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青青[1]2003年在《欧洲中世纪文学象征思想及其特征》文中提出对欧洲中世纪文学和诗学的研究在近几十年来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这一时期的文学象征思想对后世的象征理论和各类解释学都有启发意义,因此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鉴于欧洲中世纪的文学象征思想与基督教《圣经》和隐喻解经理论的直接联系,论文分叁部分论述: 第一部分:中世纪的象征诗学。首先对中世纪基督教的国教化过程及其对文化精神生活的浸淫这一历史大背景作一交待,然后具体阐述中世纪由隐喻解经到隐喻解诗的转变过程。 第二部分:中世纪文学中的象征形象和象征思想。分《圣经》和其它文学作品两部分。《圣经》本身就是一个神奇而瑰丽的象征世界,其间充满了各种象征形象。《圣经》具有宗教性和神秘性,它的文学性和它对西方社会无可比拟的深远影响使它既是希伯莱——基督教文化的经典,又成为现代作家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中世纪世俗文学作品的象征形象则既体现出与宗教的牵连,又传达了人性的曙光和世俗情怀。 第叁部分:中世纪文学象征思想的特点。从历时方面看,中世纪隐喻解经到隐喻解诗的转变是与对诗的定义的变化和诗的地位的上升相伴而生的,象征经历了由一元的神学象征到多元的美学象征的发展过程;从共时方面看,中世纪文学中象征与隐喻、寓言的界限并不明显,它是非常概括性的的概念。由于基督教无所不在的影响,中世纪文学象征形象倾向于固定化,大多属于基督教公共象征,其功能也以表现宗教世界和宣传宗教教义为主。它总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呈现出神秘性、彼岸性和超越性。
高红梅[2]2017年在《西方文学中圣杯意象的流变及其价值》文中指出圣杯是西方文学最重要的意象之一,也是西方价值体系的核心意象。它反复出现于中世纪文学及艺术作品中,尤其是以亚瑟王为题材的骑士文学作品,仅西欧各国就多达几十本。其中克雷蒂安的《帕西法尔》是第一部以圣杯意象为核心的骑士传奇,他所开创的圣杯追寻的母题被后世很多作家所继承,并对欧洲文学与文化影响深远。直至今日,圣杯意象仍持续被影视、戏剧、网络游戏等大众传媒重新演绎,其家喻户晓的程度,也表明它在西方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圣杯意象是古代民间文化的基督教化,它凝结着西方文学对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的追求,本论文分别以此为起点和中心线索,选取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对圣杯意象内涵的不断变化进行梳理与论述,以揭示西方文学与文化追求向上飞升的超越精神。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论和第一章。导论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文献综述。第一章主要探讨圣杯意象的特征,首先介绍关于圣杯意象文学创作的基本概况,从而探讨圣杯意象的特征。圣杯追寻是西方文学追寻母题的一种类型,为西方文学提供了圣杯原型,圣杯原型在后世文学中不断被置换,它具有符号性。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叁章,梳理从中世纪、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圣杯意象的起源、发展、繁荣、衰落乃至沉潜的过程。第二章首先考证圣杯意象的原始神话渊源、凯尔特渊源和基督教渊源,叁种说法都有其合理性,但它们都过分强调其中某种文化要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章还以中世纪的圣杯传奇为对象,探讨圣杯意象的基督教化。具体分析从克雷蒂安的《帕西法尔》、沃尔夫拉姆的《帕西法尔》、罗贝尔的《亚利马太的约瑟》到希伯来版本《亚瑟王》,说明圣杯意象的基督教化过程。另一方面,通过解析《亚瑟王之死》中圣杯追寻与亚瑟王朝的衰落,论证15世纪时世俗价值已逐步流行。综合圣杯意象渊源的考证与圣杯意象基督教化过程的考察,揭示中世纪圣杯意象是基督教统合东方两河流域文明、西方蛮族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的成果,是民间文化的基督教化。第叁章探讨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圣杯意象从衰落到沉寂的过程及其原因。从文化上,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和启蒙运动的理性文明,是圣杯意象衰落、沉寂的原因。而亚利欧斯多的《疯狂的奥兰多》、斯宾塞的《仙后》和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则见证了从嘲讽骑士精神到瓦解骑士文学的历程。第叁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论证从19世纪到20世纪圣杯意象的复兴与质疑、变异与解构,从而揭示圣杯意象的现代化过程。第四章主要研究19世纪的圣杯意象,圣杯传奇在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推动下复兴,华兹华斯的《埃及少女或水仙的传奇》、丁尼生的《国王叙事诗》和瓦格纳的《帕西法尔》是其中的代表。深入分析这叁部作品,我们会发现有的作家对圣杯幻象是持质疑态度的,有的作家则坚持信仰,从而形成了世俗与宗教的交锋,这也是19世纪欧洲最典型的思想论争。第五章介绍20世纪圣杯意象的变异与解构。具体分析乔伊斯的《都柏林人》、艾略特的《荒原》、怀特的《残缺骑士》和洛奇的《小世界》中圣杯意象的置换变形,揭示圣杯意象不断被世俗化的过程与意义。另一方面,个人主体意识的强化,使得圣杯意象在走向世俗化的同时,也走向了个性化,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圣杯。由此,圣杯意象的现代化也逐渐完成。第四部分是第六章,探讨20世纪末期到21世纪前十年圣杯意象的重塑与兴盛。这一时期圣杯意象的重塑是从颠覆圣杯的基督教传统开始,《圣血与圣杯》将耶稣由神还原成人间国王,认为圣杯象征耶稣王室的血脉和抹大拉的子宫。丹·布朗从《圣血与圣杯》中得到启示,以圣杯、玫瑰和Ⅴ型符号等组成圣杯意象符号体系,重新挖掘女性崇拜的思想,以建构不同性别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虽然《圣杯奇谋》以传统的契约结构安排情节,却表达了对生命、尊严、和平等人类普世价值的祈愿与追寻。在现代传媒的推动下,圣杯意象也被塑造成多种表现形式,传播并推广到世界各地,这体现了圣杯意象的后现代化与全球化。第五部分是结语,探讨圣杯意象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的价值意义。圣杯意象凝结着西方文学对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的追求。圣杯意象的流变,不仅体现了西方文学与文化追求向上飞升的超越精神,而且体现了西方文学象征手法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圣杯意象体现了道德理性的规约、超越精神的外化以及生命意识的焦虑,其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文化影响力。而圣杯意象的传播性、故事性和不断被世俗化是圣杯意象产生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原因。
何林军[3]2004年在《意义与超越——西方象征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对西方重要的象征理论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来描述西方“象征”美学范畴演变的历史轨迹,进而说明它基本的美学性质或审美品格。 “绪论”认为:象征与符号、隐喻、寓意之间既有一致性,又存在差别;广义的象征即符号,狭义的象征则指“人文主义”性质的美学象征,后者主要延伸于诗学、宗教学、人类学、精神分析学等领域之中;象征理论的基本问题是意义问题,“意义”与“超越”是象征的核心和本质。 第一章主要从发生学角度讨论原始社会中象征的情形。1、以神圣与世俗的对立为基础的二元论世界图式决定了原始时空观的基本框架,也是原始宗教与象征出现的条件及表征;2、原始思维主要是一种不自觉的象征思维,与原始思维类似的艺术思维也主要是象征思维,而不是通常所谓的形象思维;3、原始艺术的象征性表现在多方面,其中艺术的形式化是象征性的一个成因。 第二章主要论述古希腊时期的象征理论。这个时期是西方象征理论的萌芽和奠基时期。对后来象征理论发生深远影响的主要有各种始基说、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隐喻概念以及柏拉图和亚氏等人的记号理论、摹仿说。始基学说和理念论为“象征”奠定了一个形而上学的哲学根基;当时的摹仿说也受到了二元论理念说的影响,因此“摹仿”与“象征”呈现出复杂的关系。 第叁章论述中世纪的象征理论。中世纪是“象征”的第一次勃兴时期,也是象征理论的“片面化”时期。受基督教的强权渗透,中世纪的象征主义只是一种宗教象征主义,它弥漫于神学、哲学和美学诸领域之中,极力拔高或重视上帝美、神性美和精神内在美,并对圣经释义学与宗教艺术都发生了巨大影响。 第四章论述18—19世纪即近代的象征理论。这一阶段是象征理论的“特征化”时期,因为象征理论特别繁荣于美学与诗学等领域内。康德在美学方面提出了“美是道德的象征”这一着名论断;黑格尔的贡献和失误都在于他主要依据其哲学上的客观主义理念论来对象征以及象征型艺术展开分析;以德国为主的浪漫主义则在诗学方面对象征和神话等问题进行了出色的分析;法国象征主义者的创作实践和诗学总结则表示了“象征”在历史上的第二次勃兴,其具体诗学主张主要有“应和”、“暗示”和“音乐性”等。 第五章论述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象征理论。这100多年是象征理论研究的又一个繁荣时期,几乎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都涉及了象征问题。弗洛伊德和荣格分别把象征与“梦”及“原型”结合起来,并共同采用心理学方法来分析艺术与象征的关系;卡西尔以其文化哲学的眼光,来对象征形式展开研究,朗格则进一步把卡西尔符号学发展为一种艺术符号学;加达默尔、巴特和德里达等人的贡献在于他们提出了一种后现代性质的关于文本和符号的意义理论,要么依据解释学思路,要么居于后结构主义立场,突出了象征(文本、语言等象征符号形式)意义的多元性或不确定性特点。 第六章论述象征的基本美学性质:1、意义的超越性。它的两个基本表现是:一者表现为精神世界对物质世界的超越;一者表现为人类对外部“实在”的把握。人类主体精神是超越性意义的形成机制或内在动力。2、意义的不确定性。它既与外部世界的丰富性以及文本本身的含蓄性有关,也是主体阐释的积极效果。3、象征的抽象性。“抽象”的基础是现实世界中的形象和人类感性经验;但抽象的象征性在于抽象是对现实的简化或归纳,因此抽象与现实之间呈现出一种距离感,维持一种间接的联系;而形式化作为抽象的一个表现,与形象性或感性是既有关联又相互对立的。 “余论”认为传统象征美学的对立面是后现代主义和科技现代主义的“反象征美学”。科技现代主义的理性至上原则驱逐了传统象征与人类精神的原始的深层的联系,而后现代主义则以不确定性原则拒绝了对于象征意义的形而上学追求。但是,由于人类精神生存的本质,传统象征美学的意义追问模式并不会被轻易地抛弃。
肖明翰[4]2011年在《基督形象的人性化及其意义:论古英诗《十字架之梦》的成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督形象的变化对欧洲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古英诗《十字架之梦》在中世纪前期那种特别强调基督神性的宗教氛围和文学艺术传统中,在突出基督神性的同时,也致力于表现基督的人性,以基督人性与神性之结合塑造了古英语文学中最人性化的基督形象。诗人在这方面所做的富有成效的探索是欧洲宗教文学艺术里基督形象人性化进程中重要一步;而基督形象的人性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在文学艺术中的复苏与发展的先声、标志和重要根源,同时也预示和反映了欧洲社会的重大发展。
陈树千[5]2010年在《中世纪神秘主义诗学研究》文中指出神秘主义是一种诗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宇宙以及人类自身本质的诗性概括。本论文以“神秘主义”为逻辑起点,由神秘主义的核心观念“神秘合一”说开去,论说合一体验的诗学气质,强调情感与爱的重要地位,细述神秘主义道说合一的方式,进而系统地阐发神秘主义这一充满灵性与诗性的思想体系的内在特质、诗学表征以及研究中世纪神秘主义诗学的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共分为叁部分:第一章立足于神秘体验,结合古希腊罗马以及近现代的体验美学,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述了神秘体验所具有的诗性特质,即神秘体验中的主体自我倾空、体验的静观方式以及体验的迷狂状态。第二章立足于情感,通过与柏拉图爱观的对比分析,详细地阐释了神秘主义的圣爱概念,特别是圣爱的给予性,自我主动给予的舍己之爱成为中世纪及其后的文学创作、艺术创作的主题。本章系统地论述了中世纪神秘主义圣爱观的诗学意义及其与欧洲浪漫主义的承继关系。第叁章立足于言说方式,系统阐述了中世纪神秘主义象征观对古希腊象征观的扬弃以及对西方象征主义的影响。本章细致地讨论了神秘主义对“光”的发展及应用以及对象征的二律背反功能的解读。本文力图通过对中世纪神秘主义的诗性研究,旨在为诗学开启一道神性的大门,以期对当今文明诗性匾乏的现状有所裨益。
邱运华[6]1999年在《诗性启示:托尔斯泰小说诗学研究》文中指出列夫·托尔斯泰小说诗学具有面向现实进行严厉批判与不懈追求人类终极真理这两个层面。本文的主旨,是在充分注意到前者的前提上,研究托尔斯泰对人类终极价值不懈追求的诗学表现。作者认为,托尔斯泰的这一追求在诗学层面上表现为诗性启示。托尔斯泰小说诗学的诗性启示是在俄罗斯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的具体历史背景下并经由作家个人的紧张探索而形成的,因此,具有十分具体而且深刻的现实内涵和个性色彩。它的具体内涵是超越现实的永恒道德、普世情感和终极价值观念。这些观念具有两个维度:一,它是俄罗斯传统文化的产物,体现出这一文化体系的长久而深刻的影响;二,它是现实社会矛盾激化在作家思想里的产物。作家试图赋予这种形而上的思考以解决社会现实矛盾的使命,实际上却回避着最尖锐的社会矛盾。思想内容层面上的矛盾同样体现在艺术表现过程中。诗性启示的文本生成和心理生成,是在作家试图超越现实维度却又无法摆脱现实束缚的条件下完成的;这一困境表现在叙述视角转换、情感的形式化、本体象征和人物心理机制等各个环节中。思想层面的矛盾和艺术表现层面的张力有机地融会在一起,共同营建托尔斯泰诗性启示的艺术魅力。
洪庆福[7]2003年在《神秘主义文化视域中的中西诗学本质“合一”论》文中认为对诗学作出细微而全面的界定,诗学界透感其难,而将诗学置于深广的中西比较文化背景来加以缜密而系统的考究,比较文学理论界亦深知其艰。作者多好比较文化,尤喜对于比较文化之于比较诗学的意义的跨学科交叉研究。 觉其艰辛,但又颇得一己之志,作者欲以《神秘主义文化视域中的中西诗学本质“合一”论》一文,运用比较文化与比较文学的原理,并结合神学以及文艺美学研究等方法,通过对于诗学孕育于其中的神秘主义文化意识、理念和精神传统的审视(主要见于第一与第二两章),揭示贯之以“万物一体”观念的神秘主义整体论意义上的诗学的自然与文化本质;通过对于建构在上述整体论基础之上的诗学理论话语的分析(主要见于第叁、第四与第五章),揭示神秘主义本体论意义上的诗学本质;通过对于作为传统诗学赖以存在与发展之沃壤之一的神秘主义“人神合一”论的剖解(主要见于第六、第七与第八章),揭示目的论意义上的旨在通神的诗学本质;通过对于身处神秘主义氛围之中的诗学之审美品格的探究(主要见于第九章),揭示审美意义上的诗学本质;通过对于以纵之以想象,横之以拓展,兴趣惟在超越时空以立于永恒之一体与合一等为本质特征的诗学品质与精神的考察,揭示神秘主义影响之下的意义论意义上的诗学本质。 总之,作者旨在通过以上审视、分析、剖解、探究与考察,揭示神秘主义文化视域中的见于整体论、本体论、目的论、意义论与审美等方面的“合一”的诗学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中西方具有神秘主义性质的诗学的异同。
董国超[8]2013年在《神话与儿童文学》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有一段众所周知的论述,他说:希腊神话“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并具有“永久的魅力”。马克思所说的“范本”和“魅力”,绝非仅仅局限在艺术方面,神话的思想价值同样不容忽视。神话是人类原初智慧的结晶,这种智慧的伟大和深远意义,可能曾经被人类低估过。低估的不良后果之一,是人类的力量被过分夸大,因而招致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并引发诸多社会性问题。在溯源性地反思文明的局限时,人类开始重新发现了原初智慧的意义,并开始利用这种智慧的“范本”意义来“规范”人类的行为。儿童文化与儿童文学,与人类的原初智慧具有发生学意义上的相似性,是人类认识原初智慧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既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融入了研究者文化想象的精神建构,神话和儿童文学尤其鲜明地体现出人文科学研究的这种特性。神话与儿童文学的艺术精神是相通的,这表现在以下几点:其一,神话与儿童文学都具有象征性的艺术品质,而这种象征性是神圣的,这体现为,神话与儿童文学的神圣象征是超然的、超验的并具有仪式性。其二,神话与儿童文学较之于其他的文学样式,更为注重身体的感悟,表现出一种直觉的、诗性的智慧。其叁,神话与儿童文学是巴赫金所说的“生命的狂欢”,具体表现为:物质性与生命性的统一、民间立场以及“正反同体”。荣格认为,文学原型是人类的原始意象,积淀着人类的远古记忆和“集体无意识”。从叙事原型的角度考察神话与儿童文学,我们发现,原型从神话向儿童文学的漂移过程中,呈现出从隐性到显性、从哲理内涵到性格特征、从单声到复调、从宇宙范畴到个人境遇的转变特色。如果进一步比较成人文学和儿童文学中叙事原型的表现特色,我们会看到,儿童文学中的叙事原型更为典型、更为生动、更具对比色彩。在新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进程中,可以清晰的看到神话精神对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为,80年代中后期“探索文学”的寻根意识和梦境呈现、动物文学中展现出的野性生灵神话的特色、郑渊洁创造的童话“神话”、“大幻想文学”的崛起、薛涛与曹文轩对神话题材的运用、“哈利·波特”对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秦文君、彭学军等儿童小说创作所包孕着的神话情思等。如果我们再扩大研究视野,还能发现部分成人作家作品中的神话与儿童文学元素,对这些作家的作品做儿童文学方法的研究,可以获得新的发现。因而表明儿童文学理论对成人文学研究具有启示价值。世纪交替之际,中国儿童文学表现出一些神话特征,譬如文学形象与动漫形象的相互影响、图画书所体现出的语言图像化倾向、“新神话主义”的理论倡导与创作实践,以及虚拟文化对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等。
高红梅, 魏琳娜[9]2017年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圣杯原型》文中研究指明圣杯原型作为西方文学最重要的原型之一,发展与繁盛于中世纪,是基督的象征。但是,现代主义使得圣杯原型的宗教内涵发生了断裂,并彻底走向世俗化。圣杯原型也从天堂走向人间,从神性回归人性,从象征信仰转向隐喻现实人生,与普罗大众融为一体。作为一种文学隐喻,圣杯原型凝结着西方文学对某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的追求。圣杯原型精神象征的变异,不仅体现了西方文学与文化追求向上飞升的超越精神,而且展现了西方文学象征手法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
邬震婷[10]2014年在《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身份意识的叁重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当代加拿大最负盛名的女性作家之一。她勤奋而多产,在诗歌、小说、文学评论、儿童文学等方面都有极高建树,并在国际上屡获大奖,从而引起世人瞩目。国内学术界对阿特伍德的研究在2000年之后逐渐形成高潮,大多数研究者都集中于对她长篇小说的探讨,也有少部分成果对她的短篇故事和诗歌进行了分析,但对她非虚构类作品的研究却屈指可数。迄今为止,阿特伍德己发表了十部非虚构类文集,包括文学评论、历史性着作、演讲集,及文论合集等。本论文首次综合阿特伍德这十部非虚构类文集进行专题研究,旨在分析她作为一位加拿大女性作家所表现出来的强烈身份意识。以对阿特伍德非虚构类文集的解读为中心,本论文从以下叁方面追寻她身份意识的发生、发展和流变的轨迹,实际上是对她深邃文学思想的探索和整理。首先,论文的第一大部分探讨了阿特伍德的民族身份意识的萌生和发展。从她早年所受的课堂教育、到美国求学的经历以及去欧洲旅行的遭遇可以得知,阿特伍德是逐渐意识到加拿大在国际上受到忽视和加拿大文学几乎“不存在”的事实,而她的民族身份意识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得以萌生并逐步加强。在这种思想意识的驱使下,阿特伍德积极参与加拿大民族身份的建构,她不仅以持久旺盛的精力在各个文学领域进行创作实践,更通过总结加拿大文学主题和分析加拿大英语文学中的北方意象,来凸显和强调加拿大英语文学区别于英美文学的特质与魅力。与她同时代的许多加拿大作家一道,阿特伍德为加拿大民族身份的建构和加拿大民族文学的崛起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次,论文的第二大部分是对阿特伍德女性身份意识进行的分析。阿特伍德家族中的女性成员从小为她树立了坚韧不拔、独立自强的女性行为榜样,特别是她母系家族中的女性亲戚,大都个性鲜明,天资聪颖,意志坚强,并具有非凡的进取心。而她生活中经历的一些特殊片段也让她深刻体会到了社会对男女两性加以区别对待的事实。另外,二十世纪中期西方社会上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和文学领域里女性主义思潮的蓬勃发展,也对阿特伍德的思想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在社会潮流的推动与她自身女性意识的引导下,阿特伍德通过为女作家写作书评及主持有关女性话题的讲座等方式,表达了对女性问题的热切关注。她不仅对西方白人女性在社会上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号召社会对女性不完美之处的宽容,同时也将目光投向穆斯林国家妇女的生存状态。而对于男女两性关系的处理,她更倾向于采取一种中间的道路,寄希望于两性的和谐共生,而不是绝对对立。最后,论文的第叁大部分是针对阿特伍德作家身份意识的讨论。阿特伍德一方面通过论述作家的双重性、为艺术所要作出的牺牲、以及作家的权力与社会道德责任,来强调作家与众不同的身份特质,另一方面她还探讨了与作家身份紧密相关的创作动机与创作过程以及作家的理想读者,从而丰富了对她作家身份的认识。正是出于对作家身份特质的认同,阿特伍德在创作过程中坚持履行自己身为作家的社会道德责任,她不仅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之际积极对问题进行思考,指导人们如何从文化与思维的层面化解当下的危机,更是通过对包含科幻小说及其所有次类型的SF这种文学形式进行分析,特别是通过论述乌恶托邦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来展示她对现代科学技术过度发展进行的反思和对人类未来走向所表示的深切关注。
参考文献:
[1]. 欧洲中世纪文学象征思想及其特征[D]. 彭青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03
[2]. 西方文学中圣杯意象的流变及其价值[D]. 高红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17
[3]. 意义与超越——西方象征理论研究[D]. 何林军. 复旦大学. 2004
[4]. 基督形象的人性化及其意义:论古英诗《十字架之梦》的成就[J]. 肖明翰. 外国文学研究. 2011
[5]. 中世纪神秘主义诗学研究[D]. 陈树千. 黑龙江大学. 2010
[6]. 诗性启示:托尔斯泰小说诗学研究[D]. 邱运华. 北京师范大学. 1999
[7]. 神秘主义文化视域中的中西诗学本质“合一”论[D]. 洪庆福. 苏州大学. 2003
[8]. 神话与儿童文学[D]. 董国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13
[9].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圣杯原型[J]. 高红梅, 魏琳娜.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10].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身份意识的叁重解读[D]. 邬震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标签:世界文学论文; 文学论文; 神话论文; 神秘主义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基督教教义论文; 象征手法论文; 欧洲中世纪论文; 艺术论文; 文化论文; 阿特伍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