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巨细胞病毒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人巨细胞病毒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周海燕[1]2003年在《人巨细胞病毒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意义,分析HCMV基因含量与心肌损伤程度的关系,观察HCMV-DNA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更昔洛韦的治疗效果。 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65例心肌炎患儿和35例健康查体儿进行血HCMV基因定量,分析HCMV基因拷贝量与血CK-MB,CTnT升高水平的关系;将心肌炎患儿分为两组:Ⅰ组:HCMV-DNA(+),HCMV-IgM(+),Cox病毒及其它病原体IgM均(-);Ⅱ组:HCMV-DNA(-),Cox-IgM(+),HCMV及其它病原体IgM均(-);比较两组患儿血清心肌酶CK-MB和CTnT升高水平、心电图、心功能各指标(LVEF,LVFS,CI,E/A)及其它方面的异同。对HCMV-DNA阳性患儿进行正规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GCV5mg/kg,iv,q12h,连用2-3周;然后5mg/kg,iv,tiw,连用4周),并观察其疗效。 结果:心肌炎组HCMV-DNA 阳性率(29.32%)明显高于对照组(8.57%),二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5;P<0.05)。血HCMV基因拷贝量与血清CK-MB、CTnT均呈正相关(r=0.759,0.822;P均<0.01)。Ⅰ组患儿血清CK-MB较Ⅱ组明显升高(t=8.71,P<0.01)。Ⅰ组患儿心脏收缩功能指标(LVFS,LVEF,CI)明显低于Ⅱ组(t分别为5.89,6.20,3.05,P<0.01,0.01,0.05)。但二者心脏舒张功能指标心室充盈分数(E/A)无明显差别(t=1.22,P>0.05)。在心电图方面,Ⅰ组易发生传导阻滞(8/19)和室上速(1/19),Ⅱ组以早博多见(13/37)。 中文摘要其它方面:I组患儿有2例黄疽,4例转氨酶升高,1例先天性脑积水等。正规更昔洛韦治疗后,HCMv拷贝量显着下降,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t=5.654,P(0 .01)。 结论:HCMV可能是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病原之一;FQ一PCR是一种可靠的HCMV检测方法;HCMV阳性心肌炎患儿CK一MB升高明显,心脏易发生收缩功能障碍,易出现传导阻滞,提示心肌受损较重;更昔洛韦是一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对HCMV阳性患儿应进行正规抗病毒治疗并坚持长期随访。

方瑞[2]2009年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心肌损害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在与心肌细胞损害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病毒性心肌炎病原学研究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分体外及体内两部分:(一)体外部分:第一部分是SD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取出生1-3天的SD大鼠15只,无菌取其心室肌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后制成心肌单细胞悬液,移入培养瓶进行培养。第二部分是用HCMV病毒感染新生的SD大鼠的培养心肌细胞。取长成单层的乳鼠心肌细胞,分成二组:○1细胞对照组○2病毒感染组。在病毒感染组细胞中每孔加0.5ml含100TCID50HCMV的生长液,对照组仅加入等量的生长液。37℃温育2h后,各组弃上清液,加生长液1ml/孔,置37℃5%CO2培养箱中培养,待病毒对照组CPE(++++)时,停止培养,观察感染后的细胞病变、搏动情况,取各组细胞培养液上清,检测培养液中心肌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cTnI)水平的改变并通过形态学鉴定HCMV在心肌细胞内感染状况。(二)体内部分:以HCMV诱导BALB/C小鼠心肌炎模型。将30只小鼠分为A、B、C叁组,每组10只。其中A组为HCMV感染组,腹腔注射HCMV AD169株悬液0.5ml/只;B组为HF对照组,腹腔注射HF悬液0.5ml/只;C组为DMEM对照组,腹腔注射DMEM悬液0.5ml/只。分别与注射后第20天取血、心肌标本,进行心肌病毒分离及病理和电镜检测。结果体外部分:培养的SD新生乳鼠心肌细胞感染HCMV后,细胞逐步出现病变,细胞停止搏动,在第5天及第7天的培养液中AST、LDH、CK、CK-MB、cTnI均明显高于细胞对照组(p<0.05),同时HCMV pp65蛋白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等检测亦为阳性。体内部分:HCMV感染小鼠心肌炎总发病率为80.0%,感染组分别在病毒感染后的第5~10天各死亡一只,死亡率为20.0%。HCMV感染后的第5-20天,病理HE染色可见心肌细胞出现肿胀、变性、血管周围可见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电镜下心肌细胞内可见有巨细胞病毒颗粒。结论1、HCMV AD169株使体外心肌细胞形态学及酶学发生了改变,体内心肌细胞发生炎症反应,说明HCMV可能具有感染鼠心肌细胞的能力。2、HCMV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在临床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时,应结合病原学检测,考虑针对HCMV的抗病毒治疗。

朱冬梅[3]2010年在《637例儿童血清病毒抗体检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兰州地区儿童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收集兰州地区2006年2月-2009年8月儿童(3月-16岁)血清标本,包括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及疑似心肌炎患儿279例,健康儿童256例,采用细胞培养法分别检测637例中病毒中和抗体,包括柯萨奇病毒B组C1C2C3C4C5及A组A9、埃可病毒ECHOE6E9副流感病毒PIV2PIV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RU、单纯疱疹病毒HSV-1、腺病毒ADV3ADV11共8种病毒16个血清型。结果(1)637例血清中315例病毒中和抗体检测呈阳性,阳性率49.45%,其中COXB267例(84.76%),C2病毒占首位,共检出90例(28.57%)其次是C3、C1,分别检出66例(20.95%)、57例(18.10%)。ECHO检出66例(20.95%),E6为主要病毒共44例(13.97%)。PIV检出159例(50.48%),PIV3占82例(26.03%)。ADV98例(31.11%),以ADV11为主要病毒共53例(16.83%),RSV52例(16.51%),HSV-1检出70例(22.22%),CMV34例(10.79%)。RU27例,(8.57%)。(2)婴幼儿组检出RSV12例,占该年龄组参检人数的23.52%,3-7岁组以COXB为主,检出41例(24.85%),7-14岁组检出COXB 169例(50.45%),PIV105例(31.34%)。14-16岁以COXB为主,共检出53例(61.63%)。(3)用x2检验对256例健康儿童与279例病毒性心肌炎及疑似心肌炎患儿肠道病毒和呼吸道病毒比较P>0.05,二者无显着差异。结论兰州地区儿童期感染常见的肠道病毒是柯萨奇病毒B组C2型和埃可病毒E6型。兰州地区儿童期感染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是副流感病毒3型和腺病毒11型。

参考文献:

[1]. 人巨细胞病毒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意义研究[D]. 周海燕. 青岛大学. 2003

[2].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心肌损害关系的研究[D]. 方瑞. 安徽医科大学. 2009

[3]. 637例儿童血清病毒抗体检测分析[D]. 朱冬梅. 兰州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人巨细胞病毒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