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立足于甲骨卜辞实际,对甲骨文用在动词后面的"在+受祭对象"结构进行了重新审视,指出这种结构在语法形式和语义上跟"于+受祭对象"格式截然不同。前者是一种固定结构,由于语境的制约,赋予其"仅仅对于""只对于"等含义;后者只是介词"于"引介对象的一般用法。通过上述辨析,还原出这种结构的本来含义,对深入理解系列卜辞提供了语言学的支撑。同时,文章还对"在+受祭对象"结构具有上述附加含义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揭示。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子杨
关键词: 卜辞,在受祭对象结构
来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9年1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业: 中国语言文字,考古
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甲骨文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甲骨字释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5BYY14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 K877.1;H141
页码: 33-45
总页数: 13
文件大小: 3264K
下载量: 187
相关论文文献
- [1].祠主拜谒王母仙界使者——汉画像石“祠主受祭图”质疑[J]. 古代文明 2014(02)
- [2].商周时期正坐的起源及仪规[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 [3].“尸位”为何能“素餐”?[J].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4(07)
- [4].从礼器、明器到清玩 兼及古物观念的生成[J]. 新美术 2016(09)
- [5].古人饭局上的娱乐活动[J]. 半月选读 2010(03)
- [6].浅析《山海经》中的“尸”与“巫”[J]. 青年文学家 2016(15)
- [7].北京“纸马”艺术[J]. 文化月刊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