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症的护理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症的护理

黄艳(安徽省巢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238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2-0103-02

【摘要】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组由于局部脑血管病变所致的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称中风,临床以起病急死亡率高出现急性脑功能损害的表现为主要特征,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按病变性质可分为大致可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1]。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症护理

1资料

我科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1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男90例,女60例,年龄39~78岁,平均67岁。均经CT证实为急性脑血管病变,其中脑梗塞85例,脑出血3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8例,肺部感染45例,水电解质失衡30例,尿潴留及泌尿系感染34例,便秘58例。

2护理

2.1加强基础护理体位护理:出血期间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呕血引起窒息;饮食护理:严重呕血或明显出血时,必须禁食,24h后如不继续出血,可给不多于250毫升米汤、牛奶流质易消化的饮食,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避免进食米饭、油煎、水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同时要禁烟、酒、浓茶和咖啡。

2.2心理护理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的前提下,易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而加重出血,尤其反复出血者因反复住院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感到前途暗淡,消极悲观,对治疗失去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提高训练兴趣,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我们做好康复护理。

2.3用药指导严格遵医嘱用药,熟练掌握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如滴注垂体后叶素止血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腹痛、心律失常和诱发心肌梗死等,遵医嘱补钾、输血及其他血液制品[2]。

纤维多的蔬菜水果。按摩与锻炼,排便时按压天枢穴(脐旁2寸)。平时经常做缓慢腹式呼吸促进肠蠕动。药物治疗可予番泻叶泡茶(每次2g)或者麻仁丸6g,每日2次。对已发生便秘,烦躁不安者应肛塞甘油栓、开塞露或低压灌肠。

3讨论

急性脑血管病大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其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脑梗塞发病率为93/10万,患病率112/10万;脑出血发病率为81/10万,患病率为112/10万[3]。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我们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病情,如发病后数小时或数天而发生的应激性溃疡,应该观察呕吐物和排泄物的量、颜色和性状;患者发病后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上卧床咳痰无力或过去有支气管炎和其他肺部疾患,容易发生肺部感染,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发热、心率加快、呼吸加快、痰量增多,甚至脓痰或黄痰,肺部可闻及水泡;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有关疾病的基本知识,尤其是知道如何避免诱因,防止再次出血,指导病人如何自我控制情绪,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避免激动及突然用力,控制血压,使血管保持在较稳定的水平,以免血管再次破裂;教会病人家属测量血压的方法,每日定时监测血压,发现血压异常波动应及时就诊;调整饮食,避免高胆固醇及刺激性食物,调整不良饮食习惯,教育病人戒烟戒酒,避免突然用力过猛;指导病人及家属进行康复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保持肢体功能位。鼓励病人增强自我照顾的意识,通过康复锻炼,尽可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并可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病人我们应观察受压部位,皮肤的颜色,防止褥疮发生;病人及家人介绍脑出血的先兆症状,如出现严重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活动不灵、口齿不清等表现应引起重视,及时就诊。告诉病人家属若再次发生脑出血时现场急救处理措施,如使病人保持镇定,松开紧身的衣服,维持呼吸道通畅,拨打急救电话等。[4]所以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并发症较多,病情变化快,我们不仅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病情,并且对出现不同的并发症给予相应护理措施,以利于提高病人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5结论

通过对150例患者细心观察与护理,密切配合医生治疗,其中好转出院97例,自动出院34例,死亡19例。说明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致残率较高,同时也发现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并发症通过科学规范的护理,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控制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高丽萍,霍春暖,张雅静等.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1999,34(7):393.

[2]高少茹,林惠卿,林秀兰.卧位护理在偏瘫中的应用.实用护理杂志,1998,14(10):517.

[3]李红玲,郭力,宋兰欣等.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早期康复疗效观察.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9,14(5):202.

[4]王喜全,张京.急性脑血管病偏瘫的早期康复护理.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1):29.

标签:;  ;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症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