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素蛋白连接酶论文-谢少利,刘家有,王碧娟,黄红梅,李静佳

泛素蛋白连接酶论文-谢少利,刘家有,王碧娟,黄红梅,李静佳

导读:本文包含了泛素蛋白连接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乳腺肿瘤,叁阴性乳腺癌,泛素蛋白连接酶类,蛋白质组学

泛素蛋白连接酶论文文献综述

谢少利,刘家有,王碧娟,黄红梅,李静佳[1](2019)在《泛素蛋白连接酶E3A在乳腺癌细胞中作用的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泛素蛋白连接酶E3A(UBE3A)在乳腺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将叁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分别转染shRNA-UBE3A片段(UBE3A敲低组)与阴性对照shRNA片段(对照组)后,采用双向电泳(2-DE)法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MS/MS)对两组细胞的差异蛋白质分离和鉴定;采用DAVID Functional Annotation及String在线工具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2-DE及MALDI-TOF-TOF-MS/MS分离和鉴定出28个差异蛋白,其中UBE3A敲低组相对于对照组有4个表达上调,24个表达下调。与DAVID数据库有23个相匹配,其中能够进行生物学途径、细胞成分、分子功能注释分类的蛋白质分别为23个(100%)、20个(87.7%)和23个(100%),而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及糖代谢方面分类比较明确;String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蛋白中有23个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结论:UBE3A可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功能与糖代谢途径参与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本文来源于《中国普通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陈美含[2](2019)在《E3泛素蛋白连接酶β-TrCP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中的调控机制及治疗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一个系统性疾病,发病率在1/1000~1/400,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病,主要由PKD1或者PKD2基因突变导致。以双侧多发性肾囊肿以及进行性肾脏总体积增大为特征,导致尿液浓缩障碍、高血压、多尿、夜尿症、疼痛、肾结石、血尿,感染和肾功能逐渐丧失。在欧洲,每10名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中就有1名是ADPKD,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每2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中有1例有ADPKD。长期以来,多囊肾病的治疗和管理并不像其他肾脏病发展的那么迅速,因此寻找有效治疗ADPKD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是重要的蛋白质水解系统,负责降解许多参与细胞生命活动的蛋白质,包括细胞周期进展、凋亡、DNA损伤/修复、内吞作用、耐药性、血管生成和细胞分化,对细胞内环境平衡至关重要,在肿瘤发生和肿瘤存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β-转导素重复序列包含蛋白(β-transducin repeats-containing proteins,β-TrCP)是SCF家族的一员,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作用显着。目前很少有关于UPS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中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探讨E3泛素连酶β-TrCP在ADPKD中的作用以及调控机制。并以UPS为靶点,抑制UPS或者特异性抑制β-TrCP观察其对囊肿生长的作用,为临床诊疗ADPKD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首先我们想了解β-TrCP在多囊肾病中的表达情况,因此我们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等多种方法检测了多囊肾病患者肾组织、PKD小鼠模型肾组织以及人永生化的囊肿衬里上皮细胞(Pkd1~(+/-)细胞)中的β-TrCP,发现其表达上调。其次,我们想要了解β-TrCP在多囊肾病中表达上调的机制。我们在囊肿衬里上皮细胞中过表达以及抑制STAT1检测β-TrCP的表达以及启动子活性,随之我们过表达PC1 C末端剪切片段(Polycystin1 C terminal tail,PC1-CTT)检测β-TrCP的表达以及启动子活性,验证PC1-CTT是否可以通过激活JAK2-STAT1通路上调β-TrCP的表达。紧接着我们想要了解β-TrCP过表达在多囊肾病发展中的作用。我们通过给予MDCK细胞UPS抑制剂PS-341处理以及在IMCD3细胞中特异性敲低β-TrCP,发现囊泡生长受到抑制,证实了β-TrCP在多囊肾病中作为癌蛋白的身份。接下来,我们检测了PS-341处理以及特异性敲低β-TrCP后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纤毛的形态和纤毛上多囊蛋白2(Polycustin 2,PC2)的表达,以及β-TrCP的底物PDCD4以及PC2总量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了自噬降解途径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交叉和相互作用。由于目前还没有特异性的β-TrCP抑制剂,因此我们暂且选择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作为治疗性药物,在早发型PKD小鼠模型中探讨其对多囊肾病的治疗作用。给予PKD小鼠模型PS-341 0.3mg/kg腹腔注射,每周两次。收集标本检测肾功能和囊肿指数以及生存曲线。结果:我们发现E3泛素蛋白连接酶β-TrCP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患者、PKD小鼠模型以及囊肿衬里上皮细胞中表达上调,且主要定位细胞核中。接着我们研究了β-TrCP在囊肿衬里上皮细胞中高表达的机制,发现囊肿形成后,PC1-CTT剪切增多,PC1-CTT通过活化下游JAK2-STAT1信号通路促进β-TrCP表达。接下来我们研究β-TrCP的作用,我们发现PS-341可以通过增加纤毛长度以及纤毛上PC2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最终抑制叁维立体培养环境下MDCK细胞形成囊泡,但对β-TrCP的底物PDCD4和PC2的总量没有影响。特异性下调β-TrCP可以抑制IMCD3细胞形成囊泡,在人的囊肿衬里上皮细胞中特异性敲低β-TrCP后,纤毛变长,纤毛上PC2表达增加,PDCD4表达上调,PC2总量变化不明显,说明下调β-TrCP可以通过上调其底物PDCD4以及促进纤毛的形成和PC2在纤毛上的定位抑制囊泡生长。而过表达BTRC基因后,纤毛变短,甚至不能正常形成。但是,PS-341处理细胞后,PDCD4和PC2的泛素化降解受到抑制,为什么其总蛋白量却没有改变呢?这使得我们继续探讨其原因,我们发现,PS-341处理囊肿细胞后,自噬通路代偿性活化。PDCD4和PC2可能通过自噬通路代偿性降解。动物实验结果发现,PS-341治疗后,小鼠肾脏的囊肿指数显着降低,肾功能明显改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我们进一步检测了肾组织中增殖、凋亡和炎症指标,发现PS-341治疗后小鼠肾组织增殖减弱,凋亡增加,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结论:(1)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中,PC1-CTT通过活化JAK2-STAT1通路促进β-TrCP的表达;(2)β-TrCP作为癌蛋白在ADPKD中高表达;(3)特异性抑制β-TrCP可以通过上调PDCD4、增加纤毛长度以及PC2在纤毛上的有效剂量抑制囊泡生长;(4)PS-341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最终抑制囊泡生长,可能是通过使纤毛变长,增加纤毛上的PC2的表达实现的。(5)PS-341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以及减少肾间质巨噬细胞浸润,显着地抑制囊肿生长、改善肾功能,并且显着延长多囊肾病小鼠的生存时间。(6)广谱抑制UPS治疗ADPKD引起自噬通路代偿性活化,可能会伴随某些副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期刊2019-05-01)

谢少利,王碧娟,刘家有,李金穗,赵小波[3](2018)在《下调泛素蛋白连接酶E3A表达对叁阴性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降低泛素蛋白连接酶E3A(UBE3A)的表达对叁阴性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载体分别将构建的3条UBE3A shRNA序列转染人叁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检测干扰效率后,筛选出干扰效率最高的序列用于实验。分别采用CCK8法、Transwell小室实验、流式细胞术观察MDA-MB-231细胞经所选用的UBE3A shRNA序列转染后侵袭能力、增殖能力与细胞周期的变化,以转染阴性对照组序列和无处理的MDA-MB-231细胞作为阴性对照及空白对照。结果:成功构建UBE3A 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并筛选出干扰率最高的UBE3A shRNA序列(UBE3A基因和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89.5%、45.3%)。与空白对照组细胞比较,下调UBE3A的MDAMB-231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均明显降低,且细胞周期出现明显的S期阻滞(均P<0.05);阴性对照组细胞各项观察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下调UBE3A表达能诱导叁阴性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从而抑制其增殖与侵袭能力,提示UBE3A在叁阴性乳腺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普通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马敏丽,美力班·吐尔逊,王振芳,阿仙姑·哈斯木[4](2018)在《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宫颈病变中人乳头状瘤病毒16感染对泛素蛋白连接酶、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新疆妇女宫颈病变中Toll样受体9(TLR9)和泛素蛋白连接酶(UBC)、核因子-κB(NF-κB)表达与人乳头状瘤病毒16(HPV16)感染的关系。方法以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86例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组织HPV感染及分型;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15例宫颈病变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TLR9、UBC和NF-κB在慢性宫颈炎、CINⅡ-Ⅲ和宫颈癌患者石蜡包埋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宫颈癌的HPV感染率为100%(41/41),CINⅡ-Ⅲ的感染率为60%(15/25),慢性宫颈炎的感染率为15%(3/20),其中HPV16为主要感染型别;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HPV16阳性的宫颈癌和CINⅡ-Ⅲ组织中与TLR9相关的差异上调表达的基因有12个(NF-κB、UBC、TICAM1、POU2F3、S100A8、NOD2、CDK1、FOS、JUN、MAL、IRF7和RP11-58O9.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LR9、UBC和NF-κB在CIN和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0和0.469,P值均<0.001)。结论在宫颈癌发展过程中,HPV16感染可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途径影响TLR9蛋白表达,具体调控机制需要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杨波,林新铎,唐俊明,杨建业,张蕾[5](2016)在《泛素蛋白连接酶复合体KPC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真核生物体内最重要的蛋白质降解途径之一,其中,目标蛋白的泛素化过程涉及泛素激活酶、泛素结合酶和泛素蛋白连接酶(E3)。目标蛋白识别中起关键作用的是E3,Kip1泛素-促进复合体(KPC)是一种E3复合体,由KPC1和KPC2组成,KPC1在C端含有一个环指结构域作为催化亚基,是E3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KPC2含有一个类泛素结构域和两个泛素相关结构域。KPC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在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疾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6年21期)

马延超,许寿生,朱荣,王瑞元[6](2016)在《AMPK活化对大鼠骨骼肌Akt/FoxO磷酸化介导的泛素蛋白连接酶mRNA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一次性AICAR注射动物模型,观察AMPK活性变化对Akt、FoxO磷酸化的影响,探讨骨骼肌蛋白质的降解机制。方法:采用同位素技术测定腓肠肌中AMPK活性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腓肠肌中Akt/FoxO3a总蛋白含量及其磷酸化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腓肠肌MAFbx mRNA和MuRF-1 mRNA基因表达。结果:AICAR注射后1、2、7 h,AMPK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升高(P<0.05或P<0.01);AICAR注射后1、2、7 h,Akt磷酸化水平下降(P<0.05或P<0.01),分别是对照组的0.26倍、0.42倍、0.85倍;AICAR注射后1、2 h,FoxO3a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分别是对照组的0.32倍、0.41倍;与对照组相比,AICAR注射后1、2 h,MuRF-1 mRNA和MAFbx mRNA表达量升高(P<0.01),AICAR注射后7 h,MuRF-1 mRNA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AMPK在细胞内可能调节多条信号通路,多种蛋白质降解途径,通过降低Akt磷酸化,活化FoxO,促进泛素蛋白连接酶的表达,降解骨骼肌蛋白质是其中一条途径。(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邱士优[7](2016)在《拟南芥HECT类泛素蛋白连接酶家族基因表达和功能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HECT类泛素蛋白连接酶(HECT E3s)作为一种主要的泛素连接酶类型存在于几乎所有真核生物的细胞中,这类酶在其羧基端包含有一个由约350个氨基酸组成的HECT结构域。HECT E3s通过选择性地识别细胞内的活性蛋白并通过26S蛋白酶体介导的降解途径来调控许多重要的生物过程。HECT E3s的功能目前在动物中已经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发现其在与疾病相关的各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植物中这一家族中的某些成员在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的过程如衰老、毛状体的发育、非生物胁迫等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中所涉及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在拟南芥中含有7个HECT E3s,仅UPL3和UPL5基因的表达和功能有初步的研究。为此,本研究通过克隆拟南芥中HECT家族其中6个成员UPL1、UPL2、UPL3、 UPL4、UPL口UPL7的启动子并连接到GUS报告基因的上游,构建ProUPLs-GUS启动子活性分析载体,通过农杆菌浸染野生型拟南芥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GUS组织化学染色对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器官的材料进行染色,从而系统地认识这6个HECT类泛素蛋白连接酶家族基因的表达模式。同时,通过对UPL基因家族的T-DNA插入突变体进行筛选和鉴定,对这些UPL基因单突变情况下的植株表型和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具体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下:(1)在转基因拟南芥种子萌发的早期,除了UPL6基因启动子驱动的GUS报告基因仅在萌发后2天(2 DAG)的小苗子叶中检测到表达外,其它UPLs基因的启动子驱动的GUS基因在2 DAG和5 DAG时在下胚轴、子叶和根尖成熟区的中柱鞘中均有表达;UPL2和UPL4基因的启动子还在根尖分生区和根毛中有活性;UPL4的启动子在根尖伸长区的中柱鞘中有活性;7DAG之后整个UPL家族基因的启动子在新生部位真叶和毛状体中均有活性;(2)系统地对ProuPLs-GUS启动子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在营养和生殖阶段的莲座叶进行染色,发现UPL1和UPL4启动子在老叶中活性高于年轻叶;而UPL2和UPL3启动子在中间龄叶片的活性高于老叶和嫩叶;UPL6基因的启动子则在老叶和嫩叶中活性相当,且高于中间龄叶片活性;UPL7基因的启动子在不同叶龄莲座叶中活性无明显差异。(3)对转基因植株花序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发现这六个基因的启动子在茎、花梗、花托和花萼等组织中均有活性。除UPL1基因在花丝和柱头上没有启动子活性外,其他基因的启动子都有活性;且UPL2基因的启动子在花药中的活性较高。(3)对转基因植株的角果进行染色,发现这六个UPL家族成员的启动子在角果柄中都有活性;UPL2、UPL3、UPL4、UPL6和UPL7的启动子还在角果的果皮上有活性;在角果发育的早期UPL3、UPL4和UPL6基因的启动子还在角果的顶端有活性;UPL2的启动子在种子中有特异活性;(4)利用叁引物法鉴定拟南芥UPL基因家族成员的T-DNA插入突变体并获得纯合体植株,通过qRT-PCR鉴定所筛选纯合体的转录水平,并对获得的UPL2、UPL3、UPL4和UPL6基因的纯合突变体植株进行包括叶绿素含量、黄绿叶统计、光合效率等衰老表型的观察和下游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从植株生长的25 DAG到67 DAG的观察期内,各突变体在60 DAG时都表现出轻微的衰老延缓表型,在53 DAG的各突变体的莲座叶中检测下游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现衰老负调控相关的NEET基因都有不同程度的上调表达,进一步证实UPL2、UPL3、UPL4和UPL6基因可能跟衰老调控有一定的关系。(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6-04-01)

谢少利,幸天勇,邓世山[8](2015)在《泛素蛋白连接酶E3介导的EMT在肿瘤浸润与转移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是指上皮性质的细胞出现了间质细胞的特性,具有运动及转移能力。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降解体内蛋白质的主要途径,在维持机体内蛋白质动态平衡方面起主要作用。本文就EMT的相关信号通路以及泛素蛋白连接酶E3介导EMT在促进肿瘤浸润与转移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川北医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徐良,刘璠,朱建炜,朱立帆,蒋富贵[9](2015)在《胞浆泛素蛋白连接酶2在大鼠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胞浆泛素蛋白连接酶2(Kip1 ubiquitylation-promoting complex 2,KPC2)在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过程中的蛋白表达及细胞定位情况,探讨其在SCI修复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只仅行单纯T9椎板全切除术,实验组49只采用改良Allen法制作T9节段脊髓撞击损伤模型,实验组于伤后6、12 h及1、3、5、7、14 d分别取7只大鼠进行以下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27kip1、KPC2、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 A)在SCI前后的蛋白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KPC2在SCI后的大体定位及表达,免疫荧光双标记染色观察KPC2在SCI过程中与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ronal nuclei,Neu N)、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PCNA的共定位情况。细胞水平采用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模型,Western blot检测KPC2、P27kip1、PCNA表达;免疫共沉淀分析KPC2、KPC1和p27kip1之间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示SCI后3 d,p27kip1显着下调,伴随KPC2、Cyclin A、PCNA表达明显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KPC2阳性信号广泛分布,包括脊髓灰质和白质,实验组KPC2阳性细胞数显着高于对照组(t=10.982,P=0.000)。免疫荧光双标记染色示在脊髓灰质,对照组和实验组KPC2与Neu N双标记阳性细胞数分别为(0.43±0.53)、(0.57±0.53)个/视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8,P=0.604);在脊髓白质,对照组和实验组KPC2与GFAP双标记阳性细胞数分别为(3.86±0.90)、(0.71±0.49)个/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78,P=0.000);对照组和实验组KPC2与PCNA标记的星形胶质细胞共定位明显,阳性细胞数分别为(0.57±0.53)、(5.57±1.13)个/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01,P=0.000)。体外培养并模拟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提取细胞蛋白行Western blot示PCNA和KPC2蛋白表达在血清刺激增殖后即开始增加,24 h达峰值,而p27kip1表达则逐渐减少。免疫共沉淀示KPC2可沉淀p27kip1、KPC1,p27kip1也可沉淀KPC2、KPC1,且在刺激后相互作用明显增加。结论 SCI后KPC2参与介导的p27kip1表达下调,KPC2与SCI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15年08期)

王丽红[10](2015)在《肺腺癌中肌肉细胞特异性泛素蛋白连接酶29、组织蛋白酶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肺腺癌术后组织中肌肉细胞特异性泛素蛋白连接酶(TRIM)29蛋白(TRIM29)、组织蛋白酶(Cath)-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特征。方法 132例肺腺癌术后留取的蜡块及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以距肿物边缘>5 cm,并经病理医师证实为正常的肺组织7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中TRIM29、Cath-D和VEGF的表达。结果观察组TRIM29、Cath-D和VEGF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TRIM29、Cath-D和VEGF的阳性率与肿瘤的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观察组TRIM29、Cath-D和VEGF的表达均正相关。观察组TRIM29、Cath-D和VEGF高表达患者生存时间短。结论肺腺癌中TRIM29、Cath-D和VEGF高表达且具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术后检测TRIM29、Cath-D和VEGF高表达提示肺腺癌患者预后不良。(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5年02期)

泛素蛋白连接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一个系统性疾病,发病率在1/1000~1/400,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病,主要由PKD1或者PKD2基因突变导致。以双侧多发性肾囊肿以及进行性肾脏总体积增大为特征,导致尿液浓缩障碍、高血压、多尿、夜尿症、疼痛、肾结石、血尿,感染和肾功能逐渐丧失。在欧洲,每10名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中就有1名是ADPKD,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每2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中有1例有ADPKD。长期以来,多囊肾病的治疗和管理并不像其他肾脏病发展的那么迅速,因此寻找有效治疗ADPKD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是重要的蛋白质水解系统,负责降解许多参与细胞生命活动的蛋白质,包括细胞周期进展、凋亡、DNA损伤/修复、内吞作用、耐药性、血管生成和细胞分化,对细胞内环境平衡至关重要,在肿瘤发生和肿瘤存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β-转导素重复序列包含蛋白(β-transducin repeats-containing proteins,β-TrCP)是SCF家族的一员,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作用显着。目前很少有关于UPS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中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探讨E3泛素连酶β-TrCP在ADPKD中的作用以及调控机制。并以UPS为靶点,抑制UPS或者特异性抑制β-TrCP观察其对囊肿生长的作用,为临床诊疗ADPKD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首先我们想了解β-TrCP在多囊肾病中的表达情况,因此我们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等多种方法检测了多囊肾病患者肾组织、PKD小鼠模型肾组织以及人永生化的囊肿衬里上皮细胞(Pkd1~(+/-)细胞)中的β-TrCP,发现其表达上调。其次,我们想要了解β-TrCP在多囊肾病中表达上调的机制。我们在囊肿衬里上皮细胞中过表达以及抑制STAT1检测β-TrCP的表达以及启动子活性,随之我们过表达PC1 C末端剪切片段(Polycystin1 C terminal tail,PC1-CTT)检测β-TrCP的表达以及启动子活性,验证PC1-CTT是否可以通过激活JAK2-STAT1通路上调β-TrCP的表达。紧接着我们想要了解β-TrCP过表达在多囊肾病发展中的作用。我们通过给予MDCK细胞UPS抑制剂PS-341处理以及在IMCD3细胞中特异性敲低β-TrCP,发现囊泡生长受到抑制,证实了β-TrCP在多囊肾病中作为癌蛋白的身份。接下来,我们检测了PS-341处理以及特异性敲低β-TrCP后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纤毛的形态和纤毛上多囊蛋白2(Polycustin 2,PC2)的表达,以及β-TrCP的底物PDCD4以及PC2总量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了自噬降解途径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交叉和相互作用。由于目前还没有特异性的β-TrCP抑制剂,因此我们暂且选择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作为治疗性药物,在早发型PKD小鼠模型中探讨其对多囊肾病的治疗作用。给予PKD小鼠模型PS-341 0.3mg/kg腹腔注射,每周两次。收集标本检测肾功能和囊肿指数以及生存曲线。结果:我们发现E3泛素蛋白连接酶β-TrCP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患者、PKD小鼠模型以及囊肿衬里上皮细胞中表达上调,且主要定位细胞核中。接着我们研究了β-TrCP在囊肿衬里上皮细胞中高表达的机制,发现囊肿形成后,PC1-CTT剪切增多,PC1-CTT通过活化下游JAK2-STAT1信号通路促进β-TrCP表达。接下来我们研究β-TrCP的作用,我们发现PS-341可以通过增加纤毛长度以及纤毛上PC2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最终抑制叁维立体培养环境下MDCK细胞形成囊泡,但对β-TrCP的底物PDCD4和PC2的总量没有影响。特异性下调β-TrCP可以抑制IMCD3细胞形成囊泡,在人的囊肿衬里上皮细胞中特异性敲低β-TrCP后,纤毛变长,纤毛上PC2表达增加,PDCD4表达上调,PC2总量变化不明显,说明下调β-TrCP可以通过上调其底物PDCD4以及促进纤毛的形成和PC2在纤毛上的定位抑制囊泡生长。而过表达BTRC基因后,纤毛变短,甚至不能正常形成。但是,PS-341处理细胞后,PDCD4和PC2的泛素化降解受到抑制,为什么其总蛋白量却没有改变呢?这使得我们继续探讨其原因,我们发现,PS-341处理囊肿细胞后,自噬通路代偿性活化。PDCD4和PC2可能通过自噬通路代偿性降解。动物实验结果发现,PS-341治疗后,小鼠肾脏的囊肿指数显着降低,肾功能明显改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我们进一步检测了肾组织中增殖、凋亡和炎症指标,发现PS-341治疗后小鼠肾组织增殖减弱,凋亡增加,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结论:(1)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中,PC1-CTT通过活化JAK2-STAT1通路促进β-TrCP的表达;(2)β-TrCP作为癌蛋白在ADPKD中高表达;(3)特异性抑制β-TrCP可以通过上调PDCD4、增加纤毛长度以及PC2在纤毛上的有效剂量抑制囊泡生长;(4)PS-341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最终抑制囊泡生长,可能是通过使纤毛变长,增加纤毛上的PC2的表达实现的。(5)PS-341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以及减少肾间质巨噬细胞浸润,显着地抑制囊肿生长、改善肾功能,并且显着延长多囊肾病小鼠的生存时间。(6)广谱抑制UPS治疗ADPKD引起自噬通路代偿性活化,可能会伴随某些副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泛素蛋白连接酶论文参考文献

[1].谢少利,刘家有,王碧娟,黄红梅,李静佳.泛素蛋白连接酶E3A在乳腺癌细胞中作用的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9

[2].陈美含.E3泛素蛋白连接酶β-TrCP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中的调控机制及治疗意义[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9

[3].谢少利,王碧娟,刘家有,李金穗,赵小波.下调泛素蛋白连接酶E3A表达对叁阴性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8

[4].马敏丽,美力班·吐尔逊,王振芳,阿仙姑·哈斯木.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宫颈病变中人乳头状瘤病毒16感染对泛素蛋白连接酶、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8

[5].杨波,林新铎,唐俊明,杨建业,张蕾.泛素蛋白连接酶复合体KPC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6

[6].马延超,许寿生,朱荣,王瑞元.AMPK活化对大鼠骨骼肌Akt/FoxO磷酸化介导的泛素蛋白连接酶mRNA表达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

[7].邱士优.拟南芥HECT类泛素蛋白连接酶家族基因表达和功能的初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

[8].谢少利,幸天勇,邓世山.泛素蛋白连接酶E3介导的EMT在肿瘤浸润与转移中的作用[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5

[9].徐良,刘璠,朱建炜,朱立帆,蒋富贵.胞浆泛素蛋白连接酶2在大鼠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5

[10].王丽红.肺腺癌中肌肉细胞特异性泛素蛋白连接酶29、组织蛋白酶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

标签:;  ;  ;  ;  

泛素蛋白连接酶论文-谢少利,刘家有,王碧娟,黄红梅,李静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