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炼工艺对玉米油微量成分变化的影响刘传惠

精炼工艺对玉米油微量成分变化的影响刘传惠

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黑龙江肇东151100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相较于以往的到了很大的提升,人们对于生活必需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玉米油炼油工艺以已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精炼工艺的推广势在必行。本文探究了精炼工艺对玉米油微量成分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精炼工艺;玉米油;微量成分

玉米油是从玉米胚芽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油,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范围较广,而玉米毛油必须经过精练才能得到成品油。而在精炼过程中玉米油所含的微量成分会得到怎样的变化,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为玉米油的精炼工艺提出了建议。

一、玉米油的主要精炼过程

从玉米胚芽中提炼出的毛油酸度较高、杂质较多、颜色也比较深,因此必须进行精炼加工。

(一)脱胶

脱胶的原理是磷脂具有亲水性,在原油中加入热水搅拌,使玉米胚油中出现絮状沉淀漂浮,从而去除胶溶性杂质。脱胶时必须注意玉米油的温度、加水量、加水时间与反应时间。

(二)脱色

脱色的目的是去除毛油中杂色,使玉米油的颜色变得纯净,脱色时主要使用吸附的方法,使用活性白土作为色素吸附剂来吸附原子团同时去除杂质。

(三)脱臭

脱臭是玉米油精炼时的必要步骤,目的是去除玉米油中的不良气味。脱臭主要采用真空气提法。

(四)脱蜡

经过脱臭之后的玉米油还含有少量的蜡质,所以最后还要进行脱蜡工艺去除蜡质。

二、精炼工艺对玉米油微量成分变化的影响

分别选取玉米毛油、脱胶油、脱蜡油、脱色油、脱臭油,对其中的各类微量成分进行检测并得出结果。

(一)游离脂肪酸

图一为不同样本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可以看出,脱胶工艺对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影响不大,仅降低了约0.21%,其原因是一些极性的胶溶性杂质吸附了极其微量的游离脂肪酸;脱蜡油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也不明显,因为蜡质并不能吸附游离脂肪酸;经脱色工艺后游离脂肪酸含量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其原因主要是游离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具有不饱和性,易于氧化分解,因此,在脱色工艺进行的过程中,游离脂肪酸发生反应,使其含量降低;而经脱臭工艺后得到的玉米油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极为明显,接近于0。由此可见,脱臭工艺对玉米油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影响最大,去除游离脂肪酸的效果最好。

图1不同玉米油样本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二)磷

图2为不同样本中磷的含量,可以看出经脱胶工艺后得到的玉米油已可以去除约90%至95%的磷,经后续的脱蜡、脱色及脱臭工艺,几乎可完全取出玉米油中所含的磷。

图2不同玉米油样本中磷的含量

(三)金属离子

玉米油中所含的金属离子主要为铁离子和铜离子,会加速玉米油的变质。图3为不同样本中各类金属离子的含量,从图中可以看出,脱胶油中的铜离子与铁离子的含量分别降低了0.32%和3.64%;而脱蜡油中的铁离子含量升高了约1%,其原因是在脱蜡过程中所使用的硅藻土或珍珠岩中含有一些三氧化二铁,致使脱蜡油中的铁离子含量升高;脱色油中的铁离子含量再次发生明显下降,其原因是脱色过程中使用的活性白土可以吸附铁离子与游离脂肪酸反应产生的化合物,从而去除脱蜡油中的金属离子;而脱臭油中的铜离子几乎被完全清楚,但铁离子含量发生了少量的增加,可能是因为设备发生锈蚀污染了玉米油或其它金属污染,脱臭过程中需要注意设备的保养与检修。

图3不同玉米油样本中金属离子的含量

(四)色素

图4为不同样本中各类色素的含量,可以看出,脱胶和脱蜡工艺可以去除约三成至四成的色素,而在脱色工艺中,经吸附作用可以去除约六成至八成的色素,脱臭工艺能够进一步去除各类色素,使玉米油呈现出最好的色泽。

图4不同玉米油样本中各类色素的含量

(五)生育酚

图5为不同样本中生育酚的含量,可以看出,脱胶工艺中生育酚的损失量极低;而脱蜡工艺会致使生育酚损失约7%;脱色工艺会使生育酚的损失达到8%至9%,其中α—生育酚有所增加,其它种类生育酚均减少,可能是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催化其发生反应生成α—生育酚;而脱臭油中生育酚损失达到了约20%。

图5不同玉米油样本中生育酚的含量

(六)过氧化值

图6为不同样本中过氧化值的含量,不难看出,脱胶油中的过氧化值有所上升,可能是脱胶工艺的高温环境所导致,在脱胶过程中应注意控温;经脱蜡工艺所得的玉米油中过氧化值变化不明显,其原因是脱蜡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不发生化学反应;而脱色油中过氧化值发生了明显的降低,因为脱色过程会加速油脂氧化,同时吸附氧化产物,脱臭后玉米油中过氧化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图6不同玉米油样本中的过氧化值

结束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顾客对于包括玉米油在内的各类日常必需品的质量要求也越发严格。因此,玉米油生产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严格要求加工工艺,根据玉米毛油的品质、客户要求以及市场定位选择合适的精炼工艺,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产品,进一步提升国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鹏,张桂雨,陈永军,李龙成.精炼工艺对玉米油微量成分变化的影响[J].中国油脂,2018,43(11):10-13.

[2]陈亮,曹朋,张昊,张庆军.影响玉米油压榨及玉米油精炼工艺研究[J].化工管理,2017(29):48.

[3]荆琪.玉米油精炼工艺优化[D].北京化工大学,2016.

标签:;  ;  ;  

精炼工艺对玉米油微量成分变化的影响刘传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