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晚新生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新生代,玄武岩,地幔,裂谷,岩浆,渤海湾,青藏高原。
晚新生代论文文献综述
哈广浩[1](2019)在《藏南亚东—谷露裂谷中—南段晚新生代正断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内部最显着的活动构造是藏南近南北向的裂谷带,由于这些裂谷带的成因机制与青藏高原的隆升及调节印度与欧亚板块汇聚变形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一直是青藏高原地球科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以亚东-谷露裂谷中南段为主要研究对象,部分涉及错那-沃卡裂谷中段,通过综合利用遥感解译、构造地质学、测量学与地质年代学等多种方法,结合前人资料,从亚东-谷露裂谷中南段几何学与运动学、年代学等方面入手,对近南北向裂谷的几何学特征,初始裂陷时代及演化过程,百万年、万年、十年尺度的活动速率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其在调节高原内部变形中的作用与成因机制。通过遥感解译,初步厘定了藏南裂谷带主要由八条连续性较好的裂谷组成,各个裂谷是由多个地堑或半地堑衔接而成,集中分布在喜马拉雅弧中段附近,大致呈平行分布。裂谷间距具有西部小东部大的特点。遥感解译结合野外地质调查表明,亚东-谷露裂谷南段的由热龙、涅如和帕里-多庆错叁个地堑呈右阶斜列组成,其中帕里-多庆错地堑东西两侧均发育正断层,现今活动性强的边界断裂位于地堑东缘,西缘边界断裂现今活动性已经微弱,是早期活动的行迹;而涅如和热龙地堑主边界断裂位于地堑东缘。裂谷中段尼木地堑群由7个规模较小而地堑组成。各个地堑内发育多期晚第四纪沉积物,并被后期强烈的正断层活动错断而形成典型的断层崖。晚新生代沉积地层与低温热年代学垂直剖面热历史模拟为限定近南北向裂谷初始裂陷时代提供了新的证据,结果显示裂谷带的初始裂陷时间应为10-16Ma,即中中新世,与前人结果一致,并存在上新世-第四纪期间的二次加速伸展过程。根据盆山高差及沉积物厚度,初步限定了亚东-谷露裂谷自形成以来百万年尺度的垂直滑动速率,总体介于0.2-0.4mm/yr之间,最大不超过0.5mm/yr。结合遥感解译、野外测量与晚第四纪年代学限定了亚东-谷露裂谷中南段四个地堑晚第四纪垂直滑动速率,介于0.6~2.0mm/yr之间。结合前人资料发现该裂谷百万年和万年尺度的垂直滑动速率表现出由两侧向中间减小的趋势,但万年尺度的减小趋势表现的更明显。对公开发布以及项目组已有GPS数据进行再分析,发现亚东-谷露裂谷伸展速率约6mm/yr,显着大于其地质估算的活动速率。以断层倾角换算获得亚东-谷露裂谷地质尺度的伸展速率平均约1-1.5mm/yr,那么整个藏南裂谷带反映的地质尺度的伸展速率可达8-15mm/yr,与GPS反映的现今青藏高原南部近东西向伸展速率基本一致,这表明晚第四纪以来近南北向裂谷带是藏南地区调节印度与欧亚板块汇聚变形的主要活动构造。结合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断层活动性分析与裂谷发展演化过程,初步分析了藏南裂谷带的成因机制,认为裂谷带的初始裂陷可能为印度板块岩石圈俯冲至青藏高原下部,导致高原岩石圈结构改变,在强烈的挤压汇聚下发生伸展作用导致藏南上地壳发生破碎的结果。而裂谷的二次加速伸展则可能与俯冲的印度岩石圈前缘发生板片撕裂作用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期刊2019-06-30)
王有鹏[2](2019)在《莲峰断裂带及邻区晚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的地貌与沉积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地貌和沉积是研究构造活动的重要依据,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地貌与沉积信息记录不同时空尺度的构造特征和演化历史。基于地貌学和沉积学方法,本文以位于川滇边界东段莲峰断裂带及邻区为靶区,对区内晚新生代以来的地貌与沉积记录进行多尺度研究;尤其为莲峰断裂全新世以来的活动特征、活动时代提供了新的地貌学和构造地质学证据,这些工作有助于区域活动构造研究和震害防御工作的部署。论文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基于DEM数据,通过统计20km*20km尺度的高程直方图,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在区内识别出由高到低的S1~S4四级区域地貌面,整体上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掀斜的特点。S1在区内则木河断裂带两侧及金阳县,达朵等地附近零星分布,海拔约3000-3700m,S2为区内地貌面的主体,分布广泛,海拔约2300-2700m。S3分布在昭通市以东及东南等地区,海拔约1700-1900m。S4沿着研究区西部安宁河谷地带展布,海拔在1500m及以下。2.利用对10km*10km及5km*5km尺度的高程直方图分析了区内部分断裂两侧的差异升降运动。在则木河断裂带上识别出S1,S2和S3叁级地貌面的错断,地貌面垂直断错距离具S1>S2>S3的特点。在空间上,断裂带西北端S1垂直断错最大约750m,S2约500m;中段次之,普格县附近S1、S2、S3垂直断错约550m、400m、370m;东南端S1高差最小,S1、S2和S3高差分别约为300m、210m和100m。结合前人有关地貌面发育时间,分别以上新世中期至上新世末期、更新世早期估算S1、S2形成以来垂直断错速率,认为该断裂带S1形成以来东北端垂直差异运动速率约0.21~0.29mm/a,中段约0.15~0.21mm/,东南段约0.08~0.12mm/a;S2形成以来西北端约0.28mm/a,中段约0.22mm/a,东南端约0.12mm/a。与前人结果(0.1~0.85mm/a)同属一个量级,显示该断裂带在长时间尺度上两侧垂直差异运动速度大致不超过0.3mm/a。对小江断裂的分析表明不同段落垂直差异运动量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莲峰断裂带分析结果显示西南段大寨乡至岩脚乡四级地貌面高程变化趋势相同。对坪镇附近S1高差值约490m,向两端逐渐减小,东北端和西南端分别约为310m,300m。S2与S1变化相似,对坪镇约为380m,东北端和西南端分别约210nm、170m。3.结合前人资料,对莲峰断裂带西南段河流阶地的地貌学、沉积学和年代学研究表明,金沙江巧家段老街附近阶地从一级到四级阶地均为堆积阶地,拔河高度分别为60~70m,145~190m,260~310m,350~400m。获得T1阶地上部OSL年龄7.1±0.8ka;其形成年代和物质组成可与T2阶地对比的支沟扇沉积物释光测年为13.4±0.8ka。在阶地沉积中发现了莲峰断裂带西南段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的地貌地质证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岳伟,张灵敏[3](2019)在《长江叁角洲晚新生代地层单矿物晶体表面形态和元素地球化学对不同沉积环境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叁角洲是中国大陆东部边缘海重要的沉积汇区,从晚新生代以来发育了数百米厚的松散陆源碎屑沉积物,建造了世界着名的大河叁角洲体系(Chen and Stanley,1995)。这套地层处于上新世向第四纪冰期过渡的时期,是海陆相互作用较强烈的时期,同时还是现代长江水系格局形成的重要阶段,蕴藏丰富的环境演变信息(Yang et al.,2006;Zheng et al.,2013),(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黄猛,李明辰,樊航宇,张晓飞,李继军[4](2019)在《渤海湾西北岸QHJ01孔记录的晚新生代气候与沉积环境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湾西北岸是华北平原构造最为活跃的地区,其第四纪地层的深入研究能为区域地震地质和水文地质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本文依据渤海湾西北QHJ01孔沉积物岩性、结构构造以及孢粉分析等结果,结合年代学结果,重建了区域5.20Ma以来的古气候及沉积环境演化过程。QHJ01孔5.20~3.33Ma早期植被类型为以落叶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气候温湿,晚期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气候向冷干的趋势发展,沉积环境以湖泊为主;3.33~2.12Ma植被类型以荒漠草原为主,个别地段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气候温凉干旱,沉积环境为曲流河和泛滥平原;此阶段沉积环境受气候变化影响较为明显。2.12~0.13Ma为湖泊发育期,其中2.12~1.78Ma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气候凉湿,1.78~0.90Ma气候干冷,0.90~0.13Ma气候波动幅度增大,此阶段沉积环境受气候波动影响较小,主要受区域构造沉降控制。0.13Ma以来气候波动变化较为明显,落叶阔叶分子含量逐渐增高,有逐渐变暖的趋势,早期沉积环境主要为湖泊、湖泊叁角洲、泛滥平原交替发育,晚期发育海相叁角洲;此阶段沉积环境受气候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同时亦受区域构造沉降控制。(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袁龙,鄢全树,张海桃,赵仁杰,葛振敏[5](2019)在《南海西缘泰国晚新生代玄武岩岩浆过程研究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泰国晚新生代玄武质岩石主要为碱玄岩、玄武岩、粗玄岩和玄武粗安岩,属于碱性系列,呈现似洋岛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南海地区其他位置的同时代玄武岩特征一致。本研究玄武岩的斑晶矿物主要为橄榄石、斜长石及少量的单斜辉石。利用全岩组分推算,泰国玄武岩源区岩性为石榴石辉石岩,与越南、北部湾等地同期玄武岩的岩性类似。本研究利用PRIMELT软件模拟计算了泰国晚新生代玄武岩的原始岩浆组分。利用反演的原始岩浆组分计算出本区域的玄武岩熔融温度范围为1 425~1 442℃,熔融压力范围为22.3~27.4 kbar,类似于海南岛(1 420~1 530℃,18~32 kbar)和越南南部地区(1 470~1 480℃,29.7~32.8 kbar)。本区域的地幔潜在温度为1 448~1 467℃,与越南南部(1 468~1 490℃)类似,稍低于海南岛北部(1 420~1 530℃)。总体上,泰国晚新生代玄武岩与南海地区其他区域同时代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岩浆过程类似,它们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均与海南地幔柱有关。(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2期)
陈喜峰,陈秀法,叶锦华[6](2019)在《东南亚中南半岛晚新生代玄武岩及其红土型铝土矿矿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1晚新生代玄武岩地质特征晚新生代,东南亚地区发生了强烈的玄武质岩浆喷发活动,形成了期次多、分布广的大规模玄武岩类及其它共伴生岩类,主要分布于越南中南部的西原高原及其周边、老挝南部的菠萝芬高原及其周边、柬埔寨东部的上川龙高原及其周边、泰国中东部和东南部及北部、缅甸北东部、菲律宾群岛东、(本文来源于《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4-13)
袁龙[7](2019)在《泰国晚新生代玄武岩矿物学、岩石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新生代扩张停止后发生了一期广泛的板内岩浆活动,其影响范围不仅限于南海海盆,而且还包括南海北缘的雷琼半岛和北部湾以及南海西缘的中南半岛。尽管前人对于这一期的岩浆活动开展了较多的研究,但是对于它们的岩石成因、地幔源区性质还是存在争论。目前有关其地球动力学背景有相对较为一致的认识,即它们可能是与海南地幔柱紧密联系的。然而,海南地幔柱在地壳或近地表的影响范围还不甚清楚。位于中南半岛的泰国境内也分布有数量可观的扩张期后的玄武岩,对这些火山岩进行矿物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充分发挥“岩石探针”手段,不仅可为揭示这些玄武岩的岩浆过程、岩石成因和地幔源区性质提供重要资料,而且对理解包括中南半岛在内的南海地区海底扩张期后的岩浆活动的规律及深部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意义。泰国及周边区域可分为叁个构造地层单元:西部的滇缅泰马(Sibumasu)板块,中部的素可泰(Sukhothai)地体和东部的印支板块,这叁个构造地层单元被两个古特提斯缝合带(清迈-尖竹汶缝合带和难-程逸沙缴府弧后缝合带)分开。本次研究的泰国晚新生代玄武岩样品主要来自素可泰地体北部和呵叻高原及其周边区域,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原位主微量分析以及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研究。研究显示,这些玄武岩具斑状结构和气孔状构造,斑晶矿物主要为橄榄石、斜长石及少量单斜辉石,基质的微晶为斜长石、橄榄石和单斜辉石,副矿物主要为磁铁矿。(1)橄榄石种属主要为贵橄榄石,透铁橄榄石及少量镁铁橄榄石,橄榄石斑晶的Ca O含量较高,斑晶粒径较小,未出现环带裂隙和扭折带,表明橄榄石斑晶为岩浆成因。(2)单斜辉石主要为透辉石和普通辉石,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富集轻稀土,具有相对较高的轻稀土/重稀土(LREE/HREE)比值和(La/Yb)N比值(1.93-4.27)。(3)斜长石主要为拉长石及少量中长石和培长石,富集轻稀土及Ba、Sr、Pb元素,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具有较高的(La/Yb)N比值(11.17-69.33)。需要指出的是,样品WCB-3中含有橄榄石-辉石捕虏晶集合体,其中橄榄石的Ca O含量较低(平均为0.08%),粒径较大(1.00-1.60mm),单斜辉石具有相对平坦的稀土配分模式,表明橄榄石-辉石集合体中的橄榄石和辉石皆为捕虏晶。泰国晚新生代玄武岩的母岩浆在上升至地表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期的矿物结晶和分离作用。单斜辉石结晶温度和压力分别为1145-1214℃(平均温度为1190℃)和0.4-0.9Gpa(平均为0.7Gpa),对应的岩浆房深度约20km,位于大陆地壳上部,这与南海海盆和海南岛北部地区类似。斜长石的结晶温度和压力分别为994-1192℃(平均为1102℃)和0.3-0.9Gpa(平均为0.6Gpa),与南海地区类似,结合其具有较高的An值,表明斜长石形成于快速上涌的岩浆环境。本研究区玄武岩样品中矿物的结晶顺序为:橄榄石、单斜辉石、斜长石及钛铁氧化物。全岩主量元素特征表明,本区域岩石主要为粗面玄武岩和玄武粗安岩,有少量的碱玄岩和玄武岩,属于碱性系列。微量元素方面,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K)和高场强元素(Nb、Ta、Zr),无明显的Eu异常,其特征与中南半岛及南海地区同期玄武岩一致,类似于洋岛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基于单斜辉石组分构建的)表明,本区域玄武岩为板内构造环境。经模拟计算,本区域玄武岩源区岩性可能是石榴石辉石岩,而这些玄武岩可能是石榴石辉石岩经5%-20%部分熔融形成的。本研究利用PRIMELT软件模拟计算了泰国晚新生的元素岩浆组分,利用反演的原始岩浆组分计算出本区域的地幔潜在温度为1448-1467℃,与越南南部类似,稍低于海南岛北部,结合全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泰国晚新生代玄武岩的形成与海南地幔柱有关。泰国地区玄武岩的稍低地幔潜在温度(与海南及越南相比),可能反映了地幔柱物质流在沿着岩石圈流变学边界层往中南半岛之下运移时消耗了部分能量,具体表现在靠近地幔柱中心位置的海南岛地幔潜在温度较高,而在远离地幔柱中心的中南半岛稍低。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泰国晚新生代玄武岩的深部动力学背景类似于南海地区,海南地幔柱在泰国晚新生代玄武岩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期刊2019-04-01)
陈梅,施小斌,任自强,徐子英,刘凯[8](2019)在《南海西北部沉积盆地晚新生代沉降、沉积特征:对深部异常过程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西北部雷琼区域出露大量晚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且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显示其地幔存在类似地幔热柱特征的低速异常体.为了揭示该异常体的活动信息及其对表层地质过程的影响,本文选择位于雷琼区域的北部湾盆地和珠叁坳陷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它们早中新世以来的构造沉降、与基底隆升有关的剥蚀面和岩浆活动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晚中新世构造沉降速率表现为低速异常;晚中新世以来,研究区发育了2个因基底隆升形成的局部剥蚀面,剥蚀范围大致以雷琼火山区为中心呈环状分布,中心区域剥蚀量较大,累积厚度100~200m;中中新世后研究区部分区域因岩浆活动导致上覆地层隆起和沉积环境变化.分析表明雷琼地区深部低速异常体对表层升降影响有限,推测该深部异常体规模较小,可能是深部更大规模异常体的一个分支.(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闫亮,李勇,邓涛,颜照坤,云锟[9](2019)在《龙门山构造带晚新生代剥蚀作用与均衡隆升的地表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SRTM DEM数据,以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为研究区域,本文通过条带状剖面分析、古地形面(残余面)恢复以及弹性挠曲模拟等研究手段,计算了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晚新生代地壳均衡隆升与地表剥蚀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了龙门山地区表面剥蚀作用与均衡隆升作用之间的地表响应过程,从而为研究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晚新生代以来的剥蚀—成山作用的隆升机制提供定量依据。研究表明:(1)晚新生代以来龙门山的地表剥蚀量为(0.74~1.14)×105km3;(2)大量的地表剥蚀作用驱动了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的地壳均衡反弹,使龙门山隆升了近2 km;(3)龙门山地区地表剥蚀量和均衡隆升量具有空间匹配性,岷山断块及龙门山中、南段的均衡隆升量高于青藏高原东缘其它区域,反映了晚新生代以来龙门山地区在不同分段内差异化的构造地貌形态及与剥蚀—隆升相关的地表过程。(4)龙门山的隆升是多期、多种隆升机制迭加的产物,其隆升过程具有历史性和复合性。均衡隆升和剥蚀作用在相似的时间尺度上和空间尺度上控制着龙门山地貌的形成,约束了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的隆升机制。(本文来源于《地球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祝成宇,吴贵灵,王国灿[10](2018)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地块台阶式构造地貌分析及其对高原晚新生代扩展机制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60-50Ma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和其进一步向欧亚板块之下的楔入作用造就了如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而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滇地块分布着一系列高原残余地貌和地壳缩短变形等构造,是研究高原新生代扩展机制的理想场所。现在对东南缘的地貌结构仍存在较大的分歧,主要有渐变1和陡变2两种比较主流的认识。其中,下地壳流动模型在地貌上表现为向南东方向高程逐渐降低的过程;而若存在地貌地形陡变和大规模的地壳缩短变形现象则说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扩展更符合陆内块体侧向挤出模型。基于30m分辨率的SRTM数据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分析,结合野外地貌和(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七)——专题14: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构造过程与高原生长、专题15: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研究进展》期刊2018-10-21)
晚新生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貌和沉积是研究构造活动的重要依据,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地貌与沉积信息记录不同时空尺度的构造特征和演化历史。基于地貌学和沉积学方法,本文以位于川滇边界东段莲峰断裂带及邻区为靶区,对区内晚新生代以来的地貌与沉积记录进行多尺度研究;尤其为莲峰断裂全新世以来的活动特征、活动时代提供了新的地貌学和构造地质学证据,这些工作有助于区域活动构造研究和震害防御工作的部署。论文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基于DEM数据,通过统计20km*20km尺度的高程直方图,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在区内识别出由高到低的S1~S4四级区域地貌面,整体上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掀斜的特点。S1在区内则木河断裂带两侧及金阳县,达朵等地附近零星分布,海拔约3000-3700m,S2为区内地貌面的主体,分布广泛,海拔约2300-2700m。S3分布在昭通市以东及东南等地区,海拔约1700-1900m。S4沿着研究区西部安宁河谷地带展布,海拔在1500m及以下。2.利用对10km*10km及5km*5km尺度的高程直方图分析了区内部分断裂两侧的差异升降运动。在则木河断裂带上识别出S1,S2和S3叁级地貌面的错断,地貌面垂直断错距离具S1>S2>S3的特点。在空间上,断裂带西北端S1垂直断错最大约750m,S2约500m;中段次之,普格县附近S1、S2、S3垂直断错约550m、400m、370m;东南端S1高差最小,S1、S2和S3高差分别约为300m、210m和100m。结合前人有关地貌面发育时间,分别以上新世中期至上新世末期、更新世早期估算S1、S2形成以来垂直断错速率,认为该断裂带S1形成以来东北端垂直差异运动速率约0.21~0.29mm/a,中段约0.15~0.21mm/,东南段约0.08~0.12mm/a;S2形成以来西北端约0.28mm/a,中段约0.22mm/a,东南端约0.12mm/a。与前人结果(0.1~0.85mm/a)同属一个量级,显示该断裂带在长时间尺度上两侧垂直差异运动速度大致不超过0.3mm/a。对小江断裂的分析表明不同段落垂直差异运动量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莲峰断裂带分析结果显示西南段大寨乡至岩脚乡四级地貌面高程变化趋势相同。对坪镇附近S1高差值约490m,向两端逐渐减小,东北端和西南端分别约为310m,300m。S2与S1变化相似,对坪镇约为380m,东北端和西南端分别约210nm、170m。3.结合前人资料,对莲峰断裂带西南段河流阶地的地貌学、沉积学和年代学研究表明,金沙江巧家段老街附近阶地从一级到四级阶地均为堆积阶地,拔河高度分别为60~70m,145~190m,260~310m,350~400m。获得T1阶地上部OSL年龄7.1±0.8ka;其形成年代和物质组成可与T2阶地对比的支沟扇沉积物释光测年为13.4±0.8ka。在阶地沉积中发现了莲峰断裂带西南段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的地貌地质证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晚新生代论文参考文献
[1].哈广浩.藏南亚东—谷露裂谷中—南段晚新生代正断层作用[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9
[2].王有鹏.莲峰断裂带及邻区晚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的地貌与沉积记录[D].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2019
[3].岳伟,张灵敏.长江叁角洲晚新生代地层单矿物晶体表面形态和元素地球化学对不同沉积环境的响应[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4].黄猛,李明辰,樊航宇,张晓飞,李继军.渤海湾西北岸QHJ01孔记录的晚新生代气候与沉积环境演化[J].地质学报.2019
[5].袁龙,鄢全树,张海桃,赵仁杰,葛振敏.南海西缘泰国晚新生代玄武岩岩浆过程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海洋科学进展.2019
[6].陈喜峰,陈秀法,叶锦华.东南亚中南半岛晚新生代玄武岩及其红土型铝土矿矿化特征[C].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摘要集.2019
[7].袁龙.泰国晚新生代玄武岩矿物学、岩石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D].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2019
[8].陈梅,施小斌,任自强,徐子英,刘凯.南海西北部沉积盆地晚新生代沉降、沉积特征:对深部异常过程的响应[J].地球物理学报.2019
[9].闫亮,李勇,邓涛,颜照坤,云锟.龙门山构造带晚新生代剥蚀作用与均衡隆升的地表过程研究[J].地球学报.2019
[10].祝成宇,吴贵灵,王国灿.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地块台阶式构造地貌分析及其对高原晚新生代扩展机制的启示[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七)——专题14: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构造过程与高原生长、专题15: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研究进展.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