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波束成型论文-李明亮,黄开枝,朱晖

随机波束成型论文-李明亮,黄开枝,朱晖

导读:本文包含了随机波束成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物理层安全,MISO-OFDMA,随机波束成型

随机波束成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亮,黄开枝,朱晖[1](2013)在《基于随机波束成型的MISO-OFDMA物理层安全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用户非互易性信道场景下,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物理层安全算法需要接收端反馈大量的信道状态信息,导致系统保密吞吐量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随机波束成型的MISO-OFDMA物理层安全算法。在用户选择阶段,发送端依次发送随机生成的正交波束,每个接收用户反馈各个子载波上信干噪比(SINR)最大的波束索引,以减少反馈数据量;发送端将子载波分配给SINR最大的接收用户。在加密传输阶段,发送端在SINR最大的波束上发送有用信号,保证相应合法用户的正常通信;在其余波束上发送人工噪声,扰乱窃听者的监听。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当天线数为16,合法用户数为150时,相对于人工噪声方法,所提算法的保密吞吐量提高了2bit/s。(本文来源于《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吉江,庞宏伟,金梁,黄开枝[2](2013)在《物理层安全的随机波束成型传输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信息论物理层安全研究中,对合法用户信道质量要求较高的问题,文中提出随机波束成型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该方法通过在主信道特征向量的垂直方向构造人工随机波束成型信道,使得合法用户与窃听方信道传输特征的差异性转化为信道质量的差异,最终得到正的保密容量。为保证算法的完备性,文章解决了叁方面问题:1)给出随机波束成型的空间构造方法;2)随机波束成型方法的保密容量和最佳信源分布;3)人工随机信道的构造方法。最后针对采用随机波束成型算法的发送分集系统,通过设计、仿真其噪声发生和功率分配方案,进一步说明即使在合法用户信道质量差的情况下,随机波束成型传输算法也可获得保密传输容量。(本文来源于《信号处理》期刊2013年01期)

韩东升,杨维[3](2010)在《Nakagami-m衰落信道下随机向量量化有限反馈波束成型的BER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分析Nakagami-m衰落信道下,多个发送天线单个接收天线(MISO)随机向量量化有限反馈波束成型系统的性能,推导出了平均比特错误概率的闭式解,仿真结果显示,本文获得的平均比特错误概率的闭式解的数值仿真与实际系统仿真相一致,验证了本文得到结果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SE 2010) (Volume 5)》期刊2010-10-17)

黄海,孙怡[4](2009)在《多波束矩阵下的正交随机波束成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多波束矩阵下的正交随机波束成形方法(ORBF/MBM),此方法能够在单位时隙利用多个随机波束矩阵进行调度,提高系统容量。由于系统将采取一种新的间接的训练方式,训练时间将不会随着波束矩阵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本文针对ORBF/MBM的反馈量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能够节省反馈信道资源的单波束反馈方案(SF-ORBF/MBM),仿真验证SF-ORBF/MBM能够在系统用户数中等和大量的情况下有效提高系统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期刊2009-11-26)

黄海[5](2009)在《随机波束成型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人们对多媒体通信业务的需求正不断增长,因此,多天线技术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提高频带利用率的技术,在未来几年内将成为众多应用技术中的重点。而针对多用户MIMO系统的调度和空间复用的研究都能够使MIMO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性能提升。本文所要研究的随机波束成型便是这样一种能有效利用随机调度和空间复用来提高系统性能的技术。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MIMO技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并对机会波束成型和正交随机波束成型两种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说明,同时从理论上证明了正交随机波束成型的优越性能。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随机波束成型中波束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利用波束数来改进系统性能的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基于目前对正交随机波束成型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多种对随机波束成型技术的改进方案。首先将多波束思想应用于正交随机波束成型中,并针对训练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间接的多波束训练方式,这样便克服了多波束思想中的不利因素,可以在用户数较大时获得较好的性能提高。然后,本文又在正交随机波束成型的基础上应用了二次反馈的方法,利用Givens旋转来改善随机生成的波束向量的方向,从而提高系统性能。最后,本文针对用户端多天线时的正交随机波束成型提出了一种改进,此改进将对波束组合进行遍历,以提高一定计算量的代价换取系统性能上的提高。在最后,本文对随机波束成型技术和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目前正受关注的一些研究方向和未来将成为热点的一些问题做了适当的展望。(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9-11-14)

王德胜,郑志凯,刘应状,朱光喜,林宏志[6](2009)在《一种低复杂度非满秩正交随机波束成型传输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与现有研究点对点的无线通信手段不同,基于网络整体架构,分析SINR、波束矢量、用户数、吞吐量内在关联,发掘网络内部多用户空间分布不一致性带来的用户间的分集增益,提升系统的吞吐量。将随机波束成型与迫零算法有机结合,研究一种新型非满秩正交波束成型算法,克服了满秩波束间的相互干扰,提升系统容量;最后对性能作了详细分析与验证,得出几个极有意义的结论。(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09年05期)

韩锋,刘应状,朱光喜,孙俊[7](2008)在《基于正交随机波束成型的多用户多波束选择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正交随机波束成型(ORBF)当系统用户少时性能下降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ORBF的多用户多波束选择策略.其基本思想是针对ORBF选定的优化用户集再次反馈部分信道信息,使得在系统用户数较少时系统总速率得到有效提高,并对功率平均分配和自适应功率分配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在增加部分反馈信息和提高发射机复杂性的条件下,可极大地提高系统总速率.(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5期)

龚明,邱玲,朱近康[8](2007)在《随机波束成型多用户分集系统反馈量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通信系统中,下行的随机波束成型多用户分集利用了用户信道彼此独立随机衰落的特性,通过合理调度用户,系统可获得较好的系统短时吞吐率及用户公平度性能,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多天线多用户分集系统方案。这种技术需要各个用户向基站反馈量化的信道质量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最优量化反馈门限的求解方法,并定量分析了反馈量化对于这种多用户分集系统性能的影响。文中分析表明,系统按照用户数、信噪比等系统参数取得最优反馈门限,可以在反馈量与系统吞吐率之间取得良好的折中关系。反馈门限对系统参数敏感程度的研究表明,在实际系统设计时,系统有必要根据运行时系统参数的变化情况调整所用的反馈量化门限。(本文来源于《电路与系统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随机波束成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传统信息论物理层安全研究中,对合法用户信道质量要求较高的问题,文中提出随机波束成型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该方法通过在主信道特征向量的垂直方向构造人工随机波束成型信道,使得合法用户与窃听方信道传输特征的差异性转化为信道质量的差异,最终得到正的保密容量。为保证算法的完备性,文章解决了叁方面问题:1)给出随机波束成型的空间构造方法;2)随机波束成型方法的保密容量和最佳信源分布;3)人工随机信道的构造方法。最后针对采用随机波束成型算法的发送分集系统,通过设计、仿真其噪声发生和功率分配方案,进一步说明即使在合法用户信道质量差的情况下,随机波束成型传输算法也可获得保密传输容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随机波束成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李明亮,黄开枝,朱晖.基于随机波束成型的MISO-OFDMA物理层安全算法[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3

[2].吉江,庞宏伟,金梁,黄开枝.物理层安全的随机波束成型传输算法[J].信号处理.2013

[3].韩东升,杨维.Nakagami-m衰落信道下随机向量量化有限反馈波束成型的BER分析[C].Proceedingsof2010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nagementScienceandEngineering(MSE2010)(Volume5).2010

[4].黄海,孙怡.多波束矩阵下的正交随机波束成型方法[C].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2009

[5].黄海.随机波束成型技术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6].王德胜,郑志凯,刘应状,朱光喜,林宏志.一种低复杂度非满秩正交随机波束成型传输方法[J].计算机科学.2009

[7].韩锋,刘应状,朱光喜,孙俊.基于正交随机波束成型的多用户多波束选择策略[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8].龚明,邱玲,朱近康.随机波束成型多用户分集系统反馈量化研究[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7

标签:;  ;  ;  

随机波束成型论文-李明亮,黄开枝,朱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