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身份探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黑人女性,身份,焦虑,探寻
身份探寻论文文献综述
孙伟[1](2019)在《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女性身份探寻》一文中研究指出莫里森是美国当代着名的非裔黑人女性作家。她的小说主要书写美国黑人女性的生活现状和精神苦闷。莫里森以她独特的视角反映了黑人女性对于其文化身份的焦虑和追寻。黑人女性由于受到种族和性别的双重歧视,常常陷入身份的焦虑和精神的迷茫,但是她们却从未放弃身份的探寻,她们通过与白人文化和男权文化的对抗,勇敢地探寻自我身份,寻求自我言说的权利。(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胡月[2](2019)在《《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身份探寻失败原因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后殖民主义批判视角探究《看不见的人》中身份探寻这一主题,关注主人公从天真、迷茫到顿悟,并最终意识到自己真正的身份是一个"看不见的人"的变化历程,从表征多维透视导致主人公追寻自我身份失败的根源。这个黑人青年在美国白人社会中的身份危机,也就是身份探寻的失败主要有叁大因素:种族主义、"他者"身份和"第叁空间"中身份的不确定性。事实上,主人公身份危机不仅是他个人的生存困境,更是现代人的困惑。此外,改善种族歧视对于美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族融合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春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张婧,陈连丰[3](2019)在《自我身份的探寻—《别让我走》的后殖民视角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石黑一雄移民作家的身份入手,运用后殖民主义批评方法,依次对小说《别让我走》中的克隆人混杂的文化身份和"他者"身份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作为殖民者的黑尔舍姆与作为被殖民者的克隆人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1期)
王美芳[4](2019)在《从《白牙》看扎迪·史密斯的赛博格意识和后人类身份探寻》一文中研究指出《白牙》通过日常生活展现人的生存处境,思考人的身份问题。义肢叙述和影音资讯对身份认知的形构,体现了浓重的赛博格意识。自由民主制下对平等承认的追求和不追求、多元文化主义消极面,都揭示了后人类生存状况。生物科技带来的伦理困境和对人的主体性的冲击与后人类思想相呼应。史密斯始终站在人文主义的反身性立场进行后人类论述,以探寻人类身份,重新找回人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福建江夏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黄艳红[5](2019)在《翁达杰《安尼尔的鬼魂》中的身份探寻》一文中研究指出迈克尔·翁达杰是一位兼具天赋与盛名的移民作家,他为当代加拿大文学和世界文学做出了卓越贡献。1992年,迈克尔·翁达杰因小说《英国病人》赢得布克奖而在世界文坛声名鹊起。随后,这部作品改编成了同名电影获得当年的奥斯卡奖,为翁达杰赢得无数赞誉。迈克尔·翁达杰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名声大噪,他之后的每一部作品都备受关注。2000年,翁达杰出版了第四部长篇小说《安尼尔的鬼魂》,该书荣获加拿大吉勒奖、加拿大总督文学奖、法国美第奇奖和《爱尔兰时报》国际小说奖。小说以斯里兰卡内战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安尼尔与斯里兰卡当地人一起调查“水手”的身份和死因的过程,以及战争和文化断裂给人造成的身份焦虑。作为一名杰出的移民作家,迈克尔·翁达杰重点关注边缘人物的生存困境和身份认同。他为学者们和评论界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角度思考人们在移民、战争和种族冲突中所遭遇的身份困境。本文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研究小说中的人物对个人身份的探寻,重点关注其在战争和殖民文化压迫下的身份建构过程。正文分为叁个章节。第一章分析小说主人公安尼尔的身份探寻过程,她在遭遇身份不确定性的焦虑后试图分别建立与斯里兰卡和西方的联系,但都以失败告终。安尼尔这种非此非彼的混杂性身份最后在“间隙性”的第叁空间得到认同。第二章主要分析被政府谋杀后失踪的“水手”因身份难以确认而处于非死非生的边缘地带,安尼尔和塞拉斯通过重塑“水手”的身体和代替“水手”发声帮助它实现了个体的完整性从而确立了有意义的“自我”身份。第叁章分析跨越种族、性别和政治矛盾的斯里兰卡当地医生正是翁达杰所追求的理想身份,他们不仅激发了斯里兰卡整体民族意识的觉醒,也播撒了民族力量,让世界中心感受到一个真正意义的东方民族的重量,同时也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做出贡献。医生们在特殊时代下逐渐成长为先进的世界主义者,他们也是翁达杰送给祖国最好的礼物。《安尼尔的鬼魂》旨在最大限度地表现斯里兰卡人民对不合理暴力战争的不懈抗争,以及在社会不确定因素中遭遇的身份焦虑。通过对小说中人物身份探寻过程的分析也展示了迈克尔·翁达杰作为移民作家的矛盾心理。“在目前更加国际性的框架内,民族经验破碎不全,文学批评家们不得不在过去的回声中理解当代现实。移民、战争流亡以及种族隔离已经成为一种部分性文化和边缘性实体,人们只能从现代社会差异性的、断裂的文化中反思民族的过去历史。”[1]40因此,身份认同也总是充满矛盾和焦虑。(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6-05)
郭冰茹[6](2019)在《历史追述中的身份探寻——读《灭籍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范小青四十年的小说创作历程中,其风格发生了不小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范小青多写苏州小巷中细密琐碎的日常生活,随着社会转型和乡镇历史的变迁,她开始涉猎历史叙述和官场生活等题材,写出了《百日阳光》(1997)《城市表情》(2004)等作品,实现了自己的"中年变法"。2006年前后,范小青小说的整体美学风格又一次发生了变化,《赤脚医生万泉和》(2007)、《香火》(2011)、《我的名字叫王村》(2014)等小说开始触及当代中国历史的不同面向。在范小青看来,这些题材和风格的变化"并不是我在很清(本文来源于《扬子江评论》期刊2019年03期)
裴晶晶[7](2019)在《庇拉尔·特尔内拉的身份探寻——浅析《百年孤独》中庇拉尔的人物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庇拉尔·特尔内拉是《百年孤独》中族外女性的代表,她游离于布恩迪亚家族之外,却与这个家族保持着密切联系。本文着眼于她与布恩迪亚家族的关系,试图探寻这位奇特女子的多重身份。(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14期)
袁家丽[8](2019)在《文化批判与身份探寻——评爱德华·阿尔比剧作《我、我、我》》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尔比在最后一部原创剧作《我、我、我》中以荒诞、杂耍式的戏剧风格对"我是谁"的本体论问题发起诘问。在该剧中,剧作家试图通过中国、镜子以及剧场这叁重"异托邦"想象来反思和批判美国文化并构建个体和民族身份认同。但这种身份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语言的"能指链"之上,利用话语的"施事性"、语义的"多重性"以及身份的"表演性"来想象和建构的,因而带有无法抹除的乌托邦性。(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申华[9](2019)在《《竹秆》中边缘人的身份探寻》一文中研究指出《竹秆》是科威特作家萨乌德·桑欧西于201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一经出版便备受青睐,2013年荣获第六届“阿拉伯小说国际奖”(阿拉伯布克奖)。小说主人公伊萨是一个科威特菲律宾混血儿,他的母亲是菲佣,与科威特大家庭里长子相爱并秘密结婚,然而这段婚姻并不被认可,他与母亲被赶出了科威特,伊萨后来重回科威特寻找自我,但却遭遇重重困难,最终无奈回到菲律宾。小说以伊萨在菲律宾与科威特两地不断寻找自我为线索,围绕以伊萨为代表的各类社会边缘人展开了一段有关身份、信仰与爱情的故事,塑造了一系列科威特社会边缘人的形象,呈现了当今科威特社会边缘人的生存困境,以及边缘人对自我身份的探寻,体现了作者超地域性的人文关怀。具体而言,小说直接探讨了科威特社会所存在的各种尖锐和敏感问题,通过混血儿伊萨、无国籍者葛桑以及外籍劳工叁类社会边缘人的讲述,引出多元文化冲突、社会阶层矛盾、少数族裔话语权、妇女地位等诸多社会问题,展现出认同危机下身份被不断解构又重建的过程。边缘化已成为新历史主义文论的关注点,不同于关注正史、聚焦主流的传统历史学者,新历史主义批评家关注边缘,他们将不起眼的社会边缘人作为叙述对象,透过边缘人的边缘生活和情感体验揭示不为人知的历史。小说《竹秆》通过混血儿、无国籍者以及外籍劳工等社会边缘人在文化夹缝中遭遇的文化冲突,展现了科威特社会边缘人的生存困境问题。因此,本文将借助帕克和斯通奎斯特的“边缘人”理论,分析《竹秆》中以小说主人公伊萨为代表的边缘人形象及其身份探寻经历,反映边缘人群体尝试摆脱困境的生存诉求,探索小说作者对社会边缘人生存问题的思考。本文的绪论部分将简要介绍小说《竹秆》及其作者萨乌德·桑欧西、以及小说《竹秆》的国内外研究状况、选题理由、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正文由叁章组成:第一章“边缘人理论”分为两节,为论文提供理论依据。第一节以边缘人的定义为切入点,详细阐述其发展历程和本质。第二节分析帕克和斯通奎斯特对边缘人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边缘人的一些特征;第二章“边缘人的身份认同危机”分为叁节,通过对《竹秆》中的边缘人形象分叁类进行分析:混血儿、无国籍者以及外籍劳工,分析小说《竹秆》如何体现边缘人的各个特征,解读他们在家庭空间、心理空间以及社会空间被边缘化的处境及他们的身份认同危机;第叁章“边缘人对自我身份的探寻与重建”分为两节,首先在上一章基础上,解读边缘人对自我身份的解构与重建。其次结合边缘人的生存困境分析科威特社会对边缘人的排斥与压迫,从而指出科威特社会解决边缘化问题的难点以及边缘人自我身份探寻的幻灭。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本文将得出结论:在文化相对封闭的科威特社会,边缘人在社会生存和自我身份认同方面遭遇重重阻碍,这将限制他们在社会中找到一席之地,导致他们难以摆脱生存困境、实现梦想。作者萨乌德·桑欧西借小说《竹秆》批判了科威特社会文化的封闭性和排他性,揭露了科威特的社会陋习和制度弊端,指明了科威特边缘人遭遇生存困境的现实,引发人们对社会边缘人生存问题的思考。边缘人的生存困境难题至今仍广泛存在于当今世界各国,小说中有关边缘人的身份、信仰、社会地位等生存问题的思考,对解决当今海湾国家等许多国家的边缘人现实生存困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此外,笔者也希望本文能对未来《竹秆》的学术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引起更多学者对萨乌德·桑欧西这位科威特年轻作家及其作品的学术关注。(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7)
赵姗[10](2019)在《探寻文化翻译与文化身份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文化翻译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后殖民理论大师霍米·巴巴在论文集《文化的定位》中提出了“文化翻译”这一概念。他指出,“文化翻译”不仅指两种具体的语言和文化间的文本转换,而且是融翻译于写作的一种独特的后殖民文学现象。同时,他还补充到“文化翻译”中的翻译还可以指移民的状态,后殖民时代的移民是一种翻译现象。因此本文所说的文化翻译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字面意思的转换,还涉及到文化在时间、地理和空间上的延续和变化,更强调翻译这一文化传播载体的功效和作用。天使岛诗歌是美国华裔文学的珍贵遗产,目前日益受到英美主流文史界的重视。它作为再现历史、澄清真理的文学经典,具有引导人们重新审视美国华人现状的社会意义。《埃仑诗集》将天使岛诗歌收录其中,是由叁位美籍华裔学者(麦礼谦、林小琴、杨碧芳)整理编译的中英文对照诗集。此外,该诗集还附录多位当时依然健在的天使岛移民局官员及其他相关人士的访谈实录,穿插多幅照片,并有长序详述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早期美国华裔文学的代表作品,《埃仑诗集》是早期美国华人移民史的缩影,它是拥有流散经历的的华工在两种文化的交织缝隙中的悲惨遭遇的记录,也是文化翻译的代表之作,研究这部作品无疑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因此,本文从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视角解读《埃仑诗集》,利用文化翻译的多维度内涵对天使岛诗歌的原文和译文进行解读,探究其中文化翻译对文化身份的影响和建构,从中评价诗歌的英译版本,最后得出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对分析该诗集的适用性程度,从而获得华文文学翻译/输出的某种启示,对今后《埃仑诗集》在中国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身份探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后殖民主义批判视角探究《看不见的人》中身份探寻这一主题,关注主人公从天真、迷茫到顿悟,并最终意识到自己真正的身份是一个"看不见的人"的变化历程,从表征多维透视导致主人公追寻自我身份失败的根源。这个黑人青年在美国白人社会中的身份危机,也就是身份探寻的失败主要有叁大因素:种族主义、"他者"身份和"第叁空间"中身份的不确定性。事实上,主人公身份危机不仅是他个人的生存困境,更是现代人的困惑。此外,改善种族歧视对于美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族融合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身份探寻论文参考文献
[1].孙伟.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女性身份探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
[2].胡月.《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身份探寻失败原因解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
[3].张婧,陈连丰.自我身份的探寻—《别让我走》的后殖民视角解读[J].北方文学.2019
[4].王美芳.从《白牙》看扎迪·史密斯的赛博格意识和后人类身份探寻[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9
[5].黄艳红.翁达杰《安尼尔的鬼魂》中的身份探寻[D].北京邮电大学.2019
[6].郭冰茹.历史追述中的身份探寻——读《灭籍记》[J].扬子江评论.2019
[7].裴晶晶.庇拉尔·特尔内拉的身份探寻——浅析《百年孤独》中庇拉尔的人物形象[J].青年文学家.2019
[8].袁家丽.文化批判与身份探寻——评爱德华·阿尔比剧作《我、我、我》[J].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9
[9].申华.《竹秆》中边缘人的身份探寻[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10].赵姗.探寻文化翻译与文化身份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