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气质论文_段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幼儿气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质,教养,幼儿,方式,同伴,特征,父母。

幼儿气质论文文献综述

段丹[1](2019)在《3-5岁幼儿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同伴接纳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对303名3-5岁幼儿进行问卷和同伴提名法测量,考察3-5岁幼儿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同伴接纳的关系。结果如下:①幼儿的气质类型及气质特征对幼儿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具有显着影响。②不同性别的幼儿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存在显着差异。③父母教养方式对同伴接纳具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32期)

段丹,贺琳,黄芳,李卓,陈有梅[2](2019)在《幼儿气质特征对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受欢迎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问卷和社会测量相结合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对338名3-5岁幼儿的气质类型和受欢迎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的气质类型及气质特征对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的受欢迎性有显着影响。(2)幼儿的气质特征可以预测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的受欢迎性。(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9年05期)

邓雯雯[3](2018)在《托班幼儿气质、母亲风格与延迟满足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延迟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是个体在面临种种诱惑时能否控制自己的即时冲动,而专注于更有价值的长远目标的能力。它是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和最重要的技能,而自我控制是人格发展的核心。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幼儿在童年期、青春期与大学时期,在学业成绩、社会能力、应对挫折和压力等方面都优于早期延迟满足能力差的幼儿。并且幼儿延迟满足的个体差异还能预知他们成年后的认知与社交能力。因此对早期幼儿的延迟满足及策略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早期是幼儿社会性和人格发展的敏感时期。本研究从遵义市播州区一所公办幼儿园的亲子班选取了 81名2-3岁的幼儿及他们的母亲,采用礼物延迟范式进行延迟满足的现状调查,并对实验观察中的延迟策略和母亲风格进行编码,通过问卷收集了气质的相关数据,探讨了托班幼儿气质、母亲风格与延迟满足的关系,得出结果如下:(1)托班幼儿能够完成礼物延迟任务,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延迟等待的时间提高,存在年龄上的差异;性别差异不显着。(2)托班幼儿延迟策略的使用以分心策略和言语策略为主,且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差异显着;其中言语策略在年龄和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3)通过实验观察,将母亲参与礼物延迟任务的部分,母亲与幼儿的互动行为分为非指示性和指示性的母亲风格。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母亲风格在延迟者的卡方检验中发现存在显着差异;而与人口学相关变量的差异均不显着。(4)托班幼儿气质在活动性与情绪性维度的得分最高,专注性维度的得分最低。各维度在年龄上均不存在差异;活动性在性别上差异显着,男孩在其平均分上高于女孩;反应性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存在显着差异,独生子女的平均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在母亲文化程度上,专注性和反应性差异显着,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母亲在两个维度上的平均分均高于专科与高中学历的母亲。(5)托班幼儿气质维度中的社会抑制性与延迟满足及延迟策略中的帮助策略和分心策略存在相关关系;母亲风格与延迟满足及延迟策略中的非言语策略存在相关关系;在延迟策略中,除无意义策略以外,其他四种策略与延迟满足都存在相关关系,基于其相关关系,对托班幼儿气质、母亲风格、延迟策略对延迟满足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延迟策略中的分心策略、言语策略和非言语策略对延迟满足有显着的预测作用。针对以上研究结果,对提高早期儿童的延迟满足提出了以下教育建议:(1)满足早期幼儿的需求,建立安全依恋;(2)家长要言而有信,以身作则;(3)教给幼儿学会等待的延迟策略;(4)给予幼儿自主的空间;(5)培养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应抓住关键期。(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施媚妮[4](2017)在《幼儿气质、情绪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主要为了探讨3-6岁幼儿气质、父母教养方式、幼儿情绪性和情绪调节的关系,以及不同性别的幼儿在情绪性和情绪调节中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对象为澳门北区两所幼儿园的321名家长和幼儿。研究结果显示,父母教养类型方式、幼儿气质与幼儿的情绪性都有相关性。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专制型和忽略型父母会减低幼儿的抑制控制能力和增加幼儿负面情绪,而权威型父母则可以提升幼儿的专注力、知觉敏感度和抑制控制能力;幼儿气质中的活动量和坚持度与幼儿知觉敏感度成正相关,而幼儿气质中的情绪强度、情绪调节中的注意力专注和抑制控制能力成负相关。(本文来源于《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期刊2017年20期)

汪芳[5](2017)在《父母参与和大班幼儿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父母参与对幼儿的认知、行为、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父母参与水平越高,幼儿各方面发展越好。父亲参与和母亲参与对幼儿各方面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幼儿气质可能是影响父母参与与幼儿发展的重要变量之一。本研究以上海市某区148名大班幼儿及其父母亲为研究对象,对大班幼儿的社会适应(包含7个维度:外化情绪问题、社交性、内化问题、攻击性、学习问题、孤独感和学校态度)、气质及其父母参与(包含3个维度:居家参与、学校参与和家校沟通)进行考察和评定,分析父母参与和大班幼儿社会适应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幼儿气质在父母参与和大班幼儿社会适应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如下:一、本研究中父母参与水平因幼儿性别存在显着差异,女孩的父母参与各维度水平均高于男孩;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父母参与无关;父母参与各维度存在显着差异,父母居家参与水平远高于学校参与和家校沟通水平,且父亲参与和母亲参与各维度存在差异,父亲各维度参水水平均低于母亲。二、父母参与、大班幼儿气质与幼儿社会适应相关显着,且父亲学校参与显着负向预测大班幼儿孤独感,大班幼儿气质的外向性、消极情绪和努力控制与大班幼儿社会适应显着相关。叁、父母参与和大班幼儿气质各维度水平对幼儿社会适应有交互作用,幼儿气质是父母参与和幼儿社会适应之间的调节变量。幼儿的外向性、消极情绪和努力控制水平不同,父母参与对大班幼儿社会适应的预测力也不同:低外向性幼儿,父亲低居家参与有利于其学习问题的减少,父亲高居家参与有利于其对幼儿园态度的改善;低消极情绪幼儿,父亲高学校参与有利于其内化问题的减少,父亲高家校沟通有利于其内化问题的减少,父亲低家校沟通有利于其社交性的改善;对低努力控制幼儿,母亲高学校参与有利于其攻击性行为的减少,母亲低学校参与有利于其孤独感的减弱,母亲高家校沟通有利于其学习问题的减少,对高努力控制的幼儿,母亲低居家参与有利于其孤独感的减弱,母亲低学校参与有利于外化情绪问题的减少,母亲高学校参与有利于其孤独感的减弱。(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7-06-10)

李复鹏[6](2017)在《父母婚姻质量、教养方式与幼儿同伴拒绝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同伴拒绝是同伴接纳过程中的一种社交地位,同伴拒绝对幼儿个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父母教养方式和父母的婚姻质量也是影响幼儿同伴拒绝的重要因素。随着幼儿的不断发展,幼儿在同伴交往过程中的良好体验会促进幼儿的发展,但是在影响幼儿的同伴交往的因素中,幼儿自身的气质特征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气质特征可能会影响到幼儿同伴拒绝的程度,目前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婚姻质量和气质都与同伴拒绝之间都存在相互影响,但是父母教养方式和婚姻质量对幼儿同伴拒绝的影响又通过气质特征来间接影响幼儿的同伴拒绝。鉴此,本研究首先选择幼儿气质特征这一变量,将这个变量引入父母教养方式和婚姻质量对同伴拒绝的影响机制中,探讨其中的关系,并通过建立一个有中介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型更为系统地探究了婚姻质量和教养方式对同伴拒绝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幼儿气质特征在父母教养方式、婚姻质量对同伴拒绝的关系中起到了不完全中介的作用,以期望为幼儿同伴交往中减少同伴拒绝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研究通过对父母教养方式、婚姻质量、气质特征及同伴拒绝的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深层分析,通过发放312份问卷,回收了 269份问卷,用SPSS、AMOS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深层分析和建构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幼儿同伴拒绝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男性幼儿占被拒绝儿童的近80%。(2)幼儿父亲教养方式中过渡保护、拒绝与否认、情感温暖与理解在性别上存在显着性差异;母亲教养方式中惩罚与严厉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父母婚姻质量中的婚姻满意度、子女和婚姻两维度在家庭结构中存在显着性差异;幼儿气质特征的负面情绪性在年龄上存在显着差异。(3)幼儿父母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与理解存在显着相关;父母婚姻质量中婚姻满意度、子女和婚姻与幼儿同伴拒绝呈显着负相关,夫妻交流、解决冲突方式与同伴拒绝呈显着差异。气质特征中注意力不集中、负面情绪性与幼儿同伴拒绝程度呈显着正相关,社会性能力、适应性和反应阈限与幼儿同伴拒绝呈显着负相关。(4)幼儿气质特征中注意力不集中和负面情绪性这两个维度对幼儿同伴拒绝程度有正向的预测作用,父母婚姻质量对同伴拒绝也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幼儿气质特征在父母婚姻质量、教养方式对幼儿同伴拒绝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王冠予,张艳[7](2016)在《幼儿气质活动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通过实验探究儿童的活动水平对儿童自身发展的作用,了解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活动性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实验室观察法对56名3-6岁的幼儿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儿童的活动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男孩活动水平明显高于女孩;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气质活动水平显着相关。(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6年22期)

李鸽[8](2016)在《父亲教养、幼儿气质与延迟满足能力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延迟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是指一种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主动放弃及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过程中展示自我控制的能力。它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是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研究表明,3-5岁正是幼儿延迟满足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儿童日后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人际关系、成功适应社会等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往对延迟满足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注重教养和气质的主效应,而发展情境论提出个体发展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与其所处情境间持续交互作用的结果。该理论关注教养和气质影响个体发展的交互效应,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因此,本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从许昌市两所幼儿园抽取了大中小叁个班共72名幼儿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幼儿父亲教养、幼儿气质的相关数据,其中父亲教养的数据用父亲教养方式和父亲参与教养两个问卷来收集,由幼儿的父亲填写,儿童气质问卷由儿童母亲填写。采用实验观察的方法收集了幼儿延迟满足能力的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分析了父亲教养的特点和幼儿延迟满足能力的特点以及教养和气质与幼儿延迟满足能力的关系,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父亲教养和幼儿气质对延迟满足能力的预测作用,包括对父亲教养方式和幼儿气质影响幼儿延迟满足能力的累加效应和交互效应的检验。得出结果如下:1、对于幼儿来说,父亲采用最多的是积极教养的教养方式,父亲平时参与最多的是日常照顾,其他按照次序排列分别是支持规划、鼓励表扬、管教约束。2、在父亲教养方式的消极教养维度上性别差异显着,父亲对男生的惩罚水平显着高于女生。除此之外,在父亲教养方式的其他维度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并且各个维度上的性别和年级的交互效应不显着。父亲参与教养的鼓励表扬和日常照顾的年级主效应显着,其他维度的年级和性别主效应以及交互效应均不显着。3、父亲教养和幼儿气质对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首先表现为累加效应:父亲积极教养的教养方式能够正向预测幼儿延迟满足能力;日常照顾、管教约束能够正向预测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气质意志控制能正向预测幼儿延迟满足能力,外向性能够负向预测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4、父亲的日常照顾和幼儿气质的外向性的交互效应显着,高保护的父亲教养可以缓冲或削弱气质的风险因素对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父亲的日常照顾和气质的消极情绪的交互效应显着,父亲消极教养和幼儿消极情绪的交互效应显着,低管教约束水平能够显着负向预测消极情绪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高管教约束水平对消极情绪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的预测作用不显着。综合已有研究理论以及本研究的发现,对于父亲教养、幼儿气质与延迟满足能力的关系,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父亲教养对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父亲教养的积极教养、管教约束等维度能够正向预测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2、幼儿气质对延迟满足能力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气质的意志控制能够正向预测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外向性能够负向预测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3、父亲教养和幼儿气质的交互效应显着。气质的外向性和日常照顾对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符合风险缓冲模型。父亲的消极教养、日常照顾、管教约束与消极情绪对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不符合典型的交互模型。(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马勤[9](2015)在《幼儿焦虑与家庭情绪表露、幼儿气质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焦虑是儿童一种主要的情绪障碍的表现,早期儿童的焦虑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就会持续到青春期乃至成年期,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儿童的焦虑问题引起重视。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了家庭情绪表露与幼儿气质对幼儿焦虑的作用,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积极支配、积极从属以及积极表露均在母亲职业上差异显着,母亲职业为公务员、工或者无职业的积极表露水平显着要高,而母亲职业为教师、商、服务业的积极表露水平显着要低。积极支配、积极从属及积极表露在母亲照顾时间上存在显着差异,照顾时间越长,积极表露相对也越多。2.消极支配在父亲照顾时间上存在显着差异,父亲每天照顾时间低于12小时的消极支配水平显着低于照顾时间大于12小时以上的。消极从属在父亲年龄上差异显着,父亲年龄在21—30岁的消极从属水平显着高于父亲年龄在31岁至50岁之间的。3.幼儿活动水平在母亲学历上存在显着差异,母亲学历为中专/职高/高中/技校的幼儿的活动水平显着高于母亲学历为大专/本科、研究生及研究生以上的幼儿。4.幼儿适应性在幼儿年龄、父母年龄、母亲职业以及家庭年收入上存在显着差异:幼儿年龄越大,父母的年龄越大,适应性水平越高;母亲职业为教师的幼儿的适应性显着低于其他职业母亲的幼儿;家庭年收入水平为3—10万的幼儿的适应性显着低于年收入为20万以上的幼儿。5.幼儿的规律性在幼儿性别、家庭年收入水平上差异显着:男孩儿的规律性显着高于女孩;家庭年收入水平越高,幼儿的规律性越强。6.父亲学历水平越高,幼儿的趋避性越低;男孩子的反应阈显着大于女孩。7.分离焦虑受到主要照顾者的影响,与孩子相处时间最多的是妈妈、(外)祖父母的幼儿的分离焦虑显着低于其他(包括亲戚)主要照顾的幼儿的焦虑;躯体伤害恐惧受到父亲年龄的影响,父亲越年轻,幼儿的躯体伤害恐惧越高;躯体伤害恐惧、社交恐惧、强迫性焦虑以及幼儿焦虑在父亲学历上差异显着:父亲学历越高,幼儿的得分越低;强迫性焦虑在父亲照顾时间上存在显着差异,父亲每天照顾时间少于1小时的幼儿的强迫性焦虑显着低于照顾时间为1—3小时的幼儿(p<0.001)。8.分离焦虑与积极支配、积极表露呈显着负相关,与消极支配、消极表露呈显着正相关。躯体伤害焦虑与消极支配、消极表露呈显着正相关。社交焦虑与消极支配、消极表露呈显着正相关。强迫性焦虑与消极支配、消极表露呈显着正相关。广泛性焦虑与消极支配、消极从属以及消极表露呈显着正相关。幼儿焦虑与消极支配、消极从属以及消极表露呈显着正相关。9.规律性、适应性、情绪本质与幼儿焦虑及各维度显着负相关;趋避性与幼儿焦虑及各维度显着正相关;反应强度与广泛性焦虑、幼儿焦虑显着正相关;坚持度与强迫性焦虑显着正相关;注意分散度与强迫性焦虑、广泛性焦虑以及幼儿焦虑显着负相关;反应阈与社交焦虑显着负相关。10.家庭情绪表露与幼儿气质对幼儿焦虑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家庭情绪表露对幼儿焦虑的影响作用受到幼儿气质类型的影响,积极支配对难养型幼儿焦虑的产生起着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积极从属对难养型幼儿焦虑的产生起着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而消极支配水平对启动缓慢型幼儿焦虑的产生起着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家庭情绪表露对中间型幼儿焦虑的影响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5-10-01)

郭筱琳,任萍[10](2015)在《幼儿气质、教养方式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个体学龄期以及青春期的亲社会行为均起源于幼儿阶段(王奎,2013)。已有研究发现,幼儿气质、父母教养方式分别作为个体、家庭环境的重要因素,能够显着预测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表现(Eisenberg,2007;Hardy,Carlo,&Roesch,2010;Knafo&Plomin,2006),却少有研究就二者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共同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参考已有研究,二者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可能呈现两种共同作用方式:独特效应和交互效应。本研究以131名小班、中班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行为问卷、教养方式与维度问卷、长处与困难问卷分别评估儿童气质特点、母亲教养方式以及儿童亲社会行为,以对上述两种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发现:(1)女生在消极情绪与亲社会行为方面均显着高于男生;(2)努力控制、权威教养与儿童亲社会行为显着正相关,消极情绪、专制教养与儿童亲社会行为显着负相关;(3)当同时考虑气质、教养方式的影响时,幼儿气质特点对亲社会行为具有独特作用;(4)消极情绪与羞愧教养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幼儿消极情绪能够加剧羞愧教养方式对亲社会行为的消极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叁届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5-07-11)

幼儿气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采用问卷和社会测量相结合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对338名3-5岁幼儿的气质类型和受欢迎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的气质类型及气质特征对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的受欢迎性有显着影响。(2)幼儿的气质特征可以预测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的受欢迎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幼儿气质论文参考文献

[1].段丹.3-5岁幼儿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教育现代化.2019

[2].段丹,贺琳,黄芳,李卓,陈有梅.幼儿气质特征对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受欢迎性的影响[J].中华少年.2019

[3].邓雯雯.托班幼儿气质、母亲风格与延迟满足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4].施媚妮.幼儿气质、情绪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

[5].汪芳.父母参与和大班幼儿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6].李复鹏.父母婚姻质量、教养方式与幼儿同伴拒绝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7].王冠予,张艳.幼儿气质活动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实证研究[J].文教资料.2016

[8].李鸽.父亲教养、幼儿气质与延迟满足能力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6

[9].马勤.幼儿焦虑与家庭情绪表露、幼儿气质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10].郭筱琳,任萍.幼儿气质、教养方式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C].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叁届学术年会摘要集.2015

论文知识图

气质、同伴接纳、教师期望对自我控制的...一19)胖并)原色服饰搭配幼儿不同气质类型在3~5岁年龄上的表现上起到了激活空间的效果(见图2)。个性发展的模式图

标签:;  ;  ;  ;  ;  ;  ;  

幼儿气质论文_段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