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营销研究

高校内部营销研究

马莉[1]2005年在《中国高校营销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的加速,高校生存与活动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不确定。每一所高等学校都受到竞争者的挑战,国内的名牌大学更多的感受到教育国际化的冲击,而普通院校则受到来自名校和同类院校的竞争压力。面对这些竞争,中国高校引入营销管理已成必然。虽然国内现在有些学者对营销在高校中的应用已经有所研究,但仅仅限于对一些简单的营销策略应用的研究,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以中国高校发展现状为背景,以市场营销的战略、策略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一套适合中国高校发展的营销方案。 论文的第一章绪论是对整篇文章的一个概括,包括研究的意义、研究的背景、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等内容。第二章是对中国高校的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现阶段我国理论界对高校营销的研究。第叁章是中国高校营销研究的理论及方法,为接下来的研究分析打下了理论基础。第四章是高校的营销战略研究。第五章是高校的营销战术研究,这里运用了服务营销的7Ps战术进行了研究。第六章为实证研究,以中国改革较为成功的北京大学为示例,探讨了我国高校应走的方向。第七章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结,谈到了文章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综观全文,本文的新颖之处在于,将服务营销和非营利组织营销、内部营销的方法和手段运用到中国高校的营销管理中去,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营销战略与营销策略,希望中国的高校能够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营销管理。

娄自强[2]2011年在《市场营销理论在山东民办高等学校发展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山东民办高等教育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展起来的。经过多年发展,山东民办高等教育已打破政府包揽高等教育办学的传统格局,拓宽了投资渠道,扩大了高等教育规模,促进了高等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满足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山东整个教育事业依法独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山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8%,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诸如招生形势日益严峻、办学经费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定、毕业生就业困难等,加之办学行为不够规范造成社会对民办高等学校的认可度受到置疑。民办高等学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求生存、谋发展,有必要以市场营销理论为指导,强化营销意识,增加营销投入;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以期实现其经营及管理的具体目标。但由于市场营销理论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与西方国家相比,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从时间上晚差不多半个世纪,而非营利组织的营销管理,尤其是高等教育营销理论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市场营销理论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应用的探索目前刚刚起步,相关的理论和可资借鉴的材料还比较匮乏。民办高等学校在营销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诸如,营销意识薄弱、营销投入不足、营销策略不当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辅之以个案研究法。首先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市场营销理论及其发展进行简单的综述,为下文研究市场营销理论在山东省民办高等学校发展中应用的研究奠定基础;接着从以市场营销理论为指导的营销实践活动在山东民办高校发展中的现实意义出发,分析目前山东民办高校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最后,就如何更好地应用市场营销理论指导民办高校的营销实践活动,促进山东民办高等学校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雷水清[3]2004年在《高校内部营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高校内部营销研究是把内部营销理论应用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内部营销是于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市场营销新概念,是市场营销理论在组织内部管理上的应用,它的基本思想是以员工为内部顾客,以工作为产品,通过提供满足员工需要的“工作产品”来吸引、发展、激励和保持高素质员工。内部营销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但在文献中还未见高校内部营销研究,本文的研究在内部营销理论应用研究上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目前我国高校正处于一个大发展和大变革的时期,吸引和保持优秀人才成了各高校重中之重的工作,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各高校的迫切任务,高校内部营销以市场营销理论重塑一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能给我国高校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以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为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以我国高校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基础,采用理论和文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高校内部营销研究。 全文共分五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前言。在前言部分阐明本文的立题思路,以及研究的背景、内容、方法和意义。 第二章为内部营销的基本理论研究。首先总结内部营销研究的起源、发展和现状,根据文献和理论分析构建本文的内部营销定义,然后根据4P营销组合理论研究内部营销策略,并分析内部营销的市场调研、细分和定位,最后讨论内部营销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区别。 第叁章为高校的特点及其内部营销的意义。这一部分分析高校的组织特点和员工特点,对高校内部营销做出定义并分析其含义,最后讨论高校内部营销的意义。 第四章为高校内部营销的市场调研、细分和定位。首先分析高校内部营销市场调研,包括环境调研和员工调研,其中员工需求是市场调研的核心,然后对高校员工进行细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并对教学科研人员进行再细分,最后讨论高校员工目标市场定位和高校“工作产品”定位。 第五章为高校内部营销策略组合。首先是产品策略,高校“工作产品”的主要内容包括薪酬,支持性工作环境,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帮助员工实现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需要,工作安全,社会保障机制,温情管理,高校愿景等。接着研究价格策略,分析定价问题,讨论培训、激励、绩效考核在价格策略中的运用;然后研究分销策略,分别讨论相应于毕业研究生、引进人才、现有员工、兼职教师等四种营销对象的分销策略;最后研究促销策略,分别讨论对潜在员工和现有员工的促销策略,并分析公共关系在高校“工作产品”促销中的重要作用。

兰文巧[4]2012年在《服务营销组合对民办高校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2004)、《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2007)等法规对民办高校举办主体、组织形态的相关界定来看,作为高等教育组织形式之一,民办高校具有类企业性特点,是企业化高等院校。由于缺乏足够的信任度与美誉度,民办高校在人们的教育消费选择中,还不是主流选择,或者说是一种无奈选择,在教育市场中,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日益成为“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对民办高校而言,买方即教育的消费者占主导地位。其中,求学信任度决定了民办高校的持续盈利能力,求学者满意度越高,则其信任度越高;而求学者的满意度来自教职工的工作质量,教职工的工作质量又来源于教职工对学校的满意度,同时,教职工工作质量也决定求学者所消费的教育服务价值,它们从前到后,环环相扣,最终影响民办高校的收入增长与盈利能力。此外,作为一个具有更大办学自主权的实体,从生源竞争、师资引进,到经费筹集等等,民办高校都需遵循市场机制来解决,众所周知,一个品牌声誉和社会影响良好的学校,更容易获得家长青睐与社会支持,反之,品牌声誉差的学校机会少,如此,唯有打造服务利润链,民办高校才能提升品牌资产价值,形成品牌竞争力。论文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基础上,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了解理论前沿和研究进展,搜集、归纳和总结文献,充分运用逻辑推理、归纳推理等方法,构建了服务利润链视角下的服务营销组合排列(SPC-7Ps模型)与品牌资产维度(SPC-BE模型),确定了SPC-7Ps对SPC-BE影响的概念模型,提出了SPC-7P、对SPC-BE影响的26个假设;然后,基于利克特量表设计问卷,收集了来自福建、陕西、辽宁、湖南、北京、广西、吉林七省(直辖市、区)共11所民办高校的630份样本数据,选择SPSS18.0软件作为工具,统计分析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整个模型及变量进行显着性检验。论文共七章,每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就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创新等逐一进行说明。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通过回顾国内外学者对民办高校服务营销的内涵、策略,民办高校品牌资产定义、维度,及营销策略对品牌资产影响等方面的文献,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本文所探索的方向。提出论文拟研究的问题:基于服务利润链视角下,服务营销策略组合对民办高校品牌资产的影响。第叁章为理论基础。基于服务利润链理论,本章深入研究了7Ps中各营销策略之间的关系,构建了服务利润链视角下的服务营销组合排列(SPC-7Ps模型)与品牌资产维度(SPC-BE模型)第四章为SPC-7Ps对民办高校SPC-BE影响的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在这部分中,首先在对已有文献系统梳理基础上,对SPC-7Ps模型下民办高校的服务营销组合、SPC-BE模型下民办高校的品牌资产进行清晰界定,同时,对民办高校办学特色、办学历史两个调节变量进行界定,进而,构建模型,提出假设,重点探讨五个问题:一是服务营销组合对民办高校品牌满意度的影响;二是服务营销组合对民办高校品牌忠诚度的影响;叁是服务营销组合各要素对民办高校品牌资产影响程度的差别;四是民办高校办学特色和办学历史作为调节变量在服务营销组合对民办高校品牌资产影响中的作用;五是民办高校品牌资产各维度之间的关系。第五章为SPC-7Ps对民办高校SPC-BE影响的实证分析。首先,定义变量及其测量题项;其次,进行问卷前测,通过剔选和改进问卷测量题项,在信度和效度上,使量表更加稳定准确;最后,统计分析正式调研数据,检验第四章提出的各种研究假设。结果显示:服务营销7Ps组合中的服务人员、服务环境、服务促销、服务价格、服务过程对民办高校品牌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影响显着,即服务营销组合对品牌资产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服务营销7Ps组合各要素对民办高校品牌资产的影响程度各有不同;同时,富有特色的民办高校,服务营销组合对其品牌资产的影响程度更强,这说明办学特色是在教育市场上获得成功的关键,如何保持产品差异化、展现产品特色,是提升民办高校品牌资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办学历史悠久的民办高校,其服务营销组合对品牌资产的影响不会更强,可见,只要采用合适的服务营销组合,即使“年轻”的民办高校,依然能在教育市场竞争中获胜。第六章为民办高校品牌资产管理的营销启示。基于第五章实证分析的结果,对本研究在民办高校经营实践中的应用做较详细说明:一是构建民办高校的内部营销机制;二是打造民办高校的服务质量交付系统;叁是实施基于歧视理论的民办高校定价决策;四是利用口碑传播民办高校品牌;五是对民办高校品牌进行重新定位。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章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指出论文在模型建构、取样手段、研究方法上存在的局限及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于金歌[5]2009年在《内部营销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对内部营销理论进行简单回顾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实施内部营销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高校中实施内部营销,通过内部员工的调研,了解员工的需求并对员工依据需求的不同加以细分,运用高校内部营销组合策略来吸引、发展、激励、保留能够胜任的员工,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高外部顾客的满意度,提高高校的竞争能力。

张娜依[6]2006年在《我国高校服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服务营销的思想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服务营销成为营销学科的一个独立分支。服务营销的核心是关系营销,它强调服务提供者和顾客间长期交互关系和长期价值,认为无论是顾客还是推销者,双方必须将对方视为平等的伙伴并寻求关系回报,达成双赢。目前国外对服务营销研究的应用迅速推广,已经向健康护理、非赢利组织、制造等行业和企业的方向扩展,并且开始从传统的个体企业研究发展到供应链和行业协会等系统研究。而我国引入服务营销理念较晚,特别是高校的服务营销工作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诸多的不足,如混淆无形的教育服务和有形物质产品的界限;把有形产品的营销手段照搬到教育产业;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忽视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实情等。这些主要归因于高等教育服务营销观念的不成熟。本文以中国高校发展现状为背景,通过对我国高校服务营销现状的分析,解剖了我国高校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高校服务营销的环境。论文结合最新的服务营销理论和高校教育的特点,阐明了高校服务营销理念的内涵,明确了我国高校服务营销的战略定位,详细分析了高等教育服务的特征,提出了一套适合中国高校发展的服务营销策略,即目标营销策略、品牌营销策略、互动营销策略、内部营销策略等。

张影[7]2008年在《高等学校教育服务品牌内化概念模型研究及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迅速增加,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等学校如何在竞争中塑造强势品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完成国家赋予的使命,已是当务之急。高等学校教育品牌内化的目的正是为了从高校内部建设教育品牌,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然而目前已有的研究中却几乎没有论及高等学校教育品牌内化,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品牌理论、高等教育营销理论。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研究在充分吸收了高等学校教育品牌理论和高等教育营销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内部营销的方式,从建设高等学校教育品牌的视角研究高等学校教育品牌的内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论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分析高等教育品牌内化的必要性。第二,回顾国内外学者关于服务品牌内化的研究成果,在服务品牌内化概念模型的基础上研究高等学校教育品牌内化的概念模型,该模型由高等学校教育品牌识别、高等学校教育品牌培训、高等学校教育品牌沟通、高等学校教育品牌贡献激励、高等学校教育品牌授权、高等学校组织机构、高校教师与学生参与意识和高校教师与学生参与行为八个纬度构成,并研究这八个纬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叁,在高等学校教育品牌内化概念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将该模型具体化。主要从高等学校教育品牌识别、高等学校教育品牌培训、高等学校教育品牌沟通、高等学校教育品牌贡献激励、高等学校教育品牌授权、高等学校组织机构六个方面研究该模型的具体实施。

刘侃[8]2014年在《高校员工关系质量、员工情感与员工绩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之间吸引优质师资和生源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后高等教育国际化大趋势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留学,这一趋势使得中国高校不仅面临国内兄弟院校的激烈竞争,也面临来自发达国家高校的挑战。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每一所高校都必须不断维护和提升自身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而这一切最终取决于其所拥有的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因此高校如何实行有效的管理,更好地激发员工的潜能,日益成为了各高校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内部营销视角,参照企业外部关系营销的理念,以高校教师和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高校内部关系质量的两个构成层面,并探讨了高校员工关系质量、员工情感与员工工作绩效间的关系。本研究根据社会心理学中态度叁要素(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结合中国高校员工工作环境的特点,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了高校内部关系营销质量影响员工工作绩效的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变量测度、问卷设计与发放,收集研究所需的样本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并运用结构方程建模(SEM)统计分析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分析与验证,检验研究假设,并对结果进行讨论,最后得出如下研究结论:高校员工对团队内部关系质量的感知正向影响员工对与学校职能部门关系质量的评价;由高校员工团队关系质量和部门关系质量构成的员工内部关系质量正向影响了员工对组织的情感(员工情感承诺)和员工对工作的情感(员工工作满意);最后,员工工作满意对员工工作绩效有正向影响。研究结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以下启示:高校可以通过改进员工内部关系质量来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从而使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政府、合作企业等外部营销对象满意,促进内部营销与外部营销的有效整合,并最终构建高效的高校服务利润链。

马纪岗[9]2014年在《河南WF学院招生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和社会实际,新生婴儿数量不断下降,高考生源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的1050万人,2009年开始便逐渐全面下降,这种态势预计将延续至2017年到2020年前后,故有媒体称“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生源危机的时代”。对于国内民办高校来讲,因为其自身发展历史不长、政策扶持不足、自身发展也存在种种问题,导致其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生源危机的到来对民办高校来讲影响将更加明显。而生源减少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收益和持续发展,因此生源竞争已成为当前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关键。本文以河南WF学院为研究对象,在国家鼓励其它行业和社会资金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的形势下,研究河南WF学院的办学模式和营销策略,对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民办高校的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意义。本文以河南WF学院为研究客体,对民办高校实施教育营销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论文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写作方法以及论文写作思路,然后介绍了与教育营销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营销理论、服务营销理论;对教育营销和国内外教育营销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作了详细的介绍;接着重剖析了河南WF学院面临的宏观环境、行业竞争环境和目标顾客群体行为,总结、分析了我国民办高校主要代表性招生渠道模式: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河南WF学院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然后,在生源市场上,运用STP营销战略,对河南WF学院进行了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最后对河南WF学院现有的营销策略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全面分析了河南WF学院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和其他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河南WF学院发展的一系列营销策略优化方案。本文的研究结论将应用于作者的实际工作中去,对河南WF学院的招生营销工作做出具体指导,同时也能对其他民办高校的招生营销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雷水清[10]2006年在《内部营销理论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该文把内部营销理论应用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通过内部教职工的调研,了解教职工的需求,并对教职工依据其需求的不同加以细分,开发设计满足教职工需求的“工作产品”来吸引、发展、激励、保留能够胜任的教员工,同时保证高校内部沟通渠道的畅通。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校营销研究[D]. 马莉. 昆明理工大学. 2005

[2]. 市场营销理论在山东民办高等学校发展中的应用[D]. 娄自强. 山东师范大学. 2011

[3]. 高校内部营销研究[D]. 雷水清. 华侨大学. 2004

[4]. 服务营销组合对民办高校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D]. 兰文巧. 辽宁大学. 2012

[5]. 内部营销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J]. 于金歌. 中国电力教育. 2009

[6]. 我国高校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 张娜依.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7]. 高等学校教育服务品牌内化概念模型研究及实现[D]. 张影. 天津大学. 2008

[8]. 高校员工关系质量、员工情感与员工绩效关系研究[D]. 刘侃. 重庆大学. 2014

[9]. 河南WF学院招生营销策略研究[D]. 马纪岗. 西安工业大学. 2014

[10]. 内部营销理论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雷水清.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标签:;  ;  ;  ;  ;  ;  ;  ;  ;  ;  

高校内部营销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