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组织培养的研究

马尾松组织培养的研究

殳晓强[1]2017年在《马尾松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广东信宜市林科所国家马尾松良种基地的混合家系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对马尾松不定芽诱导、继代增殖、伸长和不定根诱导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农杆菌介导马尾松RCA小同工型基因转化马尾松成熟合子胚进行遗传转化研究,以期提高马尾松光合生产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马尾松成熟种子的最佳灭菌方法为70%酒精消毒1min+0.1%升汞灭菌10min,成活率为90%。2.以马尾松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DCR+1.0mg/L6-BA+0.05mg/L NAA+30g/L蔗糖+6.7g/L琼脂,pH=5.8,诱导出的不定芽生长健壮、翠绿,最高诱导率为78.54%。同时在培养基中添加10mg/LVc能有效抑制外植体褐化。3.马尾松不定芽增殖的合适培养基为DCR+0.5mg/L6-BA+0.2mg/LIBA+10mg/L Vc+30g/L蔗糖+6.7g/L琼脂,pH=5.8。增殖后的芽翠绿,生长健壮,增殖系数为12.74。4.马尾松不定芽伸长的适宜培养基为DCR+0.15mg/LIBA+30g/L蔗糖+10mg/LVc+6.7g/L琼脂,pH=5.8,最高不定芽高7.8cm,不定芽徒长,茎伸长方面显得不明显。5.马尾松诱导不定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DCR+0.5mg/LIBA+0.5mg/LNAA+30g/L蔗糖+10mg/LVc+6.7g/L琼脂,pH=5.8,生根率为10.0%,生长良好,有利于移栽的成活。6.在遗传转化选择压和抑菌抗生素浓度的确定试验中,筛选标记基因为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II),采用卡那霉素和头孢霉素作为筛选抗生素和抑菌抗生素。经过梯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50mg/LKan、200mg/LCef作为筛选时的选择压和抑菌抗生素浓度。7.在马尾松成熟合子胚遗传转化体系研究中,分析了影响成熟合子胚转化率的几个因素(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乙酰丁香酮浓度),结果显示预培养时间为3d,菌液浓度OD600=0.6,侵染时间20min,共培养时间为3d,AS浓度为100μM是获得抗性芽较好的转化条件。8.对未转基因的马尾松进行实时定量得知,RCA小同工型基因在嫩叶中表达最高,茎中次之,根中表达量最低。

杨艳[2]2007年在《马尾松幼胚培养及幼茎愈伤组织诱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重要的乡土速生针叶树种,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探索该树种的离体繁殖技术,建立快速繁殖体系,对该树种的遗传改良研究和开展基因工程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本文以马尾松幼胚、实生苗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器官发生和愈伤组织培养研究,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器官发生或愈伤组织产生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分别采用了马尾松幼胚和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在灭菌过程中,我们分别对它们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并比较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灭菌效果,结果表明:在两种外植体的不同处理中,酒精在灭菌过程中作用比较显着,灭菌时间过短,灭菌不彻底,外植体容易受到感染;灭菌时间过长,虽然灭菌效果好,但由于外植体比较幼嫩容易受到损伤,导致外植体死亡。在对马尾松幼胚的灭菌过程中,最佳的消毒方法为:75%酒精表面灭菌30s,之后再用0.1%升汞浸泡8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6次;对马尾松幼苗灭菌最好的方法是采用75%的酒精浸泡20s,0.1%的升汞浸泡8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6次,其污染率和死亡率均最低,仅为3.71%。2.在马尾松的直接器官发生的培养中,防治褐化的有效途径是在培养基中添加0.15g/LVc,且两天转接一次,以缩短外植体在原来培养基上的停留时间,减少褐化的几率。同时通过大量的比较分析,得出:在起始培养阶段,WPM培养基中的萌发率高于培养基GD和DCR,且其生长状况较好。BA、KT和NAA最适合的浓度水平分别为1mg/L、0.5mgm和0.15mg/L,NAA浓度过高使愈伤化程度加大。具体的来说,比较适合马尾松丛芽诱导的培养基组合为WPM+lmg/L BA+0.5mg/L KT+0.15mg/L NAA+0.15g/L Vc;在丛生芽的增殖和伸长培养中,最适宜的培养基组合是WPM+0.15mg/L NAA+0.15g/L Vc+0.5g/L Ac;生根培养中,效果最好的培养基组合为WPM+2mg/L IBA+0.15mg/L NAA+0.5g/L Ac,且生根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浓度以20g/L为宜。3.在马尾松的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配比对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必须通过不断调整各激素浓度之间的比例,以利于马尾松愈伤组织的诱导,本试验得出的诱导马尾松愈伤组织最佳的培养基组合为GD+2.5mg/LNAA。同时,通过大量试验和研究分析发现,NAA在马尾松愈伤组织的诱导中起着主要的调控作用,缺少NAA,愈伤组织就很难形成,由此可以看出,NAA是诱导愈伤组织的必需因子。4.通过大量的比较分析,我们得出马尾松幼胚较马尾松幼嫩茎段的再生能力强,且比较容易诱导分化出再生小植株。

张宇[3]2003年在《马尾松组织培养的研究》文中认为以广东信宜、广西桐棉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优良种源成熟合子胚为起始外植体,研究了马尾松在组织培养条件下,不定芽的诱导、分化、伸长及生根。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DCR+0.5mg/L 6-BA+0.05mg/L NAA,分化频率可达100%;接种3-4周后将已形成不定芽原基的合子胚转入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中,2周后可分化出大量不定芽丛;之后继代于不添加任何激素的GD基本培养基中,芽伸长效果较好;生根培养基为1/2GD+2mg/L IBA+0.05mg/L BA,生根率达78.8%。不定芽一般在生根培养基中培养4-6周后可形成根,在根长达1-2cm时打开培养瓶封口膜炼苗3-5天后即可进行移栽。 研究观察表明,以马尾松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诱导的不定芽原基形成一般发生在萌发的子叶或靠近子叶的上胚轴处。培养基中配合使用生长素较单一使用细胞分裂素的诱导效果更为理想,且BA与NAA组合效果略好于BA与IBA的组合,生长素(NAA,IBA)浓度在0.05-0.1mg/L之间为宜。实验证明,不定芽原基的诱导完成后,及时转入降低激素浓度的分化培养基中,是分化产生大量高质量不定芽的必要条件。 本研究还以马尾松成熟合子胚育出的无菌小苗为外植体建立针叶基潜伏芽的诱导增殖和试管无性系。马尾松无菌小苗针叶束基部潜伏芽诱导中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效果以KT为佳。最佳诱导培养基为DCR或GD+KT1mg/L+IBA0.2mg/L,潜伏芽分化率分别为95.7和94.5%。经伸长培养后小苗的诱导生根与移栽同诱导不定芽分化生根过程类似。 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中,诱导马尾松合子胚脱分化形成白色粘性愈伤比较容易,且一定激素浓度范围之内的培养基之间并无明显差别。而在以后的生长和保持过程中,2,4-D浓度偏低的组合愈伤组织相对生长状态较好且保持时间较长,而且1<生长素:细胞分裂素<3的组合对愈伤组织的保持和增殖比较合适。所以笔者认为在马尾松成熟合子胚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保持中,生长素(2,4-D、NAA)的浓度在0.5-2mg/L之间,且将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BA、KT)配合的比例保持在1-3之间效果较好。如何促进胚性愈伤组织的分化及体细胞胚的萌发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上述研究为马尾松优良无性系的快速繁殖、以及发展马尾松的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技术,进而开展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张佳雯[4]2018年在《马尾松苗抗松材线虫病评价技术标准化研究》文中提出松材线虫病(Pine Wilt Disease)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其病理复杂,防治困难,对松树进行抗性选育是防御松材线虫病的重要方法。全国有17个省份都发生了松材线虫病,有些省份如安徽、江苏已经选育出了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病品种,并大面积推广种植,而在广东省内还未见报道。因此,急需开展对抗松材线虫病松苗的选育工作。本研究选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桐棉马尾松种子,在广东省信宜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苗圃育苗和广东省信宜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的信宜马尾松苗,开展苗期马尾松抗松材线虫病评价技术标准化研究,主要取得如下创新性结果:1、建立了叁月生苗期嫩梢表皮划伤接种技术。具体操作如下:在松苗梢头下约3cm处的茎干处,往下拔约2cm的针叶;用锋利的解剖刀在拔去针叶的茎干处纵划两条约1.5cm长的伤口;用封口膜在拔去针叶的部位围成一小漏斗,保证不会漏水;用移液枪注入线虫悬浮液;用洗瓶将无菌水滴入保鲜袋中,套袋保湿,保持湿润环境;保湿两天。接种后7-10d桐棉马尾松发病,18d后死亡。且嫩梢表皮划伤接种法在黑松上得到验证。2、筛选出适合半年生苗期的松材线虫接种数量。利用嫩梢表皮划伤接种技术对半年生桐棉马尾松苗分别接种200、500、1000、2000、3000、4000、5000条松材线虫,接种200条松材线虫未发病;接种500、1000条松材线虫的植株从13d开始发病;接种2000、3000、4000、5000条松材线虫的植株从接种7d后开始发病;接种21d后,接种3000条松材线虫与接种4000、5000条松材线虫的发病株数无显着性差异。因此,3000条松材线虫是半年生桐棉马尾松苗最适接种数量。3、不同抗性水平马尾松接种松材线虫症状发展过程。高抗马尾松苗一直未发病。抗性松苗发病慢,接种前7d,几乎无明显变化,从第8d开始,松苗开始发病,接种10d后,桐棉马尾松接种处内部针叶少量发黄,梢头针叶下垂;接种13d后,梢头内部1/2针叶失水褪绿、卷曲、下垂;接种16d后,3/4针叶失水、褪绿、卷曲,仅剩少量外部绿色针叶;接种19d后,整株死亡,发黄。高感松苗发病快,接种后13d整株死亡、青枯。4、发现了松苗体内松材线虫扩增的种群动态变化趋势。高抗植株松材线虫数量侵入少,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无论高抗植株还是高感植株,松苗体内松材线虫数量下降,但是下降的趋势不一样。高抗植株体内松材线虫数量下降趋势快,而高感植株下降趋势较慢;高抗植株在12-24h下降最快,36-96h基本处于稳定状态,4d之后,桐棉马尾松体内松材线虫数量又显着下降;高感植株侵入的松材线虫数量多,在24-60h和72-120h基本处于稳定阶段,到了第6d,松材线虫数量又开始上升,表明线虫成功繁殖。对不同接种时间松苗体内松材线虫数量变化趋势的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它的抗性机理打下基础。5、探讨了信宜马尾松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采用DCR+0.5 mg/L NAA+450 mg/L Gln+2 mg/L 2,4-D+1.5 mg/L 6-BA+0.2 g/L Vc+500 mg/L CH作为信宜马尾松春梢茎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加入3g/L肌醇的培养基为继代增殖培养基;使用不同浓度TDZ对愈伤组织进行从暗培养到光培养的转化,以0.6mg/L TDZ加入培养基中诱导出的绿化愈伤组织最多,褐化愈伤组织最少,为保存和扩繁抗性马尾松材料打下基础。

朱丽华[5]2004年在《湿地松、火炬松和黑松的组培繁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湿地松和火炬松具有许多优良性状,然而,松针褐斑病的大面积流行制约了其在我国南方的发展;黑松作为优良的园林绿化和造林树种,在日本深受欢迎,但却受到松材线虫病的严重危害。目前,通过抗病选育的方式选出了一批优良的湿地松、火炬松和黑松家系并建立了种子园,但抗病种子产量有限,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因此,利用组织培养方式快速扩大繁殖现有的抗性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以成熟胚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发生建立了湿地松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用含高浓度6-BA的液体培养基处理湿地松成熟胚12~36小时,吸干后转移到无激素的培养基上,一个月后即可诱导产生不定芽。经60 mg/L6-BA的液体培养基处理12~24小时后,不定芽诱导频率及平均每外植体产芽数达到最高,但芽体较小,在继代培养基中伸长较慢。经30mg/L 6-BA的液体培养基处理12-36小时后,不定芽诱导频率较低,但不定芽较健壮,在继代培养基中伸长较快。6-BA浓度大于80mg/L时不利于外植体生长及不定芽的分化。伸长的不定芽在改良1/2GD+NAA0.05mg/L的培养基中培养4周后可形成不定根。 (2) 以带子叶顶芽为外植体诱导丛生芽建立了湿地松组织培养的再生体系。诱导培养基中单独添加细胞分裂素即可诱导湿地松丛生芽的发生,6-BA效果优于KT;培养基中配合使用生长素较单独使用细胞分裂素效果更理想。基本培养基、6-BA及NAA的浓度、处理时间等对丛生芽诱导有较大影响。在改良GD+6-BA4~5 mg/L+NAA0.05~0.1 mg/L的培养基上培养4~5周,其丛生芽诱导率最高达95%;已分化的丛生芽继代在无激素或添加活性炭或生长素(NAA或IBA)的GD培养基中伸长较快;丛生芽单个切下继代培养在改良GD+6-BA3.0 mg/L+NAA0.1 mg/L的培养基上增殖较快。将嫩梢切下置于附加NAA0.05mg/L或IBA2.0 mg/L或NAA0.05 mg/L+IBA2.0 mg/L的1/2GD培养基中培养30天后均可形成不定根,生根率分别为53.3%、51.6%、64.7%。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达85%。 (3) 采用带子叶顶芽为外植体建立了黑松、火炬松组织培养的再生体系。较适合黑松丛生芽诱导的培养基为改良GD+6-BA4~5 mg/L+NAA0.1 mg/L,诱导率在90%左右。火炬松在改良GD+6-BA4 mg/L+NAA0.02 mg/L的培养基中诱导率较高(86.7%)。改良GD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或微量生长素明显促进火炬松的伸长,对黑松丛生芽则无促进作用。较适合黑松丛生芽伸长的培养基为无激素的改良GD培养基,但其伸长速率比火炬松、湿地松低。将黑松、火炬松嫩梢切下置于附加NAA0.05 mg/L的1/2GD培养基中培养30天后均可形成不定根,但生根率很低,分别为5%、12.5%。

郑武林[6]2014年在《马尾松与落叶松高效离体再生体系建立》文中研究说明1.马尾松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在比较研究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成熟合子胚和下胚轴再生性能的基础上,以马尾松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马尾松下胚轴离体再生的多种因素,建立了马尾松下胚轴离体再生体系。实验结果表明:马尾松实生幼苗的最佳表面消毒条件为75%的酒精消毒30s、0.1%升汞处理6min;马尾松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DCR+2.0mg/L BA+0.2mg/L NAA,愈伤组织诱导频率为98.8%;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DCR+0.5mg/L BA+0.05mg/LNAA,分化频率达91.04%,平均每个外植体产生不定芽数为18.95个;不定芽在培养基DCR+0.1mg/L BA+0.05mg/L NAA中得到有效的伸长,芽的平均长度为2.22cm;伸长的芽苗转接到培养基1/2DCR+0.4mg/L IBA中可以获得很好的生根效果,生根频率为94.2%,再生植株的移栽存活率为85.9%。马尾松下胚轴再生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展开马尾松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2.落叶松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以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rry.)实生幼苗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落叶松下胚轴离体再生的多种因素,建立了落叶松下胚轴高效离体再生体系。实验结果表明:落叶松实生幼苗的最佳消毒条件为75%的酒精消毒30s、0.1%升汞处理5min;落叶松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DCR+2.0mg/LBA+0.2mg/LNAA,光照培养下可以获得致密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频率为85.93%;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DCR+0.5mg/LBA+0.05mg/LNAA和DCR+0.7mg/L BA+0.07mg/LNAA,分化频率分别为71.05%和68.52%,平均每个外植体产生不定芽数分别为为9.85个和7.95个;不定芽在不添加植物激素的培养基DCR0中可以得到生长状态较好的的伸长苗;伸长的芽苗转接到培养基1/2DCR+0.4mg/L IBA中即可获得很好的生根效果。

薛鹰[7]2006年在《马尾松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优良种源广西桐棉松成熟种子和实生苗为起始外植体,研究了马尾松在组织培养条件下,无菌顶芽体系的建立,定芽的诱导、伸长、继代、生根及移栽。结果表明:马尾松成熟种子经二次灭菌处理,其灭菌率可达69.7%,同时发芽率可达67.9%(种子发芽率为71.3%)。而露天培养50d的实生苗经刷洗及表面灭菌,其灭菌率达100%,存活率亦为100%。建立了以顶芽为外植体以芽繁芽的增殖体系,用于组织培养的外植体顶芽最佳苗龄为100d左右,最佳培养基为GD(改良)+BA3.0mg/L+NAA0.05mg/L,其芽诱导率为100%,增殖系数为4.95。以诱导芽为外植体的初次继代增殖培养基为2/3GD(改良)+BA3.0mg/L+NAA0.05mg/L时,其诱导率为93.8%,增殖系数为4.69;培养基为DCR+BA2.0mg/L+NAA0.05mg/L时,其诱导率为100%,增殖系数为3.07;培养基为1/2GD(改良)+BA2.0mg/L+NAA0.05mg/L时,其诱导率为90.6%,增殖系数为4.22。筛选出了最佳芽伸长诱导培养基为GD(改良)+0.3%活性炭,两个月后可使诱导芽从0.6cm长高到约5.2cm。筛选出较好的生根培养基为2/3GD(改良)+IBA4.0mg/L,其生根率为26.7%。将炼苗两周的组培苗移植到经0.1%KMnO_4灭菌的黄心土中,1月后成活率为100%。

杨模华, 李志辉, 张冬林, 黄振, 丁贵杰[8]2011年在《马尾松嫩茎愈伤组织保持、增殖与不定芽分化培养》文中提出笔者以马尾松嫩茎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针对愈伤组织保持、增殖和分化培养中容易出现褐化死亡的现象,探讨培养基中改变肌醇浓度引起的渗透压变化,调节激素配比和改变培养环境对愈伤组织保持、增殖和丛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改良GD培养基,添加肌醇3.0g/L,能有效地解决在愈伤组织增殖培养中的褐化问题;(2)在DCR培养基中添加KT1.0~2.0mg/L和NAA0.5mg/L能逐渐把增殖培养的马尾松愈伤组织从暗培养过渡到光培养,并保持增殖;(3)DCR培养基中添加KT1.0mg/L和TDZ0.5mg/L可以促进愈伤组织向丛生芽分化,并获得4个丛生芽。本研究结果为马尾松优良基因型快繁中愈伤组织保持、增殖和分化培养提供了研究基础。

唐婷婷[9]2015年在《马尾松优良种源桐棉松组培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实验以马尾松优良种源桐棉松的种子作为起始材料,截取种子发芽后的顶芽作为外植体,进行顶芽的伸长生长、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的伸长生长、不定根的诱导等试验,对马尾松组培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种子消毒用75%酒精与0.1%HgCl,控制好消毒液的浓度以及消毒时间就能达到很好的消毒效果,用3%NaClO消毒种子对发芽有影响。未经过NaClO消毒的种子,污染率较小,并且发芽率较高。(2)SH培养基最适合顶芽伸长生长,同时在培养基中发芽获得的无菌外植体顶芽伸长生长较好。(3)不同发芽方式获得的外植体对不定芽的诱导没有较大影响,但是诱导不定芽的外植体长度对不定芽的生成有一定影响。(4)SH培养基最适合不定芽诱导,并且当NAA为Omg/L、6-BA1.5mg/L时不定芽的增值系数最大。(5)诱导桐棉松不定芽伸长生长最好的培养基是DCR+NAA0.3mg/ L+IBA0.8 mg/L。(6)1/3DCR培养基+NAA0.15mg/L+IBA0mg/L有利于不定根的诱导,不定根的诱导率最大,为76.5%。实验所用的ABT生根粉1号,对桐棉松不定根的诱导没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马尾松组培技术越来越成熟。上述实验为马尾松组培苗早日进行上山造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组培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杨模华[10]2012年在《马尾松种质资源分子评价与体胚发育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分布最广的针叶造林树种,其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广泛用于制浆造纸、建筑、松香等人工林建设。然而马尾松良种选育周期长、良种供应不足、无性繁殖困难,极大地制约着马尾松高效人工林的发展,本论文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湖南城步马尾松种子园117个优良无性系亲本材料,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关系分析,种质遗传异质性鉴定;并对影响马尾松幼胚体胚发育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马尾松体胚发育技术体系,以期为发展马尾松短周期育种策略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在117个无性系中ISSR标记检测到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种源群体由于受到种质起源时遗传基础宽窄的影响以及湖南地理气候的选择作用,表现出遗传多样性的差异性。10个ISSR引物共检测到的210个多态位点,位点出现频率在0.0044~0.9744之间,平均为0.4174;10个引物的香农熵值分布在4.657~6.160之间,平均为5.283;不同种源间P值分布在77.98%~90.37%范围内,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值为96.33%,;6个种源群体内期望杂合度(He)分布在0.3598~0.4252之间,平均为0.3887;种源群体遗传分化固定指数Fst值分布在0.3176-0.3414之间,平均为0.3276;种源群体的平均遗传异质性指数M DIST为0.3306~0.3414之间,平均为0.3352;从以上种源群体遗传多样性数值分析表明,现湖南选育的广西种源群体无性系遗传基础较窄,遗传异质性高。2)以Structure2.3.4对117个无性系聚类可分为最优3组,分组群体间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11.32%,高于种源模型(2.60%)、地理气候区模型(2.77%)和省份模型(2.72%)的AMOVA分析的群体间变异量比例,相应的Structure2.3.4模拟分组的群体内变异为88.68%,这样Structure2.3.4的模拟分组分析,提高了不同分组群体间的遗传变异比例,有利于在不同分组群体内选择杂交亲本,提高马尾松种子园的杂种优势。种源群体间的遗传变异比例小于地理气候分区群体间遗传变异比例的结果表明,各个激素影响因素的主次排序为6-BA>KT>NAA>2,4-D,诱导培养基激素组成优方案推荐为:LP+2,4-D2.Omg/L+6-BA1.5mg/L+NAA0.5mg/L+KT1.0mg/L;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质量而言,激素因素主次排序为KT>NAA>2,4-D>6-BA,提高愈伤诱导质量的优方案推荐为:LP+2,4-D0.5mg/L+6-BA1.5mg/L+NAA0.3mg/L+KT0.5mg/L。低浓度的2,4-D有利于马尾松胚性愈伤组织的质量提高。7)马尾松胚性愈伤增殖培养中,胚性愈伤继代培养的次数有限,这与胚性胚柄细胞团内胚性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以及发育阶段的不同步密切相关。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胚性愈伤外观形态表现上趋于老化,在显微细胞学水平观察,表现胞质浓厚的胚头细胞数量增多、液泡化胚柄细胞体积增大,数量增多,胚性愈伤的整体发育状态由PEM Ⅰ逐步向PEM Ⅱ、PEMⅢ和EM的方向发展;但同一时期的胚性愈伤中同时存在处于PEM Ⅰ、PEM Ⅱ、PEMⅢ发育阶段胚性细胞,甚至有早期体细胞胚SE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马尾松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的研究[D]. 殳晓强. 南京林业大学. 2017

[2]. 马尾松幼胚培养及幼茎愈伤组织诱导研究[D]. 杨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

[3]. 马尾松组织培养的研究[D]. 张宇. 南京林业大学. 2003

[4]. 马尾松苗抗松材线虫病评价技术标准化研究[D]. 张佳雯. 华南农业大学. 2018

[5]. 湿地松、火炬松和黑松的组培繁殖技术研究[D]. 朱丽华. 南京林业大学. 2004

[6]. 马尾松与落叶松高效离体再生体系建立[D]. 郑武林. 江西农业大学. 2014

[7]. 马尾松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D]. 薛鹰. 广西大学. 2006

[8]. 马尾松嫩茎愈伤组织保持、增殖与不定芽分化培养[J]. 杨模华, 李志辉, 张冬林, 黄振, 丁贵杰.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9]. 马尾松优良种源桐棉松组培技术的研究[D]. 唐婷婷. 广西大学. 2015

[10]. 马尾松种质资源分子评价与体胚发育技术研究[D]. 杨模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

标签:;  ;  ;  ;  ;  

马尾松组织培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