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个人利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个人利益,马克思,集体,受贿罪,利益,多维,干部。
个人利益论文文献综述
何霜,侯翔宇[1](2019)在《行使公权不容私心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喂,我安全软着陆,可以来上班了。”这是行将退休的广东省广州市一名领导干部肖某某打给企业老板的电话内容。于是,凭借其在职时对多名企业老板的“恩惠”,肖某某很快就在多家公司实现了“再就业”,以“顾问费”的名义收受“在职的时候不敢直接收”的好处费共计数百万元(本文来源于《中国纪检监察报》期刊2019-08-24)
曹坚[2](2018)在《多维视角把握挪用公款“谋取个人利益”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2002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叁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下称《解释》)以立法解释的形式阐述了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具体含义,其中,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18-12-24)
孔德伦,周玲[3](2018)在《为其他单位挪用公款并谋取个人利益的刑法适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裁判要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法第叁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以下简称《挪用公款立法解释》)将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含义明确为叁种情形,在第一、二种情形中,行为人有挪用公款行为即构成挪用公款罪,如行为人再犯受贿罪的,应数罪并罚。当挪用公款的行为属于第叁种情形时,认定行为人构成挪用公款罪,实际上已将行为人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作为挪用公款罪的构罪要素作了评价,如再数罪并罚,(本文来源于《人民司法(案例)》期刊2018年35期)
党盛文[4](2018)在《浅谈“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和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社会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个人利益常常会与集体利益出现不能同时兼顾甚至产生冲突的情况,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是一个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既要追求集体利益的实现,同时要为个人正当利益诉求提供最大化的保障。在达到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和谐统一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调动个体的劳动积极性,另一方面达到全社会发展效率的极大提升和实现共赢。(本文来源于《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莫燕,孟佳荣,朱亚丽[5](2018)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知识共享研究:基于信任和个人利益角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共享是组织进行知识管理的核心,也是组织重要的竞争力。在目前工程项目日益复杂并趋于大规模以及设计任务动态化的情境下,在工程设计领域研究知识共享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通过对知识共享以及工程项目设计方面的文献回顾,发现信任在工程设计团队的知识共享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通过回顾其他领域知识共享的研究,本文发现个体之间的快速信任和情感信任都对知识共享存在积极影响,同时,人们的个人利益,不管是外部奖励还是内在动机也积极影响着他们的知识共享行为。因此,本文将这些发现应用到建筑工程设计中,并以快速信任和情感信任作为中介。提出了一个个人层面的知识共享影响路径,以对建筑工程设计团队中成员的个人利益,信任,以及知识共享的之间关系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201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1-03)
[6](2018)在《为什么说“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章的这一规定是与我们党所代表的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人民的利益一致的。工人阶级的最高利益和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实现共产主义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就是要为谋求工人阶级和(本文来源于《当代贵州》期刊2018年40期)
张静[7](2018)在《维护国家利益抑或追求个人利益:建国初期地权变迁中乡村干部的经济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土改结束后,以中农为主体的基层乡村干部在地权变迁中兼具双重身份:作为中央各种强制性土地政策的基层代言人和执行者,坚决贯彻和遵遁上级政策的宣传和实施。同时,由于对中央政府颁发的各项政策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在实际宣传及政策实施中脱离了政府预设轨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地权交易的规模、方式和内容;作为乡村社会的普通农民和地权交易的实际参与主体,当所从事的基层事务和自身农业生产和发家致富冲突时,对个人利益的追逐体现了其经济人的特性。(本文来源于《贵州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杨宗元[8](2018)在《论集体主义与个人利益——重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集体主义的有关论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在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意义上使用过集体主义概念,但是,他们对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理论内涵作出过深入的阐释。他们认为,在私有制条件下,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的结果就是虚幻的集体的产生,而真实的集体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个人只有在真实的集体中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因此,他们极为尊重个人利益,但同时又强调个人利益并不是抽象的,不能"贪杯过度"。(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林春财[9](2018)在《马克思论个人利益》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的第一前提,集体的个人利益是一切出发点和归宿,反对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研究》期刊2018年08期)
李昌隆[10](2018)在《马克思关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哲学领域重点研究的对象,历史上有许多学者对这项内容进行过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五花八门,其中尤以马克思的研究理论最为有名。在马克思研究理论中,利益问题与社会发展有着某些联系,因此我们需要结合我国的社会发展情况来具体分析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并利用马克思理论来解决一些具体的利益问题。(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8年33期)
个人利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02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叁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下称《解释》)以立法解释的形式阐述了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具体含义,其中,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个人利益论文参考文献
[1].何霜,侯翔宇.行使公权不容私心杂念[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
[2].曹坚.多维视角把握挪用公款“谋取个人利益”内涵[N].检察日报.2018
[3].孔德伦,周玲.为其他单位挪用公款并谋取个人利益的刑法适用[J].人民司法(案例).2018
[4].党盛文.浅谈“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和谐[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8
[5].莫燕,孟佳荣,朱亚丽.建筑工程设计中的知识共享研究:基于信任和个人利益角度[C].第十叁届(201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2018
[6]..为什么说“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J].当代贵州.2018
[7].张静.维护国家利益抑或追求个人利益:建国初期地权变迁中乡村干部的经济行为[J].贵州社会科学.2018
[8].杨宗元.论集体主义与个人利益——重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集体主义的有关论述[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9].林春财.马克思论个人利益[J].现代农业研究.2018
[10].李昌隆.马克思关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研究[J].智库时代.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