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巷道布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巷道,煤层,近距离,围岩,数值,走向,工艺。
巷道布置论文文献综述
王振宇[1](2019)在《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合理布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放顶煤开采一直是煤矿厚煤层开采的重要开采方法之一,因为放顶工艺容易导致巷道受力及变形过大,针对此现象,不少学者已进行过研究。已有研究虽对放顶煤煤柱以及支护都有所研究,但是缺少对放顶煤工艺下煤柱对回采巷道稳定性系统的分析,本文详细讨论了煤柱宽度对回采巷道的影响,为实际煤柱的留设以及回风巷道的布置提供了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矿业装备》期刊2019年06期)
蒋京泰,杜君武,刘琪,刘曦,周鹏斌[2](2019)在《浅埋煤层群下位煤层巷道布置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浅埋煤层群下位煤层巷道布置受上位煤层开采影响较大。通过FLAC3D数值计算分别对下位煤层工作面巷道外错式、重迭式和内错式布置的破坏特征、应力和变形规律进行分析,得出了内错式布置巷道时的顶板应力变化、变形量和破坏范围相对较小,下位煤层回采巷道宜采用内错式布置。(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刘伟杰[3](2019)在《强动压下近距离下煤层巷道外错布置合理错距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解决强烈动压影响下近距离煤层上采空下煤层巷道外错布置合理错距的问题,以泰安矿12102运输顺槽为研究对象,采用围岩地质力学测试及评估、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模拟11102回采结束后12102运输顺槽及周边区域在不同外错煤柱尺寸条件下的垂直应力和塑性区变化规律,确定12102两顺槽均外错6.5 m布置较为合理,现场矿压监测表明,距掘进头60 m后变形基本稳定,在距掘进头79 m处两帮和顶板变形达到最大,两帮移近量最大值为90 mm,顶板下沉量最大为40 mm,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证了煤矿的安全生产。(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李晓勇,单雄龙[4](2019)在《回采材巷平行巷道走向布置与垂直巷道走向布置的超前支护优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连接处称为端头,是采煤工作面十分重要的顶板控制地段,工作面开采后承受工作面超前支撑压力的作用使两巷顶板大量下沉,甚至发生破碎、局部垮落;机头、机尾和其他设备体积较大,在移动设备时经常撤柱、支柱,反复支撑顶板,使得顶板更加破碎,因而工作面上下端头出口容易发生冒顶事故,是事故多发地段,如果再有基本顶来压的影响,其危险性就更大。所以对这地段顶板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工作面的正常生产,必须加强支护,进行特殊管理。(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研究》期刊2019年14期)
史江涛[5](2019)在《近距离煤层同采巷道布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某矿近距离煤层为工程背景,首先采用理论分析确定了上组煤开采对底板的破坏深度和回采巷道布置方式,然后针对上组煤开采侧向支承压力进行数值模拟,确定了同采回采巷道外错式间距为15m。针对外错式间距为15m条件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同采时巷道的屈服破坏特征和围岩变形量,研究表明,回采巷道外错式间距为15m的合理性,巷道围岩稳定。(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研究》期刊2019年13期)
刘浩[6](2019)在《煤矿开采中的巷道布置以及采煤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矿资源是国家最主要的能源之一,随着长年的开采,我国在化石能源的使用上累积了相当的经验,比如在煤矿开采的巷道布置和采煤工艺的研究上即是如此,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资源利用意识的提升,我国的相关技术人员在该方面再度推陈出新,又取得了一定的现代化建设成就,本文就针对我国近年来的煤矿开采的巷道布置技术和采煤工艺的一些技术方法进行探究。(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研究》期刊2019年13期)
王俊杰,白晓生[7](2019)在《香源煤业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巷道布置及支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香源煤业的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的地质条件,为了优化香源煤业2#、3#、4#煤层联合开采的巷道布置方式及支护方案,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等手段和方法,通过探讨下部煤层巷道回采方式以及上煤层开采对下煤层的破坏程度的分析和计算,提出3#和4#煤层采用同向内错式布置且内错距至少3m,适当可增加错距。并结合矿井现场观测巷道围岩变形量,对于局部层间距变小、无法施工锚索时,提出采用"锚网梁+11#工字钢棚"支护。结果表明:提出的3#和4#煤层巷道布置方式更合理,优化后的巷道支护方案对维护巷道围岩顶底板区域效果明显,同时此研究结果也为其他相似地质条件的矿井合理进行回采巷道布置及支护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煤炭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华伟[8](2019)在《煤矿开采巷道布置与采煤工艺技术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炭经济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初始,煤炭的开采支撑着我国大部分工业企业的发展。我国煤炭储量比较大,煤矿所在地的地质情况也是差别很大,在实际的开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很多,煤矿开采具有危险性和复杂性,所以在开采过程中需要科学完善的采煤工艺技术。该文主要是对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巷道布置和采煤工艺进行分析,加强采煤的科学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推动我国煤炭能源的有效利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19年20期)
贺心燕,宁掌玄[9](2019)在《深井大断面双巷布置回采巷道破坏机制及控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深井大断面双巷布置回采巷道二次采动期间围岩控制问题,以刘庄矿6203工作面回风巷为工程背景,根据现场实际观测情况分析了巷道变形特征,即回采期间巷道变形表现为底鼓量大于顶板下沉,煤柱帮变形远大于实体煤帮的非对称形态,巷道底板及煤柱帮围岩变形最严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护巷煤柱、围岩应力、围岩强度、支护形式对巷道底鼓的影响,认为护巷煤柱尺寸过小,支护参数不合理是导致巷道破坏变形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变护巷煤柱尺寸、优化巷道支护参数、局部注浆和留设卸压槽的底鼓控制技术。通过工程实践表明,新的支护方案使巷道围岩得到了有效控制,具有良好的安全技术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9年10期)
李楠[10](2019)在《西铭矿南六采区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布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铭矿南六采区8~#、9~#煤层距离近,9~#煤层开采时易受上部8~#煤层开采的影响,增加了巷道布置以及支护难度。采用理论分析、计算以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影响下部煤层回采巷道布置的因素有上部煤层的保护煤柱以及上部煤层开采后底板的破坏情况。为避开上部8~#煤层残留煤柱的影响,由理论计算可得8~#与9~#煤层回采巷道的内错距离不小于8 m;通过数值模拟可得当内错距离大于10 m时,残留煤柱对下部煤层的影响最小。现场观测围岩变形验证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本文来源于《山西焦煤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巷道布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浅埋煤层群下位煤层巷道布置受上位煤层开采影响较大。通过FLAC3D数值计算分别对下位煤层工作面巷道外错式、重迭式和内错式布置的破坏特征、应力和变形规律进行分析,得出了内错式布置巷道时的顶板应力变化、变形量和破坏范围相对较小,下位煤层回采巷道宜采用内错式布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巷道布置论文参考文献
[1].王振宇.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合理布置研究[J].矿业装备.2019
[2].蒋京泰,杜君武,刘琪,刘曦,周鹏斌.浅埋煤层群下位煤层巷道布置方法研究[J].煤炭技术.2019
[3].刘伟杰.强动压下近距离下煤层巷道外错布置合理错距研究[J].煤炭技术.2019
[4].李晓勇,单雄龙.回采材巷平行巷道走向布置与垂直巷道走向布置的超前支护优劣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19
[5].史江涛.近距离煤层同采巷道布置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19
[6].刘浩.煤矿开采中的巷道布置以及采煤工艺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19
[7].王俊杰,白晓生.香源煤业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巷道布置及支护研究[J].煤炭工程.2019
[8].华伟.煤矿开采巷道布置与采煤工艺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
[9].贺心燕,宁掌玄.深井大断面双巷布置回采巷道破坏机制及控制技术[J].煤矿安全.2019
[10].李楠.西铭矿南六采区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布置研究[J].山西焦煤科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