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磁论文_高华鸿,杨小强,张金鹏,彭杰,周绮娴

导读:本文包含了古地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磁,白垩,地块,喜马拉雅,拉萨,南海,磁倾角。

古地磁论文文献综述

高华鸿,杨小强,张金鹏,彭杰,周绮娴[1](2019)在《南海南部约80 ka以来的古地磁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更新世以来以一系列地磁漂移事件是区域地层对比和确定沉积物年代框架的重要工具.但是在海相沉积物中,识别这些地磁漂移事件多依赖相对磁场强度(RPI)的变化,在地磁方向异常方面鲜有报到,从而影响对这些事件可靠性的讨论.本文选择南海南部巽他陆架附近重力活塞钻孔BKAS2PC的沉积物,进行系统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研究,获得该钻孔沉积记录的RPI和磁倾角变化信息.岩石磁学及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沉积物的原生主要载磁矿物为单畴(SD)和假单畴(PSD)钛磁铁矿.在一些层位,沉积后发生的还原作用形成胶黄铁矿等铁硫化物.磁性矿物的浓度和粒度等参数呈现显着的两阶段变化特征,上部(约220 cm以上)含量低而粒度细,下部含量高但粒度相对较粗,整体上均在一个数量级范围内波动.样品的交变退磁特征显示当交变场超过60 mT时,受胶黄铁矿影响产生旋转磁化,剩磁强度反而上升.因此,在20~60 mT之间确定原生特征剩磁,并把RPI定义为NRM_((20-40)mT)/ARM_((20-40)mT).通过~(14)C限定,并与其他有良好年代控制的相对磁场强度曲线进行对比,建立了钻孔的年代框架.结果显示,钻孔沉积物记录了几次显着的地磁漂移事件,这为联合应用RPI与磁场方向异常构建海相沉积物年代学框架提供了新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罗希,李永祥,李祥辉[2](2019)在《江西信江盆地上白垩统风成红层的古地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层是古地磁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以往对河湖相红层的古地磁研究较多,而对于风成红层的研究较少。因此,对于风成红层剩磁记录是否可靠等基本问题仍然缺乏清晰的认识。文章对江西信江盆地上白垩统圭峰群塘边组风成红层和河口组河流相红层开展了古地磁研究,并通过对比风成红层与河流相红层的古地磁结果,探究风成红层剩磁记录的可靠性及不同沉积过程对古地磁记录的影响。逐步热退磁实验结果显示仅有19%的塘边组风成红层分离出稳定的特征剩磁,而且其强度衰减曲线为凸形,表明特征剩磁为碎屑赤铁矿携带的原生剩磁。其平均方向为D_s=15.6°, I_s=28.9°, n=25,κ=13.0,α_(95)=8.3°;对应的古地磁极为Latitude=70.7°, Longitude=245.6°, A_(95)=6.8°。该古地磁极与赣州地区河湖相红层的古地磁极及华南晚白垩世的古地磁极位置一致,表明风成红层的剩磁记录是可靠的。河口组河流相红层绝大部分样品未能分离出稳定的特征剩磁。磁化率各向异性结果显示塘边组和河口组为沉积组构。岩石磁学结果表明,载磁矿物为赤铁矿和磁铁矿。通过对塘边组风成红层的薄片观察和红度值比较等进一步研究表明,颗粒粒度和胶结程度可能对红层剩磁记录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本文来源于《高校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曹勇,孙知明,李海兵,叶小舟,潘家伟[3](2019)在《羌塘地块西部晚叁迭世灰岩古地磁研究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汇聚-碰撞拼合过程的研究对认识青藏高原中部隆升历史及其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羌塘地块古地磁研究对理解上述问题至关重要。通过对羌塘地块西部改则地区晚叁迭世灰岩的系统古地磁测定,获得其高温剩磁分量。但是这一高温剩磁分量未通过褶皱检验,表明为后期重磁化的结果。研究剖面高温特征剩磁平均方向在地理坐标下为Dg=349.3°,Ig=40.4°,κg=45.4,α95=6.5°,相应的古地磁极为76.4°N,311.1°E,dp/dm=4.7°/7.9°。这一古地磁极与羌塘地块早白垩世约110~100 Ma的古地磁极在古地磁误差范围内重合,表明其重磁化的时代为早白垩世约110~100 Ma。综合分析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古地磁结果,并结合海相地层、蛇绿岩和洋岛等地质证据,显示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西段闭合的时间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约110~100Ma。改则地区晚叁迭世灰岩的早白垩世晚期重磁化作用与羌塘/拉萨地块西部的碰撞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周亚楠,程鑫,邵瑞琦,张伟杰,卫弼天[4](2019)在《青藏高原北羌塘块体中—晚叁迭世古地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采自羌塘块体腹地中—晚叁迭世图地层的87块样品(9个采点)进行了系统的岩石磁学与退磁实验,以探究羌塘地块的运动学过程与古—新特提斯洋转换等重大地质事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湖组火山岩样品中,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而菊花山组灰岩样品中含有一定量的赤铁矿。大部分样品的退磁曲线具有双分量特征,除低温(场)分量之外,还获得了一中—高温(场)分量,通过与北羌塘块体已有的古地磁数据对比,推测该分量可能为早白垩世时期的重磁化结果。(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王鸿钧,黄宝春,赵千,薛鹏飞[5](2019)在《塔里木地块晚新元古代古地理位置的古地磁新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塔里木地块新元古代的古地理位置一直都存在争议。本文对新疆阿克苏地区晚新元古代苏盖特布拉克组上亚组两个剖面286块古地磁样品进行了系统古地磁学研究,从151个样品中分离获得了叁个剩磁组分。其中,中温组分未通过褶皱检验,为新生代的重磁化结果;高温特征剩磁组分HTC1和HTC2均通过了褶皱检验,且HTC1组分还在95%置信水平上通过了倒转检验。但HTC2组分对应古地磁极落在塔里木地块晚泥盆世—中石炭世古地磁极之间,而HTC1对应古地磁极,λ_p/φ_p=4.5°S/93.0°E(dp/dm=7.6°/9.9°)显着区别于塔里木显生宙以来的古地磁极。为此,我们将HTC1组分解释为岩石形成时期获得的原生剩磁;根据砂岩碎屑锆石测年结果,其年龄为~588 Ma。结合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以及邻近陆块的古地磁数据,我们认为塔里木地块在新元古代很可能位于Rodinia超大陆的外围,澳大利亚-东南极板块的西北缘;在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过程中,随着原特提斯洋的扩张不断向西北方向漂移,直到~580 Ma完全裂离于澳大利亚古陆。(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大文,颜茂都[6](2019)在《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时限的古地磁研究进展与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地磁学在限定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时限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受磁倾角浅化、地球磁场长期变以及重磁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不同时期获得的古地磁数据质量参差不齐,造成其限定的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时限从65到20多百万年不等。本文针对这一现状,通过对拉萨陆块和特提斯喜马拉雅已有的晚白垩世—古近纪古地磁数据开展严格的可靠性评判,共筛选出10条有效数据(其中拉萨陆块9条、特提斯喜马拉雅1条),获得以下认识:①拉萨陆块晚白垩世期间基本稳定在10°~16°N,在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早期位于21.8+2.5/-2.3°N;②特提斯喜马拉雅在晚白垩世中期位于约34.2+4.4/-5.0°S,并与印度板块有基本一致的古纬度;③对于用来限定碰撞时限的晚白垩世晚期—始新世早期的古地磁结果,经评判分析,认为至少到目前为止,在明确磁倾角浅化及浅化程度、地球磁场长期变是否被平均掉和剩磁的原生性及重磁化程度等问题之前,还缺乏真正有效的古地磁数据。因此,总体来说,现有的古地磁数据在限定拉萨陆块与特提斯喜马拉雅碰撞时限的精确度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亟待针对存在争议的岩石地层单元开展更详细的磁学和非磁学相结合的综合研究进行验证,并在更多地区获得高质量的古地磁数据(尤其是晚白垩世晚期—古近纪)。此外,考虑到两个陆块呈近东西向的巨型狭长条带,其地质时期的展布方向会显着影响东、西部的古纬度,今后的相关古地磁研究应尽量分东、西部不同区域开展。(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19年05期)

秦世欣[7](2019)在《藏南仲巴、定日及江孜地区晚白垩世地层的古地磁结果及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与欧亚大陆的碰撞是在新生代发生的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关于印度与欧亚大陆的碰撞模式,传统观点认为特提斯喜马拉雅与印度板块一起作为一个大印度板块整体与欧亚大陆南缘(拉萨地块)发生碰撞;然而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在~120-70 Ma期间大印度板块北缘发生了大规模的南北向伸展,导致特提斯喜马拉雅与印度克拉通之间形成了一个宽~2675±700km的大印度洋盆地。然后特提斯喜马拉雅首先与欧亚大陆南缘在~50 Ma时发生碰撞,而印度板块与特提斯喜马拉雅在~25-20 Ma时发生第二次碰撞,即基于“大印度洋盆地”伸展的双陆陆碰撞模式。但是在该模式的关键时间段(~120-70 Ma)并没有来自特提斯喜马拉雅的高质量的古地磁数据的约束。针对这方面不足,本论文对藏南仲巴地区仲巴剖面、定日地区贡扎剖面和安巴剖面以及江孜地区勇拉剖面的晚白垩世地层开展了系统的古地磁研究。本研究旨在检验在晚白垩世期间是否存在大印度洋盆地,根据各个剖面样品的实验结果,获得以下几点主要认识:(1)定日地区贡扎剖面和安巴剖面以及江孜地区勇拉剖面样品的退磁结果未能获得可靠的原生剩磁;仲巴剖面硅质岩样品的高温分量呈双极性展布,并在95%的置信区间上通过了倒转检验,表明特征剩磁很可能为原生剩磁。(2)根据岩石地层、磁性地层和放射虫生物地层的综合约束,仲巴剖面高温分量在地层坐标系下的平均方向为:Ds=336.9°,Is=-50.7°,ks=18.0,0.95=5.3°,对应特提斯喜马拉雅在~120.8-93.9 Ma期间的古地磁极为25.0°N,285.7°E(dp/dm=4.8/7.1°)。(3)特提斯喜马拉雅的视极移曲线(APWP)与印度克拉通的视极移曲线形状相似,两者大致重合,表明在特提斯喜马拉雅与印度克拉通之间并没有形成洋盆使两者发生分离。因此,本论文从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块上~120.8-93.9 Ma这一关键时间段新获得的可靠的古地磁数据并不支持双陆陆碰撞模式,而是支持传统的大印度与欧亚大陆的单阶段碰撞模式。另一方面,特提斯喜马拉雅~120 Ma之后时间段的古地磁极与印度克拉通同时期的古地磁极相比要向北偏移,而~130 Ma之前时间段的古地磁极与印度克拉通同时期的古地磁极相比要向南偏移,这可能是由于印度与欧亚大陆初始碰撞后沿大体平行于碰撞边界的断层的左旋或右旋剪切运动造成的。(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30)

罗希[8](2019)在《华南句容盆地和信江盆地上白垩统风成红层的古地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陆相红层是古地磁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以往的古地磁研究主要涉及河流相、湖相红层,对风成红层的古地磁研究较少。因此,对于风成红层剩磁记录的可靠性以及不同沉积过程对剩磁记录的影响等基本问题仍然缺乏清晰的认识。本文对江苏句容盆地上白垩统赤山组风成红层、江西信江盆地上白垩统圭峰群塘边组风成红层和河口组河流相红层开展了古地磁研究,并通过对比风成红层与河流相红层的古地磁结果,探究风成红层剩磁记录的可靠性及不同沉积过程对红层剩磁记录的影响。对风成红层和河流相红层样品进行了逐步热退磁实验、岩石磁学实验、薄片镜下观察以及色度实验,获得以下主要认识:(1)赤山组风成红层低温分量在地理坐标系下的平均方向为:Dg=1 0.5°,Ig=45.8°(n=154,ik=7.5,α95=4.4°),地层坐标系下的平均方向为:Ds=4.0°,Is=40.7。,(n=154,K=7.1,αα95=4.6°),为现代地磁场的粘滞剩磁。逐步热退磁未分离出特征剩磁。岩石磁学结果表明,赤山组样品的磁组构为沉积组构,载磁矿物主要为赤铁矿和磁铁矿。(2)塘边组风成红层低温分量在地理坐标系下的平均方向为:Dg=1.2°,Ig=43.1°(n=149,k=3 1.7,α95=2.1°),地层坐标系下的平均方向为:Ds=12.4°,Is=29.5。(n=149,k=30.3,α95=2.1°),为现代地磁场的粘滞剩磁。仅有19%的塘边组风成红层样品分离出了稳定的特征剩磁,在地理坐标系下的平均方向为:Dg=5.7°,Ig=43.7°(n=25,κ=12.8,α95=8.4°),在地层坐标系下的平均方向为:Ds=15.6°,Is=28.9。(n=25,k=13.0,αα95=8.3°),对应的古地磁极为:Latitude=70.7°,Longitude=245.6°,A95=6.8°。基于塘边组风成红层的剩磁强度衰减曲线在高温段为凸形,而且代表性样品的薄片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存在碎屑赤铁矿,推测塘边组特征剩磁为碎屑赤铁矿携带的原生剩磁。岩石磁学结果表明,塘边组样品的磁组构为沉积组构,载磁矿物主要为赤铁矿和磁铁矿。(3)河口组河流相红层低温分量在地理坐标系下的平均方向为:Dg=358.8°,Ig=49.0°(n=66,k=43.8,α95=2.7°),在地层坐标系下的平均方向为:Ds=1.0°,Is=21.7°(n=66,κ=43.8,α95=2.7°),为现代地磁场的粘滞剩磁。逐步热退磁未分离出稳定的特征剩磁。岩石磁学结果表明,河口组样品的磁组构为沉积组构,载磁矿物主要为赤铁矿和磁铁矿。(4)由于赤山组风成红层和河口组河流相红层未能分离出稳定的特征剩磁,将塘边组风成红层的古地磁极与时代相近的赣州群河湖相红层的古地磁及华南晚白垩世的古地磁进行对比,结果一致,表明风成红层的剩磁是可靠的。同时也说明不同沉积过程对红层的剩磁记录没有显着影响。另外,通过对赤山组、塘边组风成红层的薄片观察和红度值比较等进一步分析发现赤山组风成红层遭受了较强的化学风化作用,样品中染色赤铁矿携带的化学剩磁掩盖了碎屑赤铁矿携带的碎屑剩磁;胶结程度对塘边组风成红层剩磁记录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30)

焦文军[9](2019)在《晚寒武世的真极移和华南早中生代的重磁化:来自华南寒武系的古地磁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埃迪卡拉纪至寒武纪是地质历史中的一段重要变革期,这段时期见证了罗迪尼亚大陆最终的解体并伴随着冈瓦纳大陆的聚合,同时也见证了地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巨大变化。对这些变化的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寒武纪真极移假说。然而,寒武纪的真极移假说尚存在很大争议。导致争议的原因主要在于全球埃迪卡拉纪至寒武纪的古地磁数据数量较少、质量较低且年代约束较差,而反对者认为寒武纪真极移假说的真实性取决于古地磁数据的选取。检验真极移假说需要从尽可能多的大陆获得高质量并具有很好年代约束的古地磁数据。华南寒武纪地层的研究程度高,并且一些寒武纪的“金钉子”和候选层型剖面就位于华南,因此华南寒武纪的生物地层可为地层提供了精细的年代约束。基于此,本文对浙西江山碓边剖面的寒武纪地层开展了详细的古地磁研究来检验寒武纪的真极移假说,并尝试更好地约束真极移的发生时间。另外,也对湘西桃源瓦尔岗剖面的晚寒武世地层开展了详细的古地磁研究来检验从江山识别到的晚寒武世真极移事件。江山碓边剖面出露一套完整且连续的寒武纪地层,主要岩性为碳酸盐岩。前人对该剖面系统性的生物地层研究已经确立了精细的年代框架,而且寒武系第九阶(江山阶)的“金钉子”就位于此处。该剖面的古地磁样品记录到叁个天然剩磁组分,其中低温和中温剩磁组分未通过褶皱检验,而高温剩磁组分通过了褶皱检验和倒转检验。岩石磁学结果说明高温剩磁组分的载磁矿物为磁铁矿或低钛磁铁矿。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结果显示磁铁矿颗粒为碎屑成因。因此,高温剩磁组分被解释为在岩石沉积时或不久之后获得的原生剩磁。进一步分析发现,高温剩磁组分的方向在中-下寒武统和上寒武统之间发生显着的变化,指示一次约57°的极移。根据生物地层的约束,极移发生于~500.5-~494Ma,极移速率约为8.8°Myr-1。因为如此快的极移速率不太可能由板块构造运动造成,故认为此极移很可能指示一次晚寒武世的真极移事件,并且也很可能是埃迪卡拉纪至古生代中期震荡性真极移中的一期极移事件。该事件与全球的SPICE碳同位素正漂移以及伴随的叁叶虫绝灭事件在时间上基本吻合,暗示晚寒武世期间的全球气候-生物变化与晚寒武世真极移事件很可能存在着内在关联。为了进一步检验在江山发现的晚寒武世真极移的真实性,又对湘西桃源瓦尔岗剖面的寒武纪地层开展了详细的古地磁研究。该剖面是寒武系第十阶的候选层型剖面,可与江山的碓边剖面进行对比,因此可以非常有效地检验晚寒武世真极移的真实性。而且,该剖面的沉积速率比江山碓边剖面的沉积速率要高很多,因此该剖面具有揭示真极移发生过程的潜力。取样层位整体上属于上寒武统,主体岩性为灰岩和泥质灰岩。可以从样品中分离出叁个天然剩磁组分。其中,低温和中温剩磁组分未通过褶皱检验,高温剩磁组分通过了褶皱检验。然而,高温剩磁组分对应的古地磁极与华南中叁迭世的古地磁极基本一致,表明高温剩磁组分很可能代表中叁迭世的重磁化。岩石磁学和扫描电镜的结果显示,高温剩磁组分的载磁矿物为似球状磁铁矿集合体,而且磁铁矿是由黄铁矿转化而来。这些结果表明高温剩磁组分是化学剩磁,而且扫描电镜的结果揭示了高温剩磁组分的形成很可能是由外来流体造成的。综合分析华南的叁迭纪重磁化数据后发现华南叁迭纪的重磁化具有从华南东部往西部逐渐变年轻的趋势,这可能与华南和华北在早中生代的“剪刀式”碰撞过程相关,即在碰撞造山过程中,源于造山带前缘的流体逐步引起了华南广泛的早中生代重磁化。虽然瓦尔岗剖面遭受了重磁化的影响而未能有效检验晚寒武世真极移的真实性,但新的古地磁结果为理解华南早中生代重磁化和地质过程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10)

李冠华,杨小强,高华鸿,谢一璇,张庭伟[10](2018)在《南海北部陆架区域沉积晚更新世以来古地磁长期变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球磁场长期变化研究近年来成为学术界广泛讨论的热点问题,诸多不同的地质记录体中揭示了古地磁长期变化的详尽特征,区域古地磁长期变化记录的一致性也逐渐得到学术界的认可[1]。然而,鉴于沉积速率差异以及沉积环境复杂性等因素制约,晚更新世以来的古地磁长期变化全球一致性仍然缺乏足够有力证据的支持。南海北部海区广泛分布平缓而开阔的陆架,在部分台地附近具有稳定、均匀的连续沉积体。特殊的地形条件以及气候特征使得南海沉积具有较高的地层分辨率,为开展区域海(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一)——专题1: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专题2: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8-10-21)

古地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红层是古地磁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以往对河湖相红层的古地磁研究较多,而对于风成红层的研究较少。因此,对于风成红层剩磁记录是否可靠等基本问题仍然缺乏清晰的认识。文章对江西信江盆地上白垩统圭峰群塘边组风成红层和河口组河流相红层开展了古地磁研究,并通过对比风成红层与河流相红层的古地磁结果,探究风成红层剩磁记录的可靠性及不同沉积过程对古地磁记录的影响。逐步热退磁实验结果显示仅有19%的塘边组风成红层分离出稳定的特征剩磁,而且其强度衰减曲线为凸形,表明特征剩磁为碎屑赤铁矿携带的原生剩磁。其平均方向为D_s=15.6°, I_s=28.9°, n=25,κ=13.0,α_(95)=8.3°;对应的古地磁极为Latitude=70.7°, Longitude=245.6°, A_(95)=6.8°。该古地磁极与赣州地区河湖相红层的古地磁极及华南晚白垩世的古地磁极位置一致,表明风成红层的剩磁记录是可靠的。河口组河流相红层绝大部分样品未能分离出稳定的特征剩磁。磁化率各向异性结果显示塘边组和河口组为沉积组构。岩石磁学结果表明,载磁矿物为赤铁矿和磁铁矿。通过对塘边组风成红层的薄片观察和红度值比较等进一步研究表明,颗粒粒度和胶结程度可能对红层剩磁记录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地磁论文参考文献

[1].高华鸿,杨小强,张金鹏,彭杰,周绮娴.南海南部约80ka以来的古地磁记录[J].地球物理学报.2019

[2].罗希,李永祥,李祥辉.江西信江盆地上白垩统风成红层的古地磁研究[J].高校地质学报.2019

[3].曹勇,孙知明,李海兵,叶小舟,潘家伟.羌塘地块西部晚叁迭世灰岩古地磁研究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学报.2019

[4].周亚楠,程鑫,邵瑞琦,张伟杰,卫弼天.青藏高原北羌塘块体中—晚叁迭世古地磁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王鸿钧,黄宝春,赵千,薛鹏飞.塔里木地块晚新元古代古地理位置的古地磁新制约[J].地质学报.2019

[6].张大文,颜茂都.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时限的古地磁研究进展与问题[J].地质论评.2019

[7].秦世欣.藏南仲巴、定日及江孜地区晚白垩世地层的古地磁结果及构造意义[D].南京大学.2019

[8].罗希.华南句容盆地和信江盆地上白垩统风成红层的古地磁研究[D].南京大学.2019

[9].焦文军.晚寒武世的真极移和华南早中生代的重磁化:来自华南寒武系的古地磁证据[D].南京大学.2019

[10].李冠华,杨小强,高华鸿,谢一璇,张庭伟.南海北部陆架区域沉积晚更新世以来古地磁长期变记录[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一)——专题1: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专题2: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2018

论文知识图

古地磁样品取样图龙骨坡遗址地层剖面及早期古地寒武纪全球大陆位置及板块构造复原(...柴达木盆地早侏罗世伸展应力背景深部...龙骨坡遗址第一阶段发掘平面图(据...东谷坨遗址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Wa...

标签:;  ;  ;  ;  ;  ;  ;  

古地磁论文_高华鸿,杨小强,张金鹏,彭杰,周绮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