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1]2014年在《毛泽东法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的法治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阐述毛泽东法治思想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研究毛泽东的法治思想具有其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毛泽东的法治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在漫长的革命过程中他主持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其思想涵盖了立法、执法、治贪、守法、司法、监督、法治教育和对犯罪分子实行教育改造等内容。今天我们了解毛泽东法治思想的发展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的了解毛泽东思想以及我国法治建设发展的基本过程及理论意义。其次,毛泽东的很多优秀法治理论直到今天依然具有其现实性意义,了解毛泽东的法治思想能够为今天我国法治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借鉴。本文在总结前人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毛泽东同志对法治思想的探究及卓越贡献。文章包括前言、正文和结束语总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毛泽东法治思想研究这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系统的阐述了毛泽东法治思想的发展历程,包括对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建国时期,以及“大跃进”时期的法治思想发展进程研究;第叁部分探讨毛泽东依法治国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包括民本思想,儒家法治思想,法家法治思想等传统文化因素以及西方法治思想,马克思主义法治观和苏联法治思想对毛泽东法治观的渗透影响;第四部分明确阐述了毛泽东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包括其宪法思想,民主权利与人民民主专政相统一的法治思想,依法治理贪污腐败的法治思想,及其主要特点等。第五部分通过对毛泽东法治思想建设的成果进一步指出毛泽东法治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新时期毛泽东法治思想的主要发展方向。第六部分为论文研究后的结束语。
刘翠姣[2]2003年在《毛泽东的法治观》文中提出毛泽东一生有着极其艰难、极富创造的法治探索实践。在求学阶段,他对法、法治的研究探索为其革命,建设阶段的法治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彻底地批判封建法制,追求民主自由之法,形成主权在民、人民制宪的法治理想,是毛泽东在这一阶段的主要法治经历。他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使这一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过程中,曾亲自拟定过许多法律、法令,并依这些法律、法令来为革命、建设事业服务。事实表明,毛泽东不仅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创始人,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法治的创始人。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过程中,毛泽东形成了具有独特内容的法律思想和法治观。毛泽东的法治观反映了社会革命和过渡转型时期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强调法律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首推刑法对革命秩序的维护和对罪犯的改造,重视宪法对人民政权的巩固、确立依宪治国的法治目标,相信人民创造历史、坚持人民主权的法治原则。毛泽东的法治观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利地推动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适应中国革命和过渡转型期的实际需要的。但毛泽东在50年代中期以后不注重法律,在生命的最后10年,竟然践踏了他自己一手创制的包括宪法在内的全部法律。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一种复杂的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合力的结果。毛泽东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治国方略扼杀了依法治国的思想:5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未能形成全面实行法治的现实条件;长期的革命实践使毛泽东的法治观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这些都是致使毛泽东在追寻法治途中误入人治的因素。 毛泽东法治探索的失误告诉我们,在中国要摆脱人治,实现法治还有一个很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中国实现法治的进度决定于经济发展的程度、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和传统文化转换的深度。所以,尽管随着我国入世以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与逐步实施,建设法治国家已成为我国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但是,我们不能急躁冒进,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思考法治途中与法治有关的各种问题,认清实现真正法治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赵光元[3]2010年在《毛泽东早期法治观刍议》文中研究表明青年毛泽东的思想酝酿和萌芽过程异彩纷呈,法治思想也在其中蕴涵。在这些零星渗透、只言片语的法治思想初步表达中,青年毛泽东述及了法的制定、实施和遵守,即立法、执法、守法等内容,一定程度上阐述了其法治观。这些观点的进一步成长和发展,构成了毛泽东法治思想的历史与逻辑起点。
李淑娟[4]2011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法治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构成了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介绍邓小平理论中的法治思想,“叁个代表”思想中的法治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中的法治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开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民主法制思想,并且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在中国法治道路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经验和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一系列法治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带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赵光元, 丁俊萍[5]2011年在《多重与流变:毛泽东早期法治观刍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年毛泽东的思想酝酿和萌芽过程异彩纷呈,法思想也在其中蕴涵。在这些零星渗透、只言片语的法思想初步表达中,青年毛泽东述及了法的制定、实施和遵守,即立法、执法、守法等内容,一定程度上阐述了其法治观。但毛泽东早期并没有确立定型的或全局意义的法治观。其早期法思想中更多的是法治观点的零星渗透、多重与流变,有时在某些方面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而正是这些观点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毛泽东法思想的历史与逻辑起点。
赵光元, 丁俊萍[6]2010年在《多重与流变:毛泽东早期法治观刍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年毛泽东的思想酝酿和萌芽过程异彩纷呈,法思想也在其中蕴涵。在这些零星渗透、只言片语的法思想初步表达中,青年毛泽东述及了法的制定、实施和遵守,即立法、执法、守法等内容,一定程度上阐述了其法治观。但毛泽东早期并没有确立定型的或全局意义的法治观。其早期法思想中更多的是法治观点的零星渗透、多重与流变,有时在某些方面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而正是这些观点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毛泽东法思想的历史与逻辑起点。
高雁, 张叶丹, 刘子浩[7]2016年在《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理论贡献——以社会层面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毛泽东在长期理论与实践中形成的价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式进行了构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华内容是毛泽东对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理论贡献;毛泽东对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研究与探索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点形成的理论源泉;从对道德规范影响这一方面体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于国家发展不是过时的,而是有着新的活力的。毛泽东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手段和方法进行了阐述,为当代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和科学的方法论。
王帅[8]2016年在《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历届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改革开放叁十多年的伟大实践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尤其是在法治建设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论文在理论和实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背景、形成过程、主要内容、特征及其理论创新和实践价值,旨在揭示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建设“法治中国”的规律,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论文第一部分是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来源和形成阶段。文章指出: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是在借鉴吸收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和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法治思想的基础上,立足于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笔者认为,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经历了萌芽、提出和逐步完善叁个阶段,它的形成是依法治国理论在新时期、新阶段所取得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性应用和发展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本论文第二部分是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文章重点从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叁位一体,”推进依法治国新境界、监督权力运行,抓好“关键少数”、“四个全面”协调发展,实现依法治国战略布局四个维度分析了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内容,解释了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的战略性、整体性、时代性和长期性等主要特点,这为我们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本论文第叁部分是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价值。具体而言,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内涵,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的内容,与此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了在新时期、新阶段习近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论意义。同时创造性地指出习近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思想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五位一体”建设重要的实践价值。
刘云飞[9]2014年在《中国共产党法治思想发展历程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在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结合具体国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指导实践的内容。中国共产党法治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成果,为我国法治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发展创新历程,它们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法治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法治思想发展创新的开端,为以后中共法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邓小平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法治建设作出系统设计,为“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奠定了重要基础,邓小平法治思想在中共法治思想发展创新中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江泽民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其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毛泽东法治思想以及邓小平法治思想,该方略的提出在中国法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胡锦涛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经验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弘扬法治精神的要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扩大公民民主政治参与、民主法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治思想;习近平在继承和发展前人法治思想的基础上,多次就法治建设发表重要论述,提出“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管住权力,促进公平正义”、“提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等重要论述。各个阶段的法治思想具有承上启下的连贯性,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法治思想的发展。研究中国共产党法治思发展和创新,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对当今我国法治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薛剑符[10]2015年在《毛泽东法治思想的时代特征》文中认为毛泽东的法治思想形成和演进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深刻地影响和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它是毛泽东个人特质与中国社会现实相互作用的产物,国家本位、人民民主、阶级性和革命性是其与时代主题相适应的鲜明特征。毛泽东的法治思想是一份可资借鉴的思想遗产,给当前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启示。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法治思想研究[D]. 陈莹. 渤海大学. 2014
[2]. 毛泽东的法治观[D]. 刘翠姣. 中共中央党校. 2003
[3]. 毛泽东早期法治观刍议[J]. 赵光元.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D]. 李淑娟. 兰州商学院. 2011
[5]. 多重与流变:毛泽东早期法治观刍议[C]. 赵光元, 丁俊萍. 毛泽东研究2010年卷. 2011
[6]. 多重与流变:毛泽东早期法治观刍议[J]. 赵光元, 丁俊萍. 毛泽东研究. 2010
[7].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理论贡献——以社会层面为视角[J]. 高雁, 张叶丹, 刘子浩.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6
[8]. 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研究[D]. 王帅. 华中师范大学. 2016
[9]. 中国共产党法治思想发展历程探析[D]. 刘云飞. 江西师范大学. 2014
[10]. 毛泽东法治思想的时代特征[J]. 薛剑符.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5
标签:法理、法史论文; 依法治国论文; 毛泽东论文; 法治政府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 习近平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法治中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