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能量释放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能量,裂纹,应力,裂缝,因子,强度,有限元。
能量释放率论文文献综述
邓凡臣[1](2019)在《纤维能量释放率对开孔层压板承载能力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航空领域,为了分析复合材料层板破坏行为,工程技术人员往往基于Abaqus有限元复合材料分析平台,建立复合材料层板有限元破坏分析模型。文章系统地研究了纤维增强的体能量释放率绝对层压板初始破坏和最终破坏载荷的影响,给出了参数设置建议。(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16期)
李晓璇[2](2019)在《基于最大能量释放率理论的裂缝扩展转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力压裂是目前油气开发中应用最为普遍且效果最为明显的储层改造技术。水力压裂通常会导致复杂的裂缝几何形态,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决定裂缝复杂程度的关键性因素,目前对于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互作用的研究中通常认为天然裂缝为空洞的具有一定摩擦系数的界面,而实际储层中天然裂缝为具有一定胶结强度的结构弱面,因此利用能量释放率理论研究水力裂缝与结构弱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裂缝扩展准则更为准确合适的方法。本文首先依据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利用连续性假设,计算了分支裂缝的能量释放率大小,并结合断裂韧性不连续模型建立了基于最大能量释放率理论的裂缝扩展转向模型;考虑Williams展开式中非奇异项的影响,采用最大周向应力准则建立了裂缝扩展方位的计算模型,并分析了 T应力对纯Ⅰ型裂缝与Ⅰ-Ⅱ复合型裂缝扩展方位的影响;考虑远场地应力对裂缝壁面应力场的影响,修正了传统最大能量释放率理论无法反应地应力差变化对裂缝扩展影响的局限性,建立了更为准确合理的裂缝扩展准则,分析了逼近角,地应力差,缝内净压力,裂缝尖端塑性区半径以及裂缝倾角等因素对裂缝扩展路径的影响规律;最后开展了大尺寸真叁轴水力压裂室内模拟实验,分析了不同地应力条件以及不同逼近角等因素对水力裂缝扩展规律以及压后裂缝形态的影响,与理论研究分析得到的复杂裂缝形态进行对比,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本文以裂缝壁面应力场为切入点,对远场地应力作用下的水力裂缝扩展机理进行研究分析,揭示水力裂缝与结构弱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对于现场施工中预测复杂裂缝几何形态,压裂效果评价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9-05-31)
多依丽,谢禹钧,海军,刘明,孙麟[3](2019)在《基于能量释放率的Ⅱ型裂纹分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裂纹尖端存在奇异应力场,该类奇异应力场所具有的高度应力集中将导致裂纹开裂.本文应用典型的J积分理论来划分裂纹尖端的积分路径,基于能量释放率理论对Ⅱ型裂纹尖端的复杂分叉情况进行研究.通过所建立的断裂模型求解出Ⅱ型裂纹多种分叉形式的能量释放率的解析解;导出了各种分叉构型的能量驱动力;提出了各种分叉构型的K-型开裂准则;给出了裂纹分叉的临界开裂角;确定了裂纹的分叉韧性与断裂韧性之间的关系.通过本文研究方法得出的裂纹分叉形式及裂纹分叉临界开裂角与已有实验结果十分吻合.(本文来源于《力学季刊》期刊2019年01期)
郑伟玲,郑龙席[4](2019)在《复合材料层合板界面裂纹能量释放率解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界面裂纹在复合材料中是否扩展,使用Timoshenko梁理论和局部广义力得到了叁点弯曲模型中裂纹两端的解析能量释放率。研究结果和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发现解析解和有限元结果相吻合。结果表明:裂纹在载荷点一侧时,左端和右端的能量释放率相等;当穿过载荷点以后,裂纹左端的能量释放率继续上升后逐渐下降,裂纹右端的能量释放率则下降后上升;当裂纹关于载荷点对称时,两端能量释放率相等。(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陈昌荣[5](2018)在《利用有裂纹与无裂纹J积分之差分析裂纹扩展能量释放率》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有裂纹与无裂纹时的远场J积分之差分析了无限大平面中心裂纹的能量释放率,材料形式分别为均匀和层状材料,裂纹垂直于拉伸方向,层状材料界面平行于拉伸方向.有裂纹与无裂纹J积分之差表示载荷作用下的无裂纹材料引入裂纹所导致的J积分变化.对于均匀材料无限大平面中心裂纹,能量释放率等于对称轴处应变能密度释放量沿对称轴的积分,其值等于无裂纹时的应变能密度乘以一个以裂纹半长为半径的圆周长.对于层状材料无限大平面中心裂纹,能量释放率等于对称轴处应变能密度释放量沿对称轴的积分减去界面J积分的改变量.(本文来源于《应用数学和力学》期刊2018年10期)
付玉凯[6](2018)在《基于剩余能量释放率指标的组合煤岩体冲击倾向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准确评价矿井冲击危险性,在分析顶板、煤层及底板试样物理力学参数演化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组合煤岩体力学模型,并确定了组合体稳定破坏和失稳破坏的临界条件。建立了冲击倾向性评定标准,当剩余能量释放率V_T<10时,为无冲击倾向性;当10≤V_T<20时,为弱冲击倾向性;当20≤V_T时,为强冲击倾向性。结果表明:组合煤岩体能量释放速度指标与旧指标相比,其测试简单,结果唯一,可以很好地评级煤体冲击危险性。(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8年09期)
于洋,徐倩,徐长节,刁心宏,耿大新[7](2018)在《局部能量释放率与微震相结合的岩爆动态预警指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排水洞施工过程中的大量的微震信息以及不同等级的岩爆实例,运用数值计算与微震信息相结合的手段的对岩爆灾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局部能量释放率可以作为高地应力条件下隧洞开挖过程中围岩能量释放的指标,将其与微震监测数据相结合可以对深埋隧洞开挖过程中岩爆的强度、发生位置及范围进行预警:当局部能量释放率指标达到4×10~5J/m~3以上,同时最大能量微震事件的能量值大于10~5J时,将发生强烈岩爆;当局部能量释放率指标介于10~5~4×10~5J/m~3之间,最大微震能量值在10~4~10~5J之间时,具有中等或轻微岩爆风险;当局部能量释放率低于10~5J/m~3,微震能量均值小于10~4J时,无岩爆风险。最后在施工过程中对上述预警指标进行运用,有效的抑制了岩爆灾害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王硕,张铮[8](2018)在《基于能量释放率的界面断裂实验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断裂力学常用实验方法的研究,结合界面断裂问题的特殊性,以断裂力学为理论基础,通过能量释放率建立了界面断裂测量的实验分析方法,并且利用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良好的一致性.该方法通过测量试验件的载荷-位移关系,利用裂纹扩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关系得到该裂纹长度下的临界能量释放率;在此基础上,根据试件的阻抗能量曲线预测结构的最大承载能力.该方法以能量释放率为理论基础,为界面裂纹的强度分析提供了合理的手段,基于能量角度建立的实验分析方法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本文来源于《力学与实践》期刊2018年01期)
周立明,任书慧,孟广伟,李荣佳[9](2017)在《含裂纹功能梯度板能量释放率的ABAQUS用户子程序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求解含裂纹功能梯度板的动态能量释放率,提出了基于非均匀有限元法的虚拟裂纹闭合法.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平台,开发了动态载荷作用下功能梯度材质的哑节点断裂单元,编写了用户自定义子程序UMAT和UEL,求解了动态载荷作用下的含裂纹功能梯度板能量释放率分量.对不同形状因子下的中心和倾斜裂纹功能梯度板的动态能量释放率分量进行了求解,并转化为动态应力强度因子,与差分法作比较.数值算例结果表明,动态载荷作用下功能梯度材质的哑节点断裂单元具有精度高、简捷方便、裂尖无需使用奇异元或特殊单元和子程序通用性强等优点,为工程师求解动态断裂参数提供了新途径.(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9期)
曹晨曦,王向东,吴京[10](2016)在《Ⅰ-Ⅱ-Ⅲ复合型裂缝应力强度因子与能量释放率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应用复合型断裂判据中的最大周向应力判据和最大拉应变判据,以单一型裂缝应力强度因子K与能量释放率G的关系为基础,推导出Ⅰ-Ⅱ-Ⅲ复合型裂缝应力强度因子K_Ⅰ、K_Ⅱ、K_Ⅲ与能量释放率G_(Ⅰ-Ⅱ-Ⅲ)关系公式;并应用有限元软件进行Ⅰ-Ⅱ-Ⅲ复合型裂缝的有限元模拟,模拟值与理论值之间相差为1.14%,拟合良好,分析验证了复合型裂缝应力强度因子K_Ⅰ、K_Ⅱ、K_Ⅲ与能量释放率G_(Ⅰ-Ⅱ-Ⅲ)关系公式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能量释放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力压裂是目前油气开发中应用最为普遍且效果最为明显的储层改造技术。水力压裂通常会导致复杂的裂缝几何形态,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决定裂缝复杂程度的关键性因素,目前对于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互作用的研究中通常认为天然裂缝为空洞的具有一定摩擦系数的界面,而实际储层中天然裂缝为具有一定胶结强度的结构弱面,因此利用能量释放率理论研究水力裂缝与结构弱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裂缝扩展准则更为准确合适的方法。本文首先依据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利用连续性假设,计算了分支裂缝的能量释放率大小,并结合断裂韧性不连续模型建立了基于最大能量释放率理论的裂缝扩展转向模型;考虑Williams展开式中非奇异项的影响,采用最大周向应力准则建立了裂缝扩展方位的计算模型,并分析了 T应力对纯Ⅰ型裂缝与Ⅰ-Ⅱ复合型裂缝扩展方位的影响;考虑远场地应力对裂缝壁面应力场的影响,修正了传统最大能量释放率理论无法反应地应力差变化对裂缝扩展影响的局限性,建立了更为准确合理的裂缝扩展准则,分析了逼近角,地应力差,缝内净压力,裂缝尖端塑性区半径以及裂缝倾角等因素对裂缝扩展路径的影响规律;最后开展了大尺寸真叁轴水力压裂室内模拟实验,分析了不同地应力条件以及不同逼近角等因素对水力裂缝扩展规律以及压后裂缝形态的影响,与理论研究分析得到的复杂裂缝形态进行对比,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本文以裂缝壁面应力场为切入点,对远场地应力作用下的水力裂缝扩展机理进行研究分析,揭示水力裂缝与结构弱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对于现场施工中预测复杂裂缝几何形态,压裂效果评价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能量释放率论文参考文献
[1].邓凡臣.纤维能量释放率对开孔层压板承载能力影响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9
[2].李晓璇.基于最大能量释放率理论的裂缝扩展转向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9
[3].多依丽,谢禹钧,海军,刘明,孙麟.基于能量释放率的Ⅱ型裂纹分叉研究[J].力学季刊.2019
[4].郑伟玲,郑龙席.复合材料层合板界面裂纹能量释放率解析方法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9
[5].陈昌荣.利用有裂纹与无裂纹J积分之差分析裂纹扩展能量释放率[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8
[6].付玉凯.基于剩余能量释放率指标的组合煤岩体冲击倾向性研究[J].煤矿安全.2018
[7].于洋,徐倩,徐长节,刁心宏,耿大新.局部能量释放率与微震相结合的岩爆动态预警指标[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8
[8].王硕,张铮.基于能量释放率的界面断裂实验分析方法[J].力学与实践.2018
[9].周立明,任书慧,孟广伟,李荣佳.含裂纹功能梯度板能量释放率的ABAQUS用户子程序开发[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10].曹晨曦,王向东,吴京.Ⅰ-Ⅱ-Ⅲ复合型裂缝应力强度因子与能量释放率的关系[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