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化学;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己积极、自觉、主动地进行自己的学习活动。即学生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自主的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能自我调控、自我检测、自我评价的学习活动。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在校学习成绩,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类有机体有一种自我——主动学习的天然倾向。”所以,他主张“人的学习应以自主学习的潜能发挥为基础。《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的命题“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十分重要。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呢?下面是笔者的一些个人体会。
一、多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作为学生,他们最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敏锐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动机等角度出发,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与鼓励。教师恰到好处地夸赞学生,表示对学生一种行为的认可与肯定,以营造课堂教学的激励氛围,激励学生不断产生新的追求。成功,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成功,对学生树立自信意识也是极为有益的。
记得,一次新授课上,笔者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化学变化。笔者点名要张某回答。没想到他低着头,一言不发。这时很多学生都笑了,还有一位学生说,他上课回答问题会哭的。听了这话,笔者认为不可思议。这时笔者用眼神示意其他学生安静,走到他身边,弯下腰轻轻地对他说;“你把答案轻轻的告诉我。对的,我帮你大声的重复一遍;错了,我帮你纠正。”没想到他回答的不但语言表达完整,而且条理也很清晰。笔者大声地表扬了他。课后了解到,他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一直胆子非常小。后来笔者和他约定好,上课要举手回答问题,笔者做他的“扩音器”进行转述。此后,他上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次数逐渐变多了,声音也大了点。终于,有一次,他的声音比平时要大了很多。“你这次声音已经大了好多了,我不用走到你身边也能听到了。你能不能声音再大点,让全班同学都听到。”我边说边为他鼓掌。同学也鼓起掌来。掌声后他又重述了一次答案,声音也响亮了许多。“我会把你今天的表现给你妈妈打电话汇报的,让她也为你高兴。”以后他回答问题越来越积极,声音也很响亮。对于张某的进步,笔者感到很庆幸。当初笔者没有用简单的“请坐”或“请想好了再说”打发了之。而是充当他的“扩音器”,用行动去支持他、鼓励他,让他重拾自信,能大胆地回答问题。而这一切的获得都源于教师真诚的评价,“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教师真诚的评价语会像一缕温柔的春风抚摸孩子,会像点点春雨滋润孩子。学生在教师真诚的激励下获得最直接的成功感和满足感,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投入到化学学习中,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二、多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鉴于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的学习动力主要是兴趣,中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能认真地观察、记忆、想象和思考。因此,在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想方设法做一些趣味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时,笔者一上课就做了一个“徒手玩火,不伤手”的趣味实验。笔者取半盆水,加入洗手液搅拌产生大量泡沫,然后再向水中充入火机油——丁烷。用水捞起大量泡沫,用点火器点燃,手上大火熊熊,但火熄灭后笔者的手安然无恙。很多实践证明,像这样变化强烈、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现象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学习,学习的效果好、效率高。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要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因此笔者把很多演示实验都交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比如,在学习氧气化学性质——助燃性时,只告诉学生这类反应的条件是点燃。然后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当做到铁丝燃烧实验时,铁丝怎么也点不燃。此时,启发学生思考铁丝能否在空气中燃烧,怎样才能“点燃”铁丝放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呢。通过讨论知道要在铁丝上系一根火柴。然后我和一位学生各拿一瓶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学生做的无明显现象。“为什么呢”提示学生思考这个问题。有学生想到可能是集气瓶中的氧气太少了。“还能有什么原因呢?”然后笔者又演示了一边铁丝上系火柴的过程,那么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笔者在系火柴是把火柴掐掉了一部分。
三、多引导,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化学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之终生受用。学生常说,化学好学难记。确实,初中化学基本概念集中,化学用语的出现也集中,而有些化学知识确实需要记忆,如元素符号、分子式、化合价、特殊的化学方程式、易混淆的概念及物质的特性等,尤其是化学用语,必须记住,否则根本不可能学好化学。那么,如何记忆呢?对于元素符号的记忆笔者采取“提前介入,分散记忆”法。由于刚开始学习化学学生还是充满兴趣的,所以第二节课我就采取比赛的方法记忆元素符号。在后续的教学中利用卡片,默写等方法不断的重复以加强记忆。对于化合价的记忆采用顺口溜的方法,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钙镁氧硫锌,三价铝氮铁有二,四价碳硅五氮磷,硫有六四铜一二,化合价数要记清。像这样语言简练,比较上口的语句很容易被人记忆。对于化学方程式的记忆可以采用“现象辅助”法记忆。如,加热铜绿:绿色粉末→黑色粉末+水滴+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对初中化学中一些易混淆的概念,要求学生必须在理解透彻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如“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否则易发生混乱。这样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生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成绩自然会提高,学生就有了学习化学的成就感,就更会主动地去学习。
四、多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探究性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有学生动手动脑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代替包办,能有学生分析思考推断的问题教师就不要急于下结论,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如: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一节中,让学生自备一瓶雪碧,教师事先准备好其他所用实验仪器及药品:如酒精灯、烧杯、火柴、白铁皮等,然后拿起一瓶雪碧问:这里面向上冒的气泡是何物质?这时学生情绪高涨,有的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手了,这时老师应该及时地强调探究计划,指导学生有目的的探究。如:“你准备探究那些性质?”,由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和猜想。某同学的猜想为: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指导学生点燃两只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阶梯上,把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然后把从雪碧瓶中收集到的CO2沿烧杯壁倾倒,观察蜡烛先后发生的现象。
从实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二氧化碳可以使蜡烛火焰熄灭,下层阶梯上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后熄灭
教师问:A为什么蜡烛会熄灭?B为什么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后熄灭?
由学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像这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而设计的探究性教学,能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陶行知曾经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孩子的嘴巴,使之能讲。”实验探究,就要让学生的双手在课堂上动起来,让学生的眼睛在课堂上能够亮起来,让学生的嘴巴在课堂上能够响起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在眼观、手做、嘴讲的同时还怕脑子不想吗?只要脑子想,能力就会提高。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既学好了科学知识,又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学生的终生学习、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芦墟初级中学2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