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柏人工林论文_吕雷昌,葛忠强,梁燕,李宗泰,杜振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侧柏人工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工林,侧柏,林分,山地,计量学,生长,油松。

侧柏人工林论文文献综述

吕雷昌,葛忠强,梁燕,李宗泰,杜振宇[1](2019)在《基于BP神经网络和灰色关联度的侧柏人工林土壤肥力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肥力对于诊断森林土壤养分失调和林地土壤退化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人工林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鲁中山地侧柏人工林样地土壤为材料,采用BP神经网络和灰色关联度对林地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这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林地土壤的粘粒、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偏低,速效钾含量整体较为适宜,而阳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土壤碱解氮与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和速效钾之间均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表明土壤氮素对侧柏人工林地土壤肥力有显着影响。评价结果表明,鲁中山地侧柏林地土壤肥力处于中等水平,综合土壤肥力相对较高的样地为位于黑峪林场的22、21号和位于原山林场的9号样地,而燕子山林场土壤肥力较低。BP神经网络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评价结果整体一致,均可用于林地土壤肥力评价。(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梁燕,葛忠强,李宗泰,吕雷昌,杜振宇[2](2019)在《鲁中石灰岩山地不同密度侧柏人工林林分生长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山东中部石灰岩山区林龄50 a左右的侧柏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选取23块样地,研究了林分密度对侧柏人工林林分生长指标和冠型指标的影响。所调查样地侧柏林林分密度主要分布于2 400~4 000株·hm~(-2);侧柏林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材积、冠幅、冠层高与林分密度之间均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随着林分密度增大,侧柏单株长势显着变弱,冠层呈狭长型变化;单位面积蓄积量、乔木层生物量均与林分密度显着负相关(P<0.05)。调查发现,林龄50 a的侧柏人工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与乔木层生物量最大值均在林分密度2 800株·hm~(-2)时出现,可作为营林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湖南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吕雷昌,王清华,葛忠强,梁燕,李宗泰[3](2019)在《鲁中山地侧柏人工林立地类型的划分》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鲁中山地有代表性的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 Franco)人工林,调查分析了侧柏各部位生物量差异;采用偏相关分析法,研究了土层厚度、坡度、坡向、海拔、坡位等主要立地因子与侧柏生物量之间的关系;依据偏相关分析结果对鲁中山地侧柏人工林立地类型进行划分。结果表明:坡向和坡位是影响鲁中山地侧柏林生长的显着因素;根据坡向和坡位的不同,侧柏人工林立地类型可划分东向上坡、东向中坡、东向下坡、西向上坡、西向中坡、西向下坡6个类型。(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赵凯,李金航,刘海轩,马冰倩,龙嘉翼[4](2019)在《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林内景观质量分级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山区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人工林在发挥生态服务功能的同时,其景观质量也备受关注,林内景观质量受美学质量和林分结构质量共同影响。综合考虑美学质量与林分结构质量,对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进行林内景观质量分级。通过相关分析筛选与林内美景度显着相关的林分结构指标,通过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构建美景度模型,使用TOPSIS法和系统聚类分析对林内景观质量进行分级。结果显示:①平均胸径、林分密度、平均枝下高、灌木盖度、透视距离、郁闭度、径高比与美景度呈显着相关(P<0.05),林下有效空间与美景度呈极显着相关(P<0.01);②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林分结构与美景度间的关系;③将山区侧柏人工林分为高质(Ⅰ级)、中等(Ⅱ级)、低质(Ⅲ级)3个等级,选择在各等级间差异显着的平均胸径、林分密度、平均枝下高、径高比、林下有效空间指标作为划分等级的主要参考依据。林内景观质量等级较高的林地,树木粗壮且长势较好,林分密度不宜过大,枝下高较高且林下灌木较低矮,具有一定的林下空间,林内可进入性较高。图1表5参27(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郑鹏飞,余新晓,贾国栋,刘自强,张永娥[5](2019)在《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分利用效率(WUE)是衡量植物抗旱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其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能为北京山区植被建设提供参考.本研究基于稳定碳同位素技术,通过测定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在生长季的水分利用效率,探究气象因子、土壤因子和大气CO_2浓度对侧柏短期WUE的影响.结果表明:1)侧柏生长季内的短期WUE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特征,7月侧柏的短期WUE最低(2.69 mmol·mol~(-1)),10月侧柏的短期WUE最高(13.88 mmol·mol~(-1)).2)叶内外水汽压差(VPD)、大气温度(T_a)、土壤湿度(M_s)、空气相对湿度(RH)和大气CO_2浓度(C_a)是植物WUE的影响因素,5个影响因素对侧柏短期WUE变化的累计解释率达89.7%;太阳辐射(R_a)和风速(W_s)与侧柏短期WUE没有显着关系.3)VPD和T_a是影响侧柏短期WUE的主要因素,两者组成的主成分可以解释53.9%的侧柏短期WUE变化,其中VPD对侧柏短期WUE的影响高于T_a;M_s和RH是影响侧柏短期WUE的次要因素,两者组成的主成分可以解释25.4%的侧柏短期WUE变化,其中M_s对植物短期WUE的影响高于RH;C_a对侧柏短期WUE的影响较小,主要由C_a和T_a组成的主成分可以解释10.3%的侧柏短期WUE变化.(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赵凯,李金航,徐程扬[6](2019)在《侧柏人工林林分结构与色彩斑块间的耦合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色彩是森林景观中最易影响感官的信息要素,也是衡量景观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而林分结构是影响林内景观质量的重要因子。本文旨在通过林分结构与色彩斑块的耦合关系,对北京山区侧柏人工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的影响机理进行探讨。【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构建林分结构因子,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林分结构与景观色彩斑块的耦合关联程度,并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方法研究两者间的变化规律。【结果】(1) 4个因子对林分结构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林内空间因子>植被生长因子>林木高度因子>林内竞争因子。(2)林分结构与景观色彩斑块的耦合关联度为0. 6,属弱协调程度。其中,相关关系耦合度较大的指标包括:林内空间因子与色彩最大斑块比例(LPI)和斑块色彩多样性(SHDI)、植被生长因子与色彩斑块分离度(SPL)和色彩对比度(CPC)、林木高度因子与SHDI、SPL和CPC、林内竞争因子与色彩斑块亮度(CPB)。(3)植被生长仅在中低水平上对LPI有显着影响;林下相对高度仅在较高水平时对CPB和CPC有显着影响;而林内竞争程度在中低水平上对CPB和CPC有显着影响,在较高水平上对SPL有显着影响。【结论】侧柏人工风景林林内景观色彩斑块与林分结构属中等关联程度,林分结构因子对色彩斑块的影响存在差异:不同林分结构因子所影响的色彩斑块指标、同一林分结构因子在不同水平上所影响的色彩斑块指标以及对色彩斑块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两者间存在相对复杂的耦合关系。(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封焕英,杜满义,辛学兵,高旭,张连金[7](2019)在《华北石质山地侧柏人工林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北京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幼龄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生长季节叶、枝、根(0—10 cm、10—20 cm土层)的碳(C)、氮(N)、磷(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深入探讨了生长季节与器官以及两因素交互作用对以上特征的影响,研究有助于理解植物各性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植物生长过程中资源的利用和分配状况。结果表明:1)不同器官间C含量为414.97—461.58 g/kg,枝最大,根(0—10 cm)最小;N含量为6.57—14.28 g/kg,叶最大,枝最小;P含量为0.39—1.28 g/kg,叶最大,根(10—20 cm)最小;C∶N为31.76—70.98,枝最大,叶最小;C∶P为369.93—1099.20,根(10—20 cm)最大,叶最小;N∶P为9.21—23.81,根(0—10 cm)最大,枝最小。整个生长季节中侧柏各器官C含量最稳定,变异系数均小于7%;P含量变异性最大,变异系数均超过15%,N含量变异性介于两者之间;各器官中C∶N和N∶P较C∶P更为稳定,C、N与P具有较好的耦合协同性,C∶P和N∶P的变化主要取决于P的变化。2)器官对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关系均存在显着影响,生长季节对N和P含量存在显着影响,两者交互作用只对P含量存在显着影响,器官对侧柏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变异的贡献大于生长季节。3)侧柏各器官间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相关性多数未达到显着性水平,仅有叶与枝中的P及C∶P显着相关,说明侧柏器官分化过程中各器官对元素的吸收利用具有特异性。侧柏叶片N∶P<14,说明生长季节里幼龄侧柏人工林更多受到N限制。(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黎礼能[8](2018)在《分析旅游区油松侧柏人工林物种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旅游区域的油松侧柏人工林物种的类型多,结合旅游区域的概况和实际情况等,需要做好多样化分析工作,根据均匀性和物种丰富程度可知,在各个区域需要明确多样化的类型,为了避免出现异常现象,需要提前进行物种分析,做好保护工作,维持生物多样化。(本文来源于《花卉》期刊2018年14期)

谢会芳,贾长荣,李兴思,翟立海[9](2018)在《浅析太行山南麓侧柏人工林森林抚育林分最佳保留密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定太行山南麓侧柏人工林合理的森林抚育林分最佳的保留密度,以河南省国有济源市南山林场35年生的4种不同森林抚育保留密度的侧柏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两个未经处理的对照样地,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对不同保留密度的侧柏人工林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侧柏的最佳保留密度与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关系密切;保留密度随着平均胸径、平均冠幅的逐渐增大而减小;太行山南麓35年生的侧柏人工林森林抚育的最佳保留密度应控制在1 400株/hm2,更有利于侧柏林木生长。(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8年17期)

侯洁,汤雨露[10](2018)在《南太行山区不同侧柏人工林对土壤交换性能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侧柏纯林和混交林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和土层深度对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的影响显着,得出对土壤改良能力的大小顺序为:混交林2>混交林1>侧柏纯林;混交林土壤保存速效养分和供给养分的能力均比侧柏纯林更强。(本文来源于《河南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2期)

侧柏人工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山东中部石灰岩山区林龄50 a左右的侧柏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选取23块样地,研究了林分密度对侧柏人工林林分生长指标和冠型指标的影响。所调查样地侧柏林林分密度主要分布于2 400~4 000株·hm~(-2);侧柏林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材积、冠幅、冠层高与林分密度之间均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随着林分密度增大,侧柏单株长势显着变弱,冠层呈狭长型变化;单位面积蓄积量、乔木层生物量均与林分密度显着负相关(P<0.05)。调查发现,林龄50 a的侧柏人工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与乔木层生物量最大值均在林分密度2 800株·hm~(-2)时出现,可作为营林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侧柏人工林论文参考文献

[1].吕雷昌,葛忠强,梁燕,李宗泰,杜振宇.基于BP神经网络和灰色关联度的侧柏人工林土壤肥力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2019

[2].梁燕,葛忠强,李宗泰,吕雷昌,杜振宇.鲁中石灰岩山地不同密度侧柏人工林林分生长特征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19

[3].吕雷昌,王清华,葛忠强,梁燕,李宗泰.鲁中山地侧柏人工林立地类型的划分[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

[4].赵凯,李金航,刘海轩,马冰倩,龙嘉翼.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林内景观质量分级技术[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

[5].郑鹏飞,余新晓,贾国栋,刘自强,张永娥.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19

[6].赵凯,李金航,徐程扬.侧柏人工林林分结构与色彩斑块间的耦合关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

[7].封焕英,杜满义,辛学兵,高旭,张连金.华北石质山地侧柏人工林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变化[J].生态学报.2019

[8].黎礼能.分析旅游区油松侧柏人工林物种多样性[J].花卉.2018

[9].谢会芳,贾长荣,李兴思,翟立海.浅析太行山南麓侧柏人工林森林抚育林分最佳保留密度[J].南方农业.2018

[10].侯洁,汤雨露.南太行山区不同侧柏人工林对土壤交换性能的影响分析[J].河南林业科技.2018

论文知识图

2 不同恢复阶段侧柏人工林物种多...1 不同恢复阶段物种侧柏人工林丰...刺槐和侧柏人工林根长度空I’...侧柏人工林土壤全氮量与土壤有机...灌木层主要树木种群总体关联性半矩阵...·2-4不同人工森林植被林地浑水入渗量与...

标签:;  ;  ;  ;  ;  ;  ;  

侧柏人工林论文_吕雷昌,葛忠强,梁燕,李宗泰,杜振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