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前沿的理论带来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学习兴趣更显浓厚……课堂的诸多状况都或明显或渐近的发生改变。然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透过热闹的课堂背后冷静审视,学生的能力真如课堂预期目标那样得到应有的达成和发展了吗?结论未必。由此带出一个现实问题: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平台?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起点,肩负启蒙激趣,知识奠基,是非引导,行为养成等重任,儿童的特点决定了小学课堂教学是知识传授与快乐并行。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基础学科,在引领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尤其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建构寓教于乐,活中求实,灵活机制,实效检验的课堂机制。

1创设教学情景———有效课堂的起点美国哈夫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可增加3—4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放在感官之前,一切看得见的事物应放在视官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事物应放在听官跟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氛围,引起学生共鸣,提高教学效率。

2利用学生生活体验启动情感

如在教学《松坊溪雪景》一课时我就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入手,让学生与大家分享印象中的雪天的景色,在带着自己的认知走进松坊溪雪景,感受文中松坊溪雪景的美。就如叶圣陶老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活泼而流不息。”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启动了学生的情感,达到了教学目标。

3播放感人音乐,调动情感

创设语文情景,借助音乐是渲染情景的一种重要手段。音乐和文字都能唤起学生心中的感受,调动以往的经验,重现某种场景或者是感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把音乐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这样在语文教学中就真正实现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在多种感觉器官同时启动的过程中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激动人心的时刻》一课时我播放《超越梦想》这首歌的背景音乐,让大家置身于那种激动与兴奋的氛围中,借助音乐调动情感,渲染气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再现感人场景,表达情感

我们的学生是一群充满生机,情感健全丰富的青少年,但他们的人生经历短暂,接触面狭窄,有时文章中描写的事、物、景离他们生活实际较远,这时就需要教师去点燃他们内心的激情。因此,通过创造教学情景激发兴趣,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激发学生积极性,有效课堂的基础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动机,对某一学习活动而言,兴趣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兴趣的激发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服务。从学生终身的学习和工作着眼,我们还必须把兴趣的培养作为一种教学的目的,使它成为学生的个性形成物。因此,促使学生产生并培养强烈的认识,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有鉴于此,我在激发、维持和强化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方面作了尝试。

第一,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根据儿童的求知欲和好胜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注意采用观察实物、实验演示、动作表演、游戏比赛、讲述故事、录音录像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二,启发思考、深入探索,维持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演示,电教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多是由内容和形式的新异而带来的直接兴趣。随着对教材的熟悉,产生兴趣的情景的消失,学生的这种兴趣往往会下降甚至消失。因此,为了维持兴趣,我们必须以教材自身的内涵,以学习这种智力活动的自身所具备的魅力吸引学生,使学生在思考和探索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形成持久的兴趣。为此,我十分注意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开动脑筋,找到学法规律,解决问题。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处于定向积极性层次的兴趣上升到求知欲的高度。

第三,由课内到课外,由此及彼,强化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的深入,配合语文学科的学习。我还经常带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参加实践活动,开扩他们的眼界。

6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有人说习惯就是动力。在教学中我相信所有的教师都信奉“搜之以鱼不如搜之以渔”教学理念,所以在培养学生对教材的兴趣之后,便是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习惯。这是影响课堂效率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有多宽广,语文就有多宽广。可是只凭有限的课堂当然学不好语文。因此在有限的课堂内我们只能传授方法,把课本当学习的范例,“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养成在课内学习方法,到课外去运用实践的习惯。既让他们把课本作为学习的引擎,举一反三,而不是把课本作为学习的终极目的。即要完成举一反三的任务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此基础上他们才能更好的学习、实践、体会,才能完成善于学习、高效学习的习惯,达到学会自我学习的目的。其实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表现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我们说语文教学效率不高,主要指培养出来的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低下。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我们又只重读,而轻听说写能力的培养,这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在课堂上不能只是老师在讲,一味地搞知识传授,而轻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缺少听说写的机会,久而久之,老师的能力上去了,可学生的能力下来了———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而退化了主动索取知识的习惯。因此教师一定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变讲堂为学堂,让学生动起来,通过自己练,养成自学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团结协作的习惯,读的习惯,写的习惯,讲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养成了,语文能力就有了,课堂效率自然就高了。在教学中学生应该养成的习惯有很多,我重点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入手,进而培养学生的日记习惯,练字习惯,阅读习惯,背诗习惯……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作者单位:贵州省普安县盘水镇第一小学

标签:;  ;  ;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