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模块论文_车浩军,王旭旭,陈建平,陶涛,章坚武

导读:本文包含了接收模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块,电能,激光,光电池,磁共振,可见光,谐波。

接收模块论文文献综述

车浩军,王旭旭,陈建平,陶涛,章坚武[1](2019)在《针对BD/GPS接收模块欺骗干扰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欺骗BD/GPS接收机模块的条件,在室外较为开阔的地带搭建对BD/GPS接收模块进行欺骗干扰的环境。利用北斗信号模拟器发射伪北斗卫星信号,使接收模块计算出错误的当地时间并定位到错误的本地位置。实验从伪北斗信号的功率、数量、时间、位置4个方面,研究伪北斗卫星信号对BD/GPS接收模块对欺骗干扰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要实现对BD/GPS模块的欺骗干扰至少需要6个伪卫星模拟信号,并且还要满足伪卫星信号的功率要比较大,伪当地时间与当地时间偏差不能太小,伪当地位置与当地位置偏差不能太大。实验直接说明了对BD/GPS接收模块造成欺骗的条件的严苛性。(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2019年08期)

汤自宁,吴瑾,王冠达,刘志霞[2](2019)在《集成于车身控制器的胎压接收模块硬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汽车胎压监测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兼顾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集成化和低成本,介绍一种集成在车身控制器的胎压信号接收模块硬件设计。通过对接收模块射频前端阻抗匹配设计与解调芯片外围电路研究,接收模块同时满足胎压监测系统信号与汽车门禁系统遥控钥匙信号传输要求。经实际测试,胎压传感器信号接收灵敏度达到-100 dBm, RKE信号接收遥控距离满足装车车身周围30 m无盲区的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汽车电器》期刊2019年06期)

王志玄[3](2019)在《激光雷达发射与接收模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雷达LiDAR(Light Laser Detection and Ranging),是以激光作为信息载体进行探测目标相关特征量的雷达系统。激光雷达工作时发射激光,激光经目标反射后形成回波。探测器接收回波信号并处理,获得探测信息,对待测目标进行探测、跟踪和识别。激光雷达系统由叁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是激光发射机、光学接收机和信息处理系统。激光雷达的发展十分迅速,不仅在军事探测,环境测量等方面有较多的使用,在民用市场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在已经成为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等领域研究重点。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种激光雷达,它们的价格、性能、测量对象等都有一定的区别,根据激光雷达的测量方式不同,其发射模块与接收模块也有不同的性能要求。本文对激光雷达的发射模块与接收模块进行研究,利用激光器和CMOS相机搭建激光雷达模型系统,并进行测量和误差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设计制作650nm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编写CMOS相机图像处理代码,设计叁角法测距的程序,搭建一套激光雷达系统。2对自制的激光雷达系统进行标定,分析该系统的测距范围和空间分辨率,以及光斑形状和实际距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3利用自制激光雷达进行测距实验,研究环境因素、激光器输出光强、光斑直径、目标物表面粗糙度、颜色及表面曲率和物体表面倾斜度等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图49幅,表9个,参考文献30篇。(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6-01)

裴静,汤自宁,汪春华,吴瑾[4](2019)在《基于TDA5235的车身控制器射频接收模块的硬件设计和调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英飞凌率先推出了一款低功耗、高灵敏度单芯片,即TDA5235,它支持多频段(315MHz、434MHz、868MHz和915MHz)应用,同时支持ASK/FSK两种调制模式。实现了单芯片方案即可处理来自遥控钥匙(RKE)和汽车胎压监测(TPMS)的不同数据,即使两者的数据有不同的调制方式、比特率和数据格式。(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曹振华[5](2018)在《远距离防坠落红外接收模块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接收管是电子设备中最常用的电子元件之一,本文通过对脉冲型和电平型红外接收管的学习,深入研究了目前红外接收电路存在的不足,在载波红外信号传输电路及脉冲型红外接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接收管定时断电的原理,并根据这个原理,设计了一款使用脉冲型红外接收管实现远距离红外接收并输出稳定电平信号的红外接收模块,在昆山信德佳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中应用,得到了良好的使用效果。(本文来源于《福建电脑》期刊2018年11期)

喻旻,毛陆虹,谢生,徐继东,王莹[6](2018)在《基于硅光电池的无源可见光通信接收模块设计(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太阳能电池的集成化,提出了1种用于光电识别(OEID)的可见光通信无源接收模块,利用硅光电池无需额外供能便可探测光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的特点,作为可见光接收器件,实现对空间可见光信号的无源探测和传输.电路部分采用TSMC 0.18μm标准CMOS工艺实现.设置光电池在500 lx的光照度条件下工作,为电源管理部分提供2 V的输入电压,输出为1.8 V;接收部分3 d B带宽为67.2 kHz,输出为0-1.8 V标准数字信号.整体芯片面积为615×460μm~2,电路的静态功耗约为1.5 m W.(本文来源于《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张晨阳[7](2018)在《基于磁共振电能传输E类RF-DC变换接收模块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作为21世纪电气领域最为活跃的课题之一,逐渐应用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磁共振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广泛的应用前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对这项技术的关注与研究。本文对磁共振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接收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设计。在理想情况下通过对传统的桥式RF-DC变换电路谐波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的桥式RF-DC变换电路的输出只含有直流分量和偶次谐波分量,且其谐波分量随谐波次数增高成指数形式下降。设计了基于传统桥式RF-DC变换电路的二次谐波应用RF-DC变换电路。由于二次谐波的利用,较之传统的桥式RF-DC变换效率提高了15%。考虑二极管开关损耗,本文在非理想情况下设计了E类RF-DC变换电路,避免二极管在开关过程中产生大电压和电流的交迭,有效降低二极管的开关损耗,RF-DC变换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8-06-01)

荆晓超[8](2018)在《漏缆安防系统信号接收模块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漏缆安防系统是以一对平行埋地的漏泄同轴电缆作为收发天线进行入侵探测、报警及定位的系统,具有随形安装、隐蔽性高、全天候工作、全方位警戒等优点,该系统在安防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信号接收模块作为该系统信号接收与信号处理的最前端,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接收信号质量的优劣,从而影响该系统能否完成入侵探测、报警及定位功能,因此设计并实现适用于漏缆安防系统的信号接收模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托于“基于漏缆的周界入侵探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采用了系统级、电路级、元件级的设计方法,通过方案确定、仿真设计、硬件实现与测试,最终完成适用于漏缆安防系统的信号接收模块。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简要介绍漏缆安防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对比分析超外差结构、零中频结构、低中频结构、镜频抑制结构及数字中频结构5种接收模块的信号处理过程及优缺点。根据本系统的发射信号特点及采用的信号处理方法,确定采用零中频结构方案进行设计。本系统对信号接收模块提出的指标要求为:工作频率为40MHz、100MHz或200MHz,灵敏度-85dBm,噪声系数≤12dB,动态范围58~72dB,最小载噪比10dB。2.根据信号接收模块的指标,完成信号接收模块各单元的器件选型,并进行链路预算仿真。链路预算仿真与计算结果表明:该接收模块灵敏度-95.98dBm,噪声系数1.02dB,功率增益为66.53dB,最小载噪比10dB,满足漏缆安防系统对信号接收模块提出的指标要求。对链路中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基带放大器单元进行电路设计、PCB版图设计、实物制作及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实物能满足设计要求。3.对信号接收模块进行功能性测试,并在漏缆安防系统平台上进行实验。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通过接收模块的信号能够完成定位功能,进而说明本文设计的信号接收模块能够承担信号接收与处理任务,最终适用于漏缆安防系统项目。(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张发聪,史黎明,殷正刚,范满义,姜龙斌[9](2018)在《一种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接收模块并联电流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因无接触变压器参数不一致,两接收模块并联的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会产生模块电流不均流问题。提出以副边半控整流桥电路代替副边不控整流桥电路,实现接收并联模块电流均流。推导两并联接收模块ICPT系统等效模型,并得到并联模块电流解析式,分析半控整流桥电路实现模块电流均流原理。在已研制的中速磁浮列车非接触供电系统实验装置上完成了实验,所提出的可控整流桥均流策略实现了接收模块并联均流,改善了系统运行。在输出电压220V、负载为6Ω时,实验装置输出功率8kW,均流控制前两并联接收模块电流幅值比为2.34,均流控制后两接收模块电流幅值相等,减少了由于电流不平衡造成的附加损耗。(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20期)

蔡茂[10](2018)在《基于叁维集成的X波段接收模块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随着现代电子设备的发展,微波系统功能日益复杂,但尺寸越来越小。现代微组装技术的发展到了接近二维组装所能达到的理论上最大的组装密度,而采用叁维集成技术可实现更高的组装密度。但是微波叁维集成对装配精度、射频信号垂直传输连续性,均有很高的要求,微波叁维集成技术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文重点通过对多层板内、多层板间、叁维电路布局等问题进行研究,可以为后续在多个领域通过使用多层基板等多种形式研制出种类非常多的小型化T/R组件进行良好的技术储备。本文的研究中首先对文章的项目研究背景进行详细概述,同时还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技术领域中对系统封装技术(SIP)的应用现状,然后还对系统级封装的具体概念进行了讲解,重点分析了微波信号传输过程中存在的不连续问题。针对多层结构中的板内信号互连,较好建立了互联模型,分析了板内互连方式在孔径等尺寸要素变化时表现出的频响特性规律,研究了高频特性下多层板内部的垂直互联方式。针对多层结构中的板间信号互连,研究了 BGA技术和LGA技术设计的两大主流板间垂直互连技术,较好建立了板间的互联模型;同时针对现有的大尺寸过孔微波通带特性相对较窄的缺点,采用使用带状线作为过渡的方式,将微波频域的垂直过孔寄生效应归一合并到低通匹配网络来进行有效补偿,从而较好拓展了多层板之间微波垂直互连的频带特性。利用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具体的电路设计与制造,采用叁维结构设计并制造了一款X波段双通道高密度接收组件,最后的实测结果,采用叁维集成技术制成的组件接收模块具有非常高的封装精密度,并且电性能指标满足最初的设计需求。微波叁维集成技术是实现微波系统小型化的必由之路,通过研究微波组件叁维集成技术,可以对现代微波系统向小型化和多功能化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具有很好的应用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2-01)

接收模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汽车胎压监测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兼顾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集成化和低成本,介绍一种集成在车身控制器的胎压信号接收模块硬件设计。通过对接收模块射频前端阻抗匹配设计与解调芯片外围电路研究,接收模块同时满足胎压监测系统信号与汽车门禁系统遥控钥匙信号传输要求。经实际测试,胎压传感器信号接收灵敏度达到-100 dBm, RKE信号接收遥控距离满足装车车身周围30 m无盲区的设计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接收模块论文参考文献

[1].车浩军,王旭旭,陈建平,陶涛,章坚武.针对BD/GPS接收模块欺骗干扰的实验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

[2].汤自宁,吴瑾,王冠达,刘志霞.集成于车身控制器的胎压接收模块硬件设计[J].汽车电器.2019

[3].王志玄.激光雷达发射与接收模块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4].裴静,汤自宁,汪春华,吴瑾.基于TDA5235的车身控制器射频接收模块的硬件设计和调试[J].汽车实用技术.2019

[5].曹振华.远距离防坠落红外接收模块设计[J].福建电脑.2018

[6].喻旻,毛陆虹,谢生,徐继东,王莹.基于硅光电池的无源可见光通信接收模块设计(英文)[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张晨阳.基于磁共振电能传输E类RF-DC变换接收模块的设计[D].河北大学.2018

[8].荆晓超.漏缆安防系统信号接收模块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9].张发聪,史黎明,殷正刚,范满义,姜龙斌.一种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接收模块并联电流控制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

[10].蔡茂.基于叁维集成的X波段接收模块设计与实现[D].东南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串口收发中断本文提出的UHFRFID芯片改进结构大鼠机器人遥控部分软件设计通用异步串行通信测试记录振荡器的显微微镜照片一巧用户图形界面

标签:;  ;  ;  ;  ;  ;  ;  

接收模块论文_车浩军,王旭旭,陈建平,陶涛,章坚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