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无性繁殖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海带,家蚕,单性,丝状,生物,苎麻,杂种。
无性繁殖系论文文献综述
徐振彪,韩亚红,宋林霞[1](2017)在《日本叁角涡虫无性繁殖系Dugesia ZB-1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来源于我国的日本叁角涡虫无性繁殖纯品系。方法野外采集日本叁角涡虫,之后在实验室进行切割损伤再生,通过不断地切割培养,建立日本叁角涡虫无性繁殖纯品系。结果经过10年上万次实验,将来源于山东淄博地区的日本叁角涡虫培养成为一个实验室可控条件下稳定生长的单切无性繁殖纯品系Dugesia ZB-1。结论 Dugesia ZB-1的建立,为开展后续相关实验,推动我国涡虫研究的进程及参与国际涡虫研究的竞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动物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杨迎霞[2](2016)在《利用无性繁殖系育苗技术培育海带高碘品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无性繁殖系育苗技术进行了海带高碘品系的培育。在众多克隆杂交组合中培育、筛选出HI品系,其母本为日本长海带(Laminaria longissima),父本为1170(L.japonica)。HI品系对双亲孢子体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与对照组相比,该组合长度、宽度、株鲜质量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藻体中碘、甘露醇及褐藻胶含量较高,其中碘的含量达到0.66%,明显高于亲本及对照组,是单倍体育种的成功应用,具有良好的食用和药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水产科技情报》期刊2016年01期)
沈淑芬[3](2013)在《海带的生物修复作用及无性繁殖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随着我国点源排污的增加及大规模海水养殖,极大地加剧了近海海域的高度富营养化。赤潮正沿着高频率、大面积、损失重的恶性趋势发展。大面积栽培大型海藻是吸收营养盐物质、减轻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研究了一、海带的生物修复作用:①海带栽培对罗源湾养殖区海水的生物修复②海带室内培养对养殖废水的生物净化③海带营养吸收动力学特征④海带提取物对赤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二、建立海带无性繁殖系:①分离、培养福建海带配子体②无性繁殖系的丰富培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海带对罗源湾养殖区海水的生物修复在罗源湾海带生长旺盛期的3月~5月,与对照区相比,栽培区的DIN的降低率分别达到25.48%、19.62%、44.65%,DIP的降低率分别为20.17%、32.00%、38.72%。在3种主要的无机氮中,海带对NH4-N的降低率最高。3-5月份海带的平均组织氮磷含量分别为8.87%和1.68%,4月中旬鲜质量为533g达到最大。在收获期每公顷栽培的海带氮、磷拔除量分别为51.2kg、9.84kg。大面积海带栽培可改善罗源湾的水质状况,降低无机氮磷含量。2.海带对养殖废水的生物净化通过建立室内循环冷却水系统,低温、充气培养的环境条件下,发现在7d实验期间,海带个体对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明显,3个实验组DIN的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同时海带在高营养盐的养殖废水中能正常生长,保持一定的日增长率,鲜质量及叶片长有所增加。3.海带主要营养盐的吸收动力学特征结合多瓶法和干扰法研究了海带在氮磷营养盐饥饿状态下4h内对NO3-N、 NH4-N、NO2-N及PO4-P的吸收动力学。海带对NO3-N、NH4-N及NO2-N的吸收存在3个不同的生理阶段,在10min内呈快速吸收阶段, Vmax分别为75.76μmol·g-1h-1、137.03μmol·g-1h-1及63.69μmol·g-1h-1,对应亲和力常数Km为15.04μmol·g-1h-1、37.04μmol·g-1h-1及13.97μmol·g-1h-1.P04-P的Vmax为38.22μmol·g-1h-1对应的Km值为26.99μmol·g-1h-1。研究表明在氮磷营养盐饥饿状态下海带对NO3-N、NH4-N、NO2-N及P04-P的吸收效果良好。4.海带提取物对赤潮藻生长的影响在藻培养液添加海带干粉、水溶性抽提液、海带蛋白以及海带5种有机溶剂(氯仿、乙酸乙酯、石油醚、丙酮、甲醇)提取物均可对塔玛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的生长产生抑制效果。塔玛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分别在100g·L-1和60g·L-1水溶性抽提液、2g·L-1和0.1g·L-1海带蛋白、0.5g·L-1和0.01g·L-1有机提取物下完全致死。其中5种有机溶剂提取物对2种赤潮藻生长的抑制效应最强。5.海带无性繁殖系的建立通过分离和培养福建海带配子体,得到海带雌雄配子体的克隆体系,同时利用静置培养和摇床培养对细胞进行丰富培养,发现雄克隆球摇床培养每天的SGR比静置培养的高出3.58%,而雌克隆球高出3.92%。实验结束后,摇床振荡培养的雄克隆球平均质量是静置培养的1.82倍,雌克隆球为静置培养的2.15倍。(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3-06-01)
刘立军,王绪霞,汪波,彭定祥[4](2011)在《苎麻自交无性繁殖系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ISSR分子标记研究苎麻自交无性繁殖系资源之间的遗传关系,为育种及科学合理保存和利用现有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40份自交无性繁殖系(8份来自巴西,32份来自中国5个主产省)进行遗传关系分析。【结果】30条ISSR引物对40份材料的DNA模板进行扩增和电泳检测,扩增总条带数为116条,多态性达78.45%,Nei's平均遗传距离为0.2405,平均Shannon指数为0.3679,每条引物扩增2—10条条带。根据材料的地理位置来源,将40份自交无性繁殖系分为6个类群,多态位点百分率(pp)在23.28%—67.24%。Nei's遗传距离在0.0964—0.2285,Shannon指数在0.1408—0.3310。第一、第二、第叁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72.67%、5.36%和2.11%,累计贡献率为80.15%。【结论】主成分分析与采用ISSR标记进行聚类的结果十分一致,利用ISSR标记技术可较准确地分析苎麻自交无性繁殖系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08期)
石媛嫄,杨官品,廖梅杰,刘永健,尚书[5](2008)在《海带和长海带配子体无性繁殖系微卫星DNA多态性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促进海带配子体克隆资源的有效保存和合理利用途径,进行海带良种和杂交海带培育,开发了18个海带微卫星DNA标记,并用这些标记分析了海带和长海带配子体克隆的遗传多样性。这些标记相互独立,至少在1个物种中呈多态性。在36份海带配子体中,这些标记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量从2~7个不等,揭示的基因多样性在0.21(H144)和0.75(H120)之间,揭示的香农氏信息指数在0.37(H144)和1.55(H120)之间。长海带和海带的平均等位基因数(1.5/3.3),平均基因多样性(0.12/0.45)和平均香农氏信息指数(0.20/0.81)显着不同。根据总样本确定的前2个最丰富等位基因中,绝大多数的频率在长海带和海带之间存在显着差异。长海带和海带之间在基因多样性和香农氏信息指数反映的遗传多样性上的平均遗传分化分别达35.6%和36.9%。(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2期)
杨迎霞,郭振良,徐强,张绍旭,许庆一[6](2006)在《海带无性繁殖系育苗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目前普遍采用夏苗培育法进行海带苗培育,其具有两大缺点:①育苗时间长、成本高、风险大。②由于育苗时混采、混育,易造成品种优良性状退化。目前一些海带育苗场开始采用无性繁殖系育苗技术,即利用海带配子体克隆进行海带苗培育,育苗50~60天幼苗即可出库下海,不(本文来源于《科学养鱼》期刊2006年05期)
何家涛,王会[7](2006)在《月季切花品种Daiana无性繁殖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月季切花品种Daiana带芽嫩茎为外植体,研究了激素等因素对其无性繁殖系建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其诱导分化以B5+BA1.0mg/L(单位下同)+IBA0.25效果较好;继代增殖以B5+BA1.0~2.0+IBA0.25+GA0.3效果好,增殖系数可达5.8~6.2以上;生根以50㎎/LNAA或50mg/LIBA溶液浸泡嫩茎切口基部0.5~1d后,接种于无激素1/2MS基本培养基中效果好,生根率达100%;在基质珍珠岩或蛭石中驯苗,成活率可达94.1%以上。(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06年04期)
王爱华[8](2005)在《红藻无性繁殖系的诱导及其发育机制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红藻中的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真江蓠(Gracilaria asiatica)和海膜(Halymenia sinensis)为材料,观察了红藻幼苗的早期发育,通过组织培养构建无性繁殖系,并初步探讨了红藻无性繁殖系的发育及分化机理,为海藻无性繁殖系的获得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在室内进行了角叉菜的四分孢子和果孢子的细胞培养,并观察其早期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四分孢子和果孢子的早期发育是相似的,可主要分为叁个阶段:早期分裂阶段、盘状体阶段和直立体形成阶段。切段组织培养表明,红藻无性繁殖系的获得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为切段组织经过培养可直接形成再生植株;另一种为切段组织经培养脱分化,诱导出愈伤组织或类愈伤组织,愈伤组织或类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盘状体,盘状体继续发育即可形成再生植株。通过切段组织培养,获得了龙须菜和真江蓠再生植株。在PES培养液中,添加6-BA(0.25 mg/L)对龙须菜切段组织再生新枝的诱导有促进作用,诱导率可高达84.4%,高浓度的IAA或6-BA(4 mg/L)对切段组织有损伤作用。实验证明伤口大小对切段组织再生新枝有影响,且伤口太大对再生新枝的形成不利。龙须菜的切段组织培养过程中表现出极性。通过组织培养,诱导出海膜类愈伤组织—丝状体。添加植物生长调节类物质(IAA和6-BA)对海膜丝状体的诱导无促进作用。海膜切片在消毒海水中培养即可获得丝状体。海膜丝状体的外植体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健康的藻体;另一是盘状体,其丝状体的诱导率分别为80%和90%。筛选出了丝状体适宜的生长条件:13-23℃,10-15μE·m~(-2)·s~(-1),12h:12h(Light: Dark),其中18℃为最佳生长温度。高的光照强度(50μE·m~(-2)·s~(-1))对丝状体产生损伤作用。红藻无性繁殖系的发育途径,根据其获得途径也有两种情况。经过切段组织培养直接获得的无性繁殖系,是切段切口处已分化的细胞表现其全能性,恢复分(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05-05-01)
李大鹏,吴超元,刘晚昌,戚克太,夏俊壮[9](2003)在《海带单倍体无性繁殖系育苗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 引言海带(Laminariajaponica)是一种经济褐藻,它的用途很广,在医药、食品、化工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它是海洋生物中含碘量最高的一种,食用海带可以补碘,治疗甲状腺肿大病.我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当前约4亿多人口严重缺碘,因此海带(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03年05期)
王永强,徐孟奎,孟智启,何克荣,何秀玲[10](2001)在《家蚕雌蚕单性生殖无性繁殖系的配合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 ,以经 7~ 8代孤雌生殖选育初步育成的雌蚕单性生殖无性繁殖系及其原两性繁殖系 ,分别与平衡致死雄蚕、常规品种雄蚕配制一代杂种 ,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各组合的生产性能 ,结果表明许多雌蚕单性生殖无性繁殖系的配合力超过其原系统 ,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因此 ,若利用雌蚕单性生殖无性繁殖系与平衡致死雄蚕组配杂交种 ,将为降低雄蚕品种的制种成本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01年04期)
无性繁殖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无性繁殖系育苗技术进行了海带高碘品系的培育。在众多克隆杂交组合中培育、筛选出HI品系,其母本为日本长海带(Laminaria longissima),父本为1170(L.japonica)。HI品系对双亲孢子体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与对照组相比,该组合长度、宽度、株鲜质量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藻体中碘、甘露醇及褐藻胶含量较高,其中碘的含量达到0.66%,明显高于亲本及对照组,是单倍体育种的成功应用,具有良好的食用和药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性繁殖系论文参考文献
[1].徐振彪,韩亚红,宋林霞.日本叁角涡虫无性繁殖系DugesiaZB-1的建立[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7
[2].杨迎霞.利用无性繁殖系育苗技术培育海带高碘品系[J].水产科技情报.2016
[3].沈淑芬.海带的生物修复作用及无性繁殖系的建立[D].福建师范大学.2013
[4].刘立军,王绪霞,汪波,彭定祥.苎麻自交无性繁殖系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1
[5].石媛嫄,杨官品,廖梅杰,刘永健,尚书.海带和长海带配子体无性繁殖系微卫星DNA多态性比较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6].杨迎霞,郭振良,徐强,张绍旭,许庆一.海带无性繁殖系育苗技术[J].科学养鱼.2006
[7].何家涛,王会.月季切花品种Daiana无性繁殖系的建立[J].中国农学通报.2006
[8].王爱华.红藻无性繁殖系的诱导及其发育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
[9].李大鹏,吴超元,刘晚昌,戚克太,夏俊壮.海带单倍体无性繁殖系育苗技术的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3
[10].王永强,徐孟奎,孟智启,何克荣,何秀玲.家蚕雌蚕单性生殖无性繁殖系的配合力研究[J].蚕业科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