分为五个方面,一是确立了以质量为导向的KPI指标体系,二是围绕四项保障能力的各种管理方法和工具运用,三是引入了OEE指标评价体系,四是构建了KPI二级指标分解表,五是形成了KPI二级指标验证模式。
李美松[10](2016)在《年产2T三七总皂苷的自动化提取车间设计》文中指出中药提取是中药最重要的生产工艺,是直接影响药品质量的关键,也是目前质量提升的瓶颈。由于中药生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我国传统中药的生产还处于手工或半自动化状态,生产过程主要依靠人工判断,工艺参数难以精确控制,造成产品质量批次一致性较差,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国际竞争力差。在当前全球工业4.0革命浪潮的形势下,我国中药行业必须抓住机会,在车间工艺设计中,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新技术,结合工艺特点,设计出适合中药提取生产特点的自动化生产车间,实现提取生产的管道化、连续化、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药品质量批次均一性,推动中药提取生产技术的升级,逐步实现数字化制药。本文根据用户需求,以三七提取车间为例,按照我国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设计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自动化生产车间,主要设计内容包括:1.根据三七提取小试工艺,论证了车间生产工艺的可行性;2.完成了年产2000kg三七总皂苷提取物的车间工艺设计,包括生产组织方案、物料衡算、主要设备选型、车间工艺流程、车间平面布置设计等;3.针对三七提取车间工艺,设计了三七提取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
二、气动批次计量控制系统应用与维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动批次计量控制系统应用与维修(论文提纲范文)
(1)H公司干粉砂浆生产系统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文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2章 H公司砂浆车间生产现状分析 |
2.1 H公司简介 |
2.1.1 公司概况 |
2.1.2 生产产品情况 |
2.2 干粉砂浆车间介绍 |
2.2.1 干粉砂浆车间工艺流程介绍 |
2.2.2 车间现状介绍 |
2.2.3 流程程序表 |
2.3 生产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2.3.1 生产线平衡率 |
2.3.2 瓶颈工序及设备布局 |
2.3.3 基于生产流程的原因分析 |
2.3.4 小结 |
第3章 公司砂浆生产系统改进方案 |
3.1 改进的目标与方向 |
3.1.1 改进的目标 |
3.1.2 改进的方向与思路 |
3.2 方案设计 |
3.2.1 作业流程改进的需求分析 |
3.3 改善方案制定 |
3.3.1 生产线布局改善 |
3.3.2 原料预处理工序及生产工序 |
3.3.3 控制系统改善 |
3.3.4 生产核心设备 |
3.4 小结 |
第4章 干粉砂浆车间改造效果评估 |
4.1 改造成本 |
4.2 产能分析 |
4.3 生产线平衡率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SG公司叶片小批量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综述 |
1.2.1 小批量制造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
1.2.2 SPC技术在小批量制造过程中的应用现状 |
1.2.3 小样本数据虚拟扩大技术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2 SG公司叶片小批量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
2.1 SG公司主要产品及零部件重要性等级分类 |
2.1.1 主要产品及零部件组成 |
2.1.2 零部件重要性等级分类 |
2.1.3 汽轮机叶片制造工艺及其误差来源 |
2.2 汽轮机叶片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
2.2.1 毛坯采购质量控制 |
2.2.2 汽轮机叶片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
2.2.3 汽轮机叶片成品终检 |
2.3 汽轮机叶片制造过程质量控制存在问题分析 |
3 叶片小批量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方案设计 |
3.1 基于极大熵准则的样本虚拟扩大方案设计 |
3.1.1 基于极大熵准则的虚拟产品生成模型构建 |
3.1.2 基于极大熵准则的虚拟产品生成模型求解 |
3.1.3 虚拟总体与实际小样本相似度模型构建 |
3.2 基于控制图的小批量制造过程稳定性评价与监控研究 |
3.2.1 基于虚拟样本的均值—标准差控制图改进设计 |
3.2.2 基于累计得分原理的CUSUM控制图改进设计 |
3.3 基于过程能力指数的不合格品率控制方案改进设计 |
3.3.1 过程能力指数及过程能力分析 |
3.3.2 过程能力指数与不合格品率控制 |
3.4 小批量制造过程不合格品控制流程改进设计 |
3.4.1 不合格品的识别 |
3.4.2 不合格品的标识 |
3.4.3 不合格品的记录 |
3.4.4 不合格品的隔离 |
3.4.5 不合格品的处置 |
3.5 不合格品纠正预防措施控制流程改进设计 |
3.5.1 纠正预防措施的需求识别 |
3.5.2 不合格原因分析 |
3.5.3 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与评审 |
3.5.4 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
3.5.5 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评价与验证 |
4 基于虚拟样本的小批量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方案应用 |
4.1 汽轮机动叶片关键质量特征值的提取与数据虚拟扩大 |
4.1.1 关键质量特征值的选取与分析 |
4.1.2 数据样本的虚拟扩大与最优虚拟总体的选则 |
4.2 基于虚拟样本的均值-标准差控制图 |
4.2.1 控制界线的确定 |
4.2.2 均值-标准差控制图 |
4.3 基于虚拟样本的改进型CUSUM控制图应用 |
4.3.1 改进型CUSUM控制图参数确定 |
4.3.2 改进型CUSUM控制图 |
4.4 基于过程能力指数的不合格品率控制方案应用 |
4.4.1 过程能力指数和不合格品率的计算 |
4.4.2 过程能力评价 |
4.4.3 过程能力的改进措施 |
4.5 不合格品控制与纠正预防措施 |
4.5.1 不合格品控制方案应用 |
4.5.2 纠正与预防措施 |
4.6 方案实施过程的保障措施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真空自耗电弧炉控制系统改造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趋势 |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真空自耗电弧炉 |
2.1 真空自耗电弧炉简介 |
2.1.1 熔炼机理 |
2.1.2 熔炼中关键工艺节点 |
2.1.3 设备组织结构 |
2.2 核心控制过程和特性分析 |
2.3 熔炼期参数关系 |
2.3.1 弧长与电压的关系 |
2.3.2 电流与熔速的关系 |
2.4 设备技术现状 |
第三章 控制系统主要设计原理与策略实现 |
3.1 他励直流电动机数学模型 |
3.2 V-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原理 |
3.2.1 系统结构与原理 |
3.2.2 系统控制 |
3.3 PID控制策略 |
3.3.1 经典PID |
3.3.2 数字PID |
3.4 带有前馈结构的三闭环弧压控制 |
3.4.1 电流环控制器设计 |
3.4.2 速度环控制器设计 |
3.4.3 弧压环控制器设计 |
3.4.4 前馈控制设计 |
3.5 熔速控制 |
3.6 电流电压去耦合和平缓稳定控制 |
3.7 仿真分析 |
第四章 真空自耗电弧炉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4.1 硬件整体框架 |
4.2 核心控制器的功能及选型 |
4.2.1 功能特点 |
4.2.2 模块选型 |
4.3 硬件配置 |
4.4 弧压(电极进给)控制系统 |
4.4.1 全数字式直流调速器 |
4.4.2 弧压控制系统硬件设计与运行原理 |
4.5 通信网络原理与设计 |
4.5.1 现场总线技术 |
4.5.2 PROFIBUS与工业以太网 |
4.5.3 通信网络设计 |
4.5.4 主/从站控制功能 |
第五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调试运行 |
5.1 PLC程序设计基础 |
5.1.1 开发环境 |
5.1.2 工艺流程 |
5.1.3 程序结构与程序中的块 |
5.2 主程序设计 |
5.3 分系统程序设计 |
5.3.1 真空系统 |
5.3.2 冷却水循环系统 |
5.3.3 熔炼电源系统 |
5.4 直流调速器精确化控制 |
5.5 上位机 |
5.5.1 Intouch组态软件 |
5.5.2 上位机配置与通讯驱动建立 |
5.5.3 上位机界面相关设计与实现 |
5.6 调试运行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A 实物图 |
附录 B 图纸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年处理6000T中药材的自动化提取车间设计与性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中药提取研究背景 |
1.2 中药提取研究意义 |
1.3 中药自动化提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中路线 |
第二章 提取车间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车间工艺研究目标 |
2.3 车间工艺研究步骤 |
2.3.1 提取工艺流程 |
2.3.2 产能计算 |
2.3.3 生产组织方案 |
2.3.4 物料衡算 |
2.3.5 主要设备选型 |
2.4 车间生产工艺布局设计步骤 |
2.4.1 中药材前处理工艺流程 |
2.4.2 中药材前处理工艺流程设备配置说明 |
2.4.3 中药水提工段工艺流程区域划分 |
2.5 车间工艺设计结果 |
2.6 车间生产工艺布局设计结果 |
2.7 小结 |
第三章 中药提取车间自控系统研究 |
3.1 引言 |
3.2 中药提取生产线自控系统研究目的 |
3.3 中药提取自动化研究思路 |
3.4 中药提取控制系统研究步骤 |
3.4.1 生产组织及人员配置计划 |
3.4.2 工艺设备系统研究 |
3.4.4 工艺设备的选型要求及关键参数 |
3.4.5 中药提取工段的控制功能研究 |
3.5 中药提取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 |
3.5.1 系统结构 |
3.5.2 控制柜分布图 |
3.5.3 卡件布置图 |
3.5.4 系统设计 |
3.5.5 系统配置 |
3.6 小结 |
第四章 全自动化中药提取车间的生产性能评价 |
4.1 引言 |
4.2 中药提取传统生产与自动化生产的性能比较 |
4.2.1 产量比较 |
4.2.2 质量事故分析 |
4.2.3 生产所需人员比较 |
4.2.4 能耗成本比较 |
4.2.5 生产成本比较 |
4.2.6 产品质量检测结果分析 |
4.2.7 产品收率比较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特色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制茶技术与品质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立题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进展 |
1.3.1 茶叶加工装备发展现状 |
1.3.2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应用现状 |
1.3.3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研究现状 |
1.3.3.1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
1.3.3.2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程控体系研究现状 |
1.3.3.3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配置研究现状 |
1.3.4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品控技术研究现状 |
1.3.4.1 茶叶流程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
1.3.4.2 全程追溯体系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的技术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查对象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四川省现有自动化生产线数据收集方法 |
2.1.2.2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基本情况实地调查方法 |
2.1.2.3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调查综合评价方法 |
2.1.2.4 数据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基本情况概述 |
2.2.2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组成结构特征 |
2.2.3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布局特征 |
2.2.4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清洁化生产特征 |
2.3 小结 |
第三章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技术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调查对象 |
3.1.1.1 试验材料 |
3.1.1.2 主要试剂 |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1.3 试验方法 |
3.1.3.1 茶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参数机械测定方法 |
3.1.3.2 茶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参数感官测定方法 |
3.1.3.3 品质形成试验取样方法 |
3.1.3.4 茶叶理化检测方法 |
3.1.3.5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
3.1.3.6 名优茶自动生产与传统生产经济性能对比试验方法 |
3.1.3.7 品质对比试验制样方法 |
3.1.3.8 数据分析方法 |
3.1.3.9 分析指标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工艺流程 |
3.2.2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工艺参数 |
3.2.2.1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参数 |
3.2.2.2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过程含水率变化 |
3.2.2.3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过程叶相状态变化 |
3.2.2.4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过程感官品质形成 |
3.2.2.5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过程品质成分变化 |
3.2.3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技术经济性能对比 |
3.2.3.1 名优茶自动生产与传统生产加工平衡对比 |
3.2.3.2 名优茶自动生产与传统生产加工成本对比 |
3.2.3.3 名优茶自动生产与传统生产加工清洁化对比 |
3.2.4 甘露茶自动化生产与传统生产的品质比较 |
3.2.4.1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与传统生产的感官审评比较 |
3.2.4.2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与传统生产的加工品质化学成分比较 |
3.3 小结 |
第四章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制茶品质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1.3 试验方法 |
4.1.3.1 茶叶理化检测方法 |
4.1.3.2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
4.1.3.3 游离氨基酸组分检测方法 |
4.1.3.4 儿茶素组分检测方法 |
4.1.3.5 电子鼻(舌)模拟感官检测法 |
4.1.3.6 香气组分检测法 |
4.1.3.7 数据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成品茶样感官品质特征 |
4.2.2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成品茶样主要生化成分特征 |
4.2.3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成品茶样的组分分析 |
4.2.3.1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成品茶样的游离氨基酸组分分析 |
4.2.3.2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成品茶样的儿茶素组分分析 |
4.2.3.3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成品茶样的电子鼻(舌)模拟感官分析 |
4.2.3.4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成品茶样的香气组分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在线品控研究 |
5.1 材料与设备 |
5.2 方法 |
5.2.1 茶叶自动化生产线在线品控体系 |
5.2.1.1 茶叶自动化生产线机械自检方法 |
5.2.1.2 茶叶自动化生产线SPC品控方法 |
5.2.1.3 茶叶自动化生产线常规在线品控方法 |
5.2.1.4 茶叶自动化生产线在线品控体系 |
5.2.2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全程质量可追溯体系 |
5.2.3 数据处理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茶叶自动化生产线在线品控体系 |
5.3.1.1 茶叶自动化生产线SPC品控方法 |
5.3.1.2 茶叶自动化生产线常规在线品控方法 |
5.3.2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全程质量可追溯体系 |
5.3.2.1 追溯编码体系构建 |
5.2.2.2 茶叶加工全程制品编码体系环节信息管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多模腔并行瓶盖批次压塑成型过程中物料流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塑料瓶盖成型工艺方法 |
1.2.1 塑料瓶盖的成型方法种类 |
1.2.2 塑料瓶盖注塑成型 |
1.2.3 塑料瓶盖压塑成型 |
1.2.4 注塑与压塑成型特点对比 |
1.3 塑料瓶盖成型工艺发展趋势 |
1.4 塑料瓶盖并行压塑成型 |
1.5 研究意义、目的、内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目的 |
1.5.3 研究内容 |
1.5.4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瓶盖并行压塑成型原理及设备构成 |
2.1 多模腔并行瓶盖批次压塑成型原理 |
2.1.1 多模腔并行瓶盖批次压塑成型新概念 |
2.1.2 多模腔并行瓶盖压塑成型过程及原理 |
2.1.3 多模腔并行瓶盖批次压塑成型新技术特点 |
2.2 多模腔并行瓶盖压塑成型设备 |
2.2.1 多模腔并行瓶盖压塑成型设备基本构成 |
2.2.2 多模腔并行瓶盖压塑送料及压塑装置 |
2.2.3 瓶盖并行压塑成型模具及冷却装置 |
2.2.4 挤出机及挤出机模头 |
2.2.5 控制系统 |
2.2.6 其他装置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瓶盖并行压塑成型过程的物料流动研究 |
3.1 物理模型 |
3.1.1 基本假设 |
3.1.2 基本参数 |
3.2 数学模型 |
3.2.1 连续性方程 |
3.2.2 运动方程 |
3.2.3 本构方程 |
3.3 求解与分析 |
3.3.1 瓶盖料坯流动速度分析与求解 |
3.3.2 瓶盖公模速度分析与求解 |
3.3.3 瓶盖料坯速度变化分析与求解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瓶盖料坯流动充模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公模装置压塑速度 |
4.2 压塑油缸压力 |
4.3 物料外形尺寸 |
4.4 制品外形尺寸 |
4.5 瓶盖模具数量 |
4.6 料坯成型温度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模腔并行瓶盖批次压塑成型实验 |
5.1 实验目的和内容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内容 |
5.2 实验原料及设备仪器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实验仪器 |
5.3 实验参数及方案 |
5.3.1 成型周期 |
5.3.2 成型温度 |
5.3.3 挤出机螺杆转速 |
5.3.4 冷却温度 |
5.3.5 实验方案 |
5.4 实验方法及步骤 |
5.5 制品测量与测试方法 |
5.5.1 重量测量 |
5.5.2 尺寸测量 |
5.5.3 耐低温性测试 |
5.5.4 跌落性能测试 |
5.6 实验现场照片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瓶盖并行压塑成型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6.1 瓶盖公模装置位移测量结果 |
6.2 不同成型条件下的测量结果 |
6.3 瓶盖制品外观检测结果 |
6.4 瓶盖制品尺寸测量结果 |
6.5 瓶盖制品性能测试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7)都市型沥青搅拌站机械结构布局设计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沥青搅拌站发展历程 |
1.3 都市型沥青搅拌站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意义和技术路线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研究意义 |
1.4.3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都市型沥青搅拌站的布局与优化研究 |
2.1 再生工厂工作原理 |
2.1.1 传统沥青搅拌站搅拌站工作原理 |
2.1.2 再生工厂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 |
2.2 再生工厂主要设备功能与经济技术分析 |
2.2.1 环保指标 |
2.2.2 再生工厂主要设备的功能与成本分析 |
2.3 再生工厂功能分区与生产车间 |
2.3.1 道路固废破碎筛分车间 |
2.3.2 新骨料自动上料车间 |
2.3.3 成品料加工车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烘干筒高位布置下主楼结构受力分析 |
3.1 主楼框架的结构分析 |
3.1.1 主楼框架的结构 |
3.1.2 各系统装置布局 |
3.1.3 钢结构主件 |
3.2 主楼框架结构设计计算 |
3.3 主楼框架结构受力分析 |
3.3.1 受载分析 |
3.3.2 空载时主楼框架受力分析 |
3.3.3 运行时受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主楼框架结构静力学分析 |
4.1 有限元方法概述 |
4.1.1 有限元方法的诞生和发展 |
4.1.2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
4.1.3 有限元单元法的一般步骤 |
4.2 ANSYS软件简介 |
4.2.1 ANSYS的功能 |
4.2.2 ANSYS操作方式 |
4.3 主楼框架静力学分析 |
4.3.1 模型的建立及材料属性的设置 |
4.3.2 网格划分 |
4.3.3 约束与载荷的施加 |
4.4 结果分析 |
4.4.1 空载时结果分析 |
4.4.2 正常运行时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主楼框架结构动力学分析 |
5.1 结构动力学分析简介 |
5.2 主楼结构模态分析 |
5.2.1 模态分析简介 |
5.2.2 模态分析方法的选择 |
5.2.3 主楼结构固有频率与振型 |
5.3 主楼结构谐响应分析 |
5.3.1 谐响应分析简介 |
5.3.2 谐响应分析方法的确定 |
5.3.3 Full法谐响应分析 |
5.3.4 谐响应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楼框架结构优化设计 |
6.1 优化设计基本理论 |
6.1.1 结构优化设计概述 |
6.1.2 结构优化设计步骤 |
6.2 主楼框架优化设计 |
6.2.1 主楼结构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 |
6.2.2 优化变量取值设置 |
6.2.3 优化结果圆整 |
6.3 优化结果分析 |
6.3.1 刚度及强度验证 |
6.3.2 模态分析 |
6.3.3 优化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8)粉末包装精密计量系统的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2.1 课题来源 |
1.2.2 粉末包装精密计量控制理论的研究意义 |
1.3 粉末包装精密计量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本课题的研究和设计目标 |
1.4.2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
第2章 粉末精密计量系统总体设计 |
2.1 技术要求 |
2.2 粉末包装计量的特点 |
2.2.1 粉末计量的特殊性 |
2.2.2 粉末物料计量系统要求 |
2.2.3 常见粉末物料精密计量设备 |
2.3 粉末包装计量的控制过程分析 |
2.4 粉末包装精密计量系统整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
2.4.1 系统的整体结构 |
2.4.2 系统工作原理 |
2.5 系统结构组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粉末包装物料计量系统机械结构设计 |
3.1 粉末送料装置的设计 |
3.1.1 结构形式 |
3.1.2 输料方式 |
3.1.3 送料装置机械结构 |
3.2 精密计量装置的设计 |
3.2.1 搅拌漏斗结构尺寸 |
3.2.2 计量螺杆尺寸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Matlab的模糊PID参数自整定算法 |
4.1 模糊PID控制 |
4.1.1 模糊控制基本概念 |
4.1.2 模糊控制器工作原理和特性 |
4.1.3 模糊PID复合控制 |
4.2 粉末包装计量系统模糊PID参数自整定控制器的设计 |
4.2.1 PID参数自整定算法原理 |
4.2.2 输入输出变量 |
4.2.3 隶属函数 |
4.2.4 模糊控制规则表 |
4.2.5 模糊PID控制原理 |
4.3 称重系统模糊PID控制器的仿真 |
4.3.1 基于MATLAB的模糊PID控制模块的建立 |
4.3.2 仿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粉末包装精密计量控制系统的设计 |
5.1 粉末包装精密计量控制系统概述 |
5.1.1 控制系统设计总体方案 |
5.1.2 整机控制流程 |
5.2 精密计量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
5.3 粉末包装精密计量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5.3.1 可编程控制器的选择 |
5.3.2 扩展模块 |
5.3.3 信号采集模块 |
5.3.4 驱动模块 |
5.3.5 上位机模块 |
5.4 系统软件部分的设计 |
5.4.1 PLC内程序设计 |
5.4.2 基于PLC的模糊PID程序的实现 |
5.4.3 触摸屏程序设计 |
5.4.4 PLC输入输出端口分配和内存分配 |
5.5 精度分析与测量数据 |
5.5.1 信号滤波 |
5.5.2 传感器 |
5.5.3 秤斗 |
5.5.4 试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1: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2:基于MTALAB的模糊PID调校参数计算函数 |
(9)卷烟工业企业以产品质量为导向的设备维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2章 卷烟工业企业设备管理现状 |
2.1 现有的设备维保策略 |
2.1.1 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
2.1.2 以利用率为中心的维修 |
2.1.3 风险维修 |
2.1.4 绿色维修 |
2.2 中国卷烟工业企业设备维保模式现状 |
2.2.1 设备健康管理模式 |
2.2.2 基于“威布尔分布”的设备寿命周期维修模式 |
第3章 以质量为导向维修模式的建立 |
3.1 卷烟工业企业质量提升战略的理论基础 |
3.1.1 中国烟草行业战略分析 |
3.1.2 以质量成本为基础的设备管理理念 |
3.1.3 企业核心价值观对产品质量的追求 |
3.1.4 现有维保模式的缺陷 |
3.1.5 建立“以产品质量为导向的设备维保模式” |
3.2 以质量为导向的设备维修指标体系的确立 |
3.2.1 核心流程的辨识 |
3.2.2 KPI指标的形成 |
3.2.3 以质量为导向的设备维保KPI指标 |
3.3 设备对产品质量的“四项保障能力”的理论基础 |
3.4 质量维修指标KPI的二级指标模型 |
3.5 “四项保障能力”对应的管理工具整合 |
3.5.1 保障设备本体参数的管理工具 |
3.5.2 保障过程质量的管理工具 |
3.5.3 保障生产参数的管理工具 |
3.5.4 保障质量检测水平的管理工具 |
3.6 OEE指标的应用 |
3.6.1 OEE指标的概念 |
3.6.2 OEE的计算 |
3.6.3 时间损失的划分 |
3.6.4 质量损失导致的时间损失 |
3.6.5 与KPI指标的进一步关联 |
第4章 以质量为导向的维修模式的具体运用 |
4.1 基于“四项保障能力”,探索设备对产品质量的保障方法 |
4.1.1 本体参数保障能力 |
4.1.2 过程质量保障能力 |
4.1.3 生产参数保障能力 |
4.1.4 质量检测保障能力 |
4.2 KPI二级指标分解表 |
4.3 KPI二级指标的验证模式 |
第5章 总结 |
5.1 本文的研究成果 |
5.2 本文研究的不足 |
5.3 本文研究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1 KPI二级指标分解表 |
附录2 KPI二级指标验证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年产2T三七总皂苷的自动化提取车间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工艺方案论证 |
2.1 引言 |
2.2 小试工艺 |
2.2.1 工艺流程 |
2.2.2 工艺描述 |
2.3 工艺方案论证 |
2.3.1 提取工艺 |
2.3.2 浓缩工艺 |
2.3.3 水沉工艺 |
2.3.4 纯化工艺 |
2.3.5 脱色工艺 |
2.3.6 干燥工艺 |
2.4 小结 |
第三章 车间工艺设计 |
3.1 引言 |
3.2 建设目标 |
3.2.1 现有厂房条件 |
3.2.2 设计目标 |
3.3 车间工艺设计 |
3.3.1 产能计算 |
3.3.2 生产组织方案 |
3.3.3 物料衡算 |
3.3.4 车间生产工艺 |
3.4 主要设备选型与设计 |
3.4.1 提取工段 |
3.4.2 浓缩工段 |
3.4.3 水沉工段 |
3.4.4 纯化工段 |
3.4.5 脱色工段 |
3.4.6 干燥工段 |
3.5 车间工艺流程设计 |
3.6 车间平面布置设计 |
3.7 小结 |
第四章 车间自控系统设计 |
4.1 提取工段自控研究 |
4.1.1 提取生产操作 |
4.1.2 提取自控的研究与探讨 |
4.1.3 提取自控设计 |
4.2 浓缩工段自控研究 |
4.2.1 浓缩生产操作 |
4.2.2 浓缩自控的研究与探讨 |
4.2.3 浓缩自控设计 |
4.3 水沉工段自控研究 |
4.3.1 水沉生产操作 |
4.3.2 水沉自控的研究与探讨 |
4.3.3 水沉自控设计 |
4.4 纯化自控研究 |
4.4.1 大孔树脂纯化生产操作 |
4.4.2 大孔树脂纯化自控研究与探讨 |
4.4.3 大孔树脂纯化自控设计 |
4.5 脱色自控研究 |
4.5.1 脱色生产操作 |
4.5.2 脱色自控研究与探讨 |
4.5.3 脱色自控设计 |
4.6 干燥工段自控研究 |
4.6.1 刮板浓缩生产操作 |
4.6.2 刮板浓缩自控的研究与探讨 |
4.6.3 刮板浓缩自控设计 |
4.7 公用系统自控研究 |
4.7.1 公用系统自控的研究与探讨 |
4.7.2 公用系统自控设计 |
4.8 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
4.8.1 系统架构的设计 |
4.8.2 自控仪表的选型 |
4.8.3 控制系统的选型 |
4.8.4 控制网络的选型 |
4.8.6 控制系统的设计 |
4.8.7 系统功能设计 |
4.9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致谢 |
四、气动批次计量控制系统应用与维修(论文参考文献)
- [1]H公司干粉砂浆生产系统改进策略研究[D]. 肖琴.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2]SG公司叶片小批量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方案研究[D]. 李世清.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 [3]真空自耗电弧炉控制系统改造设计与实现[D]. 李宏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4]年处理6000T中药材的自动化提取车间设计与性能评价研究[D]. 易海龙. 暨南大学, 2018(02)
- [5]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制茶技术与品质管控研究[D]. 刘燕苹.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 [6]多模腔并行瓶盖批次压塑成型过程中物料流动特性研究[D]. 罗豪.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7]都市型沥青搅拌站机械结构布局设计与优化研究[D]. 谢富强.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1)
- [8]粉末包装精密计量系统的设计与分析[D]. 彭博. 湖北工业大学, 2017(01)
- [9]卷烟工业企业以产品质量为导向的设备维保[D]. 汤旸.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7)
- [10]年产2T三七总皂苷的自动化提取车间设计[D]. 李美松.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