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损伤论文_宋帅迪,赵广全,杨冬琴,张竹青,王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损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损伤,发射极,纵轴,结构,选择性,装置,籽粒。

低损伤论文文献综述

宋帅迪,赵广全,杨冬琴,张竹青,王强[1](2019)在《低损伤选择性发射极太阳电池激光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钝化发射极及背面接触(PERC)太阳电池技术迭加激光选择性发射极(SE)制备工艺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提升PERC太阳电池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在SE的制备过程中易发生磷硅玻璃(PSG)层被激光烧蚀的现象,导致电池性能下降。通过研究激光波长、脉冲频率、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对硅片表面形貌、表面方块电阻、电池性能的影响,探索高效率、低损伤SE太阳电池的制备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激光波长为1 064 nm、激光功率为2 W、脉冲频率为30 Hz条件下可获得最佳电池性能,SE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最高达到22.01%,与传统工艺制备的太阳电池相比提升约0.51%。(本文来源于《半导体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焦谱,毛晨曦[2](2019)在《预应力摇摆自复位框架中低损伤填充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传统框架结构相比,自复位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损伤更小。但是目前与自复位框架协同工作的低损伤填充墙的研究还比较匮乏,这也是限制自复位框架结构大范围应用的原因之一。本文针对一个自复位框架设计了两种类型的低损伤填充墙,然后采用一系列振动台试验,对比分析在自复位框架中两种低损伤填充墙的抗震性能。根据试验结果,总结出在自复位结构中布置低损伤填充墙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来源于《自然灾害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肖晓兰[3](2019)在《高精度陶瓷球高效低损伤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加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精度陶瓷球轴承是高端机床、高速列车、风电机组等重大装备的关键基础元件,由于其需在高温高压、高速重载及有腐蚀的条件下工作,陶瓷球表面层的任何缺陷都可能影响轴承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为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要求加工后的陶瓷球具有纳米级的表面粗糙度和亚微米级的球形误差,并且加工表面不出现微裂纹、划擦伤痕、微观组织变化以及残余应力等。由于目前我国相关加工及装备技术尚未完全解决陶瓷球抛光效率低、表面完整性差的难题,高精度陶瓷球的制造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本文在分析比较国内外高精度球的抛光方法和磁流变抛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高精度陶瓷球高效低损伤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方法。通过构造叁维结构的磁流变抛光垫,实现一种抛光力可控的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球体模式,有效提高抛光加工效率和球体表面完整性。本文围绕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柔性可控化成球机理和材料塑性域去除机理展开研究,分析了加工过程中的磁流变抛光垫动态微观结构变化规律和抛光力阈值、磨粒运动轨迹及其切深等参数对抛光效果的影响规律,揭示了陶瓷球的几何精度变化机制和材料微观去除机制,建立了基于柔性可控加工过程的陶瓷球高效低损伤加工策略和磁流变抛光加工陶瓷球实验平台,优化了磁流变抛光工艺,实现了预设目标。主要研究工作概括如下:1)研究了材料塑性域去除微量控制机理,通过纳米力学模拟实验得到对氮化硅陶瓷球材料进行塑性域去除的临界载荷和临界切深,为高效低损伤抛光陶瓷球的工艺参数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实验结果表明,氮化硅陶瓷材料在磨粒划擦和压入作用下会出现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及脆性断裂叁个阶段;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当载荷到达9.8N附近或磨粒切深到达8.3μm附近时,将发生脆性去除方式的微裂纹萌生与扩展。2)提出一种高效低损伤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高精度陶瓷球的新方法,通过全球面包络的磁场均匀性设计和抛光盘结构、驱动方式、以及抛光垫动态微观结构控制等新方案,形成叁维结构的磁流变抛光垫,对陶瓷球进行包覆、夹持和压力柔性传递,并实现磁流变抛光垫与陶瓷球面接触过程的作用力可控,快速降低球体表面粗糙度和球形误差,有效提高抛光效率和表面完整性。3)基于陶瓷球工件几何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得到球体各运动参数的影响关系,利用机械系统分析软件ADAMS对成球过程进行动态仿真,通过高速摄像机观测球坯在加工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对加工时陶瓷球的公转角速度、自转角速度以及自转角等运动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研究了高效低损伤磁流变抛光陶瓷球的柔性可控化成球机理,建立了球体运动模型,提出了抛光轨迹均匀性评价方法,并以抛光轨迹均匀程度为优化目标,采用正交实验仿真的方法找到最佳抛光工艺参数方案。4)分析了磨粒作用于陶瓷球表面的过程,对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陶瓷球的抛光力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探讨了陶瓷球表面的磁流变效应压力和流体动压力,建立了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方式下的抛光力数学模型和材料去除模型。5)系统分析了加工间隙、铁粉浓度和抛光盘转速变化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规律。随着加工间隙的增加,材料去除率逐渐降低:当加工间隙为0.4mm时,实验测得陶瓷球直径方向上的材料去除率为8.1μm/h;当加工间隙为1.2mm时,实验测得材料去除率为0.6μm/h。铁粉浓度的增加先让材料去除率增加,当铁粉浓度增加到20vol.%以后,材料去除率不再显着增加甚至有所下降。抛光盘转速的增加也会使材料去除率增加,但是在实验条件下,当抛光盘转速提高到40 r/min后,由于抛光力的增幅变小,材料去除率趋于稳定,大约为3.8μm/h左右。6)利用自行研制的陶瓷球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装置对直径为Φ9.525mm的氮化硅陶瓷球进行抛光加工实验。根据仿真结果,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加工过程的主要参数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工艺参数范围;再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综合考虑各因素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对主要加工参数进行优化;以表面粗糙度、球形误差、表面形貌、表面损伤等作为抛光加工效果的评价指标,获得最佳工艺参数。经过2小时的抛光加工,使球坯的表面粗糙度Ra从63nm下降到4.35nm,球形误差△Sph从0.18μm下降到0.11μm,批量加工平均直径变动量VDWL0.11μm,达到了陶瓷球轴承氮化硅球的国家标准G5水平。(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焦谱[4](2019)在《自复位框架中低损伤填充墙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制预应力自复位结构体系自上世纪90年代提出。在这一结构体系中,预制构件(框架梁、柱,墙肢)通过无粘结后张拉预应力钢筋/钢绞线连接,构件间可以发生较大的相对转动,地震后结构恢复至初始位置,没有或只有较小残余变形。预制预应力自复位结构体系历经二十多年的研究,迄今仍未走向大规模工程应用,体系中非结构构件的损伤控制是原因之一。预制预应力自复位结构体系在地震下的变形将比传统的现浇梁-柱节点结构的变形大得多,在这样水平的层间变形下,非结构构件(尤其填充墙)将出现更严重的损伤,这样即使主体结构在地震后可以实现自复位,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的严重损伤也无法使结构恢复使用功能。本论文以预制预应力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中的填充墙为研究对象,研究可以控制墙体损伤的构造措施和设计方法。本文完成了以下工作内容:(1)针对一栋缩尺比为1:2的预制预应力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结构设计低损伤填充墙。低损伤填充墙的设计方案中包含两种墙体-框架间连接方式和两种墙体高宽比,用于探究连接方式和墙体高宽比对填充墙抗震性能、损伤控制能力的影响。(2)制定监测填充墙变形、损伤的传感器布置方案,进行附带低损伤填充墙的预制预应力自复位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在试验过程中观察、记录四种填充墙的损伤发展过程。(3)对四种填充墙的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不同的墙体-框架间连接措施和墙体高宽比对填充墙抗震性能、损伤控制的影响。基于振动台试验中四种填充墙的损伤特征,定义低损伤填充墙的损伤指标和损伤水平,并基于振动台试验的数据,给出四种填充墙的地震易损性曲线。(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宋烨本[5](2019)在《菠菜整株有序收获机拔取输送装置低损伤优化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叶菜类蔬菜种植面积广泛,鲜食叶菜收获机械化程度低,传统的单纯依靠人工的采收作业是整个采收作业中费力最大、耗时最多的环节,发展机械化叶菜采收十分必要。现有留茬切割无序收获机械,其存在残茬高、损耗大,易受微生物污染、保质期较短,散叶售卖不符合国民选购习惯等问题,因此,菠菜等大叶茎绿叶菜的整株有序收获更符合我国国情。项目组提出了菠菜低损整株有序收获机的研制,本文在项目课题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应用于菠菜整株有序收获机上的低损伤拔取输送装置。针对菠菜采收作业中的损伤问题,以菠菜采收过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菠菜的力学特性及物理特性,通过试验模拟机械采收,构建了菠菜的低损伤约束条件,即拔取输送装置应柔性夹持菠菜茎秆部位,施加的压强应小于5.60?10~3Pa。通过TRIZ理论构建了菠菜低损伤收获的物-场模型,对菠菜采收状态进行分析,依据菠菜低损伤采收方案的设计原则,通过TRIZ理论对设计的不同的采收方案进行了优化,从而针对不同的种植农艺提出了不同的采收方式。选取适合北方种植农艺的采收方案,针对采收方案中的拔取输送装置展开研究,对拔取输送装置作业中的拔取及输送过程进行了力学分析,探究在拔取、输送过程中菠菜发生损伤的主要来源,对关键零部件进行机械设计,对拔取输送装置的柔性带间距、装置的倾角、柔性带的线速度等关键参数进行了研究。研制了菠菜低损伤收获试验平台,借助薄膜传感器,对不同喂入量下间距与菠菜受力关系进行了研究,测试菠菜在整个拔取输送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同时,对比低损伤约束条件,研究菠菜是否发生损伤,利用响应面试验方法,获得了不同喂入量下拔取输送装置最佳的采收参数组合,并进行了实地试验,试验证明:在完成菠菜的切根作业后,拔取输送装置能高效率、低损伤的完成拔取输送作业。(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3-27)

付饶,贾振元,王福吉[6](2019)在《CFRP低损伤钻削制孔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轻质高强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是运载装备减重增效的优选材料,可显着提升装备性能。此类材料构件的装配连接需加工大量连接孔,且制孔损伤容限要求苛刻。但CFRP是典型的难加工材料,钻削制孔时,与金属等匀质材料相比,材料失效行为和去除机理迥异,易在出口区域产生严重损伤,对现有加工技术提出严峻挑战,制约CFRP的应用,限制装备性能提升。(本文来源于《金属加工(冷加工)》期刊2019年03期)

樊晨龙,崔涛,张东兴,杨丽,屈哲[7](2019)在《低损伤组合式玉米脱粒分离装置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籽粒直收型玉米收获机脱粒分离装置在收获高含水率玉米时存在籽粒破碎率高、脱净率低、籽粒夹带损失大、玉米苞叶易堵塞凹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低损伤圆头钉齿与分段组合式圆管型脱粒凹板相配合的脱粒分离装置。分析了脱粒元件与果穗、果穗与凹板之间的接触模型,确定了玉米脱粒装置最优脱粒元件的结构参数、最佳的凹板组合形式。以籽粒破碎率和未脱净率为试验指标,以脱粒元件排布方式和不同凹板组合形式为试验因素,进行了台架试验,确定了较优组合为:圆头钉齿等高排布且最优球头半径为12. 5 mm,凹板最佳组合形式为圆管右向+直圆管(前疏后密型),并与常规梯形杆齿和栅格式凹板组成的脱粒分离装置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籽粒破碎率由13. 73%降低至8. 64%,未脱净率由0. 6%降低至0. 2%;未出现玉米苞叶堵塞凹板问题。(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付饶,贾振元,王福吉[8](2019)在《第8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金奖 CFRP低损伤钻削制孔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轻质高强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是运载装备减重增效的优选材料,可显着提升装备性能。此类材料构件的装配连接需加工大量连接孔,且制孔损伤容限要求苛刻。但CFRP是典型的难加工材料,钻削制孔时,与金属等匀质材料相比,材料失效行为和去除机理迥异,易在出口区域产生严重损伤,对现有加工技术提出严峻挑战,制约CFRP的应用,限制装备性能提升。本文研究CFRP的切削机理和温度影响规律,提出合理控制切削力,降低切削温度影响的方法,研发钻削刀具和工艺关键技术,实现CFRP低损伤钻削制孔。1)建立了CFRP切削加工中单侧弱约束区域材料的单纤维切削和刀具/纤维接触的理论模型,表征了钻削出口材料的切(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孙少辉[9](2018)在《全装配式低损伤板墙结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一种结构形式,全装配式低损伤板墙结构具有施工简便,经济易行,易复制和推广等特点,通过系统介绍国内外该结构形式的工程应用与研究进展,对预制预应力板墙结构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加快该结构体系的技术化和市场化。(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开发》期刊2018年23期)

屈哲[10](2018)在《低损伤组合式玉米脱粒分离装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籽粒直收可减少果穗的晾晒、脱粒等环节,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节本增效。收获后的籽粒通过烘干设备烘干后直接入仓,节省了籽粒晾晒环节,降低粮食污染。作为世界上先进的收获方式,籽粒直收将成为我国玉米收获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在玉米籽粒直收过程中存在着破碎率高、脱净率低、损失严重等问题。一方面由于国内的玉米品种生育期长,收获时籽粒含水率高,尤其是黄淮海一年两季种植区,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在30%~40%之间。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玉米籽粒收获技术有待深入研究与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对籽粒高含水率条件下的低损伤玉米籽粒收获技术进行研究,以解决或改善我国玉米籽粒直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文以纵轴流玉米籽粒收获机的脱粒分离装置为研究核心,以降低籽粒破碎率、提高脱净率为目标,设计了一种低损伤圆头钉齿与分段组合式圆管型脱粒凹板相配合的脱粒分离装置。通过理论分析与建模仿真,确定并优化了该装置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然后基于台架试验,得到了该装置的最优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组合;最后通过田间试验,对该装置的脱粒性能进行了验证。该装置实现了高效、高性能的脱粒分离作业,对我国玉米籽粒收获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自主研发了纵轴流玉米脱粒分离试验台,作为低损伤组合式脱粒分离装置进行台架试验的载体。该试验台由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机械结构包括输送装置、喂入装置、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和接料装置4部分,用于玉米果穗的输送、喂入、脱粒分离和脱出混合物料的接取;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柜、变频器、变频电机以及液压控制部分,用于玉米果穗喂入量、螺旋推运器转速、链耙式输送器转速、滚筒转速、喂入装置和脱粒分离装置的位置与倾角的控制与调节。该试验台作为台架试验的载体,为低损伤组合式脱粒分离装置不同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的优化与选择提供了重要支撑。(2)基于碰撞接触理论,建立了脱粒分离装置关键部件与玉米碰撞接触的数学模型,创新设计了低损伤圆头钉齿与分段组合式圆管型脱粒凹板相结合的脱粒分离装置。通过建立脱粒元件与玉米碰撞接触的损伤模型,得到了二者之间的最大接触力以及籽粒形成机械应力损伤时的相对临界速度;通过建立脱粒元件与玉米果穗碰撞接触过程中压缩量和接触截面积的数学模型及理论分析,确定了创新设计的圆头钉齿即为最优的脱粒元件;通过建立栅格式凹板与玉米果穗碰撞过程的力学模型和理论分析,得出了设计凹板时要降低横格板高出筛条的高度,减小横格板对果穗的剪切力,创新设计了分段组合式圆管型脱粒凹板。(3)基于EDEM仿真分析,对低损伤组合式纵轴流玉米脱粒分离装置的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建立脱粒分离装置和玉米果穗的仿真分析模型,从接触力、接触截面积、碰撞次数和果穗运动时间等角度,对设计的低损伤圆头钉齿的球头半径、分段组合式圆管型脱粒凹板的不同形式以及脱粒元件在滚筒上排列不同的螺旋升角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了圆头钉齿最优的球头半径为12.5 mm,分段组合式圆管右向型脱粒凹板有助于降低籽粒破碎率,脱粒元件最优的螺旋升角为45°。(4)对设计的低损伤组合式纵轴流玉米脱粒分离装置进行了台架试验。通过对该脱粒分离装置的关键部件与工作参数试验,确定了最优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脱粒凹板为圆管右向+直圆管(前疏后密型),脱粒元件为圆头钉齿(等高),脱粒滚筒转速为300 r/min,脱粒间隙为55 mm;通过脱出混合物分布试验,得出了玉米籽粒和杂余沿脱粒滚筒轴向和径向的分布规律,验证了设计的低损伤组合式纵轴流玉米脱粒分离装置的合理性,并为后续清选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5)对设计的低损伤组合式纵轴流玉米脱粒分离装置进行了田间试验。在最优的参数组合下进行了蠡玉86、洰丰339两个玉米品种下的田间验证试验,并与常规的梯形杆齿和栅格式凹板组成的脱粒分离装置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低损伤组合式玉米脱粒分离装置在籽粒破碎率、未脱净率上较常规的脱粒分离装置均有大幅度的降低。在蠡玉86玉米品种下,籽粒破碎率较常规的脱粒装置由13.73%降低至8.64%,降低了 37%;未脱净率较常规的脱粒装置由0.6%降低至0.2%,降低了 67%。在洰丰339玉米品种下,籽粒破碎率较常规的脱粒装置由14.58%降低至9.37%,降低了 36%;未脱净率较常规的脱粒装置由1.14%降低至0.65%,降低了43%。同时,设计的分段组合式圆管型脱粒凹板解决了常规的栅格式凹板被玉米苞叶堵塞的问题,降低了籽粒收获过程中的未脱净率和夹带损失。验证了设计的低损伤组合式纵轴流玉米脱粒分离装置在脱粒性能上的优越性,以及工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低损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与传统框架结构相比,自复位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损伤更小。但是目前与自复位框架协同工作的低损伤填充墙的研究还比较匮乏,这也是限制自复位框架结构大范围应用的原因之一。本文针对一个自复位框架设计了两种类型的低损伤填充墙,然后采用一系列振动台试验,对比分析在自复位框架中两种低损伤填充墙的抗震性能。根据试验结果,总结出在自复位结构中布置低损伤填充墙需要注意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损伤论文参考文献

[1].宋帅迪,赵广全,杨冬琴,张竹青,王强.低损伤选择性发射极太阳电池激光工艺[J].半导体技术.2019

[2].焦谱,毛晨曦.预应力摇摆自复位框架中低损伤填充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9

[3].肖晓兰.高精度陶瓷球高效低损伤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加工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9

[4].焦谱.自复位框架中低损伤填充墙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9

[5].宋烨本.菠菜整株有序收获机拔取输送装置低损伤优化与试验[D].山东农业大学.2019

[6].付饶,贾振元,王福吉.CFRP低损伤钻削制孔关键技术研究[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9

[7].樊晨龙,崔涛,张东兴,杨丽,屈哲.低损伤组合式玉米脱粒分离装置设计与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9

[8].付饶,贾振元,王福吉.第8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金奖CFRP低损伤钻削制孔关键技术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9

[9].孙少辉.全装配式低损伤板墙结构研究与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8

[10].屈哲.低损伤组合式玉米脱粒分离装置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剪力墙在低周反复加载作用下的损伤演...所示,由248nm的KrF准分子激光器发出...美国居民每年接受CT检查的数量报告(13)(a)顺铂(b)cytc(c)cytc-Pt-低...损伤机理与胸部压缩量和胸部变形速率...含有丝状的损伤点及修复点的侧视显微...

标签:;  ;  ;  ;  ;  ;  ;  

低损伤论文_宋帅迪,赵广全,杨冬琴,张竹青,王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