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紫燕[1]2003年在《研究性写作教学模式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人的创造性。写作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它既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尺度,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针对现行的中学作文教学在文体和内容上已跟不上现代社会发展和中学生思维水平发展需要的问题,尝试把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入作文教学,摸索一条训练题材和体裁丰富的、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研究性写作教学模式,融研究和写作于一体,扩大学生思想容量和提高学生思维层次,丰富学生社会实践,积累学生写作素材,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和表达能力。研究性写作还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开展观察、实验、调查访问,从而促进学生其它方面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
孙晓芳[2]2012年在《网络环境下的中学写作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写作教学,穿越水墨的晕染,历经纸笔的磨砺,抵达光标飞舞的网络时代。网络既是一种表达的工具,给青少年展示了一个丰富的资源宝库;也是一个交流的平台,架起了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还是一个自由的世界,中学生在这里可以自由言说,平等交流,个性写作。网络环境,为写作教学营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凭借网络的魔力,中学写作教学能否走出山重水复的困境,仍取决于对网络环境下中学写作教学现状的正视和问题的发现。在基于网络平台的自由写作教学中,“零发表”现象缘于交流技巧的缺乏,写作中断的出现,是因为活动激励措施的缺失。在基于网络环境的课堂专题写作教学中,受网络技术主义影响,有时教学目标被悬置,有的课堂秩序形成混乱。在基于网络信息工具的主题写作教学中,信息环境不完善和信息处理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写作教学有效性的不利因素。构建合理的策略,寻找可行的途径,网络环境下的中学写作教学才能真正走向柳暗花明。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全语文学习理论和作文叁级转换理论为支撑,加强教师指导地位的建设;构建良好平台以及处理好网络与传统写作教学媒体的关系等,分别成为解决上述叁种教学模式问题的有效应对策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制造出让中学生真实感知心灵世界的虚拟现实,另一方面又面目狰狞地设下了一些陷阱,网络语言的简单随意;网络文学的娱乐搞笑,令人不得不高度警惕。
师文瑞[3]2013年在《中学写作教学出路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写作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而走入诸多误区,当前写作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为了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必须对写作教学的现状加以分析,为我国的中学写作教学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写作模式和策略。本文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前言。该部分阐述了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对写作教学的现状进行概述。第叁部分对写作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提出了中学写作教学的对策。
朱孝锟[4]2009年在《论研究性学习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写作水平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集中的、综合的表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多年以来形成的注重知识传授和章法训练的写作教学模式,愈来愈显露出种种弊端。写作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它既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尺度,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面对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种种不足,有必要对作文教学进行一些改革。而研究性学习理念代表着教育进步的方向,如果能用研究性学习理念来指导作文教学的方向,将会极大促进作文教学的发展。在当前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下,结合研究性学习的方法,针对作文教学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也是研究性学习与作文教学结合的第一步。本文在我国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基础上,尝试把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写作教学,准确地说是把研究的方式和研究的内容引入写作教学,从四大方面来论述研究性学习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首先,本文对写作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既肯定了传统作文教学中的优势,如:读写结合,重视积累;循序渐进,层次分明;有理有例,道德升华。也指出了传统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如:重知识,轻实践;积累少,文空洞;假话多,无真情等。针对问题,对传统作文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次,本文对研究性学习在写作教学中运用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与特点出发,明确研究性学习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等方面的作用,感受到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写作教学,十分必要且势在必行。在研究与思考下,本文找准研究性学习与写作教学的结合点,总结出研究性写作的概念,并以此为依据,创造性地提出研究性写作教学的性质:即写作主体求活;写作内容求真;写作过程求放;写作能力求全。在对理论有了充分认识后,本文将重点放在了研究性写作教学的实践探索上。从研究性写作教学的原则、阵地、具体操作模式几方面进行详细论述,明确研究性写作的具体操作过程,努力探索一条训练题材和体裁丰富的、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紧密联系的、有序可循和有据可依的研究性写作模式,融研究与写作于一体,扩大学生思想容量和提高学生思维层次、积累和丰富学生素材,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等方面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写作教学并不是任意而为,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在最后一部分对此进行了详尽论述,这可让我们在研究性写作的实施过程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总之,把研究性学习引入作文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欲望,充分地赋予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机会,使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一切依托于学生的实践,从而避免了长期以来传承式的、接受型的、模仿式的作文教学带来的种种弊端。可以说,研究性学习以其自身丰富的内涵、强劲的活力,响应着当前写作教学的需要。把研究性学习引入写作教学是我们明智的选择。
李岳松[5]2017年在《初中语文过程性写作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文中指出事实上,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不高的现状,常常令一线语文教师为难:要么难作为无从教起,要么不作为干脆不教,学生从写作课上得到的有效指导很少,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能力没有得到培养。本文从课程论角度审视写作教学的全过程,提出了过程性写作教学模式,试图通过重构、整合相关写作课程知识来实现写作教学从理念、方法到过程、结果的再升级,写作前主要解决“为什么写”和“写成什么样”的问题,写作中主要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写作后主要解决“写的怎么样”的问题。初中语文过程性写作教学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进行建构与实施。一是从教和学融合的角度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流程”,把创设情境、呈现写作任务、提供写作支架、评价与交流四个环节贯穿与写作教学的全过程,进一步提升了写作教学的可操作性。二是立足于教学实际,打破传统意义上教学文体的分类,把初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系统培养分为“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和“言之有理”叁个阶段,贯穿于初中(阶段7—9年级)语文教学全过程,从而有效地完成写作教学,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叁是在具体的实施上,选取了叁个典型的课例的主要教学环节,运用了过程性写作教学模式的理论进行有针对性的评析,对于一线教师的教学具有借鉴作用。通过上述叁个方面的尝试,写作教学模式基本建立起来,且在实际的教学中得到了检验,对于改变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曾文琦[6]2005年在《两套初中英语教材的比较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英语教材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教材应该被视为达到符合学习者需求的教学目标的资源。人们普遍认为,教材的角色不应该是主人,而应该是为师生语言教学的侍者。并且,教师与教材的关系应该予以关注。教师与教材的关系应该为伙伴关系,双方有共同的目的,并且为了此目的双方各自付出努力。 目前,在上海普遍使用的初中英语教材有叁套:《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年级发达地区版英语教材》、《初中牛津上海版英语教材》与《新世纪英语教材》。《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年级发达地区版英语教材》采用结构—功能法来编排教材,在上海已经使用了将近十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牛津(上海版)初中英语教材》是由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和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合作改编。它主题是以学生为中心,在语言学习上采用模块的编写体系与任务型教学法。在使用中,教师们对这两套教材各有各的看法,在目前,对于这两套教材的系统的研究还没有,为此有必要对它们进行一下比较与分析。 本论文共四章。第一章是国内外对英语教材的研究概述,从教材与教科书的基本原理;教材的编写与教材的评估来阐述国内外对于教材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是从课程观、语言观与语言学习观来看我国英语基础教学的大纲的主要流派,我在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影响我国英语教学多年的结构大纲、结构—功能大纲与目前在英语教学中用得比较普遍结合话题与任务的综合大纲。第叁章是两套教材的比较与分析的研究。我在这一章对于两套教材从理论依据、定位、编写体系、语篇、语言知识的安排、语言能力的活动这些方面,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比较与分析。其中,语言知识包括语法与词汇的比较,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方面的比较。在第四章,我通过问卷与访谈调查研究,提出了英语教材比较与分析后的思考与启示。我从教师如何使用教材与教材的完善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其中在教师如何使用教材中,我就前面所比较的语篇、语法、词汇、听、说、读、写这七方面,对于《牛津英语教材》的教学提出了一些教学的建议与思考。在论文的附录部分,我安排了《牛津英语教材》的一些教学案例,与学生的任务性作业,以为本文提出一些教学的实例,同时也为该教材的教学提出一些实践性的指导。 我希望本论文能够为教材的编写与使用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同时也希望探索出一条教材教法的新途径,以促进当前的英语教学。
周平安[7]2003年在《现代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技术正引发一场教育革命。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广泛应用,促使人们尝试并思考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选择了“现代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的探索”作为研究方向。 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的内涵,强调“整合”是有机地融合。既然是整合,那么新的作文教学系统将会使作文教学有新的教学目标,系统内各要素将呈现新的特性:而且整合要落实到具体环节上,如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资源的整合,如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方法的整合。 本文根据学科教学理论确定信息技术环境下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发展人,强调作文教学的价值目标在于“立人”,即情操教育和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强调作文教学的能力目标是信息素养的养成,强调现代信息技术是重要的认知工具,是更生动、更丰富、更便捷的语言表达。本文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作文教学结构,及各要素在相互作用下所呈现的新的特性。本文从现代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资源整合的角度对作文课件做了一些分类,并结合作文课件的开发实践谈了作文课件设计的思路和原则。并分别在对写作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多媒体教学环境和网络教学环境下信息技术作用于作文教学的两种主要模式,并用两个具体教例来加以说明。 本文认为现代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实践中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实际问题,就此本文展开了一些讨论。
王娇[8]2013年在《2001-2011年各师范院校学科教学(历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毕业论文的撰写是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衡量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在专业领域研究的创新程度的重要标准,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是研究生学习期间最为重要的论文。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既是衡量研究生学习期间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检验研究生在校期间学习和研究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毕业论文的质量对研究生教育至关重要,而毕业论文的选题则是决定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选题是撰写毕业论文的先决条件,一个好的选题往往决定着论文的水平,只有具备了提出问题的能力,才能进一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科教学(历史)作为教育硕士的一种,其存在的目的就是为我国的中学历史教育事业培养高端人才,以推动中学历史教学的水平提高。各师范类院校作为我国首先开设和招收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的院校,在学生的培养上更具有优势,在宏厚的师资、丰富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大量丰富的教学和研究成果。本文旨在对各师范高校的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进行分析,希望对本专业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回顾和总结,找出其中的选题误区,弥补选题的空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重、难点以及对相关学术成果进行回顾。第二章:2001-2011年师范院校学科教学(历史)研究生论文选题的趋向分析。本章首先介绍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情况,对选题领域、所考察的学校及论文完成时间等进行分析和总结。第叁章:2001-2011年师范院校学科教学(历史)研究生论文选题优点之分析。本章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的选题的优点进行总结,并分析了其选题成功的原因。第四章:2001-2011年师范院校学科教学(历史)研究生论文选题中存在问题分析。本章主要对研究生选题中存在的选题偏差、论文选题重理论轻实践、创新不足、以偏概全和国际研究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对科教学(历史)研究生论文选题的若干建议及对未来选题的展望。本章主要是针对学科教学(历史)类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中常见的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及若干建议,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参考文献:
[1]. 研究性写作教学模式初探[D]. 袁紫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03
[2]. 网络环境下的中学写作教学研究[D]. 孙晓芳. 河南师范大学. 2012
[3]. 中学写作教学出路探析[D]. 师文瑞. 延安大学. 2013
[4]. 论研究性学习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D]. 朱孝锟. 山东师范大学. 2009
[5]. 初中语文过程性写作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D]. 李岳松. 赣南师范大学. 2017
[6]. 两套初中英语教材的比较与分析[D]. 曾文琦.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7]. 现代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的探索[D]. 周平安.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8]. 2001-2011年各师范院校学科教学(历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D]. 王娇. 河南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