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光强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激光,湍流,大气,误差,光源,光学,可调。
光强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王洪涛,石礼伟,李艳[1](2019)在《全参数可调双缝干涉光强分布的GeoGebra动态绘图》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GeoGebra动态数学绘图软件实现全参数可调的双缝干涉光强分布绘图,弥补了纸质教材静态显示、理论抽象等的不足.一幅图中涵盖了影响双缝干涉光强分布结果的所有因素,可以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任意单一参数或多参数协调变化对双缝干涉结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物理通报》期刊2019年09期)
吴凡,罗林,李金龙,高晓蓉[2](2019)在《基于脉冲热成像闪光灯光强分布测定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脉冲热成像技术因其在非导电材料缺陷检测方面的优势而成为无损检测的热点。文中介绍了实验中使用的脉冲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系统的组成,利用黑体辐射理论和热传导理论研究了反射系统的探测机理。研究了闪光灯与平板之间的强度分布和距离,并且通过黑体校准,实现了相机像素值与闪光灯光强之间关系的定量分析。(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袁益帅[3](2019)在《跟瞄误差下的平均光强分布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光通信技术在快速发展中不断革新,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在空间光通信的研究中,长周期平均光强分布十分关键,因为它是计算链路损耗和平均接收功率、评估空间光通信性能的基础。诸多研究普遍仅考虑光束漂移对长周期平均光强分布的影响。然而空间光通信链路存在跟瞄误差,会迭加在光束漂移上,共同造成大气扰动散斑重心位置的随机变化,进而导致长周期平均光强分布变化。由于难以获取光轴抖动下随机场统计方程的解析解,鲜有研究讨论这一问题。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光束漂移与跟瞄误差综合作用下对平均光强分布的影响。本文从长周期平均光强分布形成的物理机理出发,提出了系综平均方法,首次对跟瞄误差和光束漂移共同作用下的长周期平均光强分布进行建模,并根据捕获链路和跟踪链路的不同特点,推导了开环瞄准误差下的长周期平均光强分布的封闭表达式和闭环跟踪误差下的长周期平均光强分布的封闭表达式,研究了光强分布曲线并给出了光强分布曲线形态变化的判决条件。在经典相位屏的基础上,引入跟瞄误差,分别建立了开环瞄准误差下的多层相位屏仿真环境和闭环跟踪误差下的多层相位屏仿真环境,对比了上述理论模型结果与相位屏仿真结果。并进一步探索了通信链路损耗以及跟瞄误差对接收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位屏仿真结果与数值模型结果是一致的,跟瞄误差下的长周期平均光强分布不能简单地用高斯型来描述,因为随着跟瞄误差的增大,长周期平均光强分布曲线有叁种形态:由近高斯型逐渐变为平顶型,最后变为中空型,相位屏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并得到了平均光强分布曲线变化的判据。对于不同链路,开环瞄准误差下的平均光强分布表达式与闭环跟踪误差下的表达式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跟瞄误差下对光通信的链路损耗、接收功率也有明显的影响。通过开环、闭环接收功率的对比,闭环跟踪误差下的封闭表达式实现了倾斜校正,一定程度的抑制了光束漂移对长周期平均光强的影响。因此,本文推导的开环瞄准误差下的平均光强分布封闭表达式与闭环跟踪误差下的平均光强分布封闭表达式,为提升空间光通信终端粗精跟踪和通信性能的分析与设计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3-15)
陈小君[4](2018)在《近场光强分布对四波横向剪切干涉仪波前复原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高精度的波前传感器,横向剪切干涉仪需要得到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波前斜率才能复原波前。因此,传统的横向剪切干涉仪需要通过运动光学元件或复杂的光学系统在时间或空间上对待测波前进行分光,以获得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波前斜率,这使得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都受到很大影响。四波横向剪切干涉仪(Quadri-Wave Lateral Shearing Interferometry,简称为QWLSI)利用二维复振幅光栅的衍射特性对待测光实现分光。待测光入射到光栅,经光栅衍射,绝大部分衍射光能量均匀地分布在四束一级衍射光,这四束衍射光在观察屏上相互错位,并且相干迭加形成干涉条纹,通过干涉条纹就可以解调得到待测波前的斜率信息,并最终复原波前。四波横向剪切干涉仪通过一幅干涉图就能同时获得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波前斜率信息,系统实时性好;仅由二维复振幅光栅和图像传感器迭加而成,系统结构简单、紧凑;衍射光共光路干涉,对环境振动不敏感。目前,四波横向剪切干涉仪已被成功应用于激光检测、激光合成、生物活细胞成像以及非球面面形检测等多个领域。然而,在对四波横向剪切干涉仪进行仿真和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近场光强(待测光光强)非均匀分布时,波前的复原精度也受到了影响。在现有的关于四波横向剪切干涉仪的研究中,并未见针对光强非均匀分布影响的研究。而在关于其他干涉仪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在消除近场光强非均匀分布对波前复原的影响时,都把重点放在干涉条纹的图像处理方面,即通过图像滤波及图像增强等手段,使干涉条纹背景均匀分布,条纹对比度增强,提高干涉条纹图像质量。但我们的分析表明,待测光光强非均匀分布时,余弦干涉条纹的幅角会发生相应改变,从而影响其相位复原,而这是图像处理不能解决的。本文针对光强非均匀分布时,四波横向剪切干涉仪的波前复原进行了一系列理论、仿真及实验研究,指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叁种算法都能有效减小甚至消除光强非均匀分布对波前复原的影响。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编写了四波横向剪切干涉仪的仿真程序。首先,根据光的角谱衍射理论,仿真了光透过光栅后的传输过程,得到了四波横向剪切干涉仪的干涉条纹。然后,根据空间载波频域法,利用二维快速傅立叶变换和反变换(FFT&IFFT)得到波前斜率。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波前复原。仿真结果表明,光强均匀分布时,四波横向剪切干涉仪对第1~65阶泽尼克多项式都能进行很好的复原,复原结果准确。但是当光强非均匀分布时,复原结果存在较大误差,波前复原精度降低。针对待测光光强非均匀分布对四波横向剪切干涉仪波前复原影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待测光光强非均匀分布时,干涉条纹频谱中各级谱线将发生展宽,造成频谱混迭,从而影响波前复原。除此之外,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为,光强非均匀分布将引起干涉条纹相位误差因子的存在,该误差因子是待测光光强分布的函数。当从干涉条纹解调波前斜率时,相位误差因子作为波前斜率的误差存在。我们通过理论推导进一步证明,相位误差因子与待测波前分布无关。针对光强非均匀分布时,干涉条纹频谱展宽对波前复原的影响,利用四波横向剪切干涉仪复原的光强分布,对干涉条纹进行归一化处理,可以使干涉条纹背景均匀分布,消除频谱展宽。仿真结果表明,此时四波横向剪切干涉仪波前复原误差略有减小。针对待测光光强非均匀分布对四波横向剪切干涉仪波前复原的影响,提出了两种基于系统建模的方法,“Reconstructed Amplitude Distribution”RAD算法和“Collected Amplitude Distribution”CAD算法。这两种方法的思路都是首先建立四波横向剪切干涉仪的系统模型,然后对光强分布与实际入射光相同的平面波前进行复原,其复原结果即为实际系统中光强非均匀分布对波前复原的影响。首先提出的是RAD算法,这种方法的模型中,利用从实际干涉图复原出的光强分布作为入射光光强。仿真和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减小实际系统中光强非均匀分布的影响。但是在某些待测光光强跳变剧烈的情况下,光强复原误差严重,RAD算法将受到影响。针对RAD算法的缺点,提出了CAD算法。该算法利用另一台CCD采集到的待测光分光的光强分布,作为系统模型的入射光强,从而消除了RAD算法中的光强复原误差带来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光强空间变化频率较快的场景,CAD算法能有效提升RAD算法的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计算的方法。根据推导得出的干涉条纹相位误差因子表示式,利用四波横向剪切干涉仪复原的光强分布和已知的系统参数,可以直接计算出相位误差因子。消除误差因子后,可以大大减小光强非均匀分布对四波横向剪切干涉仪波前复原的影响。对RAD算法、CAD算法以及数值计算法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并对每种算法都进行了误差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期刊2018-06-01)
曹卫军,如克亚木·哈力克[5](2017)在《光栅衍射光强分布的几种简易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光栅衍射光强分布公式严格的数学推导涉及比较复杂的数学物理知识。而用半波带法、振幅矢量法、叁角函数法计算并分析光栅衍射光强分布,计算过程简捷,物理图像清晰,便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光栅衍射光强分布规律。(本文来源于《昌吉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项青[6](2017)在《非均匀光强分布的反射式水下量子成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量子成像中,光源散斑强度的独立性与随机性影响了图像重建的质量,现用的赝热光源是由高斯分布的激光束调制而成。针对反射式量子成像技术中赝热光源的传输特性,结合水体散射理论,研究了重建图像的均方误差与光源光斑强度分布和光斑尺寸的关系,以及对常用的图像重建算法成像质量的影响,针对光强分布不均提出加权平均归一化算法。仿真结果显示,光斑强度分布越均匀成像质量越高,加权平均归一化算法能减小光强分布不均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所得结果有助于数字微镜空间光调制器的赝热光源反射式水下量子成像系统中对光源的优化和成像质量的提升。(本文来源于《光学与光电技术》期刊2017年06期)
骆钰灿,丁望峰[7](2017)在《激光衍射法测细丝直径——叁种光强分布测量方法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激光遇到细丝产生的夫琅禾费衍射图样进行定量分析,可以精确测量细丝的直径。文中对衍射图样的光强分布采用了叁种不同的测量方法:直测法、光电探测法和CCD成像法。其中直测法装置简单、测量精度高,光电探测法有着较高精度和可靠性,而CCD成像法则适合高效率的批量检测。(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实验》期刊2017年04期)
王超珍[8](2017)在《部分相干涡旋光束在大气湍流中的光强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涡旋光束由于可以提供新的复用维度,在光学微操控、生物光学、复用通信等领域受到了广泛重视。而激光器发出的光束一般为部分相干光,因此研究部分相干涡旋光束在大气湍流中的光强分布对涡旋光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部分相干涡旋光束在大气湍流中的光强分布情况。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广义惠更斯-菲涅尔原理以及交叉谱密度函数,选取部分相干高斯-谢尔模型(Gaussian-SchellModel,GSM)涡旋光束为研究对象,推导出光束在大气湍流中传输时光强分布的完整解析式,给出了光束在自由空间中传输时的条件,完全相干GSM涡旋光束在自由空间和大气湍流中传输的条件。2.根据推导出的光强分布解析表达式,分析对比了部分相干GSM涡旋光束和完全相干GSM涡旋光束在大气湍流和自由空间中传输时的光强分布,仿真分析了不同传输距离、湍流强度、相干长度、拓扑荷数、束腰宽度以及光束波长等对光束光强分布的影响,并且对每个仿真结果给出了相应的物理解释。3.选取拉盖尔-高斯(Laguerre-Gaussian,LG)涡旋光束为研究对象,利用Kolmogorov谱模型,借鉴研究部分相干GSM涡旋光束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推导了部分相干离轴LG涡旋光束在大气湍流中传输时的光强分布的解析表达式,然后仿真分析了光束自身参数、传输距离以及湍流强度等对光束暗核的移动距离和方向以及光斑展宽的影响,并通过实验验证了部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部分相干GSM涡旋光束相比于完全相干GSM涡旋光束抑制湍流特性较强;当部分相干GSM涡旋光束传输到一定距离时,光束的奇异性消失,光强分布最终由空心分布转化为高斯分布;部分相干离轴LG涡旋光束的暗核位置随着传输距离、湍流强度和光束自身参数等因素的改变而变化,实验结果和部分仿真结果相符。(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7-06-30)
林星辰,朱洪波,王彪,张亚维,周成林[9](2017)在《均匀光强分布的5kW半导体激光硬化光源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半导体激光自身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的提升,半导体激光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激光加工领域。本文针对目前激光加工领域对半导体激光硬化光源的需求,研制了波长为976nm的连续输出半导体激光硬化光源。该光源采用空间/偏振合束工艺达到了较高的合束效率,采用柱面微透镜阵列分割与聚焦镜复合较好地匀化了巴条激光器慢轴方向固有的光强起伏,使聚焦光斑的光强呈平顶分布。最后对该光源进行了实验装调和测试。结果表明,在工作电流为93A时,光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5 120W,电光转换效率达47%,光斑尺寸为2mm×16mm,光斑分布为平顶分布,平整度大于90%,满足工业中对大面积、高效率激光硬化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7年05期)
王惠琴,李源,曹明华,彭清斌[10](2017)在《兰州地区光强分布及其起伏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兰州地区夜间进行了链路长为610m的激光传输实验,研究了高斯激光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强分布及其起伏特性.采用叁维伪彩色变换方法,分析了光斑光强的空间分布规律,得到了光斑主瓣光强服从类高斯分布,并按照晴天、多云天、阴天的顺序,光斑几何中心位置附近光强分布的陡峭度依次减小,而其衰减则依次增大的结论.同时,利用实测光强值分析了大气闪烁指数,结果表明:晴天、雨后晴天和阴天下的闪烁指数分别为0.225 4、0.189 2、0.188 8,这说明晴天下的光强起伏大于雨后晴天和阴天的,且均为弱起伏.通过对归一化光强的频数分布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了光强的概率密度分布,它们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其中晴天下的概率密度曲线的拟合优度更是达到了0.997 50.(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光强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脉冲热成像技术因其在非导电材料缺陷检测方面的优势而成为无损检测的热点。文中介绍了实验中使用的脉冲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系统的组成,利用黑体辐射理论和热传导理论研究了反射系统的探测机理。研究了闪光灯与平板之间的强度分布和距离,并且通过黑体校准,实现了相机像素值与闪光灯光强之间关系的定量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强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1].王洪涛,石礼伟,李艳.全参数可调双缝干涉光强分布的GeoGebra动态绘图[J].物理通报.2019
[2].吴凡,罗林,李金龙,高晓蓉.基于脉冲热成像闪光灯光强分布测定方法[J].信息技术.2019
[3].袁益帅.跟瞄误差下的平均光强分布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4].陈小君.近场光强分布对四波横向剪切干涉仪波前复原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8
[5].曹卫军,如克亚木·哈力克.光栅衍射光强分布的几种简易计算方法[J].昌吉学院学报.2017
[6].项青.非均匀光强分布的反射式水下量子成像研究[J].光学与光电技术.2017
[7].骆钰灿,丁望峰.激光衍射法测细丝直径——叁种光强分布测量方法的比较[J].大学物理实验.2017
[8].王超珍.部分相干涡旋光束在大气湍流中的光强分布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7
[9].林星辰,朱洪波,王彪,张亚维,周成林.均匀光强分布的5kW半导体激光硬化光源研制[J].光学精密工程.2017
[10].王惠琴,李源,曹明华,彭清斌.兰州地区光强分布及其起伏特性研究[J].光子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