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乡土阔叶树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乡土阔叶树,资源库,营建
乡土阔叶树种论文文献综述
林能庆,洪永辉,邹秉章,林景泉,凌来太[1](2019)在《闽西乡土阔叶树种质资源库的营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介绍了闽西乡土阔叶树种质资源库概况,建设、管理以及种资源库营建所取得的成效,以为林业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2期)
王炳华[2](2019)在《乡土阔叶树在碳汇造林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暴露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就必须要重视生态建设。植树造林是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碳汇造林就是对植树造林生态建设工作的纵向延伸,是一种有特定要求和环境改善功能的造林活动。通过开展碳汇造林,有效地改善了我国的空气质量,尤其是温室效应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因此必须要加大碳汇造林的建设力度,扩大碳汇林的种植规模,不断地丰富碳汇造林的树种,提升碳汇造林的综合利用价值。本文就主要针对乡土阔叶林在碳汇造林中的应用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13期)
梁俊林,毛绘友,郭丽,付杨,吴福忠[3](2019)在《遮阴对3种珍贵乡土阔叶树种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3种珍贵乡土阔叶树种幼苗在遮荫条件下的生长及光合作用,为城市绿化乔木树种的引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分别在遮阴处理(50%和80%的遮阴率)与无遮阴(CK)对照条件下,探究桢楠(Phoebe zhennan)、红椿(Toona ciliat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3个珍贵乡土树种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形态和生理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遮荫处理下的地径和苗高大部分均小于对照组,其中香樟最为显着。在各处理间,3种乡土树种的平均叶面积均差异显着(P<0.05),含水率差异均不显着(P>0.05),红椿比叶面积的变化较大,而香樟和桢楠没有明显的变化。香樟幼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其含量都增加;桢楠的叶绿素a、总叶绿素含量和红椿的叶绿素b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而降低,桢楠的叶绿素b含量增加,而红椿的叶绿素a及总叶绿素含量先降低后升高。香樟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均降低,气孔导度在不同遮阴处理下差异均显着(P<0.05);红椿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现不同程度降低,胞间CO_2浓度升高;桢楠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呈现不同程度降低,蒸腾速率升高。香樟和桢楠对遮阴的适应性较强,而红椿则适宜在强光照条件下栽植,这为城市园林绿化乔木树种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吴宪[4](2019)在《南方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仪花的特性及高效栽培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仪花是苏木科仪花属的一种常绿乔木,目前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园林绿化、生态修复以及医疗医药等行业具有广泛应用。为了更好开发利用本树种资源,从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和综合效益等方面全面综述了仪花的特性,对其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对仪花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9年18期)
薛春泉,徐期瑚,林丽平,何潇,罗勇[5](2019)在《广东主要乡土阔叶树种含年龄和胸径的单木生物量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樟树、木荷和枫香3个树种以胸径、年龄为自变量的单木地上生物量模型,为精准估计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变化规律提供理论、实践支撑和技术支持。【方法】基于每个树种按10个径阶均匀分配的90株伐倒木数据(3个树种共270株伐倒木),使用破坏性试验和树干解析分别获取生物量和年龄,采用哑变量方法区分起源,分别建立和比较3个树种不同起源(天然林和人工林)含胸径、年龄和2种常用的含胸径、树高单木地上生物量模型,并通过联立方程组总量控制法解决地上部分各组分(干材、树皮、树枝、树叶)的模型相容性问题。【结果】3个树种3个地上生物量模型修正的确定系数(R■)在0.89~0.94之间,使用含胸径、年龄的生物量模型(1)估计地上生物量是可行的,模型具有良好的估计效果且方便使用。增加哑变量后,3个树种3个地上生物量模型的R■均达0.90以上,模型(4)可以进一步提高模型精度,细化模型应用条件;基于B-D-T的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系统(7)3个树种树干生物量模型的R■在0.90~0.95之间,树皮生物量模型的R■在0.84~0.94之间,树枝生物量模型的R■在0.73~0.91之间,树叶生物量模型的R■在0.63~0.75之间;构建含有哑变量的B-D-T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系统(8),树干生物量模型的R■在0.88~0.97之间,树皮生物量模型的R■在0.82~0.93之间,树枝生物量模型的R■在0.84~0.90之间,树叶生物量模型的R■在0.62~0.69之间,表明含胸径、年龄的生物量模型比含胸径、树高的生物量模型效果更好,满足估计需求。【结论】含胸径、年龄的单木地上生物量模型(1)和分起源的单木地上生物量哑变量模型(4)拟合精度均高于2种常用的含胸径、树高的单木地上生物量模型(2)和(3)以及分起源的单木地上生物量模型(5)和(6),含哑变量的非线性联立方程组(8)比B-D-T模型系统(7)精度更高,同时含胸径、年龄的哑变量非线性联立方程组(8)精度指标也优于含胸径、树高的哑变量联立方程组(9)和(10),联立方程组(8)不仅可保证不同起源各分量生物量之间的相容性,还能得到更优化的参数估计。含胸径、年龄的单木生物量模型(1)和考虑起源的地上生物量模型(4)、模型系统(7)中的含胸径、年龄的地上各组分生物量相容性方程组以及考虑起源的地上各组分生物量相容性方程组(8)比2种常用的含胸径、树高的地上生物量模型拟合精度高,实践中更适用于人工阔叶林和碳汇造林项目的碳汇计量、监测和评估。(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纪丹虹,蔡选光,纪燕玲,黄宏光[6](2019)在《潮汕地区乡土阔叶树种主要害虫种类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不定期踏查、设置虫情测报灯,采用"五点取样法"对潮汕地区乡土阔叶树种主要害虫种类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潮汕地区乡土阔叶树种害虫有8目56科128种,按取食类型划分,刺吸类害虫24种、食叶类害虫91种、钻蛀类害虫9种、地下类害虫4种;按危害程度划分,危害轻微害虫80种、危害中等害虫42种、危害严重害虫6种。(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薛春泉,徐期瑚,林丽平,罗勇,赵菡[7](2019)在《广东主要乡土阔叶树种单木生物量生长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选择广东主要乡土阔叶树种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木荷Schima superba和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为研究对象,建立3个树种的单木生物量生长模型,快速精确计量和监测森林碳汇造林项目的碳储量变化。【方法】每个树种按10个径阶均匀分配伐倒90株样木(共270株),以样木的生物量数据为单木生物量,以立木年龄为自变量,分别建立不同起源(天然林和人工林) 3个树种的地上和地下4种方程生物量生长模型,并选择最优模型通过联立方程组总量控制法解决地上各组分(干材、树皮、树枝、树叶)的生长模型相容性问题。【结果】天然林和人工林起源条件下,相同树种在同一生物量生长模型形式下生物量增长的上限值和最大增速年龄均有差异。各方程在相同起源和树种条件下所得的生物量上限和拐点年龄差异明显。估计地上生物量时,各树种最优方程形式不同。选择Logistic方程对3个树种地上各组分生物量联立方程组建立相容性生长模型,3个树种干材生物量方程的R_(adj)~2为0.560~0.768,平均预估误差(MPE)为3.05%~6.73%;树皮生物量方程的R_(adj)~2为0.552~0.866,MPE为2.02%~6.27%;树枝生物量方程的R_(adj)~2为0.309~0.706,MPE为3.01%~14.33%;树叶生物量方程的R_(adj)~2为0.495~0.767,MPE为4.16%~7.14%。【结论】比较4种模型的参数及评价指标可知,地上生物量生长最优模型为Logistic方程,地下生物量生长最优模型为Schumacher方程。地上各组分生物量在立木生长的周期中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选择Logistic方程对3个树种地上各组分生物量联立方程组建立相容性生长模型,干材和树皮的生物量方程拟合效果相对于树枝和树叶更好。该模型主要适用于在已知年龄的人工碳汇造林的生物量估计;结合含碳系数,可预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碳储量及碳汇量。(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传应[8](2018)在《乡土阔叶树在碳汇造林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碳汇造林是指在确定了基线的土地上,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对造林及其林木生长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而开展的有特殊要求的造林活动。前几年我国的碳汇造造林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就针对现在的碳汇造林工作的背景,探讨乡土阔叶树在其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8年13期)
林丽平,徐期瑚,罗勇,薛春泉,张宁[9](2018)在《广东主要乡土阔叶树种单木生长模型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广东主要乡土阔叶树种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木荷(Schima superba)和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不同径阶各90株伐倒木为研究对象,以年龄为自变量分起源进行建模,并对其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现有立地水平下,广东省樟树、木荷、枫香人工起源的胸径自然生长极值依次为47.8、56.6和50.3 cm,天然起源的胸径自然生长极值依次为44.8、52.6和43.4 cm;人工起源的树高自然生长极值依次为17.0、21.5和20.3 m,天然起源的树高自然生长极值依次为13.3、20.1和18.1 m;人工起源的材积自然生长极值依次为1.437、2.161和3.308 m3,天然起源的材积自然生长极值依次为1.177、1.572和1.366 m3;人工起源的胸径、树高和材积自然生长极值均比天然的要高。(2)拟合出樟树人工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Schumacher、Gompertz和Schumacher模型,樟树天然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Gompertz、Richards和Logistic模型;木荷人工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Schumacher、Richards和Logistic模型;木荷天然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Gompertz、Schumacher和Logistic模型;枫香人工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Gompertz、Logistic和Schumacher模型;枫香天然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均为Logistic模型。(3)模型检验采用樟树、木荷、枫香的胸径、树高和材积最优模型的理论值与实际值进行线性拟合,模型拟合效果都非常显着;胸径的R~2值在0.669 6~0.874 5之间,树高的R~2值在0.580 5~0.873 7之间,材积的R~2值在0.614 8~0.734 7之间。(本文来源于《林业与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徐期瑚,薛春泉,罗勇,林丽平,黄宁辉[10](2018)在《广东省主要乡土阔叶树种生物量模型研建思路与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乡土阔叶树种生物量模型研究意义出发,提出建立广东省主要乡土阔叶树种生物量模型的思路与框架;确定以9个乡土阔叶树种为建模对象,共划分为9个广东生物量建模总体,每个总体建模样本单元数为90株,其中采伐树根40株,树干解析样本40株;建模样本的构成是在10个径阶平均分配60株的基础上,30株考虑样木的产地因素,根据广东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中样木各径阶的株数比例确定产地及径阶的分配株数;提出适合广东省生物量建模的外业调查及采样方法、内业实验测定方法以及建模技术方法。(本文来源于《林业调查规划》期刊2018年03期)
乡土阔叶树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暴露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就必须要重视生态建设。植树造林是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碳汇造林就是对植树造林生态建设工作的纵向延伸,是一种有特定要求和环境改善功能的造林活动。通过开展碳汇造林,有效地改善了我国的空气质量,尤其是温室效应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因此必须要加大碳汇造林的建设力度,扩大碳汇林的种植规模,不断地丰富碳汇造林的树种,提升碳汇造林的综合利用价值。本文就主要针对乡土阔叶林在碳汇造林中的应用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乡土阔叶树种论文参考文献
[1].林能庆,洪永辉,邹秉章,林景泉,凌来太.闽西乡土阔叶树种质资源库的营建[J].安徽农学通报.2019
[2].王炳华.乡土阔叶树在碳汇造林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
[3].梁俊林,毛绘友,郭丽,付杨,吴福忠.遮阴对3种珍贵乡土阔叶树种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
[4].吴宪.南方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仪花的特性及高效栽培技术分析[J].南方农业.2019
[5].薛春泉,徐期瑚,林丽平,何潇,罗勇.广东主要乡土阔叶树种含年龄和胸径的单木生物量模型[J].林业科学.2019
[6].纪丹虹,蔡选光,纪燕玲,黄宏光.潮汕地区乡土阔叶树种主要害虫种类调查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9
[7].薛春泉,徐期瑚,林丽平,罗勇,赵菡.广东主要乡土阔叶树种单木生物量生长模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9
[8].李传应.乡土阔叶树在碳汇造林中的运用[J].现代园艺.2018
[9].林丽平,徐期瑚,罗勇,薛春泉,张宁.广东主要乡土阔叶树种单木生长模型构建[J].林业与环境科学.2018
[10].徐期瑚,薛春泉,罗勇,林丽平,黄宁辉.广东省主要乡土阔叶树种生物量模型研建思路与框架[J].林业调查规划.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