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亲和性论文_朱义旺,刘华清,周淑芬,林雅容,孙庆山

导读:本文包含了广亲和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亲和性,水稻,基因,亲和,花粉,粳稻,亚种。

广亲和性论文文献综述

朱义旺,刘华清,周淑芬,林雅容,孙庆山[1](2015)在《水稻广亲和性的遗传机制及其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但杂种F1的育性问题严重阻碍其杂种优势的利用,水稻广亲和性被广泛认为是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本文重点概述了近年来水稻籼粳亚种间广亲和性的遗传学研究以及杂种不育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育种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本文来源于《福建农业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朱速松,阮仁超,张玉珊,陈惠查,陈文强[2](2007)在《贵州高原粳广亲和性与等位性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IR36为籼型测验种,秋光为粳型测验种,研究贵州高原粳稻黄壳粳粘和白壳粳粘的广亲和特性;同时调查了黄壳粳粘和白壳粳粘与7个已知广亲和品种杂种F1的小穗育性和花粉育性。结果表明:黄壳粳粘和白壳粳粘在S5位点具有广亲和基因S5-n;依据小穗育性和花粉育性为指标,可将本研究中的杂种F1分为4个类型,即小穗育性和花粉育性均高;小穗育性正常,花粉育性低;小穗育性低,花粉育性正常;小穗育性和花粉育性都低。(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07年02期)

程灿,刘斌美,吴跃进,童继平,吴敬德[3](2006)在《水稻显性半矮秆突变体及其衍生系的广亲和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水稻显性半矮秆突变体Y98149及其衍生系D3、D4、D5与4个籼稻和4个粳稻品种测交进行广亲和性鉴定。结果表明,D5与标准籼稻测验种(IR36、南京11号)测交F1结实率均值为78.7%,与标准粳稻测验种(巴利拉、秋光)测交F1结实率均值为77.9%,具有较好的广亲和性;且D5与籼、粳品系测交在产量性状上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而株高较矮,具有负向超亲优势。(本文来源于《杂交水稻》期刊2006年02期)

王功伟[4](2005)在《广亲和品种Dular的f5、f6及02428的S5等位基因的广亲和性、基因效应及f5-Du的精细定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广亲和品种是一类与籼稻和粳稻杂交杂种F_1代均表现正常可育的一类特殊种质资源。以前的研究表明,Dualr和02428是广亲和品种,并已鉴定出许多位点对籼粳杂种育性有显着效应。在本研究中分别以Dualr和02428作供体,珍汕97为受体,通过连续回交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了含有f5-Du、f6-Du和S5-08的5套近等基因系,即ZS(f5-Du/f5-ZS),ZS(f6-Du/f6-ZS),ZS(S5-08/S5-ZS),ZS(f5-Du/f5-ZS,f6-Du/f6-ZS)和ZS(f5-Du/f5-ZS,S5-08/S5-ZS)。以这些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分别与籼稻测验种南京11和粳稻测验种Balilla配组,分析了f5-Du、f6-Du和S5-08的广亲和性和基因效应:并对f5-Du进行了精细定位。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构建的近等基因系ZS(f5-Du/f5-ZS),ZS(f6-Du/f6-ZS),ZS(S5-08/S5-ZS),ZS(f5-Du/f5-ZS,f6-Du/f6-ZS)和ZS(f5-Du/f5-ZS,S5-08/S5-ZS)的轮回亲本珍汕97的遗传背景回复率分别为98.75%,98.75%,97.92%,96.67%和96.67%;并且这些近等基因系在以前研究中检测到的其它籼粳杂种育性位点上均是轮回亲本珍汕97的纯合基因型。 2.近等基因系与籼稻测验种南京11杂交,所有杂交组合均与对照组合珍汕97×南京11一样表现为正常可育。各近等基因系自交产生的叁种基因型植株均表现为正常可育,且叁种基因型之间没有偏分离现象发生。因此来自广亲和品种的3个等位基因与典型籼稻对应的等位基因是完全亲和的。 3.在与粳稻Balilla杂交的亲和性测验中,对单个位点两类基因型之间的比较表明f5位点两类基因型间花粉和小穗育性均存在巨大差异,f5-Du等位基因可以将花粉育性(碘染)平均提高50%以上,小穗育性提高20%以上。由于研究组合中花粉育性太低,f6和S5位点两类基因型间小穗育性均没有显着差异。 4.含两位点的近等基因系与粳稻Balilla测交结果也表明,f5是唯一引起花粉育性差异的位点,携带f5-Du基因型的植株花粉育性极显着地高于f5-ZS基因型的植株。此外含两位点的近等基因系与粳稻Balilla测交结果也检测到f6和S5位点对小穗育性的极显着效应。在2003年的研究中f6和S5位点对小穗育性仅在f5-Du存在时有极显着效应;而在2004年的研究中不管f5-Du存在与否,均表现出对小穗育性的极显着效应,但当f5-Du存在时f6和S5位点对小穗育性的效应要大得多。同时发现f6和S5位点遗传行为完全相似。(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5-10-01)

敖光辉,周黎军,谭权,李仕贵,吴先军[5](2005)在《早世代稳定水稻品系广亲和性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早世代稳定水稻品系是否具有广亲和性一直未得到证实.利用水稻广亲和测验种南京6I、R36、秋光、02428为母本,随机选择4个早世代稳定水稻品系429、950、992、942为父本,考察杂种F1的花粉育性及结实率.结果表明:9504、29、942具有广亲和性,992不具有广亲和特点.早世代稳定水稻的广亲和性具有品系间的差异,在利用这类材料聚合多基因育种中需要对稳定亲本进行选择.(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4期)

杨冬奇[6](2005)在《水稻广亲和性的遗传及其在籼粳杂交稻育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籼粳杂交产生的强大优势早为世人瞩目。但人们在直接利用籼粳杂交稻F1优势方面却遇到了以下障碍,如籼粳杂交稻F1结实偏低、生育期偏长、植株偏高等问题。作者认为,F1低结实率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向叁系亲本或两系亲本导入广亲和基因,育成广亲和恢复系和不育系;同时选择和利用合适的广亲和亲本,可以大大提高籼粳杂交稻F1的籽粒充实度;选择弱感光性的广亲和亲本,可解决生长期超长问题,进而有助于植株偏高问题的解决。(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2005年03期)

王庆钰,朱立宏,盖钧镒,王建康[7](2004)在《水稻广亲和性遗传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籼、粳亚种间的F1一般表现为半不育 ,这限制了籼、粳杂种优势的利用。广亲和基因的发现及其遗传研究有助于揭示这种半不育现象的遗传本质 ,使克服籼、粳亚种间F1的半不育成为可能。采用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分析了籼、粳杂交组合 30 37/ 0 2 4 2 8的P1、P2 、F1、B1、B2 和F2 六世代材料。研究结果显示 :广亲和性的遗传除受单个主基因控制外还受多基因的影响。在利用广亲和基因克服亚种间的半不育性时不仅要考虑主基因对育性的作用 ,也不能忽视多基因对育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遗传》期刊2004年06期)

段中岗,梁承邺[8](2003)在《水稻广亲和性与籼粳分化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52份栽培稻常规品种和44份来自叁套籼粳交组合的DH株系(02428/培矮64的F1DH、2窄叶青8号/京系17的F1DH和台中65/特青的F1DH)为材料,用杂交亲和性、程氏指数和同工酶分析方法研究水稻广亲和性与籼粳分化的关系,以期明确广亲和性的来源和广亲和品种的分类地位,为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杂交亲和性分析表明,水稻的亲和性分化是连续的,不同广亲和品种存在亲和力和亲和谱的差异;其中亲本不具有广亲和性的典型籼粳杂交的F1DH株系中有25-57.14%株系产生(本文来源于《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03-10-01)

张再君,粱承邺,朱英国[9](2003)在《水稻品种的广亲和性与进化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籼粳亚种的杂种优势早为科学家重视,据研究,水稻杂种优势高低一般呈:籼粳>籼爪>粳爪>籼籼>粳粳的趋势,因此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直接利用的设想便日益受到育种家重视。日本、韩国和中国等有不少利用籼、粳稻杂交培育常规品种的研究工作。1988年池桥宏根据不同生态型水稻品种间杂交的研究,提出水稻育种研究中广亲和性的概念。其后,中国、日本和国际水稻研究所等地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对广亲和性的遗传、基因定位与克隆及广亲和性形成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对广亲和品种在水稻进化中的地位缺(本文来源于《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03-10-01)

李丹婷[10](2003)在《水稻(Oryza sativa L.)广亲和性鉴定与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广亲和基因是利用籼、粳间杂种优势的桥梁,正确掌握广亲和性遗传规律是利用广亲和基因的前提。鉴定、分析广西收藏稻种的广亲和性,为研究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提供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 本研究以40个广西收藏水稻品种和一批广亲和性测验品种及广亲和基因等位性测验品种为研究材料,对亲本测交、叁交、回交后代的育性进行了分析,从广西收藏品种中鉴定筛选出一批广亲和品种并对其进行广亲和性的遗传研究。此外,还对供试品种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 广亲和性鉴定筛选出后生恒、中大菲、优质细米、七矮占、星糯谷、旱引1号、红谷占、青粳、京15、抗瘟源、Vegold、轮回422、海南占、京13、百色糯谷、羊眼占、早桂一号、优胜ID3、密阳50、大香糯、中413等21个广亲和性品种,它们在籼粳分类上多数属于偏籼或偏粳的“中间类型”。根据其广亲和性和亲和谱大小,可区分为广亲和性、部分广亲和性、特殊广亲和性和弱广亲和性四类。 对后生恒、星糯谷、中大菲、七矮占、海南占、京13和优质细米等品种的广亲和基因等位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七个广西收藏广亲和品种中至少存在两个广亲和位点,有的品种甚至可能在几个位点都存在广亲和基因,且广亲和基因作用方式存在差异。说明七个广西收藏广亲和品种广亲和性的多样性及遗传基础复杂性。 对广亲和品种后生恒、星糯谷、中大菲、七矮占、京13的遗传规律研究表明,它们的遗传基础是有差异的。京13的广亲和性主基因效应明显,可能受环境及微效基因修饰;七矮占、后生恒、中大菲、星糯谷4个广亲和品种的广亲和基因受非单一位点控制,主基因效应不明显,可能同时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控制,并受环境因素影响。 未发现供试品种的酯酶同工酶与广亲和基因紧密连锁的酶带。(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03-05-01)

广亲和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IR36为籼型测验种,秋光为粳型测验种,研究贵州高原粳稻黄壳粳粘和白壳粳粘的广亲和特性;同时调查了黄壳粳粘和白壳粳粘与7个已知广亲和品种杂种F1的小穗育性和花粉育性。结果表明:黄壳粳粘和白壳粳粘在S5位点具有广亲和基因S5-n;依据小穗育性和花粉育性为指标,可将本研究中的杂种F1分为4个类型,即小穗育性和花粉育性均高;小穗育性正常,花粉育性低;小穗育性低,花粉育性正常;小穗育性和花粉育性都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广亲和性论文参考文献

[1].朱义旺,刘华清,周淑芬,林雅容,孙庆山.水稻广亲和性的遗传机制及其利用[J].福建农业学报.2015

[2].朱速松,阮仁超,张玉珊,陈惠查,陈文强.贵州高原粳广亲和性与等位性初步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7

[3].程灿,刘斌美,吴跃进,童继平,吴敬德.水稻显性半矮秆突变体及其衍生系的广亲和性鉴定[J].杂交水稻.2006

[4].王功伟.广亲和品种Dular的f5、f6及02428的S5等位基因的广亲和性、基因效应及f5-Du的精细定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

[5].敖光辉,周黎军,谭权,李仕贵,吴先军.早世代稳定水稻品系广亲和性初步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6].杨冬奇.水稻广亲和性的遗传及其在籼粳杂交稻育种中的应用[J].湖南农业科学.2005

[7].王庆钰,朱立宏,盖钧镒,王建康.水稻广亲和性遗传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分析[J].遗传.2004

[8].段中岗,梁承邺.水稻广亲和性与籼粳分化的关系研究[C].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3

[9].张再君,粱承邺,朱英国.水稻品种的广亲和性与进化选择[C].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3

[10].李丹婷.水稻(OryzasativaL.)广亲和性鉴定与遗传分析[D].广西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一5京13/秋光F2育性次数分布一4七矮占/秋光育性次数分布叁交群体和F2群体中小穗育性的分布各类型水稻材料的测交F1育性分布一3后生值/秋光刀工E36育性次数分布水稻雌性不育位点的染色体分布(RGN,199...

标签:;  ;  ;  ;  ;  ;  ;  

广亲和性论文_朱义旺,刘华清,周淑芬,林雅容,孙庆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