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解释论文_赵伟,李迪

导读:本文包含了科学解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科学,考据学,解释学,堆肥,库恩,济慈,义理。

科学解释论文文献综述

赵伟,李迪[1](2019)在《大数据科学的因果解释性理论难题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数据的提倡者们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认识论革命的过程中,主张替代因果分析和理论生成的现代方法论支配地位。安德森断言大数据意味着"理论终结-经验主义重生"和"因果性的消解",这揭示了许多大数据辩论中的傲慢暗流。大数据经验主义的认识论虽然很有吸引力,但是它建立在错误思考基础之上,大数据不仅致力于相关性关系,而在实质上针对因果性知识,这些更迫切需要对于大数据和数据分析的认识论影响的更广泛的批判性思考,由此重申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的重要性,例如建立因果关系以及借鉴现有理论。(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潘洪建,盛群力[2](2019)在《CER教学:引导学生建构科学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解释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实践。近年来,美国中小学实施的主张、证据、推理教学(简称"CER教学")是科学教育中影响较大的模式。该模式以理性主义科学观与建构主义学习观为理论基础,操作步骤为:创造问题情境,提出科学主张;通过多种方式收集证据;链接证据与观点,开展科学推理;小组展示与交流,优化科学解释。实施策略为:利用CER框架图表,为科学解释提供支架;使用适当和充分的证据,区分日常经验与科学证据;加强基本概念教学,为科学推理提供支撑;考虑其他解释,学会反驳。它对于促进科学理解、发展科学思维、深化科学探究、培养科学精神有积极作用。CER教学框架对于改进我国科学教育、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开放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初维峰[3](2019)在《模型在科学解释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因果解释中,模型既可以作为找出解释项与被解释项之间因果联系的工具,也可以与因果因素一起构成因果解释,作为因果解释模型的一部分。在非因果解释特别是模型解释中,模型能独自进行科学解释。许多理想化模型仍能进行科学解释。是否以自然律为基础不仅是区分科学模型与非科学模型的标准,也是区分科学解释与非科学解释的标准。(本文来源于《哲学动态》期刊2019年08期)

陈平[4](2019)在《代谢增长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代谢增长论》是笔者约半个世纪以来,用复杂科学,尤其是非平衡态物理学的方法,系统研究经济学的基础问题得到的成果。那么,我们面向未来的时候,新的非平衡、非线性的发展观和复杂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能对我们的思考有什么帮助呢?我想它们可以在方法上弥补前人的不足。(本文来源于《北京日报》期刊2019-08-26)

李静,刘火火[5](2019)在《湿垃圾除袋有效提升源头分类实效》一文中研究指出投放湿垃圾,为什么必须“破袋”?根据本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及投放目录,目前市面上的塑料垃圾袋、塑料袋都属于干垃圾,在投放湿垃圾时应除袋投放,将垃圾袋与湿垃圾分离开来投放。市绿化市容局相关专家解释,上海自实施垃圾分类以来,分类成效提升明显,全程分类体系进一步(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9-07-11)

王健,虞银江,王聪[6](2019)在《Rasch模型在高中生科学解释能力评价工具开发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科学解释是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叁项内容:主张(claim)、证据(evidence)和推理(reasoning)。主张是对问题或者现象的一个论断。证据是科学数据,用来支持作出的论断。数据来源可以是调查、观察或阅读材料。推理过程将主张和证据联系在一起,运用逻辑关系,使用证据和科学原理作出解释。(本文来源于《福建教育》期刊2019年27期)

佚名[7](2019)在《“突然失忆”有了科学的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活中,你是否有过"突然失忆"的经历,比如,本来想去买一件东西,到了超市却突然忘了自己要买什么;正想和朋友说点什么,却突然懵了,完全记不起刚才想说的内容;打开浏览器忽然忘了自己刚才想查什么……科学家给这个现象起了个非常贴切的名字:门口效(本文来源于《意林文汇》期刊2019年13期)

王薇[8](2019)在《基于系统科学的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的框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系统科学的整体思维、综合思维、联系思维、回返思维和动态思维,建立复杂、多维、综合的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框架体系,包含理论层、算法层、解读层、应用层4个层次,具有简洁性、可视化、多元性、校本化的特征。解释模型体系的建构,首先是在不同理论背景的支撑下分别建立不同视角的单一模型,然后分析不同理论的局限性提出理论设想,进而整合不同理论建立综合模型,并按照模型建构—模型验证—模型修正—模型应用这一基本流程实施。(本文来源于《天津市教科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杨念群[9](2019)在《清代考据学的科学解释与现代想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代学术研究体系中,对清代考据学的评价一直趋于两个极端,一种观点认为考据学只具有寻究古典文献来源的技术含义,没有什么"思想性",另一种观点则极力论证清代考据学具有不同于宋明儒学的新"义理",并不缺乏"经世"意义。更有甚者,考据学被认为是最具有"准科学"性质的学问,与西方近代学术传统可以构成对话关系。本文拟对以往学界流行的清代考据学评价模式进行反思和梳理,以分析其利弊得失。(本文来源于《史学史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江居庆[10](2019)在《库恩科学观中的解释学意涵》一文中研究指出库恩的科学观中有着丰富的解释学意涵,因此可以挖掘库恩科学哲学中的解释学思想。一方面,库恩在科学史的研究中不自觉的运用了解释学的方法,这一方法被库恩贯彻在他的研究中,库恩称科学史是一项解释性事业。另一方面,“范式”概念具有丰富的解释学意涵,这体现为范式作为“先入之见”,它成为理解自然科学的前提,而且库恩的范式转换表明自然科学领域中存在着视界融合。不可通约性概念对自然科学领域中存在视界融合这一观点造成了一困境,库恩通过区分翻译和解释最终走出了这一困境。库恩科学观中的解释学意涵有着重要影响,一方面体现在当代科学哲学向解释学发展中,一方面体现在对解释学文本范围的扩展中。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研究了库恩对解释学方法的不自觉应用。这种不自觉应用的解释学方法来源于1947年库恩阅读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着作的一次顿悟经历。同时,这种方法得到了库恩在科学史研究工作中的贯彻,以至于在库恩眼中,科学史是一项解释性事业。论文的第二部分研究了“范式”概念中丰富的解释学意涵。本部分由叁小节构成。第一节研究了范式概念的基本含义,并指出其在理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地位。第二节研究了范式转换下的科学发展,并指出范式转换即自然科学领域中的视界融合。第叁节研究了范式转换中的实践因素,并指出这种实践的解释学意涵。论文第叁部分研究了“不可通约性”概念与翻译和解释,由两小节构成。第一节旨在表明不可通约性作为不可翻译给自然科学领域中存在视界融合这一观点带来的困境,但这一困境是暂时性的。第二节指出,不可通约性作为不可翻译并不意味着不可比较,更不是在说理论的不可沟通,库恩对解释进行研究从而走出了这一困境。论文的第四部分研究了库恩科学观中解释学意涵带来的重要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库恩科学观中解释学意涵影响了当代科学哲学向解释学发展这一进路。第二,库恩科学观中解释学意涵表明在自然科学领域,自然科学文本亦需要解释,这一点拓展了欧陆解释学的文本范围。(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9)

科学解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科学解释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实践。近年来,美国中小学实施的主张、证据、推理教学(简称"CER教学")是科学教育中影响较大的模式。该模式以理性主义科学观与建构主义学习观为理论基础,操作步骤为:创造问题情境,提出科学主张;通过多种方式收集证据;链接证据与观点,开展科学推理;小组展示与交流,优化科学解释。实施策略为:利用CER框架图表,为科学解释提供支架;使用适当和充分的证据,区分日常经验与科学证据;加强基本概念教学,为科学推理提供支撑;考虑其他解释,学会反驳。它对于促进科学理解、发展科学思维、深化科学探究、培养科学精神有积极作用。CER教学框架对于改进我国科学教育、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科学解释论文参考文献

[1].赵伟,李迪.大数据科学的因果解释性理论难题刍议[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9

[2].潘洪建,盛群力.CER教学:引导学生建构科学解释[J].开放教育研究.2019

[3].初维峰.模型在科学解释中的作用[J].哲学动态.2019

[4].陈平.代谢增长论[N].北京日报.2019

[5].李静,刘火火.湿垃圾除袋有效提升源头分类实效[N].文汇报.2019

[6].王健,虞银江,王聪.Rasch模型在高中生科学解释能力评价工具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教育.2019

[7].佚名.“突然失忆”有了科学的解释[J].意林文汇.2019

[8].王薇.基于系统科学的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的框架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9

[9].杨念群.清代考据学的科学解释与现代想象[J].史学史研究.2019

[10].江居庆.库恩科学观中的解释学意涵[D].山东师范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含水裂隙二维波列图含水裂隙二维灰度图技术路线水深剖面的绘制《海上升明月》大卫·弗里德里希182...语境-意向论的科学解释模型

标签:;  ;  ;  ;  ;  ;  ;  

科学解释论文_赵伟,李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