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农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惠志丹[1](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难题,事关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但距离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两会中又提出“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即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五个振兴”为我们指明了乡村发展思路,但乡村人才振兴是关键,是破解乡村发展瓶颈问题的核心,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要素。农业高校作为农科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也是使命所在,应为乡村振兴承担起更大使命担当,服务乡村人才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本研究首先进行了文献梳理和理论概述,对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人才振兴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了本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其次对农业高校与乡村人才振兴进行了关联分析,论述了农业高校与乡村人才振兴的内在关系,结合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了乡村人力资本的“短板”,通过对国家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分析和湖北省建始县农村实践调研,发现乡村主要存在人力资源数量减少、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人才回流和引进困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挖掘了影响乡村人力资本的主要影响因素,梳理了乡村振兴对农业高校的人才需求。然后通过案例研究法结合高校职能理论分析了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在服务乡村人才振兴方面的主要做法,从中获得了重要启示。最后基于乡村人力资本的“短板”与需求,结合三所农业高校的典型经验做法,运用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理论和产学研一体化理论,从乡村人才规模、素质、结构和人才健康发展角度提出了农业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选择:一是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扩大乡村人才规模;二是加强乡村教育培训,提升乡村人才素质;三是创新人才培养环节,优化乡村人才结构;四要改善乡村人力资本环境,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通过本研究提出农业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以期对高校尤其是农业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借鉴。高校应不断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加强探索与实践,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陈桂梅[2](2020)在《文化自信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培育路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当今世界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与碰撞,形成了多元文化的大格局。在这一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的多次报告中都提到了文化自信的相关概念及其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和意义。高中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由于他们自身心智发育和文化阅历的不成熟、不丰富,导致他们在面对多元文化的挑战和冲击下,难以树立和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高中生文化自信的缺乏是导致他们文化适应不良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这也将会直接地影响他们树立和形成正确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和良好的文化生活态度。因此,对高中生进行文化自信思想意识培育也是现在以及今后教育工作中长期而重要的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渠道,也是培育高中生的文化自信主要教学渠道和教育手段,但本文并不局限于课程教学,还将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教师和学生等影响文化自信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进行研究。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观、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基于对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现实性进行分析,通过在实习期间的实地考察和对教师及学生的访谈,并在查阅相关资料及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课堂实录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文化自信的现状进行调查及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发现:由于文化自信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受多元文化的消极影响、学校和教师重视程度不高、教材渗透度低,以及学生文化自信意识薄弱等原因,文化自信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培育质量并不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原因对文化自信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培育路径进行研究,发现通过建立文化自信有效培育机制、转变学校和教师传统落后的教育理念,同时在合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可以有利于开展高中生文化自信的意识形态教育,也能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文化自信的有效性,进而有效地提高高中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刘海涛[3](2019)在《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高等教育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加快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本科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而我国本科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便开始进行以专业设置为核心的教学制度设计,并将专业始终视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这直接决定了专业设置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但长期以来,受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等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始终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至今也没有得以有效解决。研究型大学作为大众化时代承担精英教育责任的主体,其本科专业设置对其他类型高校起着重要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对其本科专业设置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整体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以研究型大学为切入点,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优化路径,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论据和对策思考。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数据分析、访谈调查等方法,基于实践与理论的双向建构,将论文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理性认识、实证研究及理论探讨。第一,在理性认识层面,通过问题提出、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剖析了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涵,并将其概括为一个纵横交错的体系。就纵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即完整系统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从专业生成到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就横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又表现为客观属性与主观价值的统一体,即科学合理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具有“相关逻辑特性总和”与“各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适应性”的双重特征。而且,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行为主体权力与需求的适应性,与其多元逻辑的特性总和是相互影响、对应统一的,并分别通过本科专业设置的过程与结果得以反映。由此,本研究将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概括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多元逻辑的协调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对专业设置各逻辑历史演变与基本诉求的分析,以及专业设置各利益主体权益的审视,对该理性认识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在实证研究层面,基于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主要从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进行实践分析。就其过程而言,主要包括本科专业内容确定、专业设置模式设计,以及各主体权力划配,即设置什么专业、怎样设置专业和谁来设置专业三个基本方面。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主要表现为,基于“统一管理,分级备案或审批”的国家行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模式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但仍然无法超越政府的主导作用,而社会与学生主体更是处于被相对忽略的状态;就其结果而言,主要包括专业结构布局状态与专业内涵建设状态两个方面。研究发现,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数量所呈现的静态与动态状况,还是本科专业布局所呈现的外部与内部结构,亦或是学生对各专业及其课程的认知状态,均表明各高校更为重视专业结构调整而忽视专业内涵建设。第三,在理论探讨层面,通过对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与结果的实践研究,本文将其基本特征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本科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根据对其特征的分析,本文认为,相对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而言,其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透过特征表面从学理层面,进一步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背后的问题本质进行理论反思。主要认为,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存在一定的历史惯性;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与冲突;本科专业设置中的利益关系存在一定的强制性割裂。基于此,本研究从专业作为一种课程组合来进行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出发,基于“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结合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主要提出,研究型大学应该从明确人才培养理念、健全专业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来调整专业价值取向、淡化本科专业结构、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4](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刘宇洋[5](2019)在《底线思维指导下人的发展安全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底线思维为指导,通过研究我国教育重大课题和难题之一的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到位的问题发现,一旦教育不当,学生就会出现许多严重问题,如身心健康问题、违纪违法问题和发展不充分问题,严重的可能出现英年早逝、判刑入狱、发展失败等情况,因此,提出了“人的发展安全”新概念,并对“人的发展安全”新概念提出的背景、起点和合理性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本文对“安全”和“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新阐述,具体表述为:“人的发展安全”是人在发展过程中,面对与人的发展相关的外部风险和自身发展不当产生的内部风险,通过采取防范措施使自身可能受到的伤害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的一种状态。本文还通过建立人的发展安全的数学模型,使影响人的发展安全的各项参数一目了然,为更好分析和解决人的发展安全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阐述了提出“人的发展安全”新概念后,对教育相关问题的思考,重点探讨了对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认识和解决当前教育难题的新思考。此外,本文还针对如何保障人的发展安全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具体措施。本文旨在通过“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提出和分析,保障我国教育目标的实现及教育难题的有效解决,从而为我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贡献绵薄之力。
刘敏[6](2009)在《对提高农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教育。其中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也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均以学科教育为主,
侯小改,刘素云,史学艺,刘守斌[7](2000)在《加强农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文中认为
詹伟峰[8](2018)在《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师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高校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场所,高校安全问题影响广泛,受到社会和人们的高度关注。尽管政府与高校都积极采取了各种提升高校安全管理的措施,但涉及师生的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社会环境、校园管理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之外,也暴露了高校师生安全素质缺失这一根本问题。安全素质缺失的根源还在于高校安全教育不够系统、深入、有效。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安全教育体系迫在眉睫。本研究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从系统的要素、特征与动力三个角度对高校安全教育进行分解,通过对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和缺陷的分析,对境外高校安全教育先进经验进行阐释和借鉴,以构建新时期我国高校安全教育体系。从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来看,局面可谓复杂。尽管各高校在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付出较多,也在不断改进,但从整体性、开放性、协同性、层次性各方面来审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改进空间。本研究基于丰富细致的实证研究,通过对境外四所高校的实地考察、调研访谈,对国内六所高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调研访谈,在此基础上获取大量数据和有效信息,对国内外高校安全教育有一个总体把握与评估,进一步提炼出有益经验做法及不足之处。从系统角度来看,境外高校则在安全教育方面先于我们作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如在整体性上,教育内容完善,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在协同性上,内部协调顺畅,构建了完善的组织架构;在开放性上,教育形式多样,形成了有力的校内外联动机制;在层次性上,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丰富的探索。这些探索及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供国内高校参考与借鉴,可根据我国及各高校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借鉴,去粗取精、博采众长。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优化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完善安全教育系统的特征,强化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扩大安全文化的影响等四个方面的措施,以期对我国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王平祥[9](2018)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文中指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是大学的基本价值和存在的最重要理由。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学人才培养的灵魂和核心,围绕立德树人,关键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尽管我国研究型大学正在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宏伟目标深入发展推进而备受关注,但本科人才培养仍存在很多不足,首当其冲的就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本研究紧紧围绕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探讨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问题和原因是什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如何调整和改革?通过系统研究,有利于促进研究型大学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和方向,改革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肩负起为社会发展与民族进步培育社会精英的历史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调研访谈等相结合的方法,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辩证统一的价值取向及引导、激励、调控和评价作用与功能。在此基础上,对50所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显示“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创新性人才和高级专门人才”等表述趋向一致,但存在着培养目标高远宽泛、表述杂乱、缺乏引领、价值失衡及趋同性强的问题,并从管理体制、教育理念、精英教育和通识教育等方面分析了具体原因。同时,比较研究了50所世界知名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其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发现其立意高远、富有个性,凸显了基础宽厚、追求创新、全球视野和人类情怀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学术取向、个体取向、社会取向、人类取向和向善取向特征。结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双一流”建设宏观背景,本文认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必须基于基本国情和研究型大学自身特点,坚守研究型大学使命和办学理念,构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推进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向素质教育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转变、向主体性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转变、向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社会公民和世界公民目标转变等三个战略性转变。并创新性地提出了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深入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建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机制等策略和建议。
徐丹丹[10](2015)在《关于探索打造农科类大学生第二成绩单的内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探索打造高校学生第二成绩单"成为2014年团中央确定的高校教育创新试点项目。文章结合当代农科类大学生特点,从农科类生源特点、学科特点、社会需求特点阐述探索打造农科类大学生第二成绩单的重要性,并就如何打造及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二、加强农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农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由来 |
1.1.1 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 |
1.1.2 乡村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
1.1.3 服务乡村振兴农业高校承担重要使命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3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概述 |
2.1 核心概念 |
2.1.1 乡村振兴战略 |
2.1.2 农业高校 |
2.1.3 乡村人才振兴 |
2.1.4 农业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高等学校职能理论 |
2.2.3 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
2.2.4 产学研一体化理论 |
3 农业高校与乡村人才振兴关联分析 |
3.1 农业高校与乡村人才振兴的内在关系 |
3.1.1 农业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是职能与使命所在 |
3.1.2 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对农业高校发展具有牵引作用 |
3.1.3 农业高校人才培养与乡村人才振兴协同共进 |
3.2 乡村人力资本存在的“短板” |
3.2.1 乡村人力资源存量减少 |
3.2.2 乡村人力资源素质偏低 |
3.2.3 乡村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 |
3.2.4 乡村人才回流与引进困难 |
3.3 乡村人力资本的主要影响因素 |
3.3.1 乡村产业对人才规模形成带动有限 |
3.3.2 教育和培训不足影响乡村人才素质 |
3.3.3 人才流失加剧乡村人才结构性矛盾 |
3.3.4 乡村整体环境限制人才回流与发展 |
3.4 乡村人才振兴对农业高校的需求 |
3.4.1 亟需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与供给 |
3.4.2 亟需助力乡村职业培育与培训 |
3.4.3 亟需输送多领域优质人力资本 |
3.4.4 亟需人才和科技助力乡村环境改善 |
4 农业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案例分析 |
4.1 中国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服务模式 |
4.1.1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
4.1.2 开展乡村振兴教育 |
4.1.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4.1.4 深化人才科技服务 |
4.2 华中农业大学产业引领人才服务模式 |
4.2.1 推进产业扶贫模式形成 |
4.2.2 提供产业发展项目支撑 |
4.2.3 促进文化传承与品牌建设 |
4.2.4 发挥党建结对引领作用 |
4.2.5 助力乡村生态农业建设 |
4.3 福建农林大学助力乡村人才培育与开发服务模式 |
4.3.1 搭建人才服务平台 |
4.3.2 组建专家服务团队 |
4.3.3 助力乡村人才培育 |
4.3.4 开展农技推广服务 |
4.4 农业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启示 |
4.4.1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
4.4.2 加强产教融合发展 |
4.4.3 助力职业农民培育 |
4.4.4 鼓励开展社会服务 |
5 农业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选择 |
5.1 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扩大乡村人才规模 |
5.1.1 明确自身办学目标定位 |
5.1.2 加强涉农产业人才培育 |
5.1.3 推进产教融合项目发展 |
5.2 加强乡村教育培训,提升乡村人才素质 |
5.2.1 主动承担职业教育培训 |
5.2.2 鼓励开展农民继续教育 |
5.2.3 深化农业科技服务指导 |
5.3 创新人才培养环节,优化乡村人才结构 |
5.3.1 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
5.3.2 完善农科人才培养层次 |
5.3.3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方法 |
5.4 改善乡村人力资本环境,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
5.4.1 助力乡村生态环境建设 |
5.4.2 助力乡村公共服务改善 |
5.4.3 共建乡村人才服务机制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研究生期间科研、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2)文化自信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培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1.政策依据 |
2.理论意义 |
3.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文化 |
2.文化自信 |
3.高中思想政治教育 |
(二)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2.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观 |
3.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
4.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文化自信的必要性研究 |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文化自信的主要特征 |
1.文化自信培育的传承性 |
2.文化自信培育的时代性 |
3.文化自信培育的发展性 |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 |
2.传承并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
3.践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文化自信的现实性 |
1.时代多元化发展的要求 |
2.高中践行素质教育的要求 |
3.新时代高中生健康成长的要求 |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文化自信的现状调查及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文化自信的个案分析 |
1.课堂实录分析 |
2.通过分析课堂实录得出结论 |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文化自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多元文化的消极影响 |
2.学校重视度不高 |
3.新时代教师素养培养欠缺 |
4.教材内容渗透度较低 |
5.学生文化自信意识薄弱 |
四、文化自信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培育路径研究 |
(一)建立健全文化自信培育的有效机制 |
1.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合机制 |
2.建立健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 |
3.完善新媒体网络传播运行机制 |
(二)加强学校对文化自信的培育 |
1.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
2.加强培育文化自信政策支持 |
3.提高校园文化自信宣传力度 |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
1.整体提高教师文化素养 |
2.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文化素养 |
3.教师要不断增强教学技能 |
(四)合理利用教材内容 |
1.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宣扬 |
2.提高中国红色革命文化的影响 |
3.强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地位 |
(五)加强学生文化自信意识建设 |
1.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
2.引导学生弘扬中国精神 |
3.培养学生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责任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课堂实录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
后记 |
(3)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已有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
二、分析框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 |
第一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二、过程与结果:本科专业设置内涵的综合反映 |
第二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各逻辑的协调统一 |
一、学科知识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在规律 |
二、市场需求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社会应用 |
三、个体发展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价值回归 |
四、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整合与统一 |
第三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各利益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 |
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利益主体的构成 |
二、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各主体的权益审视 |
三、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制衡与统一 |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内容确定的实践分析 |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实践分析 |
二、基于高校层面的实践分析 |
三、基于专业内容变化的实践分析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模式的实践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口径与方向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时间与空间 |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权力配置的实践分析 |
一、对政府权力的分析 |
二、对高校权力的分析 |
三、对社会权力的分析 |
四、对学生权力的分析 |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的实践分析 |
一、从学科专业数量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二、从学科专业结构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三、从社会人才需求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实践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体系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用性 |
三、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学生发展的适用性 |
第三节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分析 |
一、访谈样本的选择 |
二、访谈过程的实施 |
三、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与理论反思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 |
一、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 |
二、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 |
三、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 |
四、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 |
第二节 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论反思 |
一、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的历史惯性 |
二、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失衡与冲突 |
三、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割裂 |
第六章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回归 |
第一节 “谈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 |
一、基于内涵的合理性 |
二、基于管理的合理性 |
三、基于目标的合理性 |
第二节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对策思考 |
一、明确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专业价值取向 |
二、健全专业管理体制,淡化本科专业结构 |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 |
附录二: 2012-2017年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变化一览表 |
附录三: 2007与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专业布点与专业结构统计表 |
附录四: 案例高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规模前20位的专业及其就业率 |
附录五: 研究型大学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览表 |
附录六: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访谈提纲 |
附录七: 学生访谈编码手册(Codebook)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基础 |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
二、研究方法 |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
四、辅助软件 |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
附录二 数据索引 |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底线思维指导下人的发展安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底线思维指导下“人的发展安全”概念提出与内涵分析 |
第一节 提出“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背景 |
第二节 提出“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起点--底线思维 |
第三节 提出“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合理性分析 |
一、因“体”发展不当造成的人的安全问题分析 |
二、因“德”发展不当造成的人的安全问题分析 |
三、因“德智体美劳”发展不当造成的人的安全问题分析 |
第四节 “人的发展安全”概念探析 |
一、“安全”概念内涵分析 |
二、“人的发展安全”概念分析 |
第三章 “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教育思考 |
第一节 “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教育理论支撑 |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终身教育理论 |
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五、安全教育理论 |
第二节 “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教育认识提升 |
第三节 “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教育难题探索 |
第四章 人的发展安全现状分析——以天津大学部分学生为例 |
第一节 人的发展安全现状问卷调查 |
一、问卷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对象选定 |
三、问卷调查流程 |
第二节 调查数据及文字资料分析 |
一、调查对象自身发展安全现状分析 |
二、调查对象关于人的发展影响因素认知情况分析 |
三、调查对象现阶段保障安全的主要措施分析 |
四、调查对象对于人的发展与安全关系的认知情况分析 |
五、调查对象健康观、“三观”、发展观现状分析 |
六、调查对象面临的外部风险状况分析 |
七、调查对象对于人的发展安全的诉求及观点分析 |
第三节 调查对象人的发展安全现状总结 |
第五章 保障人的发展安全的实现途径 |
第一节 教育中保障人的发展安全的总体思路 |
第二节 外部风险的有效防范 |
第三节 内部风险的有效防范 |
第四节 防范措施体系的建立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底线思维指导下人的发展安全探析问卷 |
致谢 |
(6)对提高农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加强农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2 加强农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措施 |
2.1 着力提高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课程的质量 |
2.2 在公共课与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文化素质教育 |
2.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开设具有学校特色的第二课堂 |
2.4 建立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 |
(8)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校安全教育的溯源及其发展 |
第一节 安全 |
一、何谓安全? |
二、安全的内涵与外延 |
三、安全的特征 |
第二节 安全教育 |
一、安全教育的含义 |
二、安全教育的特征 |
三、安全教育的功能 |
第三节 高校安全教育 |
一、高校安全教育的发展历程 |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 |
三、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 |
四、高校安全教育的形式 |
五、高校安全教育的特征 第二章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 |
第一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理论视角——系统理论 |
一、系统理论的基础 |
二、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任务和方法 |
三、系统理论与教育 |
第二节 系统理论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
一、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 |
二、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 第三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实证分析之一:多案例比较 |
第一节 实证分析的实施 |
一、问卷与访谈提纲的设计过程 |
二、问卷与访谈提纲的内容框架 |
三、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实施 |
第二节 高校安全系统要素的分析 |
一、高校安全教育内容的分析 |
二、高校安全教育形式的分析 |
三、高校安全教育组织机构的分析 |
四、高校安全教育人员的分析 |
第三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特征分析 |
一、整体性特征分析 |
二、开放性特征分析 |
三、层次性特征分析 |
四、协同性特征分析 |
第四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动力分析 |
一、高校安全教育动力系统的构建 |
二、高校安全教育动力系统要素的分析 第四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实证分析二:单案例透析 |
第一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优化过程 |
一、安全教育内容的扩展 |
二、安全教育方式的创新 |
三、安全教育组织的变革 |
四、安全教育人员的培养 |
第二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特征的完善过程 |
一、整体性:树立全局观念 |
二、开放性:校内外联动机制 |
三、层次性:教育目标分层 |
四、协同性:部门间密切合作 |
第三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强化过程 |
一、体制机制的建立 |
二、科学技术的引进 |
三、资金和设施的投入 |
第四节 E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成效 |
一、各类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 |
二、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 |
三、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低 |
第五节 E高校未来安全教育体系的展望 |
一、强化全局意识,加强薄弱环节 |
二、拓宽宣传教育途径,构建立体式宣传教育模式 |
三、深化“警校联动”,提升安全教育开放性 |
四、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协同合作 |
五、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工作开展 第五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缺陷及其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整体性:忽视安全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
一、教育对象的群体特征 |
二、教育对象的思想和心理状况 |
三、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 |
第二节 开放性:低估社会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 |
一、社会环境风险 |
二、网络环境复杂 |
三、周边环境混乱 |
四、教育理念不当 |
五、其他不良因素侵蚀 |
六、资源尚未有机整合 |
第三节 协同性: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其影响 |
一、问题家庭教育不健全 |
二、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
三、家长的不良示范 |
第四节 层次性:高校安全教育观念与保障偏差 |
一、高校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不足 |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理念缺失 |
三、安全教育法律法规缺位 |
四、安全教育制度不完善 |
五、安全教育机制不健全 第六章 境外高校安全教育的相关经验启示 |
第一节 整体性:内容、人员、制度机制完善 |
一、内容全面且有针对性 |
二、人员专业且充足 |
三、制度机制科学完备 |
第二节 开放性:教育形式多样 |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 |
二、课堂与实践相结合 |
第三节 协同性:组织完备与协调 |
一、纽卡斯尔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
二、香港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
三、台湾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
四、东京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
第四节 层次性:多层面的安全文化建设 |
一、物质层面 |
二、制度层面 |
三、精神层面 第七章 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优化路径及措施 |
第一节 优化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 |
一、与时俱进、特色鲜明的安全教育内容 |
二、丰富多元、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方式 |
三、专业过硬、力量充足的安全教育队伍 |
第二节 完善安全教育系统的特征 |
一、整体性:把握安全教育的理念 |
二、层次性:健全安全教育的组织机构 |
三、协同性:提升安全教育各层面的协作 |
四、开放性:促进高校内外的合作与共享 |
第三节 强化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 |
一、制度建设 |
二、机制建设 |
三、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 |
四、经费投入与设施保障 |
第四节 扩大安全文化的影响 |
一、安全文化与高校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二、高校安全文化体系的功能和作用 |
三、高校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一: 高校安全教育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二: 高校安全教育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三: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质量学生评价问卷 |
附录四: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质量学生评价指标问卷 |
附录五: 高校安全教育访谈提纲 后记 |
(9)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2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若干理论问题 |
2.1 研究型大学应当发展一流本科教育 |
2.2 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与功能 |
3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 |
3.1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概况 |
3.2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特征 |
3.3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案例研究 |
4.1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案例描述 |
4.2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形成背景与依据 |
4.3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形成过程 |
4.4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路径 |
4.5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性辨析 |
5 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启示 |
5.1 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特征 |
5.2 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
5.3 世界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康奈尔大学案例研究 |
5.4 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借鉴与启示 |
6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突破与超越 |
6.1 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 |
6.2 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
6.3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调整 |
6.4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策略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相关学术会议 |
附录2:50所我国研究型大学校训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
附录3:50所世界一流大学使命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核心内容 |
附录4: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调查访谈提纲 |
(10)关于探索打造农科类大学生第二成绩单的内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打造农科类大学生第二成绩单的意义 |
二、打造农科类大学生第二成绩单的策略 |
(一)广泛开展学术讲座,鼓励科学研究 |
(二)大力推进教学改革,鼓励实践锻炼 |
(三)积极开展信息教育,鼓励信息获取 |
(四)加强人文教育,鼓励文理渗透 |
三、打造农科类大学生第二成绩单应注意的维度 |
(一)学生维度: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
(二)学校维度: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 |
(三)社会维度:广泛适应社会需求 |
四、加强农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研究[D]. 惠志丹.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2]文化自信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培育路径研究[D]. 陈桂梅.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3]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D]. 刘海涛. 厦门大学, 2019(08)
- [4]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5]底线思维指导下人的发展安全探析[D]. 刘宇洋. 天津大学, 2019(06)
- [6]对提高农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 刘敏. 广东饲料, 2009(06)
- [7]加强农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 侯小改,刘素云,史学艺,刘守斌.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S1)
- [8]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D]. 詹伟峰. 厦门大学, 2018(12)
- [9]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D]. 王平祥.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10]关于探索打造农科类大学生第二成绩单的内涵研究[J]. 徐丹丹.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