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团簇论文-刘凤丽

小团簇论文-刘凤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团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AunXm(X=La,Lu,m+n=4),BPW91,结合能

小团簇论文文献综述

刘凤丽[1](2018)在《二元合金小团簇Au_nX_m(X=La,Lu;m+n=4)的结构与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密度泛函BPW91方法研究了二元合金小团簇Au_nX_m(X=La,Lu; m+n=4)的基态结构和稳定性。计算得到了Au_nX_m(X=La,Lu; m+n=4)体系的基态构型和结合能,Au Lu3体系的结合能最小为8. 24 eV,结构相对不稳定,而Au3La体系的结合能最大为10. 4 eV,结构相对稳定。同时计算了体系的能隙。(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蒋群英,雷克微[2](2018)在《掺铅锂小团簇的结构、稳定性和化学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对锂原子用全电子6-311++g(d,p)基组,铅原子用sddall相对论有效实势基组研究了LinPb(n=7~9)二元团簇较低能量构型的几何结构,并讨论了能量最低的基态构型的化学键和稳定性.研究表明,掺入的铅原子与锂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为共价键,并且成键的价电子对倾向于铅原子.Li8Pb二元团簇基态构型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OMO)之间的能隙比LinPb(n=7,9)二元团簇基态构型的大.此外,基于对LinPb(n=7~9)二元团簇基态构型平均原子化能、垂直电离能和垂直电子亲和能的计算分析,得出Li8Pb二元团簇的基态构型最稳定.(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陈红霞,杜思洁[3](2018)在《ZnSe小团簇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研究了小尺寸的(ZnSe)n团簇(n=2-16)的结构和电子性质.通过手工搭建得到团簇结构,用DMol软件包进行结构优化和能量计算,最后分析计算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n=2-4,平面环状结构的能量最低;对于n=5,非平面环状结构的能量最低;对于n=6-12,空心笼状结构的能量最低;对于n=13,核-壳笼状结构的能量最低;对于n=14-16,依旧是空心笼状结构的能量最低.通过分析(ZnSe)_n团簇(n=2-16)的电子性质,我们可以得到,(ZnSe)_9团簇、(ZnSe)_(12)团簇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宁华,范萍,蔡超群,郭进[4](2015)在《Nb_n(n=2-15)小团簇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纳米尺寸Nbn小团簇的结构演变过程,为进一步讨论Nbn小团簇的催化氧化性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包括PW91和BLYP函数)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Nbn(n=2-15)小团簇的几何结构进行优化计算。【结果】随着原子数n的增加,Nbn(n=2-15)小团簇的结构及其特性具有明显的变化,平均每原子结合能(Binding Energy)随着原子数的增加呈递减趋势。【结论】Nbn(n=2-15)小团簇随尺寸变化具有明显的奇偶震荡性,n为偶数时比n为奇数时的结构稳定,其中Nb4、Nb6、Nb8、Nb10、Nb12小团簇结构较为稳定。(本文来源于《广西科学》期刊2015年04期)

史雨婷[5](2015)在《Pt合金小团簇对气体吸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金团簇由于其显着不同于块体金属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燃料电池,光学等交叉领域,并对我们探索新的具有高选择性,高活性以及高稳定性的催化剂开辟了新的道路。贵金属代表性元素之一铂掺杂形成的合金小团簇在工业催化,生命科学等领域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吸引了愈来愈多的关注及研究兴趣。目前不论是实验手段还是理论计算,研究大多集中在某几种金属的合金团簇结构上,对合金小团簇气体分子吸附的研究较少,而将团簇性质与其微观结构进行规律性的总结就更少了。气体分子在过渡金属表面上的吸附机制,可以为不同的结构和条件下金属表面与气体分子相互作用的原理和本质提供理论基础,所以本文选取以Pt为基准金属与元素周期表中过渡周期除所有放射性元素外共29种元素组成的二元双原子和二元叁原子分子体系,选取密度泛函理论的PBE1PBE方法和SDD基组并用Gaussian03软件包对Pt基金属团簇吸附H2、N2、CO气体小分子的构型进行优化,并分析了稳定结构的吸附能、几何构型、能级差、电荷等性质并进行总结。具体结论如下:对于Pt基团簇吸附H2、N2、CO,吸附能大多数为负值,说明气体分子均稳定吸附于合金团簇的表面,由吸附能结果可知,Hf、Os、Ni与Pt原子个数比为1:1,Hg与Pt原子个数比为1:2及Zr、Os与Pt原子个数比为2:1时,所形成的团簇与H2吸附的吸附能较大;Hf、Os、Ni与Pt原子个数比为1:1,Hg与Pt原子个数比为1:2,Os与Pt原子个数比为2:1时,形成的团簇与N2的吸附较强;Ir与Pt原子个数比1:1,Ir与Pt原子个数比1:2,Hf与Pt原子个数比2:1时,团簇吸附CO吸附能较大,这些吸附能较大的团簇与气体分子发生化学吸附,可被用作气体小分子分解的催化剂。Pt M2团簇与Pt M、Pt2M团簇吸附N2的键级值相比较大,与N2的成键性较强;由于CO与N2为等电子体,因而Pt2M,Pt M2团簇能级差变化具有相似的规律。Pt团簇吸附CO时与吸附N2键级变化规律也相似,且变化幅度比吸附N2较大一些。通过电荷分析发现合金吸附气体分子后大部分Pt表现为得电子,过渡金属M为失电子。(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5-07-01)

胡纪平,刘凤丽,刘凤敏,于肇贤[6](2015)在《(CuIn)_n(n=1,2)小团簇的结构与稳定性的从头算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从头算理论MP2方法研究了合金团簇(Cu In)n(n=1,2)的结构和稳定性.计算得到的双原子分子Cu In几何参数、频率和解离能跟实验数据十分吻合.(Cu In)2团簇有五个稳定结构,基态结构是具有1A1/C2v对称性的蝴蝶结构,结合能为6.57 e V.将计算结果与同族元素体系(Cu Al)2和(Cu Tl)2对比,无论是在构型上,还是在电子特性上都有相似性.文中给出了(Cu In)2稳定构型的电子结合能能谱,希望在实验上得以验证.(本文来源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闫静,徐位云,郭辉,龚毓,宓一鸣[7](2015)在《Ba_xO_y小团簇修饰Ru(0001)表面的结构稳定性和氮分子吸附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说明钡助剂的存在形式,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BaxOy小团簇修饰Ru(0001)表面的结构稳定性和氮分子吸附性质.基于总能的热力学分析发现,在实验条件下(500 K,PH2O/PH2<10-3),Ba2O团簇比Ba O2,Ba O,Ba和O等团簇(原子)更加稳定.这证实含有金属性钡原子的团簇也是氧化钡助剂可能的工作状态.表面电荷差分密度说明Ba2O团簇的氧和钡原子与衬底的作用不同.不过Ba2O团簇氧和钡原子附近的氮分子吸附行为相似,Ba2O团簇增强了氮分子和衬底的相互作用.Ba2O团簇氧和钡原子附近的氮分子吸附能分别为0.78和0.88 e V,均大于清洁表面的0.67 e V.氮分子间距和氮分子的拉伸振动频率都表明Ba2O团簇在一定程度上活化了吸附氮分子.Ba2O团簇氧和钡原子附近的N—N键长分别为0.117和0.116nm,大于清洁表面的0.114 nm.氧和钡原子附近氮分子的拉伸振动频率分别为1888和1985 cm-1,小于清洁表面的2193 cm-1.电荷差分密度的计算结果说明,削弱作用主要来自于Ba2O团簇中钡离子和氮分子间的静电作用.两者间的静电作用增加了氮分子π反键轨道的占据数,促进了氮分子极化,从而削弱氮分子键.(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徐秋红,李大枝,宋明芝,卞贺,张士国[8](2014)在《乙烯基自由基与IB金属小团簇的相互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和PBE1PBE方法,对IB金属小团簇与C2H3自由基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C2H3M0/-n(M=Cu、Ag、Au;n=1-3)最稳定及其异构体的结构都相同,只是键长、键角有所不同.在C2H3M0/-n(M=Cu、Ag、Au;n=1-3)的最稳定结构中,C2H3自由基和金属团簇都作为整体单元存在.由于金属团簇与C2H3自由基的相互作用,在红外吸收光谱中,C2H3自由基中C=C、C-H键的伸缩振动发生了红移,而随着团簇中金属原子数目的增多,C=C键及C-H键的伸缩振动,红移程度减小.基于含时密度泛函(TDDFT)计算,模拟了C2H3M-n(M=Cu、Ag、Au;n=1-3)最稳定结构的光电子能谱(PES).(本文来源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赵倩[9](2014)在《LaX_n(X=F,Br;n=1-5)小团簇结构与稳定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稀土在地壳中分布广泛,储量很大。利用稀土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稀土材料的研究不断有新的突破,稀土功能材料在我国很多重要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应用飞速发展。近年来新型稀土功能材料—镧系掺杂团簇成为人们研究的热门主题。本文运用Gaussian03W程序和密度泛函理论中B3LYP方法,优化计算LanR(n=1,2;R=F,Br)和LaRn(R=F,Br;n=1-5)分子结构,得到基态稳定结构的参数。拟合出双原子分子LaR(R=F,Br)的M-S解析势能函数,推导出力常数、光谱数据和离解能。叁原子分子LanRn(n=1,2;R=F,Br)的基态结构是具有C2v对称性的弯曲结构,运用多体展示理论得到基态LanRn(n=1,2;R=La,Br)分子的解析势能函数,其等值势能图准确再现了LanRn(n=1,2;R=La,Br)分子平衡结构特征。对基态LanR(n=1,2;R=F,Br)分子体系的稳定性进行讨论,得出其基态结构是具有C2v、C3v对称性的结构。在相同原子个数的条件下,含F元素的分子体系的结合能大,稳定性强,含Br原子的分子体系的结合能小,稳定性弱;含F元素的分子体系能隙大,化学活性较强,含Br元素的分子体系能隙小,化学活性较弱。同时列出了分子体系的解离通道和分子轨道。(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4-05-06)

温俊青,夏涛,王俊斐[10](2014)在《Pt_nAl(n=1—8)小团簇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PW91/LANL2DZ水平下详细研究了Pt n Al(n=1—8)团簇的几何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同时,分析了团簇的结构演化规律、平均结合能、二阶能量差分、能隙、磁性、Mulliken电荷和电极化率.结果表明:除Pt2Al外,所有Pt n Al(n=1—8)团簇的基态几何结构都可以用Al原子替换Pt n+1基态构型中的Pt原子得到,且Al原子位于较高的配位点上.二阶能量差分、能隙的分析结果表明,PtAl和Pt4Al团簇相对其他团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Mulliken电荷分析表明,Al原子所带的电荷转移到Pt原子上,Al原子是电荷的捐赠者.磁性的分析说明,单个Al原子的加入对Pt n团簇的平均每原子磁矩随尺寸的变化趋势没有影响,但总体上降低了Pt n团簇的平均磁矩.极化率的研究表明,富Pt团簇的非线形光学效应强,容易被外场极化.(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小团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对锂原子用全电子6-311++g(d,p)基组,铅原子用sddall相对论有效实势基组研究了LinPb(n=7~9)二元团簇较低能量构型的几何结构,并讨论了能量最低的基态构型的化学键和稳定性.研究表明,掺入的铅原子与锂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为共价键,并且成键的价电子对倾向于铅原子.Li8Pb二元团簇基态构型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OMO)之间的能隙比LinPb(n=7,9)二元团簇基态构型的大.此外,基于对LinPb(n=7~9)二元团簇基态构型平均原子化能、垂直电离能和垂直电子亲和能的计算分析,得出Li8Pb二元团簇的基态构型最稳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团簇论文参考文献

[1].刘凤丽.二元合金小团簇Au_nX_m(X=La,Lu;m+n=4)的结构与稳定性研究[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8

[2].蒋群英,雷克微.掺铅锂小团簇的结构、稳定性和化学键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陈红霞,杜思洁.ZnSe小团簇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8

[4].宁华,范萍,蔡超群,郭进.Nb_n(n=2-15)小团簇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广西科学.2015

[5].史雨婷.Pt合金小团簇对气体吸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6].胡纪平,刘凤丽,刘凤敏,于肇贤.(CuIn)_n(n=1,2)小团簇的结构与稳定性的从头算理论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5

[7].闫静,徐位云,郭辉,龚毓,宓一鸣.Ba_xO_y小团簇修饰Ru(0001)表面的结构稳定性和氮分子吸附性质[J].物理学报.2015

[8].徐秋红,李大枝,宋明芝,卞贺,张士国.乙烯基自由基与IB金属小团簇的相互作用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4

[9].赵倩.LaX_n(X=F,Br;n=1-5)小团簇结构与稳定性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

[10].温俊青,夏涛,王俊斐.Pt_nAl(n=1—8)小团簇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物理学报.2014

标签:;  ;  ;  ;  ;  

小团簇论文-刘凤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