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效应论文_史彦林,陈生永,刘建新,樊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保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黑土,土壤,水土保持,效应,水保,长汀县,措施。

水保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史彦林,陈生永,刘建新,樊华[1](2019)在《东北黑土区不同耕作措施保水保土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标准径流小区试验方法对东北黑土区顺坡垄作和横坡垄作两种耕作措施在天然降雨下的径流量、土壤侵蚀量及蓄水保土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5°坡按径流量大小排序为顺坡垄作+种植大豆小区>裸地小区>横坡垄作+种植大豆小区,3°坡按土壤侵蚀量大小排序为裸地小区>顺坡垄作+种植大豆小区>横坡垄作+种植大豆小区,5°坡按土壤侵蚀量大小排序为顺坡垄作+种植大豆小区>裸地小区>横坡垄作+种植大豆小区。可见,横坡垄作是东北黑土区适宜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期刊2019年01期)

蒋涛,谢炎敏,陈志彪,陈志强,陈俊佳[2](2018)在《福建省长汀县不同水保措施的减流减沙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揭示福建省长汀县不同水保措施的减流减沙效应,为南方红壤侵蚀区治理水土流失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以福建省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园7种水保措施为研究对象,利用K均值聚类的方法将降雨特征划分为4类雨强和雨型定量研究径流泥沙,分析不同水保措施及雨型下的减流减沙效益。[结果](1)小区ZG(小平台+种果)与MWS(马尾松纯林)减流率最为显着;小区BC(全坡面种植+播草)和ZG减沙效果最为显着。(2)径流量与降雨量呈显着正相关,径流泥沙量在不同雨型下差异不显着,径流量与植被盖度显着相关;(3)同一雨型下,不同水保措施处理的减流减沙效果均显着。[结论]水保措施与对照小区的年径流量差异极其显着,减流减沙率受雨型影响较小,径流泥沙量与植被盖度、土壤有机质存在显着相关。(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8年06期)

熊伟[3](2017)在《福建省宁化县紫色土区不同水保措施减流减沙效应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径流小区观测法,对坡改梯+杨梅+百喜草(C1)、坡改梯+地瓜+百喜草(C2)、山边沟+鱼鳞坑+金银花(C3)、顺坡+油茶(C4)和竹节沟+乔灌草(C5)以及无水保措施(CK)6种处理的径流小区在自然降雨条件下的产流产沙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月产流量、月产沙量与月降雨量均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2)有水保措施径流小区的产流量和产沙量均小于无水保措施径流小区。(3)不同水保措施下的径流小区月平均产流量分别为0.32m~3、0.36m~3、0.33m~3、0.96m~3和0.34m~3;不同水保措施下的径流小区月平均产沙量分别为0.30kg、0.61kg、0.26kg、0.89kg、0.33kg和3.97kg。(4)不同水保措施的减流率分别为77.78%、75.28%、77.36%、33.33%和76.25%;不同水保措施的减沙率分别为92.34%、84.63%、93.45%、77.68%和91.79%;C4的减流和减沙效果明显比其他几种水保措施差。(本文来源于《亚热带水土保持》期刊2017年04期)

卫星,李贵雨,吕琳[4](2015)在《农林废弃物育苗基质的保水保肥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农林废弃物具有种类多、易获取且含有一定养分等优点,开发其作为林木育苗基质,以替代不可再生的草炭基质。本文通过对不同基质组成的保水保肥效应研究,寻找出最适宜的育苗基质。【方法】以木耳废弃菌棒、玉米腐熟秸秆、玉米腐熟穗芯为主要组分酒己以落叶松松针腐殖质、虫至石再添加不同比例的保水剂组成不同配比的育苗基质,分析其理化性质和保水保肥性及实际育苗效果。【结果】1)以农林废弃物为主要成分的基质pH值、容重、总孔隙度均达到了理想栽培基质的要求与以草炭土为主要组成的基质没有显着差异。2)不添加保水剂的木耳废弃菌棒混合基质(T_1)、玉米腐熟秸秆混合基质(T_2)、玉米腐熟穗芯混合基质(T_3)与对照草炭土混合基质(CK_2)的保水性无显着差异。添加1%保水剂的基质保水性优于含0.5%保水剂的基质。同时含1%保水剂的木耳废弃菌棒混合基质(T_4)、玉米腐熟穗芯混合基质(T_8)的基质保水性显着优于以草炭为主要组成的基质(CK_2)(P<0.05)。3)添加保水剂的基质保肥性增强,氮、磷、钾流失量显着小于不含保水剂的基质。添加1%保水剂的基质平均养分流失量最少基质氮、磷、钾养分流失量显着小于以草炭土为主的混合基质(CK_2)(P<0.05),仅占草炭土基质养分流失量的50%~77%,比添加0.5%保水剂的基质养分平均流失减少20%-40%04)未添加保水剂的农林废弃物混合基质所培育的白桦,苗高和地径生长量与常规营养土(CK_1)无显着差异(P>0.05),其高茎比优于草炭土基质(CK2);添加1%保水剂的基质平均苗木质量指数优于添加量为0.5%的基质。【结论】农林废弃物混合基质在理化性质及保水保肥性与草炭土基质理化性质和保水保肥性相似。添加1%保水剂的农林废弃物混合基质,其保水保肥及育苗效果更佳。(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5年12期)

刘丙友,苗润吉,景国臣,王亚娟[5](2015)在《典型黑土区主要水保树种土壤水文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典型黑土区的主要水土保持树种林下枯枝落叶层、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造林地土壤总孔隙度减小容重增大,未造林地无明显变化,白皮柳林下平均土壤容重最小,总孔隙度最大,改良土壤效果最明显,依次为长白落叶松、小黑杨、樟子松;各树种土壤渗透性能均好于未造林地,其中白皮柳土壤渗透性能最好;营造水土保持林可有效增加土壤蓄水、透水能力,各树种土壤水文效应综合评价结果是白皮柳和长白落叶松优于小黑杨和樟子松。(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5年06期)

殷媛[6](2015)在《纳帕海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保效应及恢复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纳帕海流域在调节地表径流和河流水量、涵养水源、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因其重要的生境地位,对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土保持效应及其生态恢复对策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本论文首先通过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提出适当的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来减少流域内的土壤侵蚀量。再通过分析降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总结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土保持效果以及降雨与土壤侵蚀间的相关关系,从而为流域内的生态恢复对策提供参考。最后通过结合纳帕海流域水土流失的环境效应分析,为纳帕海流域生态恢复对策的提出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以纳帕海流域内的草地、松树林地、裸地、青蒿修复区、云南山梅花修复区、青稞地、芒茎地、油菜地这八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样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理化性质,研究理化性质的差异与土壤侵蚀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纳帕海流域土壤对侵蚀的敏感程度总体较高,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着;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的容重、分形维数、有机质含量与土壤侵蚀显着相关。草地与松树林地的容重与分形维数较低、有机质含量较高,其表现出了较好的水土保持能力;裸地的容重与分形维数均较高,而有机质含量较低,其水土流失量在这八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是最高的。通过对进行叁年与五年的植被恢复的土壤观察和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均得到相应改善,水土流失量相对裸地显着减少。由此而知,可通过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等方式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来减少流域内的土壤侵蚀量。为研究降雨与土壤侵蚀间关系、理解土壤侵蚀的驱动机制及由降雨导致的土壤分离的能力,对在纳帕海流域选定的上述八种典型样地设置微径流小区,记录每次天然降雨量导致的径流与产沙量。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纳帕海流域具有较好水土保持效果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草地、松树林地、坡耕地,说明植被覆盖对保水保土作用显着。裸地在这几种土地利用类型中表现出比较差的水土保持效果,随着裸地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的结构质地等逐渐改善,其保水保土效果日益显现。充分说明,可通过适当的植被恢复,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度,减弱降雨对地表的冲刷作用,增强其水源涵养能力,从而减少流域内的土壤侵蚀量。对纳帕海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时土壤中的N、P等物质随径流和泥沙迁移转化环境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裸地的养分流失远大于有植被覆盖的草地、松林地、坡耕地、修复区地,而在有植被覆盖的这几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坡耕地的养分流失又显得尤为突出,这显示了植被的覆盖与耕作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强烈影响。而通过对比TN与TP随泥沙迁移量与径流流失的量发现土壤中氮磷这两种养分的流失是以泥沙迁移为主要形式。综上,通过对纳帕海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恢复工作的开展,可知,适当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可有效减少流域内的土壤侵蚀;通过大力恢复裸露地表植被,可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对坡耕地水土流失进行整治,可减少土壤养分流失从而减少面源污染;同时,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当地藏民的环保意识,对于流域内的生态恢复也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5-05-01)

姚璐[7](2013)在《膨润土—菌渣复合材料保水保肥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分和养分亏缺使我国农业高效生产和持续发展受到制约,农田保水保肥剂应运而生,但目前常用的高分子保水保肥剂具有成本高、耐盐性差、存在潜在的二次污染等问题。另一方面,我国膨润土和菌渣资源丰富,膨润土和菌渣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质,在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土壤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根据膨润土吸水性、吸附性、粘结性等特性和菌废料疏松多孔、养分丰富的特点,按照膨润土:菌渣质量比1:1、1:1.5、1:2、1:2.5(T1、T2、T3、T4)制成膨润土-菌渣复合材料,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和盆栽试验,对不同配比复合材料与砂土(CK1)、壤土(CK2)的保水、保肥能力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并研究其在白菜、辣椒两种作物上的应用效果,探讨最佳的配比方案,结果表明:(1)膨润土阳离子交换量高,盐基饱和度大,具有良好的保肥供肥能力,但其氮、磷、钾、有机质含量低,质地粘重,pH呈碱性,不宜直接使用。菌渣pH呈中性,具有较高的养分含量,质地疏松,有类似于土壤的团粒结构,但存在水稳性差、对根系的固定作用较差、盐分含量较高等缺点,也不适宜单独用作栽培基质。(2)膨润土与菌渣适量配比后形成的膨润土-菌渣复合材料能克服二者缺点、实现优势互补。复合材料pH7.5-7.8,容重0.29-0.47g/cm3,总孔隙大于75%,通气孔隙15.1-18.4%,持水孔隙58.0-62.5%,CEC40.06-45.03cmol/kg,EC小于2.5mg/cm3。 T3、T4处理pH更接近中性,孔隙状况也较好,理化性状较T1、T2更佳。(3)膨润土-菌渣复合材料通过对水分的大量吸收和对水分蒸发速率的降低起到良好的持水、保水作用,保水性T1>T2>T3>T4>CK2>CK1。T1-T4处理吸水倍数高达3.60-3.97,约为砂土的3倍、壤土的2倍,且随膨润土比例增加而增大,但彼此间差异不显着。在不充分吸水条件下,复合材料较砂土水分蒸发速率有所下降,但与壤土的差异很小,很难充分显示其保水作用。但在充分吸水的条件下,复合材料则能长时间保持较高的水分含量。(4)膨润土-菌渣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养分调控能力。N渗漏总量较CK1减少38.18-51.50%,较CK2减少30.57-45.53%,保氮效果T1>T2>T3>T4; K渗漏总量较CK1减少20.02-27.89%,较CK2减少14.05-22.51%,保K效果T1>T2>T3>T4;但对于不易随水迁移的P,T1-T4渗漏总量高于CK2小于CK1,促使了P的释放,但也增加了P淋溶损失的可能性。复合材料还显着降低了土壤渗漏液的体积,在养分流失的减少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5)膨润土-菌渣复合材料能满足植物需求,适宜植物生长。白菜种子萌发率较CK1增加12.5-17.5个百分点,较CK2增加25.0-30.0个百分点;在干旱条件下的存活时间延长11.3-23.3d,T2处理白菜生存时间最长,其次为T1、T3处理。促进了辣椒的营养生长。辣椒产量较CK1提高75.83-191.09%,较CK2提高5.91-75.34%,T3、T4处理产量和生物量较T1、T2更高,但差异不显着。由于膨润土对养分离子的强吸附作用,在初期降低了养分的有效性,导致短期内养分供应不足,使植物前期生长受到影响,特别像白菜这种生长期短的作物,应用效果并不佳,甚至表现为减产。(6)综合考虑膨润土-菌渣复合材料各配比基本理化性状、保水保肥能力、在植物上的应用效果以及成本等因素,得出:T3处理,即膨润土:菌渣质量比1:2最优。(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魏永霞,李晓丹,胡婷婷[8](2013)在《坡耕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保水保土增产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径流小区与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于2011年在黑龙江省北安市红星农场3°坡耕地进行不同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水土保持和节水增产效应试验研究。通过对不同处理的径流量、土壤侵蚀量、干物质积累、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分析表明,深松、深松+秸秆还田、深松+秸秆还田+垄向区田、深松+垄向区田四种模式均有一定的水土保持与节水增产效果,其中以深松+秸秆还田+垄向区田的效果最好,相对于常规耕作减流量、减沙量分别为95.12%、90.30%,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5.47%、31.91%。(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刘艳飞,段连红[9](2012)在《北京水保:山区转向城区的“单元”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贯彻“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叁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工作思路,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尤其是在今年“7·21”暴雨期间,已建成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受灾较轻或没有成灾,经受住了暴雨的考验,有效(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报》期刊2012-11-01)

李勇涛,李伟[10](2012)在《刺五加等植物在不同埂带上的保水保土效应分析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裸露埂带作为对照,研究了短梗刺五加等四种植物在地埂及梯田埂埂带的保水保土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四种供试植物对地埂和梯田埂带的保水保土效应存在显着差异。芦笋无论在地埂还是梯田埂保水保土效应都表现为最低,短梗刺五加和蓝靛果对地埂及梯田埂的保水保土效应极显着,长梗刺五加对地埂及梯田埂的保水保土效应显着。(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应用技术》期刊2012年05期)

水保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揭示福建省长汀县不同水保措施的减流减沙效应,为南方红壤侵蚀区治理水土流失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以福建省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园7种水保措施为研究对象,利用K均值聚类的方法将降雨特征划分为4类雨强和雨型定量研究径流泥沙,分析不同水保措施及雨型下的减流减沙效益。[结果](1)小区ZG(小平台+种果)与MWS(马尾松纯林)减流率最为显着;小区BC(全坡面种植+播草)和ZG减沙效果最为显着。(2)径流量与降雨量呈显着正相关,径流泥沙量在不同雨型下差异不显着,径流量与植被盖度显着相关;(3)同一雨型下,不同水保措施处理的减流减沙效果均显着。[结论]水保措施与对照小区的年径流量差异极其显着,减流减沙率受雨型影响较小,径流泥沙量与植被盖度、土壤有机质存在显着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保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史彦林,陈生永,刘建新,樊华.东北黑土区不同耕作措施保水保土效应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9

[2].蒋涛,谢炎敏,陈志彪,陈志强,陈俊佳.福建省长汀县不同水保措施的减流减沙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2018

[3].熊伟.福建省宁化县紫色土区不同水保措施减流减沙效应初探[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7

[4].卫星,李贵雨,吕琳.农林废弃物育苗基质的保水保肥效应[J].林业科学.2015

[5].刘丙友,苗润吉,景国臣,王亚娟.典型黑土区主要水保树种土壤水文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5

[6].殷媛.纳帕海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保效应及恢复对策[D].昆明理工大学.2015

[7].姚璐.膨润土—菌渣复合材料保水保肥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8].魏永霞,李晓丹,胡婷婷.坡耕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保水保土增产效应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

[9].刘艳飞,段连红.北京水保:山区转向城区的“单元”效应[N].中国水利报.2012

[10].李勇涛,李伟.刺五加等植物在不同埂带上的保水保土效应分析与评价[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2

论文知识图

覆膜对4 月13 日播种的宁薯4 号叶面积...平朔矿区水系分布示意图平朔矿区叁大露天煤矿总体布局示意图玉米收获时不同覆盖物下土壤剖面硝态...土壤剖面含水量AFm的数字特征图

标签:;  ;  ;  ;  ;  ;  ;  

水保效应论文_史彦林,陈生永,刘建新,樊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