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椎间孔镜微创手术中的区域定位原则及临床疗效观察

腰椎椎间孔镜微创手术中的区域定位原则及临床疗效观察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贵州铜仁565300

摘要:目的研究区域定位原则在腰椎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当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6例,对之进行腰椎椎间孔镜微创手术。然后根据区域定位原则,为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方案。对手术前、手术即刻以及术后6个月的治疗效果、治疗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相应的定位原则可以分为中央型、旁侧型、椎间空型以及特殊型,进行针对性的手术治疗之后,末次随访的手术优良率、总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都明显高于实验之前,实验结果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当中采用区域定位原则对于提升手术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见这一原则值得临床应用并加以推广。

关键词:腰椎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区域定位;腰间盘突出症;疗效

引言:近几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科技的的不断进步,医疗卫生行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取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是医疗行业的一大进步。这种方式对于椎管狭窄的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干扰少以及术后恢复期短等特征[1]。但是手术过程中的小切口一旦定位不准确,就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专家提出了区域定位原则,为了切实研究这种原则的临床疗效,本人选取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6例展开研究,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46例患者当中有男患者30例,女患者26例,年龄在17-69岁之间,平均年龄(44.7±11.5)岁,平均病程(10.2±3.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8.3±5.2)个月。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腰椎病型上的差别对于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二)治疗方法

1.腰椎间盘突出症镜下区域定位分型。

(1)椎间外孔型。关节突、椎间外孔侧区域是椎间盘突出的主要部位,患者病变周围没有其他明显的症状;

(2)旁侧型。椎管、偏旁侧是椎间盘突出的主要部位,常伴有压迫神经现象的出现;

(3)椎间孔型。椎间孔的狭窄区域是椎间盘突出的主要部位;

(4)中央型。椎管、中央部位是椎间盘突出的主要部位,下位节段神经根会出现被压迫的现象;

(5)脱出游离型。核髓异位等现象经常出现,使得椎间盘的突出角明显增大;

(6)特殊型。节段的水平处有轻微的椎间盘突出现象,而且其他部位有直接致压现象的存在。

2.腰椎间孔镜下区域定位致压部位及“靶点”治疗

(1)椎间外孔型。在安全三角处进行穿刺处理,椎间孔区的外侧是靶点所在部位;

(2)旁侧型。采用TESSYSE技术,将上面的突出关节进行打磨处理。椎弓根的连接处是靶点所在部位;

(3)椎间孔型。椎间孔区以及椎弓根内侧是靶点所在部位。如果没有狭窄现象的存在,那么可以直接深入到病灶进行治疗;

(4)中央型。靶点偏向内侧,棘突以及脊柱中央的部位都可以得到直接的治疗;

(5)脱出游离型。穿刺点位于头端以及椎间孔部位,如果上关节部位存在突出,可以进行必要的打磨;如果患者椎间盘存在明显的骨质增生,那么就需要引进穿刺技术;

(6)特殊型。主要是缓解椎间盘对于神经的压迫。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引入t检验的方式,当P<0.05时被认为试验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手术前后治疗效果对比

手术完成即刻、术后6月以及末次随访所统计的患者康复优良率以及总有效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每次统计结果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手术前后治疗效果对比

三、讨论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医疗卫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脊柱内镜技术也就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完善,但是手术当中定位不准确现象对于手术效果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就使得区域定位原则得到了兴起[2]。本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这一原则在临床应用当中可以发挥出较大的作用,不仅提高了手术的总有效率,而且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也相当关键,可见这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并加以推广的治疗原则。相关医疗工作者在日常工作当中要做出合理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白一冰,李嵩鹏,王力文,简伟,谢明玖,白荣天.改良TESSYS技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J].颈腰痛杂志.2015(01).

[2]张隆,田苡任,田志,陈佳,郑旺,李西成,时莉芳.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技术在椎间孔镜TESSYS手术中的辅助应用[J].河北医药.2014(21).

标签:;  ;  ;  

腰椎椎间孔镜微创手术中的区域定位原则及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