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图景论文-宋雄伟

认知图景论文-宋雄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认知图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税费改革,修昔底德陷阱,村庄治理

认知图景论文文献综述

宋雄伟[1](2019)在《青年干部协商民主的认知图景与行为评价*——基于一项全国性调查问卷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370位青年干部的数据调查分析,本研究着重分析和关注青年干部群体的协商民主认知观,填补实践研究层面的一项空白,揭示不同系统的青年干部对于协商民主的熟悉程度,内涵,作用,环节和层次,机制,渠道,以及实践评价等的认知状况。结果发现:除政协系统外,大部分的青年干部对协商民主的熟悉程度普遍较低;认为协商民主是一种决策方式,治理机制和促进公众参与的重要制度形式。然而,青年干部对协商民主所具有的平等、理性和多元的元素认知却不深入;青年干部总体上对于协商民主促进科学民主决策,以及促进公民参与是基本认同的,然而,在协商民主是否能够促进利益表达和加强民主监督上缺乏信心;在党委,政府和人大法院检察院系统中,占较大比例的青年干部不愿或要看具体情况来表达真实观点,损害了协商民主的真实性,包容性和正确性;青年干部认为,党群协商是最重要的协商方式,其次是政党协商,然而,对于社会组织参与协商的认可度很低;最后,青年干部的协商民主实践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对于贯彻协商民主的满意度评价过低,存在知行不一,将协商民主束之高阁的情况。(本文来源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邵颖涛[2](2019)在《唐代白话诗中的死亡认知与地狱图景》一文中研究指出王梵志、寒山、拾得等诗人创作的白话诗频言死亡话题与地狱情节,形成了一类有别于其他诗人的书写题材,在诗歌书写范围与民间信仰承传方面别树一帜。这些白话诗深受佛教观念与民间信仰渗透,关注视角由现实空间而转移到死后空间,从士庶生活复述而变为冥界的想象与重建。白话诗撷取地狱人物、环境等画面,融入地狱使者拘捕亡魂、积累功德减免罪责等信仰观念,通过诗歌形式而构筑唐代民间信仰与地狱观念之文化图景。(本文来源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冯玉芝[3](2019)在《历史图景中的诗学认知——以马雅可夫斯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苏联科学院四卷本《俄罗斯文学史》兼有"述史"和"诗史"之完备功能。本文以该四卷本中的第12章(无产阶级诗歌)和第23章(马雅可夫斯基)为参照,分析马雅可夫斯基及其诗学作为一种规范在文学史中所占的篇幅、比重及意义。(本文来源于《俄语学习》期刊2019年03期)

郑杨彤[4](2019)在《基于语言世界图景理论的俄汉词组型工科术语语义认知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世界图景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认知模式,体现各民族的语言世界观。本文基于语言世界图景理论,对俄汉词组型工科术语进行语义认知阐释,试图从俄汉语言世界图景,阐释俄汉词组型工科术语中语义异同,进而通过其词组型工科术语不同语义来揭示俄汉两民族的认知思维。(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12期)

樊小玲[5](2018)在《教科书叙事:自我认知、世界图景与国家形象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社会功能视角出发,将教科书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再生产的"场域",发现教科书不但记录着一个国家和民族"自我认知"与"世界图景描摹"的过程,而且是这一过程举足轻重的参与者和构建者。"国家形象"是教科书"自我认知"与"世界图景描摹"过程的核心产物。由于弱化实施者与动机的类科学叙事模式及缺乏作为互动成员的直接合叙者的特点,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在极大程度上被客观化和权威化,从而对学习者有直接、显性和强制性的影响,为青少年解读一个国家提供最为权威的参考。教科书与国家形象的交叉研究不但拓展了教科书的功能研究范畴,也为"国家形象传播"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路径。(本文来源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杨旭[6](2018)在《从认知图景看“同”字句的句法、语义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同"常见于"(NP_1+)同+NP_2+VP""NP_1+同+NP_2""同+NP"和"同+V"结构中。虚词"同"的语法意义可以概括为"表示引进其他参与客体",所在结构VP位置可出现交互、融合和比较叁类动词。在"同"字句中,核心动词(语)的中心认知图景可以激活"至少两个(组)参与客体",虚词"同"的非中心认知图景可以激活"客体_1+同+客体_2"的参与义构式,两者之间的兼容决定了"同"字句的句法、语义特点。(本文来源于《汉语学习》期刊2018年03期)

袁剑[7](2018)在《博物视野下的近代中西认知图景》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都是在理解外部世界的过程中理解自身,同时,也在理解自身的过程中理解自己所在的地域与国家。随着近代世界的形成,欧亚大陆东端传统意义上的自生性发展逐渐被海洋贸易与殖民力量所打断,整个世界开始在新的意义上形成整体性联系,这不仅体现为器物层面的贸易与交流,例(本文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期刊2018-06-08)

李文钊[8](2018)在《认知、制度与政策图景:间断-均衡理论的叁重解释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挑战政策过程的渐进模型和偏好模型基础之上,弗兰克·鲍姆加特纳和布赖恩·琼斯提出一种同时解释政策过程中稳定与变迁的间断-均衡理论。该理论将信息处理作为主要分析焦点,从议程设置动态变迁的研究视角出发,认为政策过程会在政策子系统和宏观政治系统之中交替转换,前者构成了政策稳定的政治基础,后者构成了政策变迁的政治基础。基于自然科学中的"粘着-滑动模型",聚焦于议程设置动态变迁的原因,间断-均衡理论的倡导者提出了政策稳定与变迁的认知、制度和政策图景叁重解释逻辑。认知主要是基于有限理性,强调"不成比例信息处理模型"使得大部分信息被忽略,只有少数信息受到关注。制度主要是基于作为均衡的制度理论,强调制度摩擦力对于议程动态变迁的影响,预算是检验制度摩擦对间断-均衡影响的主要领域。政治图景强调民众有关政策的理解和讨论对于政策变迁的作用,只有形成负面政策图景才能够推动现有政策变迁。间断-均衡理论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较好成绩,未来仍然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本文来源于《南京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周功钊[9](2018)在《生土建构的诗学图景——对传统“桢杆”夯筑法及其聚居空间的认知与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生土建筑因其土壤材料及其地域性特征成为近当代建筑学讨论中常被提及的对象。作为传统夯筑方式之一的"桢杆"法,其建构方式与显现形式鲜被学界讨论。本文试图结合已有关于浙江丽水诸县区域的村落考察和调研内容,从"桢杆"夯筑自身的建构逻辑和所处的聚居环境为条件,尝试以一种语言学性质的文本生成方式,来重新认知并发现"桢杆"夯筑在聚居生活环境以及其特定语素符号下的建构语言和美学特征。(本文来源于《美术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晏青,杨雨蒙[10](2017)在《文化语境与认知框架的双重错位——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海外传播图景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视剧海外传播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成员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涉及到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与交互。电视剧这一娱乐形式具有一套世界共通的表达模式、话语规则和规训方式,但因其中文化因子的组合形式的差异使其成为不同文化的传播容器和本体形式,因不同国家、地区或文化背景的差异而成为跨文化传播的典型样态。今年在湖南卫视播出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收视率破7,是近十年来中国电视剧最高记录,成为"超级现象级"的文化事(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7年20期)

认知图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王梵志、寒山、拾得等诗人创作的白话诗频言死亡话题与地狱情节,形成了一类有别于其他诗人的书写题材,在诗歌书写范围与民间信仰承传方面别树一帜。这些白话诗深受佛教观念与民间信仰渗透,关注视角由现实空间而转移到死后空间,从士庶生活复述而变为冥界的想象与重建。白话诗撷取地狱人物、环境等画面,融入地狱使者拘捕亡魂、积累功德减免罪责等信仰观念,通过诗歌形式而构筑唐代民间信仰与地狱观念之文化图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认知图景论文参考文献

[1].宋雄伟.青年干部协商民主的认知图景与行为评价*——基于一项全国性调查问卷的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

[2].邵颖涛.唐代白话诗中的死亡认知与地狱图景[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冯玉芝.历史图景中的诗学认知——以马雅可夫斯基为例[J].俄语学习.2019

[4].郑杨彤.基于语言世界图景理论的俄汉词组型工科术语语义认知阐释[J].北方文学.2019

[5].樊小玲.教科书叙事:自我认知、世界图景与国家形象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

[6].杨旭.从认知图景看“同”字句的句法、语义特点[J].汉语学习.2018

[7].袁剑.博物视野下的近代中西认知图景[N].第一财经日报.2018

[8].李文钊.认知、制度与政策图景:间断-均衡理论的叁重解释逻辑[J].南京社会科学.2018

[9].周功钊.生土建构的诗学图景——对传统“桢杆”夯筑法及其聚居空间的认知与书写[J].美术学报.2018

[10].晏青,杨雨蒙.文化语境与认知框架的双重错位——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海外传播图景与反思[J].电影评介.2017

标签:;  ;  ;  

认知图景论文-宋雄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