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轮轨接触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力学,铁路,时事,磨耗,车辆,理论,钢轨。
轮轨接触力论文文献综述
李旭娟,缪炳荣,史艳民[1](2016)在《基于逆问题的轮轨接触力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逆问题属于机械结构动力学中的第二类逆问题,即根据结构系统响应,边界条件和结构系统模型来确定系统的输入。但是在绝大部分实际应用中,由于初始条件以及部分状态变量的未知性,逆识别问题是严重病态的,所以需要正则化方法将病态问题转化为良态问题进行处理。常见的正则化方法有,奇异值分解方法(SVD,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Tikhonov方法,数据滤波方法,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如小波变换方法)等等,通常还需要利用L曲线方法,或者广义交叉验证方法(GCV,Generalized Cross Validation)确定进行正则化参数,进而计算出激励力。在轨道车辆运行中,轨道机械子系统和车辆机械子系统之间连接的接触点之间产生的力为轮轨接触力,其与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指标密切相关,并且是估计车辆振动、钢轨磨损和车辆结构可靠性的基础。直接进行轮轨接触力的测量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基于逆问题识别原理和车辆动力学模型得到的加速度进行估计。利用冲击测试法得到车辆部件的加速度响应测量点和测试的冲击力点之间的传递函数,根据车辆运行期间的加速度响应,基于正则化方法识别出轮轨接触力。比较动力学仿真模型计算的和利用逆识别方法得到的接触力,并利用目标函数最小化方法进行误差估计。该方法可用于离线轮轨接触力的估计,也可以直接用于车轮和钢轨的健康监控系统。(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6-05-06)
徐力,沈钢[2](2009)在《波浪形磨耗对重载钢轨安定性及轮轨接触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MATLAB/Simulink建立机车与货车振动模型,研究波浪形磨耗对轨道安定性的影响,对不同形式的波浪形磨耗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缓解波浪形磨耗的措施。(本文来源于《铁道机车车辆》期刊2009年04期)
赵永翔,杨冰,米彩盈[3](2006)在《铁路轮轨接触力循环计数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了称为“时事分级识别”的新计数法,用于铁路轮轨接触力的循环计数。每1条循环载荷信息在读入软件时,就被分级和比较识别计数。方法考虑了载荷的多维多点偶合协调功能,可揭示材料的非线性循环变形特征,克服了现有方法无法处理大规模数据的困难。通过分析先锋号广-深线轮轨接触力-时间历程数据,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揭示出真实的线路载荷谱较常规谱复杂。(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06年06期)
赵永翔,杨冰,米彩盈[4](2004)在《铁路轮轨接触力的循环计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了称之为“时事分级识别与计数”的方法,用于铁路轮轨接触力的循环计数。克服了常规方法无法读入计算机处理上100MB数据的困难,每1条循环载荷信息在读入的同时,就被时事分级和比较识别,实现计数。方法遵循不改变循环载荷的最大或最小值原则,可真实揭示材料的非线性循环变形特征。方法可考虑多维载荷的偶合协调功能。通过分析先锋号在广—深线上运营的轮轨接触力循环载荷—时间历程数据,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揭示出真实的线路载荷谱较常规复杂。(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2004年度铁路机车车辆动态仿真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4-08-01)
夏富杰,詹斐生,付秀通,柳拥军[5](1999)在《轮轨接触力(蠕滑力)实用工程算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一种计算轮轨之间接触力(蠕滑力)的又快又较准确的实用工程方法;以叁维滚动接触理论为基础,根据铁路工程实际,采用与DePater的一阶理论相适应的半线性蠕滑力的计算公式,以二维插值查表法确定接触力(蠕滑力);该法对于赫兹(Hertz)法向接触力和卡尔克(Kalker)切向接触力均可使用;以此法为基础用MATLAB语言编制的程序比Kalker的FASTSIM程序还要快5倍左右且有较高的计算精度;给出的实例结果与实际一致(本文来源于《铁道学报》期刊1999年02期)
HiroakiIshida,邱景[6](1998)在《轮轨接触力新的连续测量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日本铁路新干线开发的车轮作用力与脱轨系数连续测量方法和测量装置。在车轮上贴上应变计电桥,即可在车辆运行中测定车轮的横向力、垂向力、脱轨系数以及轴箱垂向加速度等参数,测量频率高达100Hz。经东日本铁路高速运行试验,证实这种测量方法和测量装置性能良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国外铁道车辆》期刊1998年02期)
轮轨接触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MATLAB/Simulink建立机车与货车振动模型,研究波浪形磨耗对轨道安定性的影响,对不同形式的波浪形磨耗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缓解波浪形磨耗的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轮轨接触力论文参考文献
[1].李旭娟,缪炳荣,史艳民.基于逆问题的轮轨接触力识别研究[C].第十届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摘要集.2016
[2].徐力,沈钢.波浪形磨耗对重载钢轨安定性及轮轨接触力的影响[J].铁道机车车辆.2009
[3].赵永翔,杨冰,米彩盈.铁路轮轨接触力循环计数新方法[J].工程力学.2006
[4].赵永翔,杨冰,米彩盈.铁路轮轨接触力的循环计数[C].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2004年度铁路机车车辆动态仿真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
[5].夏富杰,詹斐生,付秀通,柳拥军.轮轨接触力(蠕滑力)实用工程算法探讨[J].铁道学报.1999
[6].HiroakiIshida,邱景.轮轨接触力新的连续测量法[J].国外铁道车辆.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