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桥粒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蛋白,心律失常,心肌病,电泳,法医,基因突变,毒素。
桥粒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尹维贺,王晓阳,贺盟,张明昌[1](2016)在《桥粒蛋白基因突变与婴儿猝死综合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指1岁以内健康的婴儿在无明显病因下而发生猝死,经系统解剖、全面的现场调查和临床病史回顾仍难以完全解释其死亡原因。桥粒蛋白基因变异可引起心肌Cx43蛋白表达异常及心肌细胞钠电流的改变。本文综述介绍桥粒蛋白基因突变与SIDS发生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法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S1期)
王张生,刘琳,朱文青,葛均波[2](2016)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桥粒蛋白基因突变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为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目前已经发现了与之相关的数个基因。大陆ARVC患者的致病基因筛查鲜有报道。方法本研究纳入2例家族性ARVC患者及10例散发的ARVC患者,提取其外周血DNA,设计DSP、PKP2、DSG2、DSC2和JUP/PG基因各外显子的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功能区的外显子片段,直接测序,将测序结果与正常基因组进行比对以确定其突变位点。结果去除单核苷酸多态(sNF)后,12例ARVC患者中有5例存在基因突变:DSG2基因第8号外显子、第14号外显子存在错义突变位点;JUP基因第3号外显子存在同义突变位点、第5号外显子基因存在错义突变位点。结论中国ARVC人群的DSG2基因和JUP基因存在致病突变。(本文来源于《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期刊2016年02期)
曾山,洪葵[3](2015)在《桥粒蛋白与离子转运相关通道》一文中研究指出桥粒为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一种连接结构,参与细胞间机械应力传导.在心肌组织中,桥粒与粘着连接及缝隙连接共同构成闰盘,对于维护心肌闰盘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桥粒蛋白基因突变、表达的缺失或功能异常,可引起心肌细胞钠、钾离子通道、缝隙连接蛋白等心肌电活动相关结构的重塑,增加心肌电学异质性,进而促发心律失常.本文将就桥粒蛋白与离子转运相关通道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张黔桓,邓春玉,饶芳,刘晓颖,麦丽萍[4](2013)在《HL-1心肌细胞中桥粒蛋白基因表达下调对Na_v1.5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基因沉默技术抑制HL-1细胞的桥粒蛋白(DSP)基因表达以明确DSP与Nav1.5的结构和功能关系。方法用基因沉默技术抑制DSP基因的表达,然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HL-1细胞DSP和Nav1.5蛋白的表达,用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DSP与Nav1.5蛋白的表达与定位情况,并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细胞钠通道的电生理特征。结果与空白组和对照组相比,siRNA-DSP组的DSP和Nav1.5蛋白表达量降低。免疫荧光检测发现空白组和对照组DSP与Nav1.5蛋白存在共定位情况,而siRNA-DSP组DSP和Cx43蛋白共定位则遭到破坏,并且膜片钳检测发现siRNA-DSP组峰值电流从(156.3±6.2)pA/pF减少至(41.8±3.1)pA/pF(P<0.05),电压依赖的失活曲线V0.5从-42 mV左移至-61 mV(P<0.05)和从失活恢复时间延长。结论 DSP表达抑制不仅使DSP与Nav1.5的共定位特征遭到破坏,而且还改变了Nav1.5电生理特征。(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7期)
张明昌[5](2012)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病理学特征及其与桥粒蛋白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eular eardiomyopathy, ARVC)为一种原发性心肌病,其特征性病理性改变为心肌细胞变性退变被纤维脂肪组织所替代,临床表现主要为室性心律失常,昏厥,猝死。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修订心肌病分类方法,首次正式将ARVC与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和未分类心肌病一起并列为5种原发性心肌病。ARVC是一种家族性遗传病,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1000-1/5000,是目前公认的青年人尤其是年轻运动员猝死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初ARVC被认为是一种右心室疾病,随着对ARVC的解剖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ARVC不只是局限于右心室,也可以累及左心室,然目前这些解剖学研究只是个例或少数案例报道,无法给出一个有实际参考价值的结论。自发现ARVC以来,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ARVC发病机制的研究。近年来人们对ARVC的分子遗传学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显着进展,对ARVC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也有了新的见解,目前普遍认为ARVC是一种桥粒蛋白编码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疾病。桥粒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连接结构,在心肌组织中主要位于润盘内。桥粒蛋白主要有叁大类(1)跨膜蛋白包括desmocollins (DSC)和desmogleins (DSG);(2) desmoplakin (DSP)负责连接细胞内的中间丝(或心肌细胞内的肌间丝);(3)plakoglobin (JUP)及plakophilins (PKP)介导跨膜蛋白与DSP间的连接。2000年McKoy等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Naxos综合征(ARVC隐性形式)病人中发现了第一个致病基因JUP基因。JUP基因编码桥粒蛋白plakoglobin,它是细胞间粘着连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发现揭示了ARVC可能是一种细胞间粘连紊乱引起的疾病。2002年Rampazzo等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RVC病人中发现了第一个缺陷基因DSP。2004年Gerull B等发现ARVC病人中有叁分之一携带有PKP2突变基因。2006年相继发现DSG2,DSC2与ARVC相关。之后许多研究者针对这五个桥粒蛋白基因对ARVC病人进行基因检测,发现40%-50%4的病人存在一个或多个基因突变,PKP2基因突变最常见(10%-45%), DSP(10-15%), DSG2(7-10%), DSC2(2%),其中DSP基因突变主要存在于病变累计左心室的ARVC病人中。虽然对ARVC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仍有许多疑问有待解决:从现有数据看,明确诊断ARVC的病例中约有50%的病例存在桥粒蛋白基因突变,那么剩下的50%病例如何解释。近来发现了一些非桥粒蛋白基因突变也有可能导致ARVC,如cardiac ryanodine receptor (RyR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 transmembrane protein-43(TMEM43),但目前只有TMEM43与ARVC的关系比较明确,即使最终确定RyR2, TGF-β, TMEM43都能导致ARVC,所占比例也只是少数,远不能解释剩下的50%未有桥粒蛋白基因突变的病例。再者,心肌细胞间的电传导需要介导电偶联(缝隙连接),而心肌细胞中缝隙连接基本上位于润盘内,紧挨着桥粒,有研究显示桥粒蛋白基因突变进而也可引起缝隙连接的改变,那么桥粒蛋白异常是否可能只是导致ARVC病人心律失常而并非心肌细胞被纤维脂肪组织取代的原因?编码桥粒蛋白基因突变是否也可以出现于其它有心律失常症状的心脏疾病中?本课题的目的为深入研究ARVC的病理学特征及其在左右心室的分布情况,重点阐明心肌桥粒蛋白与ARVC的相关性,探讨心肌编码桥粒蛋白基因突变是否为ARVC的特异性表现,其它心脏疾病是否也有编码桥粒蛋白基因突变,从而为ARVC的明确诊断提供参考价值。第一部分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特征性病理病变在左右心室的分布情况背景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是一种原发性心肌病,其病理学特征为右心室心肌被纤维脂肪组织所取代,是目前青年人及运动员猝死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针对ARVC左右心室分布情况的解剖学研究比较少,尽管有许多案例报道发现ARVC不只是局限于右心室,也可涉及左心室,但都只是单个案例或少数几个案例,而针对ARVC左右心室分布情况的大样本的解剖学研究比较少。方法及结果50例心脏样本均取自ARVC猝死病人,病理检查均有纤维脂肪组织取代心肌细胞,且未见其他异常病变。每个案例都先经肉眼大体观察病变的分布,再左右心室取材做成病理切片用显微镜检测。结果50例样本,其中仅有6例其纤维脂肪组织取代心肌细胞的病理变化只局限于右心室(12%,年龄25±5周岁),25例样本左右心室均有该病理变化(50%,年龄36±3周岁),剩下的19例样本其纤维脂肪组织取代心肌细胞的病理变化只局限于左心室(38%,年龄37±3周岁)。在左心室涉及病变的病例中,有54%的病例其病变有涉及左心室前壁,86%病例其病变有涉及左心室外侧壁,88%病例其病变有涉及左心室后壁,而43%的病例其病变有涉及室间隔。在左右心室均有ARVC特征性病理变化的案例中,有44%的案例发现心肌中有局部炎症;而病变局限于左心室的案例中,74%案例心肌中发现有炎症;病变局限于右心室的案例中,则发现有83%的案例心肌中有炎症。小结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引起的猝死病例中,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一纤维脂肪组织替代心肌细胞多数同时累及左右心室,且左心室最常累及的部位为左心室后外侧的心外膜下。与病变局限于左心室或左右心室均有病变的ARVC相比,病变局限于右心室的ARVC出现炎症的概率比较大。第二部分临床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的移植心脏心肌组织中出现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样变的研究背景纤维脂肪组织取代心肌细胞被认为是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而一些案例报道发现在扩张型心肌病中也有纤维脂肪组织取代心肌细胞病变。但目前针对扩张型心肌病的大样本量的组织形态学研究还比较少。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年周期里临床上诊断为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的移植心脏的大体观察,显微镜检测及其临床资料,从而分析相互间的关系。结果64例临床上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的病例,42例男性(平均年龄为51±13周岁),22例女性(平均年龄为42±18周岁)。经病理诊断,55例(86%)为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剩下9例(14%),其中6例有与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类似的纤维脂肪样变,2例呈现淀粉样变性,1例有结节病样改变,但临床上均无特异性表现。55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脏的平均重量为508g(220-980grams),其中有4例并无心脏扩大或心腔扩张样变或明显的组织学改变(轻微型扩张型心肌病);3例有陈旧性心肌炎样变;5例呈现中等左心室致密不全样变;5例病人先前有二尖瓣或叁尖瓣的替代或修复治疗;7例产后性扩张型心肌病;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占了16%(9例)小结当ARVC患者病变累及左心室时则易与扩张型心肌病混淆,导致误诊,因而临床上诊断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时需要特别注意排除ARVC的可能性。扩张型心肌病的病理表现比较多样化,其中左心室致密化不全并不少见。第叁部分免疫组化技术定量检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心肌组织中桥粒蛋白的表达量的变化背景目前普遍认为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RVC)是一种与桥粒蛋白编码基因突变相关的遗传性心肌疾病。有研究报道桥粒蛋白在ARVC心肌组织的表达存在显着变化,但至今为止仍缺乏大样本量研究的证实。方法我们选取了23例源于ARVC猝死的心脏标本组织作为实验组,16例男性,7例女性,平均年龄均为33±15周岁,同时另外选取了21例心脏标本组织作为对照组(17例男性,4例女性,平均年龄分别为344±12周岁,32±12周岁),其中15例死于非心源性原因,3例死于扩张型心肌病,剩下3例死于冠心病。在实验组,我们切取了50张组织切片,其中24张为左心室切片,26张为右心室切片。对照组,总共切取了28张组织切片,其中14张为左心室切片,另外14张为右心室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心肌组织桥粒蛋白(plakoglobin, plakophilin, desmoplakin),用计算机形态学测量软件分析相关蛋白表达面积。同时免疫组化染色心肌肌间丝蛋白(Desmin)作为组织固定与相关分析的内参对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中desmin的平均表达面积相似(85%Vs86%,p=0.75)。对照组中桥粒蛋白Plakoglobin的平均表达面积为4.7%±1.4%,而实验组中为4.5%±1.3%(p=0.5)。Plakophilin在对照组中的平均表达面积为4.5%±1.4%,实验组中平均表达面积为4.3%±1.3%(p=0.5)。对照组中Desmoplakin的平均表达面积为3.2±1.0%,实验组中为3.2±0.9%(p=1.0).当单独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左心室或右心室中桥粒蛋白的表达量,也没有发现有统计学差异(所有的p值>0.1)。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桥粒蛋白的表达量虽有少量降低,但均无统计学差异变化,常规免疫组化染色心肌组织的桥粒蛋白并不能作为诊断ARVC的有效工具。第四部分PKP2基因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病人及成年猝死综合征病人中突变情况的研究背景Plakophilin2(PKP2)为一种桥粒蛋白编码基因,是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最常见的突变基因。PKP2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间隙连接蛋白的异常,从而可能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ARVC致死的原因即为心律失常。而致命性心律失常也可发生于解剖检查为阴性的猝死病人中(成年猝死综合征),离子通道基因的突变被认为与该综合征的一些病例相关,目前为止还没有PKP2与成年猝死综合征相关性研究的报道。方法50例心肌组织标本,其中25例为死于ARVC病人的心肌标本,其余25例为死于成年猝死综合征病人的心肌标本,直接从死后心肌组织中提取DNA,测序PKP2的所有14个外显子,检测基因突变。应用Primer Express3.0软件设计外显子引物,用BigDye Terminator DNA sequencing kit处理DNA样品后直接在3130xlGenetic Analyzer测序PKP2各个外显子的正义链与反义链的序列。应用Mutation Taster和Polyphen软件同时评估基因突变的致病性。结果在25例一ARVC心肌组织标本中,有6例发现有PKP2基因突变,总共有6个基因突变,其中4个基因突变经软件评估有致病性,且其中3个基因突变为新发现突变位点(p.N641de1,p.L64PfsX22,p. G269R)。25例成年猝死综合征标本中,6例组织样本中总共发现6个PKP2基因突变,其中3个基因突变经软件评估为有致病性,其中4个基因突变为新发现突变位点(p.P665S,p.Y217TfsX45,p.E540, p.S615T)。致病性PKP2基因突变在ARVC中的发生率与在成年猝死综合征中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小结PKP2基因突变并非特异性针对致病性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也可以出现在解剖检查呈阴性的猝死病例中。桥粒蛋白编码基因突变可能并非导致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特征性病理变化的原因,而只是引起心律失常的一个原因。结论1、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引起的猝死病例中,其特征性病理改变—纤维脂肪组织替代心肌细胞多数同时累及左右心室。2、左心室最常累及的部位为左心室后外侧的心脏外膜下。3、与病变局限于左心室或左右心室均有病变的ARVC相比,病变局限于右心室的ARVC出现局部炎症的概率比较大。4、当ARVC患者病变累及左心室时则易与扩张型心肌病混淆,导致误诊,因而临床上诊断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时需要特别注意排除ARVC的可能性。5、与正常心肌组织或其他心肌病组织相比,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的桥粒蛋白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心肌组织中的表达量并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6、常规免疫组化染色心肌组织的桥粒蛋白并不能作为诊断ARVC的有效工具。7、PKP2基因突变并非特异性针对致病性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也可以出现在解剖检查呈阴性的猝死病例中。8、桥粒蛋白编码基因突变可能并不是导致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纤维脂肪组织样变的原因。为了明确桥粒蛋白与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之间的关系,除了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中进行桥粒蛋白的基因型研究,还需在其他心脏疾病中进行更多的桥粒蛋白的基因型研究。创新点1.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是一种相对比较少见的遗传性心肌病,其典型病变为右心室心肌被纤维脂肪组织所替代。有些单个解剖案例或少数解剖案例报道发现纤维脂肪样变不只是出现于右心室,也可在左心室呈现,但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其特征性病变在左右心室分布情况的大样本量的解剖学研究。本课题选取了50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案例,得出的结果更具有参考价值。2.目前针对需移植手术治疗的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形态学研究还比较少见,大样本量的研究更是少见。3.目前认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是一种与桥粒蛋白编码基因突变相关的遗传性心肌紊乱疾病,有研究发现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心肌组织中桥粒蛋白的表达量有所改变,但目前还没有定量检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心肌组织中桥粒蛋白的表达量,且与对照组织进行比较分析统计学差异的研究。4.近年来的的研究显示桥粒蛋白编码基因突变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PKP2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中发生突变的概率最高。几乎所有检测PKP2突变的研究,DNA直接从血样中提取,很少有直接从心脏组织提取的。今年来许多离子通道疾病相关基因突变被认为与成人猝死综合征相关,但目前还没有PKP2基因突变与成年猝死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2-04-05)
李媛彬,张青海,易光辉[6](2009)在《桥粒蛋白基因突变与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是一种病因复杂的遗传性心肌病,临床上甚至导致致命性心律失常,尤其在年轻人和运动员。该病的病理组织学特征是右心肌被纤维化组织取代,以至于发生早期室性心律失常和晚期心力收缩减弱和心衰。目前已经发现了7个致病基因与本病相关,其中有5个是桥粒蛋白编码基因(PG,PKP2,DP,DSG2,DSC2),表明桥粒蛋白基因突变越来越被关注和认识。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与桥粒基因突变的基因表型及发病机制做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期刊2009年06期)
尧林,杨双强,曹建光[7](2008)在《河豚毒素停搏液对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功能及其桥粒蛋白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Na+通道阻滞剂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停搏液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桥粒蛋白(desmoplakin)表达及心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St.Thomas-2停搏液灌注组(STH-2组,n=10)和TTX停搏液灌注组(TTX组,n=10),分别应用相应的停搏液停搏,建立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Neely灌注模型;待搏动稳定,灌注30min后停搏60min,再灌注60min,观察各组心脏停搏前后的心率(HR)、冠状动脉流量(CAF)、左心室收缩末期压力(LVESP)和压力变化速率(±dp/dt)的恢复率,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肌桥粒蛋白的分布及量的变化。结果:恢复灌注后,与TTX组比较,STH-2组心肌桥粒蛋白分布紊乱,表达明显减少(P<0.01),心功能指标(HR、CAF、LVESP和±dp/dt)的恢复率也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河豚毒素停搏液有利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功能的恢复,效果优于经典的STH-2停搏液,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保护心肌桥粒蛋白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9期)
曾建英,王宝玺[8](2003)在《落叶毒素引起角质形成细胞桥粒蛋白损伤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落叶毒素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 ,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主要致病因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与落叶型天疱疮在临床及组织病理上非常相似 ,电镜发现落叶毒素作用于桥粒 ,近期研究揭示落叶毒素的作用底物为桥粒芯蛋白 1。关于落叶毒素致病机制的理论主要有 :落叶毒素的微观结构显示其类似于谷氨酸特异的丝氨酸蛋白酶 ,通过酶解作用裂解桥粒芯蛋白 1;落叶毒素还可能具有超抗原活性 ,通过免疫反应破坏桥粒。对落叶毒素作用位点、作用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和天疱疮等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 ,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期刊2003年04期)
杨举伦[9](1994)在《抗桥粒蛋白Ⅰ单克隆抗体在肿瘤病理中的初步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13]抗桥粒蛋白Ⅰ单克隆抗体在肿瘤病理中的初步应用杨举伦等。华西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中华病理学杂志1993;22(3):154]报告抗桥粒蛋白;(desmoplakinI.DPI)单克隆抗体在肿瘤病理学中的初步应用。从水牛鼻表皮中分离桥粒,用制备...(本文来源于《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1994年02期)
毛敏,杨举伦,刘开凤,杨光华,孙芝琳[10](1992)在《桥粒蛋白生化免疫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桥粒在含高浓度脲(0.5mol/L)的变性剂中(100℃)作用30分钟即能完全溶解.经SDS-PAGE分离获得7条高分子量(>67kd)蛋白带和一些小分子量角蛋白。这7条高分子量蛋白带是桥粒的特异组成蛋白,即桥粒蛋白Ⅰ和Ⅱ(Desmoplakin Ⅰ和Ⅱ),多肽3、4a、4b、5、6,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250kd和215kd、165kd、130kd、115kd、83kd及75kd.用制备电泳法1次可提取Desmoplakin Ⅰ 2~2.5mg,纯度达93.1%.等电聚焦电泳测定其等电点为6.8~7.2。氨基酸组成分析甘氨酸含量很高,免疫印迹表明能被Desmoplakin Ⅰ McAb识别.(本文来源于《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1992年04期)
桥粒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为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目前已经发现了与之相关的数个基因。大陆ARVC患者的致病基因筛查鲜有报道。方法本研究纳入2例家族性ARVC患者及10例散发的ARVC患者,提取其外周血DNA,设计DSP、PKP2、DSG2、DSC2和JUP/PG基因各外显子的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功能区的外显子片段,直接测序,将测序结果与正常基因组进行比对以确定其突变位点。结果去除单核苷酸多态(sNF)后,12例ARVC患者中有5例存在基因突变:DSG2基因第8号外显子、第14号外显子存在错义突变位点;JUP基因第3号外显子存在同义突变位点、第5号外显子基因存在错义突变位点。结论中国ARVC人群的DSG2基因和JUP基因存在致病突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桥粒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尹维贺,王晓阳,贺盟,张明昌.桥粒蛋白基因突变与婴儿猝死综合征[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6
[2].王张生,刘琳,朱文青,葛均波.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桥粒蛋白基因突变检测[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6
[3].曾山,洪葵.桥粒蛋白与离子转运相关通道[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5
[4].张黔桓,邓春玉,饶芳,刘晓颖,麦丽萍.HL-1心肌细胞中桥粒蛋白基因表达下调对Na_v1.5功能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
[5].张明昌.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病理学特征及其与桥粒蛋白的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2
[6].李媛彬,张青海,易光辉.桥粒蛋白基因突变与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9
[7].尧林,杨双强,曹建光.河豚毒素停搏液对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功能及其桥粒蛋白表达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
[8].曾建英,王宝玺.落叶毒素引起角质形成细胞桥粒蛋白损伤的研究[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3
[9].杨举伦.抗桥粒蛋白Ⅰ单克隆抗体在肿瘤病理中的初步应用[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4
[10].毛敏,杨举伦,刘开凤,杨光华,孙芝琳.桥粒蛋白生化免疫特性研究[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