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拉尔夫艾里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重复与修正,乱伦,沃克,艾里森
拉尔夫艾里森论文文献综述
赵文书[1](2016)在《重复与修正:艾丽斯·沃克对拉尔夫·艾里森和托尼·莫里森的继承和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黑人文学批评中"重复与修正"的概念,研究美国黑人文学中的乱伦母题,在性别、种族和阶级叁个层面,以艾里森的《看不见的人》和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为参照,分析沃克在《紫颜色》中对艾里森和莫里森的修正,探讨沃克的文本对先存文本修正过程中的得失。本文认为,沃克通过重复乱伦母题,对艾里森和莫里森的性别、种族和阶级观点形成了修正和颠覆,同时也有继承和发展,是跨越性别界限的美国黑人文学传统中的一个重要文本。(本文来源于《当代外国文学》期刊2016年02期)
邱旭,赵莉华[2](2014)在《拉尔夫·艾里森小说《看不见的人》的种族空间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拉尔夫·艾里森小说《看不见的人》借由一位无名无姓的黑人讲述其生活经历,展现了社会中的普遍意识:白人、富人的优越性和高贵性以及黑人、穷人的落后性和贫贱性。白人作为社会空间结构规划者将这种白/黑二元对立借由物理空间及物件物品的对立进行体现,形成列斐伏尔所谓的二元对立种族空间表征,规训和强化种族秩序。(本文来源于《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程虹,仝艳平[3](2014)在《浅谈拉尔夫·艾里森小说《看不见的人》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一文中研究指出拉尔夫·艾里森的的叙事方式不同于传统的美国小说,可以说作者通过创新之后自成一派,以自己作为一个黑人的独特视角进行叙事,将自己的身份充分融合到小说中去,给读者们一种别样的阅读体验。其小说《看不见的人》通过描写一个十六七岁美国南方黑人少年一生的成长历程,深刻揭露出那个时代下美国社会中对黑人的歧视和实行的种族隔离政策。(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4年17期)
翟耀,武娜[4](2014)在《拉尔夫·艾里森《看不见的人》的深刻寓意》一文中研究指出拉尔夫·艾里森是美国着名的黑人作家,而黑人的民权运动自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后就一直兴起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下面我们将通过小说《看不见的人》来分析拉尔夫o艾里森小说中所接揭露的深刻寓意。(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中)》期刊2014年01期)
时贵仁[5](2011)在《自我的丧失 人生的悲剧——拉尔夫·艾里森小说《看不见的人》主题思想探折》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一个人生命存在的时候,他有权利享受生命的意义,而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自我生命的存在被社会忽略,视而不见。美国着名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讲述了一位黑人在白人主宰的社会中,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甚至作为人的存在都被社会所忽视,人们仿佛看不见他的存在。通过对小说主人公失去自我、寻找自我和实现自我的艰难心路历程的分析,揭露了后工业社会中,文明世界人为的精神歧视导致黑人失去了自我的精神悲剧。(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1年02期)
韦小岿[6](2010)在《黑白意象对比研究——以拉尔夫·艾里森《看不见的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看不见的人》中相关场景描述为基础,探讨黑人文学作品中黑白意象运用的象征寓意。该意象与叙述者亲身经历交织,隐喻表现在白人主流社会中黑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并且具有普适性,超越文化、种族及意识形态的范畴,揭示出个体生存危机。(本文来源于《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0年05期)
李华[7](2010)在《用批判性话语分析的方法评拉尔夫·艾里森的《混战》》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看不见的人》是美国着名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出版后,立即在整个美国文学界引起轰动,为作者赢得了包括美国国家图书奖在内的一系列荣誉,奠定了艾里森在美国文学界的崇高地位。凭借一部小说奠定自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本文来源于《山花》期刊2010年08期)
张彩红[8](2010)在《论拉尔夫·艾里森《看不见的人》的幽默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拉尔夫·艾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小说史上里程碑式的着作。小说中不仅穿插着具有非洲民间特色的传统幽默,给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效果,更多是带有美国"黑色幽默"特征的现代幽默变式,给人一种苦笑后的沉重感。本文将分述两种幽默在文中的表现途径,分析幽默所具有的审美功能,最后探究作者采用幽默作为表现手法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赵萍[9](2009)在《何处有自由——评拉尔夫·艾里森的《广场上的宴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着名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的短篇小说《广场上的宴会》,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该作品在艺术上力图超越对种族歧视现象的情绪化渲染,以冷静理性的笔调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追求作品的艺术性,从而揭示出美国"自由"的实质。(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09年24期)
路晓辉[10](2009)在《大师小品——英美短篇小说名作赏析(廿叁) 命运的轮回——拉尔夫·艾里森的《宾果游戏王》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拉尔夫·艾里森(Ralph Ellison,1914-1994)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非洲裔美国小说家之一,跟与其同时代的着名黑人作家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在当代文坛上可谓一时瑜亮。但是(本文来源于《英语自学》期刊2009年11期)
拉尔夫艾里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拉尔夫·艾里森小说《看不见的人》借由一位无名无姓的黑人讲述其生活经历,展现了社会中的普遍意识:白人、富人的优越性和高贵性以及黑人、穷人的落后性和贫贱性。白人作为社会空间结构规划者将这种白/黑二元对立借由物理空间及物件物品的对立进行体现,形成列斐伏尔所谓的二元对立种族空间表征,规训和强化种族秩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拉尔夫艾里森论文参考文献
[1].赵文书.重复与修正:艾丽斯·沃克对拉尔夫·艾里森和托尼·莫里森的继承和超越[J].当代外国文学.2016
[2].邱旭,赵莉华.拉尔夫·艾里森小说《看不见的人》的种族空间政治[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
[3].程虹,仝艳平.浅谈拉尔夫·艾里森小说《看不见的人》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J].青年文学家.2014
[4].翟耀,武娜.拉尔夫·艾里森《看不见的人》的深刻寓意[J].文学教育(中).2014
[5].时贵仁.自我的丧失人生的悲剧——拉尔夫·艾里森小说《看不见的人》主题思想探折[J].理论月刊.2011
[6].韦小岿.黑白意象对比研究——以拉尔夫·艾里森《看不见的人》为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
[7].李华.用批判性话语分析的方法评拉尔夫·艾里森的《混战》[J].山花.2010
[8].张彩红.论拉尔夫·艾里森《看不见的人》的幽默艺术[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
[9].赵萍.何处有自由——评拉尔夫·艾里森的《广场上的宴会》[J].作家.2009
[10].路晓辉.大师小品——英美短篇小说名作赏析(廿叁)命运的轮回——拉尔夫·艾里森的《宾果游戏王》赏析[J].英语自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