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我归因论文_车彦丞

导读:本文包含了学生自我归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学生,自我,初中数学,教师,英语学习,社会支持,自卑感。

学生自我归因论文文献综述

车彦丞[1](2018)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归因主要是指个人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根据一定的线索以及信息对事物进行有效的判断,归因理论主要以归因为基础和核心,通过对行为原因的进一步分析以及讨论来了解个人实践的依据。由此可以看出,归因理论可以实现个人现实行为与心理活动之间的有效整合,了解个人的行为特征,因此本文结合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数数学老师个人归因与学生的自我归因进行有效的比较,以此来更好的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21期)

黄小全[2](2018)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师归因和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归因的含义,并对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进行比较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期刊2018年03期)

张健[3](2017)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归因主要是指对原因进行分析与推断行为的整个过程,通常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归因对他们所处的环境以及随后行为给予全面的认识与预测、控制,所以归因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将人们的心理活动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对人类行为及相应的基本动力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分析与观察。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在本文中主要讨论了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研究材料调查表内容、对教师及学生之间进行了归因,找出适合初中学生的数学教学模式及学习模式,为进(本文来源于《数学大世界(上旬)》期刊2017年11期)

周海燕[4](2017)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需要对学习行为进行相应的总结与归纳,进而来提升及增加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效果,提升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但是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对学习成就进行归因分析的时候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与不同,数学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归因的时候往往都是从学生的能力、态度等内部原因来入手,忽略了自身的因素.这种归因的方式及方法无法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存在着很多初中生在进行自我归因的时候缺乏主动调节的能力,进而无法进行科学的归因,致使学习效果得不到有效提升.(本文来源于《数理化解题研究》期刊2017年11期)

孙国红[5](2016)在《高职学生自卑感与自我归因、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截至2014年年末,我国高职在校学生人数已突破1000万人。相比普通高等院校的在校生来说,处于追求多样化、个性化阶段的高职学校的大学生,其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体验到的自卑更为普遍,同时自卑的产生原因也更为复杂。本论文研究高职学生的自卑问题,目的是进一步了解高职学生自卑感现状,通过研究与高职学生自卑感密切相关的因素,分析其与高职学生自卑感的关系,同时也进一步探析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期望研究的结果有助于高职学生发挥自卑感的积极作用,降低自卑感的消极作用,进一步促进高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高职在校生的个人竞争力以及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就业实力、社会适应力和创新意识。学者们对于自卑感的研究已经相当丰富,且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结论,但是对于高职在校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说,对其自卑感的产生原因进行研究有较高的价值,而且前人研究多以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为被试,缺乏以高职在校生为被试的研究。前人研究证实了导致自卑感形成的缘由主要包括客观的社会因素和主观的个体因素两方面。针对高职学生现阶段卑感研究的现状,结合自己在日常教学过程和班主任工作中体验到高职学生出现自卑感的影响因素,本论文选择了个体主观因素中较关键的自我归因因素和社会客观因素中较关键的社会支持因素进行研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烟台地区的叁所公办高职学校的300名高职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蒙家宏编制的自卑感量表、Lefoout等编制的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和结合高职学生的基本情况、实际情况进行了部分修订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测量得到高职学校在校生的自卑感、自我归因、社会支持叁者的现状以及叁者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并且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叁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取得如下结果:1.高职学生的自卑感水平在整体上没有达到自卑感的中数值,即高职学生无严重自卑感,但调查结果显示部分高职学生表现出了自卑感,占到了5.7%,这个比例说明自卑感在部分高职学生中是切实存在的,这部分学生的存在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2.在年级和专业这两个人口学变量上,高职学生的自卑感和归因方式存在着显着差异,具体表现如下:(1)高职在校生的长相自卑维度得分在年级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个性自卑维度得分在专业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2)高职在校生的自我归因维度在年级和专业水平上存在差异。能力归因维度得分在专业水平上有显着差异;努力归因维度得分在专业和年级水平上均存在显着的差异。3.高职学生的自卑感、自我归因及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高职学生的自卑感与自我归因、社会支持叁者之间均在某些维度上存在显着的相关,其中自卑感与社会支持的关联水平明显高于自卑感与自我归因的关联程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点:(1)自卑感各维度得分与自我归因的能力归因维度、成功归因维度、失败归因维度以及内归因维度都存在显着的正相关。(2)自卑感的交往技能自卑维度与支持利用度、主观支持以及社会支持总分存在显着正相关。发展自卑、长相自卑、学习经历自卑、家庭恋爱自卑、个性自卑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存在显着的负相关。(3)能力归因、成功归因、失败归因、内归因都与主客观的支持得分及支持利用度都存在显着的负相关。(4)社会支持和自我内归因都对自卑感有明显的解释力。社会支持在自我归因与自卑感两者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6-12-01)

刘成[6](2015)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就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进行对比,加以研究,以此来明确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不理想的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5年33期)

王爱中[7](2014)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归因主要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信息和线索,对事物进行分析和推断行为产生的原因。归因理论是在归因的基础上,对行为原因进行解释和推论的理论。所以,归因理论可以将人们的心理活动与现实行为活动进行有效结合,判断人们的行为特点。在归因领域中逐渐衍生了推理归因、协变归因以及成败归因等理论,本文将对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进行比较,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过程顺利进行。一、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研究(本文来源于《新课程导学》期刊2014年02期)

彭婷婷[8](2012)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归因是分析和推断自己及他人行为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是关于人们怎样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的心理学理论。第一个对归因理论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是海德,后来的韦纳等人的成败归因理论影响较大,他们分出了归因纬度和特定归因,即分析人们的成败不仅要分析具体特定的原因,还要分析潜在和不稳定的原因。以下主要分析初中教师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不同归因。(本文来源于《数学大世界(教学导向)》期刊2012年11期)

吴强[9](2010)在《艺术院校学生英语学习自我归因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者的自我归因对其后继学习过程有重要影响。此研究通过问卷,辅以访谈,对艺术院校284名本科学生的英语学习成败自我归因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艺术院校学生倾向于将成功归结于足够的努力和能力,将失败归结于努力不足;他们性别和家乡分别对他们的归因倾向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林区教学》期刊2010年08期)

谭碧云[10](2007)在《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强度及学业成败自我归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了高职高专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动机强度与成败归因倾向,并对此做了分析和研究。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在情感及学习效果上表现出个体差异。由于在二语习得中学习动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学生的自我归因对学习动机影响颇大。本文通过调查学生对自己英语学业成绩的自我归因,并基于韦纳的归因理论,以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强度问卷与学生英语学业成败归因问卷及对学生、教师进行访谈为研究工具,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一所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业成败归因模式展开了分析与研究,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学生的总体英语学习动机强度表现为中等,但女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强度明显高于男生,且高分组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强度明显高于低分组。在对学生、教师的采访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有待提高。2)学生多种归因并存,但多数学生将英语学习成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学习方法,努力程度等);身心状况也被认为是取得英语学习成功的重要原因。3)有学习动机的学生将英语学习成败归因于学习方法和努力程度,而学习动机缺失的学生也将英语学习成败归因于学习方法和努力程度,但在失败前表现出自信心不强及习得性无助感。而且,两者在学习环境、教师教学、语言能力,以及运气等方面的归因上存在差异。针对学生的归因特点,本文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及讨论,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提高学生自信心水平等建议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07-11-20)

学生自我归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师归因和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归因的含义,并对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进行比较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学生自我归因论文参考文献

[1].车彦丞.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

[2].黄小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

[3].张健.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

[4].周海燕.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

[5].孙国红.高职学生自卑感与自我归因、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鲁东大学.2016

[6].刘成.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

[7].王爱中.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4

[8].彭婷婷.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J].数学大世界(教学导向).2012

[9].吴强.艺术院校学生英语学习自我归因探究[J].林区教学.2010

[10].谭碧云.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强度及学业成败自我归因的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

论文知识图

教师回馈对学生归因的影响过程学生对自我运算的认知统计图学生对得出历史结论困难的自我归因学生...学生“很需要自主学习”的比例归因、自我效能、成就动机和英语成绩...) 表明:中等强

标签:;  ;  ;  ;  ;  ;  ;  

学生自我归因论文_车彦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