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旋翼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直升机,旋翼,飞行器,桨叶,蜻蜓,系统,旋翼机。
旋翼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牛新海,张杰[1](2019)在《昌飞直升机旋翼系统抗疲劳制造技术取得新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航空工业昌飞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成功解决了桨毂关键零件支臂抗疲劳增寿评估验证周期长、零件耐磨性差等难题,实现了直升机桨毂关键零件支臂寿命比设计要求提升一倍以上,标志着昌飞在直升机旋翼系统抗疲劳制造技术上取得新突破,填补了国内抗疲劳制造领域(本文来源于《中国航空报》期刊2019-07-16)
姜海涛[2](2019)在《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四旋翼系统设计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自抗扰控制器(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参数难以整定、固定参数不能适应外界环境改变、扩张状态观测器与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部分中参数关系模糊问题,本文提出了共轭梯度整定自抗扰控制器重要参数算法,以解决自抗扰控制器设计存在的参数收敛速度慢与精度的限制问题。本文研究主要从以下叁个方面展开:1、系统误差函数构建通过被控系统输出值与期望值之间的误差构造系统误差函数,通过共轭梯度算法构造出该函数的搜索步长与搜索方向,结合ADRC结构方程不断迭代出自抗扰控制器内部五个重要参数以准确反应系统参数的变化,提高了被控系统适应环境的能力。2、ADRC参数关系函数(ADRC-PRF)ADRC内部五个重要参数的相互影响增加了参数整定的难度,相关文献仅实现ESO内部参数的部分描述,ADRC并没有达到最好的控制效果。ADRC-PRF(ADRC-Parameters Relational Function)实现了自抗扰控制器全参数化关系函数,解决了参数间相互影响、难以整定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了ADRC的控制效果。3、共轭梯度算法整定ADRC参数(CGA-ADRC)ADRC中共有14个参数需要调节,其中ESO部分中参数与NLSEF部分中参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被控系统的整体控制效果,因此以上五个重要参数的动态整定显得尤为重要。在系统误差函数、ADRC-PRF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共轭梯度算法(Conjugate Gradient Algorithm,CGA)整定ADRC参数的方法,改变了传统ADRC内部重要参数固定不变的状态。本文搭建了四旋翼飞行器系统实验平台,完成了算法优化后的四旋翼系统稳定性、姿态角跟踪等实验。结果表明,较之传统ADRC、串级PID控制器,所提算法可以快速整定ADRC关键控制参数,且姿态控制精度分别提高了27.6%、51.1%,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5-01)
左剑楠,范继祥,庞新雨[3](2018)在《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的四旋翼系统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四旋翼飞行器建模过程中,需要获取精确的系统模型参数.该文通过系统辨识的方法获得四旋翼系统模型的参数.首先针对四旋翼飞行器小角度飞行状态,建立含有未知参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然后根据四旋翼飞行器的实际飞行数据,应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对系统参数进行辨识;将辨识获得的参数应用于仿真模型,并将仿真数据与实际测量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小角度飞行状态下,此辨识方法可以获得精确的系统模型参数.(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童周强[4](2018)在《直升机旋翼系统智能工厂管控系统研究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直升机旋翼系统是直升机升力的源泉,它直接关乎到整机飞行的机动性和安全性,旋翼系统的产品结构尤其复杂、技术难度大、产品规格多,为了解决传统生产模式下,生产及质量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反馈、解决,造成大量的生产计划延期、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智能制造管控模式,通过对所需关键要素的分析,对智能管控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应用,包括高级排产系统、生产制造管控系统、仓储物流系统、现场数据采集系统、集成管控系统等,为我国离散制造业智能制造技术应用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2018年军工装备技术专刊论文集》期刊2018-09-18)
范平平,张虎[5](2018)在《直升机旋翼系统的CATIA参数化建模及多体运动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直升机是一种旋翼飞行器,旋翼系统的运动可靠性直接关系着直升机的飞行安全。为了准确可靠地模拟直升机旋翼系统运动,提出了一种基于CATIA运动仿真模块创建直升机旋翼系统运动仿真模型的方法。采用CATIA知识工程模块实现不同飞行状态运动仿真分析的自动化循环过程,建立了旋翼桨毂和自动倾斜器的运动骨架模型,并对不同飞行状态下的旋翼桨毂和自动倾斜器进行实时的参数化运动仿真分析,得到了运动关节的运动普、部件的相互干涉、以及桨毂和自动倾斜器的运动包络体,为旋翼系统的研制提供了技术基础。(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8年13期)
吴裕平,习娟,范俊[6](2018)在《共轴刚性旋翼高速直升机配平及旋翼系统气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类S97构型的高速直升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全机平衡方程的建立,开展共轴双旋翼、尾部推进桨的气动特性研究,着重分析了不同前进比下转速变化对拉力/推力、功率的影响,研究其气动环境与常规直升机的差异,并从全机角度出发,进行共轴双旋翼、尾部推进桨的功率占比分析,研究旋翼转速、飞行速度、需用功率之间的内在关系,得到了高速直升机气动特性的基本规律以及影响其气动效率的一些因素。(本文来源于《直升机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吕玉恒[7](2018)在《基于STM32单片机的自主飞行的四旋翼系统设计及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有关四旋翼飞行器的课研案例及发展前景,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它未来几种可能性的发展方向及其成熟的商业产品,基于四旋翼飞行器的飞行及动力学原理,建立四旋翼飞行器的运动及姿态转换模型,通过分析和优化四旋翼飞行器的模型,构建了数据采集系统、控制系统、通信系统模块,进行了飞行器硬件系统电路及器件选型、软件系统及自主飞快的设计,硬件系统电路主要包括四旋翼飞行器系统电路和遥控、通信、图显、模式控制的上位机硬件电路,软件系统包括遥控系统、监控系统、以及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系统及输出程序;本课题基于以实现低成本、小型化、多模式自主飞行的四旋翼飞行器的设计思路,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主要的控制芯片,进行了对四旋翼飞行器从硬件、软件、算法仿真等方面系统性的设计,并对飞行器自主飞行、悬停、一键返航等模式进行了算法及理论上的研究和以i2c为通信方式的数据采集、滤波进行了研究,并以mpu6050为例,对姿态角进行数据采集,采用了四元数与互补滤波算法的融合来实现姿态角的滤波以确保测量姿态角的精准;针对四旋翼欠驱动、强耦合、非线性、多输入多输出的特点,本文设计了内外双闭环的控制结构及滑模控制算法,并基于此结构基础上对位置、姿态控制环进行了算法抗干扰性能的改进,建立四旋翼飞行器模型并进行算法的设计及仿真分析,并利用Lyapunov稳定判据并验证。(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期刊2018-06-01)
田爱平,姜爱民,张慧[8](2016)在《从竹蜻蜓到直升机旋翼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蜻蜓目昆虫的古文献记载、蜻蜓的飞行特点以及葛洪在《抱朴子》中有关"飞车"记载的分析,指出现有文献中关于"竹蜻蜓"起源说法的不当之处.在分析竹蜻蜓的直升飞行状态和倾斜飞行的进动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直升机旋翼系统与竹蜻蜓的不同之处.指出直升机旋翼系统的拉力产生原理虽近似于竹蜻蜓,但现今已发展成为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科技含量远高于竹蜻蜓.古代的发明是由生活经验促成,与现代许多发明之原理相近,但是没有及时形成知识体系,仅停留在个案层面,不易推而广之;需要把经验逻辑化、体系化,才便于指导工程实践,形成良性循环.(本文来源于《力学与实践》期刊2016年03期)
杨洋[9](2015)在《基于直升机气动力学方程的旋翼系统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直升机旋翼系统的设计中,旋翼桨叶的稳定性和可控性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本篇文章基于直升机空气动力学中旋翼系统桨叶的挥舞变距耦合运动的理论方程,在其特殊飞行状态下(即悬停)建立旋翼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简化计算过程得出其在特征矩阵方程下的解值并绘制相对的零级图来更加直观的判断系统的稳定性。本文通过改变建立的模型中桨叶的某些主要设计参数变量来分析观察直升机在悬停飞行状态中的稳定性,这里主要讨论挥变度Kp对旋翼模型稳定性能的影响,并得出相应的设计改进结论。文章的第四部分主要结合控制工程中所学到的现代控制系统理论,在已建立的旋翼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闭环系统的特性和功能设计反馈校正补偿器,将模型一的不稳定状态通过整个系统控制器的设置转从而变得稳定。本文通过对直升机旋翼系统桨叶挥变耦合运动方程的理论分析出发,不仅仅考虑从改变其外型设计参数入手,同时还利用计算机系统研制能控制其内部硬件的补偿校正器,从多个方面提高直升机在悬停状态下桨叶运动的稳定性。面对直升机旋翼在飞行过程中复杂的运动形式和外界工况要求,现有的研究工作是建立在特殊理想条件下对旋翼桨叶运动展开的理论分析,还是不足以解决实际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然而今后工作将主要集中在前飞工况下的稳定性研究和更高精度控制系统的研发,已继续证实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设计思路在直升机稳定性分析中的普遍适用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5-06-30)
于立宝[10](2015)在《农用无人旋翼机旋翼系统气动分析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粮食的安全生产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强盛的有力保障。近年来病虫害发生频繁,对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能够及时有效的喷洒农药是防治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措施,因此植保作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农业植保模式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作业人员中毒事件时常发生,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无人机航空植保作业飞行高度低、药物漂移少、灵活性强,现在越来越受到政府与百姓的青睐。无人旋翼机的旋翼通过相对来流作用进行自转,产生升力,具有载重量大、低空性强、造价低廉、结构简单、操控便捷、故障率低、安全性高等特点,因此无人旋翼机更能适应农业航空植保作业要求。研究旋翼机旋翼系统气动特性对于无人旋翼机后期研制开发和其在农业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旋翼机研究背景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对旋翼系统预转与自转进行理论分析,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预转旋翼流场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并对旋翼进行预转和自转试验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从运动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对旋翼系统工作机理进行分析,建立自转旋翼数学模型,分析了预转与自转工作状态下不同工作参数对旋翼气动特性产生的影响。(2)利用GAMBIT软件对旋翼流场划分网格,导入CFD软件FLUENT中,选择标准的k??湍流模型,采用SIMPLE算法,对旋翼预转时周围流场分布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旋翼上下表面压力差随着桨距角和前倾角的均增大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随着转速的增大呈现递增的趋势。(3)以桨距角、前倾角、转速为试验因素,预转升力、消耗功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是显着的,各因素交互作用是对预转升力和消耗功率影响的主次顺序均为:转速>桨距角>前倾角。优化出各因素的最优组合,即:桨距角8°,前倾角3.5°,转速390r/min。(4)对旋翼进行自转试验,拟合出各因素与试验指标的数学模型,分析交互作用时各因素对两个试验指标影响作用的大小关系,均为:风速>桨距角>后倒角。对各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得到最优组合:桨距角9.5°,后倒角7.5°,风速8m/s,并利用试验验证其可信度。综上所述,通过对无人旋翼机旋翼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最后进行试验验证,揭示了旋翼系统的气动特性,为后续无人旋翼机的研制开发和操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旋翼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自抗扰控制器(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参数难以整定、固定参数不能适应外界环境改变、扩张状态观测器与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部分中参数关系模糊问题,本文提出了共轭梯度整定自抗扰控制器重要参数算法,以解决自抗扰控制器设计存在的参数收敛速度慢与精度的限制问题。本文研究主要从以下叁个方面展开:1、系统误差函数构建通过被控系统输出值与期望值之间的误差构造系统误差函数,通过共轭梯度算法构造出该函数的搜索步长与搜索方向,结合ADRC结构方程不断迭代出自抗扰控制器内部五个重要参数以准确反应系统参数的变化,提高了被控系统适应环境的能力。2、ADRC参数关系函数(ADRC-PRF)ADRC内部五个重要参数的相互影响增加了参数整定的难度,相关文献仅实现ESO内部参数的部分描述,ADRC并没有达到最好的控制效果。ADRC-PRF(ADRC-Parameters Relational Function)实现了自抗扰控制器全参数化关系函数,解决了参数间相互影响、难以整定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了ADRC的控制效果。3、共轭梯度算法整定ADRC参数(CGA-ADRC)ADRC中共有14个参数需要调节,其中ESO部分中参数与NLSEF部分中参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被控系统的整体控制效果,因此以上五个重要参数的动态整定显得尤为重要。在系统误差函数、ADRC-PRF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共轭梯度算法(Conjugate Gradient Algorithm,CGA)整定ADRC参数的方法,改变了传统ADRC内部重要参数固定不变的状态。本文搭建了四旋翼飞行器系统实验平台,完成了算法优化后的四旋翼系统稳定性、姿态角跟踪等实验。结果表明,较之传统ADRC、串级PID控制器,所提算法可以快速整定ADRC关键控制参数,且姿态控制精度分别提高了27.6%、51.1%,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旋翼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牛新海,张杰.昌飞直升机旋翼系统抗疲劳制造技术取得新突破[N].中国航空报.2019
[2].姜海涛.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四旋翼系统设计与优化[D].太原理工大学.2019
[3].左剑楠,范继祥,庞新雨.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的四旋翼系统辨识[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8
[4].童周强.直升机旋翼系统智能工厂管控系统研究与实践[C].2018年军工装备技术专刊论文集.2018
[5].范平平,张虎.直升机旋翼系统的CATIA参数化建模及多体运动仿真[J].南方农机.2018
[6].吴裕平,习娟,范俊.共轴刚性旋翼高速直升机配平及旋翼系统气动特性研究[J].直升机技术.2018
[7].吕玉恒.基于STM32单片机的自主飞行的四旋翼系统设计及算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8
[8].田爱平,姜爱民,张慧.从竹蜻蜓到直升机旋翼系统[J].力学与实践.2016
[9].杨洋.基于直升机气动力学方程的旋翼系统稳定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5
[10].于立宝.农用无人旋翼机旋翼系统气动分析与试验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