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共刺激通路心脏移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心脏,树突,干扰,细胞,抗原,霉素,免疫。
共刺激通路心脏移植论文文献综述
解百宜,陈继冰,夏俊杰,王永志,梁华[1](2012)在《联合应用共刺激通路阻断剂诱导小鼠记忆性心脏移植耐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索联合应用共刺激通路阻断剂诱导记忆性心脏移植耐受的方法。方法 皮肤预致敏小鼠,过继转移同种反应性记忆性T细胞(Tm),构建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模型后再联合阻断效应及Tm激活途径,通过观察各组移植物平均存活时间、移植物排斥程度,检测脾脏中CD44高表达细胞数、脾细胞增殖情况和移植物中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等指标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 (1)未处理小鼠脾脏中Tm占6.52﹪,而预致敏小鼠脾脏中Tm占26.5﹪;(2)平均存活时间为对照组5.17d,联合应用CTLA4Ig和anti-CD40L(二联用药)组10.33d,再联合应用anti-LFA-1和anti-OX40L(四联用药)组均>100d;(3)移植物排斥对照组均为4级,二联用药组?3B级,四联用药组为0级;(4)只有对照组脾脏物中CD44高表达;(5)对照组与二联用药组脾细胞增殖程度(t=2.91,P=0.027)明显高于四联用药组;(6)治疗组的移植物中IL-2、IFN-γ和Foxp3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6.51,t=9.94,t=6.15,P=0.00,P=0.00,P=0.00),并且四联用药组IL-10基因表达量明显升高(t=4.71,P=0.003)。结论 对于记忆性心脏移植模型,只有联合阻断效应和Tm才可获得移植物长期耐受,其机制可能是明显降低移植物和移植受者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的同时,诱导移植物中表达大量IL-10分泌性Tr1细胞。(本文来源于《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期刊2012年01期)
孙军刚[2](2010)在《RNAi联合CTLA4-Ig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在小鼠心脏移植中抗排斥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CTLA4Ig联合shRNA阻断树突细胞B7/CD28共刺激通路在小鼠心脏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并探讨其抗排斥机制。方法:采用培养基细胞因子选择法体外培养小鼠骨髓来源DC,应用已构建的针对B7-1(CD80)及B7-2(CD86)的shRNA质粒载体pB7shRNA转染DC,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DC表面抗原CD80、CD86、MHCⅡ、CD11c表达水平:建立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设置A组(异系对照组)、B组(未转染DC组)、C组(转染DC组)、D组(CTLA4-Ig治疗组)、E组(未转染DC+ CTLA4-Ig治疗组)、F组(转染DC+ CTLA4-Ig治疗组)。观察各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评定术后7天移植物排斥反应病理分级,以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移植物中IL-2mRNA表达水平。结果:经过体外培养,每只小鼠可获得1.5-2×107个骨髓来源DC,细胞具备典型树突状结构,pB7shRNA质粒载体转染DC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CD80、CD86表达变化由93.57%、70.07%分别下降至30.83%、40.06%,而MHCⅡ、CD11c表达无明显变化。与异系对照组和未转染DC组相比,转染DC+CTLA4-Ig治疗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明显延长(中位生存期25天vs 8天和8天,P=0.001);排斥反应病理分级明显降低(x2=30.602, P=0.000); IL-2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00); IL-2mRNA表达与排斥反应病理分级呈明显正相关(r=0.942,P=0.000)。结论:pB7shRNA可显着抑制小鼠骨髓DC B7表达。术前输注pB7shRNA转染DC联合术后应用CTLA4-Ig对同种异系小鼠心脏移植有明显的抗排斥作用,其机制可能为pB7shRNA转染DC及CTLA4-Ig联合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诱导异系受体T淋巴细胞无能。(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10-05-01)
朱杰昌[3](2009)在《阻断CD40/CD40L共刺激通路联合FTY720在小鼠心脏移植中的抗排斥反应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采用体外构建的CD40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慢病毒载体修饰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通过抑制DC表面CD40的表达,阻断CD40/CD40L共刺激通路,进而探讨诱导T淋巴细胞无能的机理。研究低表达CD40的供体耐受性DC (tolerogenic DC, Tol-DC)与FTY720在同种异系心脏移植中的抗排斥反应作用机制。第一部分慢病毒介导RNAi敲减树突状细胞CD40表达及诱导T细胞无能的研究目的:构建针对小鼠CD40基因的RNAi慢病毒载体,制备低表达CD40的Tol-DC,探讨其阻断CD40/CD40L共刺激通路诱导异系T淋巴细胞无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骨髓源DC;构建针对小鼠CD40基因的RNAi慢病毒载体。设置未感染组、NC-GFP-LV(阴性对照病毒)感染DC组和CD40-RNAi-LV感染DC(24h,48h,72h)五组,荧光实时定量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前后CD40mRNA及DC表面抗原CD40, CDllc、MHCⅡ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观察CD40-RNAi慢病毒感染DC对异系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小鼠CD40-RNAi慢病毒载体,检测滴度为8E+9TU/Ml。慢病毒载体感染DC后,CD40-RNAi-LV感染DC(24h、48h、72h)叁组(41.8%、80.9%、83.0%)与未感染组相比,明显抑制CD40mRNA的表达(P<0.05)。感染后48h的CD40mRNA抑制率高于24h,而感染后72h与48h相比,CD40mRNA表达抑制率无差异(P>0.05)。CD40-RNAi-LV感染DC后48h(40.07%±4.03%)和72h(26.32%±3.60%)两组与未感染组(74.37%±4.08%)相比,CD40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并且,72h的CD40蛋白表达明显低于48h(P<0.05)。未感染组、NC-GFP-LV感染DC组(72.45%±2.65%)和CD40-RNAi-LV感染DC后24h组(70.83%±4.87%)之间,CD40蛋白表达无差异(P>0.05)。CDllc、MHCⅡ蛋白表达在慢病毒感染DC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显示,CD40-RNAi-LV感染DC组(1.381±0.442)与未感染组(2.444±0.485)及NC-GFP-LV (2.294±0.367)感染DC组相比,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明显下降(P<0.01);未感染组及NC-GFP-LV感染DC组相比,SI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成功构建针对小鼠CD40基因的RNAi慢病毒载体,为体内实验的研究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载体。CD40-RNAi慢病毒载体感染DC可显着抑制CD40表达,阻断CD40/CD40L共刺激通路,抑制异系T淋巴细胞的活化,诱导T细胞无能。第二部分CD40-RNAi慢病毒载体感染DC与FTY720在同种异系小鼠心脏移植中的抗排斥反应作用研究目的:观察输注供体小鼠CD40-RNAi慢病毒载体感染DC与FTY720对同种异系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探讨不同的抗排斥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异位腹腔心脏移植模型。设置异系对照组、未感染DC组、FTY720灌胃组、慢病毒感染DC组、慢病毒感染DC联合FTY720灌胃组。观察各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评定术后7天移植物排斥反应病理分级,并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手术前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的变化水平。结果:成功构建同种异系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与异系对照组(中位生存期8天)和未感染DC组(中位生存期9天)相比,CD40-RNAi慢病毒感染DC组(中位生存期18天)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慢病毒感染DC组术后7天的急性排斥反应病理分级较异系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与异系对照组(2.16%±1.00%)和未感染DC组(3.49%±1.49%)相比,慢病毒感染DC组术后3天(24.2%±6.06%)、术后7天(22.8%±3.34%)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慢病毒感染DC联合FTY720灌胃组(中位生存期26天)与慢病毒感染DC组相比,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而急性排斥反应病理分级、手术前后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鼠异位腹腔心脏移植模型是研究移植排斥反应的理想动物模型。CD40-RNAi慢病毒感染供体来源的DC对同种异系小鼠心脏移植有抗排斥作用,其机制可能为低表达CD40的Tol-DC阻断CD40/CD40L共刺激通路,并刺激CD4+CD25+Treg的生成,诱导受体T淋巴细胞无能。FTY720联合阻断CD40/CD40L通路与单独阻断CD40/CD40L通路相比,更为有效的诱导免疫耐受。(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09-05-01)
李慧,袁正伟,陈岩,谭广亨[4](2009)在《CD28/B7和CD134/CD134L共刺激通路阻断与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对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CD28-B7、CD134-CD134L共刺激信号通路阻断以及雷帕霉素、供体特异性脾细胞输注(DST)等联合治疗对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将DA大鼠心脏移植到LEW大鼠的腹腔内,用CTLA4-Ig融合蛋白、CD134L抗体分别阻断CD28-B7、CD134-CD134L共刺激信号通路,以及雷帕霉素、DST等不同治疗组合观察对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影响,并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结果CD134-CD134L、CD28-B7共刺激信号通路单独阻断和雷帕霉素单独治疗后心脏存活时间分别为7.6+0.5d、12+3.5d和19.1+6d;CD134-CD134L、CD28-B7共刺激信号通路阻断与雷帕霉素联合治疗心脏存活时间分别为25.2+2.2d和31.5+4.6d。CD134-CD134L、CD28-B7共刺激信号通路共同阻断与雷帕霉素、DST联合治疗心脏存活时间明显延长,为59.1±10.4d,另外有2例存活时间超过120d。结论单独雷帕霉素、CD134-CD134L和CD28-B7通路阻断对移植心脏炎症细胞浸润和组织坏死程度无明显改善,而两个共刺激通路同时阻断与雷帕霉素、DST联合治疗时改善效果最明显。(本文来源于《解剖科学进展》期刊2009年01期)
王炜,刘彤,朱理玮,王鹏志[5](2006)在《RNA干扰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在小鼠心脏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RNA干扰(RNAi)技术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对小鼠异体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经体外转录合成针对CD80 mRNA和CD86 mRNA序列特异性小片段干扰RNA(siRNA),转染供者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流式细胞仪检测DC转染CD80siRNA、CD86siRNA前后CD80 mRNA和CD86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细胞表面CD80及CD86的表达情况。在小鼠异位心脏移植前7d.经静脉给受者输注经siRNA干扰后的DC(干扰DC组),同时设立同种异体对照组、环孢素A(CsA)治疗组(术后皮下注射CsA 5 mg/d)、同系移植对照组和未干扰DC组(移植前输注未转染DC),观察各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进行病理分级,并测定移植物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及IL-10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siRNA转染DC后,其CD80 mRNA及CD86 mRNA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CD80、CD86的阳性率分别由84%和67%下降至35%和30%。与同种异体对照组和未干扰DC组比较,干扰DC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组织排斥反应病理分级显着降低(P <0.01),移植心脏组织中IL-2 mRNA和IFN-γ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IL-10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利用RNAi敲减供者骨髓来源的DC表面B7分子的表达,以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具有抑制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诱导T淋巴细胞无能并使T辅助细胞分化向T_H2型方向偏移。(本文来源于《中华器官移植杂志》期刊2006年11期)
赵于军[6](2006)在《ICOS-B7RP-1共刺激通路在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急、慢性排斥反应中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 临床上同种异体排斥反应仍然是器官移植的主要障碍,器官移植患者几乎无一例外地要长期、正规地应用免疫抑制剂。同种异体排斥反应的实质是T细胞活化,经典移植免疫学理论认为,T淋巴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信号1为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外源性抗原复合物(MHC/Ag complex),与T细胞表面的T细胞受体/CD3复合物(TCR/CD3 complex)相结合;信号2为APC或B细胞表面的共刺激抗原分子与其配体的相结合(共刺激通路)。在共刺激通路中,起主要作用的是B7-CD28/CTLA4和CD40-CD154信号途径。CTLA4在T细胞活化后迅速上调表达,并对T细胞起负性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如果缺乏共刺激信号,TCR介导的抗原信号刺激会导致T细胞无能,T细胞无法分泌IL-2即T细胞无法进入活化、增殖阶段。 尽管大量的证据表明,CD28分子在启动T细胞免疫反应中提供了关键的共刺激信号,然而并非所有情况下T细胞活化都依赖于B7-CD28信号。研究表明,CD28~(-/-)小鼠仍能对同种异体移植皮肤发生排斥反应。阻断CD40-CD154交联也不能完全抑制同种异体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近年来研究表明,CD8~+T细胞不依赖CD28或CD154提供的共刺激信号仍可以继续得以活化,说明在T细胞的活化中还可能存在其他共刺激分子或共刺激信号途径。 最近的研究发现,B7/CD28家族其他成员也参与调节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是B7/CD28家族新成员,尽管ICOS分子与CD28和CTLA4分子在结构上具有同源性(在大鼠,ICOS与CD28和CTLA4分别具有19%和13%相同的氨基酸序列),但不同于CD28分子,ICOS分子并不在T细胞表面持续表达,仅表达于活化T细胞表面,其作用机制也不相同,并不能与CD28和CTLA4的配体结合。B7家族新成员B7h,B7RP-1,GL50或ICOSL为ICOS分子的配体。ICOS分子可能加强T细胞对外来抗原的反应,包括细胞增殖、淋巴因子的分泌,细胞间粘附分子的上调、加强B细胞产生抗体和维持或调节记忆性T细胞的功能。ICOS信号通路可增强鼠和人类T细胞的增殖,促进IL-10的产生,而且CD28共刺激信号可加强ICOS分子的表达,从而调节T细胞的分化。Coyle等认为ICOS分子是活化T细胞的一个重要受体,使T细胞向Th2而不是向Th1效应细胞分化。因此,抑制ICOS分子能有效的抑制活化T辅助细胞功能,从而抑制IL-4和INF-γ的分泌。尽管CD28/B7对免疫反应的启动具用重要作用,而ICOS分子与其配体结合在后期免疫反应和二次免疫反应中占主要作用。ICOS分子也是一个重要的粘附分子,其粘附-支持能力与CD28相比有显着差别,ICOS分子(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6-05-01)
王炜[7](2005)在《RNAi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在小鼠心脏移植中的抗排斥反应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应用RNAi技术修饰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通过抑制其CD80、CD86表达以阻断B7/CD28协同刺激通路,从中探讨诱导T淋巴细胞无能的机理;研究经RNAi敲减CD80、CD86后的供体来源树突状细胞在异体心脏移植中对移植物的保护作用及其抗排斥机制。比较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青藤碱单药与RNAi敲减DC治疗在小鼠异位心脏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 第一部分 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稳定的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方法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将供心升主动脉、肺动脉分别与受体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实验中对Corry术式加以改进,即取供心时先集束结扎除升主动脉、肺动脉以外心脏所有血管再剪断升主动脉、肺动脉;切取供心后经升主动脉直接灌注冠脉系统;以结扎线替代血管夹阻断受体血管,扩大血管吻合操作空间。结果 定向实验阶段手术成功率85.7%,供体手术时间5.51±1.10min,受体手术时间56.91±5.23min,其中动脉吻合16.64±1.52min,静脉吻合8.79±1.49 min,供心缺血时间36.63±3.25 min。结论 失血性休克是受体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中包括术中大出血和动脉吻合口出血。与其它小鼠实体器官移植模型相比,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手术操作较为简单,经短期练习即可熟练掌握,是器官移(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05-06-01)
共刺激通路心脏移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CTLA4Ig联合shRNA阻断树突细胞B7/CD28共刺激通路在小鼠心脏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并探讨其抗排斥机制。方法:采用培养基细胞因子选择法体外培养小鼠骨髓来源DC,应用已构建的针对B7-1(CD80)及B7-2(CD86)的shRNA质粒载体pB7shRNA转染DC,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DC表面抗原CD80、CD86、MHCⅡ、CD11c表达水平:建立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设置A组(异系对照组)、B组(未转染DC组)、C组(转染DC组)、D组(CTLA4-Ig治疗组)、E组(未转染DC+ CTLA4-Ig治疗组)、F组(转染DC+ CTLA4-Ig治疗组)。观察各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评定术后7天移植物排斥反应病理分级,以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移植物中IL-2mRNA表达水平。结果:经过体外培养,每只小鼠可获得1.5-2×107个骨髓来源DC,细胞具备典型树突状结构,pB7shRNA质粒载体转染DC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CD80、CD86表达变化由93.57%、70.07%分别下降至30.83%、40.06%,而MHCⅡ、CD11c表达无明显变化。与异系对照组和未转染DC组相比,转染DC+CTLA4-Ig治疗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明显延长(中位生存期25天vs 8天和8天,P=0.001);排斥反应病理分级明显降低(x2=30.602, P=0.000); IL-2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00); IL-2mRNA表达与排斥反应病理分级呈明显正相关(r=0.942,P=0.000)。结论:pB7shRNA可显着抑制小鼠骨髓DC B7表达。术前输注pB7shRNA转染DC联合术后应用CTLA4-Ig对同种异系小鼠心脏移植有明显的抗排斥作用,其机制可能为pB7shRNA转染DC及CTLA4-Ig联合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诱导异系受体T淋巴细胞无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共刺激通路心脏移植论文参考文献
[1].解百宜,陈继冰,夏俊杰,王永志,梁华.联合应用共刺激通路阻断剂诱导小鼠记忆性心脏移植耐受的研究[J].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2012
[2].孙军刚.RNAi联合CTLA4-Ig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在小鼠心脏移植中抗排斥作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
[3].朱杰昌.阻断CD40/CD40L共刺激通路联合FTY720在小鼠心脏移植中的抗排斥反应作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
[4].李慧,袁正伟,陈岩,谭广亨.CD28/B7和CD134/CD134L共刺激通路阻断与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对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影响[J].解剖科学进展.2009
[5].王炜,刘彤,朱理玮,王鹏志.RNA干扰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在小鼠心脏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6
[6].赵于军.ICOS-B7RP-1共刺激通路在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急、慢性排斥反应中作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6
[7].王炜.RNAi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在小鼠心脏移植中的抗排斥反应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