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初步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稳定性,青藏高原,磷酸钙,肇庆,新妇,力场,偶氮。
初步稳定性论文文献综述
曹烨,刘晓晟,葛晓乾,周斌[1](2019)在《运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评估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3.0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效能。方法:对66例超声检查显示颈动脉内膜增厚≥2 mm的患者,行颈动脉磁共振管壁成像(vessel wal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VW-MRI)及DCE-MRI扫描,并依据MRI修正的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斑块分型标准,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分型与定性(Ⅳ~Ⅵ型为不稳定斑块,余为稳定斑块),计算DCE-MRI药代动力学参数(Ktrans、kep、ve和vp),评估各参数与斑块分型、斑块稳定性间的相关性,以及各参数区分稳定斑块与不稳定斑块的效能。结果:Ktrans、kep均与MRI修正的AHA分型(Ⅲ~Ⅵ型)呈显着正相关(ρ=0.532,P<0.001;ρ=0.409, P<0.001)。Ktrans、kep可区分稳定斑块与易损斑块,其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043/min(此时诊断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100%)和0.741/min(诊断灵敏为77%,特异度为91%)。结论:DCE-MRI药代动力学参数Ktrans、kep可定量评估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是斑块危险性分层的影像学标志物。(本文来源于《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4期)
高芳芳,邓睿,宋章,丁文富[2](2019)在《地质勘察时顺层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初步判定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顺层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从路堑边坡岩层走向与线路夹角、不同岩性岩层结构面综合内摩擦角、岩层倾角、岩层厚度等方面对地质勘察时顺层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初步判定方法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岩层走向与线路夹角是路堑边坡稳定性的首要判定条件;对高度不大于30 m的边坡,岩层结构面倾角大于其综合内摩擦角是判定路堑边坡稳定性的条件之一;岩层倾角在10°~85°时路堑边坡受到破坏,大于85°时破坏模式转变为倾倒破坏。对顺层路堑边坡稳定性进行初步判定后须经设计检算确定支挡防护措施。(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9年08期)
莫海荣[3](2019)在《肇庆市中心城区(端州区)北岭山片区斜坡稳定性初步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肇庆市北岭山自然坡度陡,构筑物多,通过收集以往区域地质、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地质调查、地灾评估、地质灾害调查等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调查和采取一定数量的工程手段,对已建及规划建设区的地质结构、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进行调查,针对山体及斜坡的地质成因、地质构造、不良地质体、地形地貌条件等进行研究,对北岭山片区斜坡地带地质稳定性做出初步评价。(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王辉,曹建玲,徐化超[4](2019)在《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断层稳定性分析中的初步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断层应力状态进行分析有助于理解断层力学性质及其上发生的地震活动。文中搜集了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区的中小地震震源机制结果,反演了区域地壳水平应力场,并进一步基于摩尔-库仑准则分析了区域主要断裂带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地壳水平应力场主要表现为剪切型应力状态,龙门山地区表现为压缩型应力状态,而川西高原地区主要表现为拉张型应力状态;区域地壳最大主压应力方位近平行于地形高程梯度方向,最大主张应力的方位近平行于地形高程等值线的切线方向,反映了青藏高原重力扩展作用对区域水平应力场的控制作用;基于应力的断裂带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的14条主要断裂带中,莲峰-昭通断裂在2014年前后稳定性最低,应力状态最接近于破裂状态。(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张永辉,宫海灵,刘增杰[5](2019)在《大华桥水电站沧江桥-营盘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初步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华桥水电站水库岸坡地质条件复杂,特别是沧江桥-营盘滑坡规模较大,且其上部分布有营盘镇,滑坡稳定性及其失稳滑动模式以及对居民点的影响是水库运行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结合前期勘测成果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水库蓄水前后滑坡变形监测资料对比,对滑坡防治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可为今后类似工程勘察及防治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期刊2019年06期)
于谦[6](2019)在《两种含能材料热稳定性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民用炸药实际应用于露天深孔煤矿火区高温爆破的现状,在实验室规模下研究模拟高温炮孔加热技术,用这种实验技术从宏观方面分析两种典型添加物质对铵油炸药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铵油炸药添加了5%NH_4Cl分解反应峰温度降低了24.8 ~oC,并且缩短了样品到达恒定的烘箱温度的时间,NH_4Cl的加入显着降低了铵油炸药的耐热性;在铵油炸药中添加5%Na_2SO_4,延长了样品到达恒定的烘箱温度的时间,提高了铵油炸药的耐温性能,本文结果为耐热民用炸药配方设计提供了依据。偶氮酯化物是一种多功能性单质含能化合物,可以使聚合单体构型发生翻转,广泛应用于有机药物合成。许多种偶氮酯化物直接参与到化学反应中目标产物的产率很低,但是如果偶氮酯化物溶于适当的溶剂,目标产物产率将会大大增加。本文针对偶氮二甲酸二乙酯(DEAD)溶于不同溶剂热安定特性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以及恒温量热仪(TAMⅢ)从微观方面完善DEAD在工业应用的安全拼图。热分析实验测量的动态参数像放热反应起始温度,到达最大反应速率所需要的时间,反应焓,峰值能量以及反应活化能用来表征化学反应机理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为了更好了解DEAD溶于不同种溶剂的热分解特性以及潜在的热危害分别运用了Kissinger,Arrhenius,Semenov理论进行热动力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将作为DEAD用于工业生产过程安全的基本参考依据。综合热分解实验结果及热动力学理论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从DSC与TAMⅢ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相较于如甲醇、乙酸乙酯、乙腈这叁种常规溶剂,离子液体[Bmim]BF_(4,)[Bmim]NTf_2会使DEAD更加安全、效率化的引发有机高分子材料聚合反应。(2)离子根种类是影响动态条件下T_0和ΔH_d的关键因素。显然,对称的形状,如BF_4,PF_6,具有特殊效果。ΔH_d随着不同的添加剂而降低,这反过来又影响ΔH_d。(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方月晓[7](2019)在《151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中医辨证分型及其生活质量相关性的初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课题通过SAQ量表及SF-36量表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PCI术后不同证型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了解冠心病不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同时初步研究证型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中医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本课题选取了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福建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确诊为不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并行介入治疗术后1周的患者151例。收集患者相关资料,由两位副主任及以上医师对其进行辨证分型,分为3组,分别为邪实组(痰瘀互结证、气滞血瘀证、寒凝气滞)、正虚邪实组(气虚血瘀证、阳虚血瘀证、阳虚痰浊证)、正虚组(气阴两虚证);采用SAQ、SF-36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证型间Gensini积分、冠脉病变支数、生活质量特点,寻找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1.冠心病不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1周中医证型分布从多到少依次为:痰瘀互结证(23.8%)、气虚血瘀证(21.2%)、气滞血瘀证(19.2%)、寒凝气滞证(11.9%)、气阴两虚证(10.6%)、阳虚痰浊证(6.6%)、阳虚血瘀证(6.6%)。2.各组间在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病史、TC、TG、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Gensini积分:邪实组>正虚邪实组>正虚组。正虚组、正虚邪实组分别和邪实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邪实组中寒凝气滞证、气滞血瘀证分别与痰瘀互结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虚邪实组中气虚血瘀证与阳虚血瘀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冠脉病变支数:邪实组、正虚邪实组以双支病变、叁支病变为主,而正虚组以单支病变为主。邪实组、正虚邪实组与正虚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SF-36量表总分:各组间PF、RP、GH、VT四个维度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SAQ量表总分:各组在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叁个维度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吸烟、饮酒、TC、BMI、LDL-C、Gensini积分、冠脉病变支数、疾病史、中医辨证分型。结论:1.冠心病不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1周中医证型最常见的为痰瘀互结证。2.冠心病不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PCI术后气阴两虚证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最轻。3.冠心病不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PCI术后气阴两虚证患者生活质量较差。4.影响冠心病不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吸烟、饮酒、TC、LDL-C、Gensini积分、冠脉病变支数、疾病史、中医辨证分型。(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洪佳丹[8](2019)在《脂质囊泡稳定性及其介导的磷酸钙矿化过程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质囊泡(Matrix Vesicles,MVs)是骨矿物初始形核以及晶体生长的场所,它对矿物的晶型、尺寸、形貌、取向等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但MVs内磷酸钙晶体的生成机理以及不同晶相磷酸钙之间的转化过程等尚不明确。以脂质囊泡为体外矿化模型,替代MVs,研究囊泡内磷酸钙晶体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充分认识生物体内骨形成过程。脂质囊泡的大小、形貌和稳定性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脂质囊泡的稳定性是体外模型能否设计成功的先决条件。本文以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和胆固醇为膜材构建脂质囊泡,研究静态和动态环境中环境因素对脂质囊泡稳定性的影响,并以脂质囊泡为体外矿化模型,初步探索仿生囊泡内磷酸钙的矿化过程。考察了静态环境中温度、酸碱度、盐溶液浓度、阳离子种类等环境因素对脂质囊泡稳定性的影响。实验发现:脂质囊泡是具有双层或多层结构的空心球,环境因素对囊泡体系的形态、粒径和稳定性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储存温度低于脂质囊泡的相变温度时,脂质囊泡的粒径和形貌保持较好;在实验pH范围内,微酸条件下脂质囊泡的稳定性最佳;低浓度的盐溶液有利于促进脂质囊泡的生成,当浓度超出一定值时,囊泡结构被破坏;脂质囊泡的起始粒径大小顺序为:叁价阳离子>二价阳离子>一价阳离子>超纯水。二价、叁价阳离子对脂质囊泡均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其中铜离子和铝离子的破坏作用更强。超纯水中,脂质囊泡的zeta电位为负值。zeta电位的符号和数值取决于颗粒表面上累积的净电荷,受pH值、溶液浓度和离子种类影响;在相同离子浓度下,zeta电位以Al~(3+)>Fe~(3+)>Cu~(2+)>Mg~(2+)>Ca~(2+)>Na~+>K~+的顺序增加。考察了动态环境中酸碱度和阳离子种类对脂质囊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石英晶体微天平技术(QCM-D)监测金表面脂质囊泡吸附层在不同影响因素作用下的吸附行为和变形情况。实验发现:超纯水中脂质囊泡在金表面形成支撑脂质双层。金表面吸附层上的脂质囊泡的形貌和大小受酸碱度影响。强酸和碱性条件不利于脂质囊泡的稳定;微酸和中性条件,囊泡稳定性更佳。脂质囊泡的变形过程与囊泡间、囊泡-表面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和空间水合力相关。囊泡吸附层上颗粒的大小和均匀性与阳离子种类相关。对于在相同离子强度下的同价阳离子,观察到相同的定性动力学。然而,不同价态的阳离子具有不同的定量效应。破坏囊泡形态的趋势为Al~(3+)>Cu~(2+)>Mg~(2+)>Ca~(2+)>Na~+>K~+,其中阳离子诱导的囊泡间桥接效应可能在阳离子对囊泡稳定性的影响中起重要作用。以脂质囊泡为体外模型进行矿化实验,初步探索了仿生囊泡内磷酸钙的矿化过程。实验发现:矿化24 h内脂质囊泡的结构稳定,沉淀物仅在囊泡内部生成。脂质囊泡介导的磷酸钙矿化过程是一个异质成核过程,磷酸钙经历了ACP-OCP-HA或ACP-HA的物相转变过程。脂质囊泡构成的受限空间有效抑制了磷酸钙晶体的进一步生长。QCM-D和AFM的结合可以检测到脂质囊泡内磷酸钙的生成过程。(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26)
唐运洪,张莉,莫美红,陈继英[9](2019)在《何氏养肾颗粒的初步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何氏养肾颗粒的制剂质量的稳定性。方法:根据何氏养肾颗粒的制剂质量标准草案(院内自定),并参照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指导原则"9001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对何氏养肾颗粒进行稳定性研究。通过长期试验的结果初步建立制剂的有效期。结果:研究显示本制剂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稳定性较好,有效期暂定为12个月。结论:何氏养肾颗粒的短期稳定性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9年04期)
王春柳,张红,刘洋,孙婷婷,宗时宇[10](2019)在《基于UPLC-MS初步探讨落新妇苷含量测定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讨落新妇苷含量测定稳定性。方法进行落新妇苷含量测定稳定性试验,采用UPLC-MS分析落新妇苷含量测定中杂质峰。结果由UPLC-MS中分子离子峰、碎片离子信息结合二聚体峰差异初步判断出杂质峰为落新妇苷同分异构体。结论在落新妇苷含量测定中,应特别注意试验条件尽量避免同分异构体转化而引起的稳定性问题。(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9年02期)
初步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对顺层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从路堑边坡岩层走向与线路夹角、不同岩性岩层结构面综合内摩擦角、岩层倾角、岩层厚度等方面对地质勘察时顺层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初步判定方法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岩层走向与线路夹角是路堑边坡稳定性的首要判定条件;对高度不大于30 m的边坡,岩层结构面倾角大于其综合内摩擦角是判定路堑边坡稳定性的条件之一;岩层倾角在10°~85°时路堑边坡受到破坏,大于85°时破坏模式转变为倾倒破坏。对顺层路堑边坡稳定性进行初步判定后须经设计检算确定支挡防护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初步稳定性论文参考文献
[1].曹烨,刘晓晟,葛晓乾,周斌.运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评估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初步研究[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9
[2].高芳芳,邓睿,宋章,丁文富.地质勘察时顺层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初步判定方法[J].铁道建筑.2019
[3].莫海荣.肇庆市中心城区(端州区)北岭山片区斜坡稳定性初步评价[J].西部探矿工程.2019
[4].王辉,曹建玲,徐化超.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断层稳定性分析中的初步应用[J].地震地质.2019
[5].张永辉,宫海灵,刘增杰.大华桥水电站沧江桥-营盘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初步治理[J].水力发电.2019
[6].于谦.两种含能材料热稳定性初步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
[7].方月晓.151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中医辨证分型及其生活质量相关性的初步探讨[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
[8].洪佳丹.脂质囊泡稳定性及其介导的磷酸钙矿化过程初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9].唐运洪,张莉,莫美红,陈继英.何氏养肾颗粒的初步稳定性研究[J].中国民间疗法.2019
[10].王春柳,张红,刘洋,孙婷婷,宗时宇.基于UPLC-MS初步探讨落新妇苷含量测定稳定性[J].时珍国医国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