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法覆岩破坏探测关键技术研究

直流电法覆岩破坏探测关键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煤层采动的进行,顶板覆岩产生垮落带与导水裂缝带,底板覆岩产生破坏变形,若裂隙发育至煤层附近隐伏含水层,将会导致突水事故的发生,因此对覆岩破坏探测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覆岩的破坏会导致其电性发生明显变化,采用地电场方法对覆岩破坏进行研究,具有针对性。论文分别研究了全空间视电阻率法、钻孔视电阻率超前探测以及自然电位法在覆岩破坏探测中的响应,综合三种方法对覆岩破坏发育进行探测,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依据。通过研究覆岩破坏时电阻率变化规律及破坏带发育高度经验公式,建立不同顶板岩性、不同采厚、不同采动阶段的覆岩破坏地电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后得到:随采动进入不同阶段,模型视电阻率发生相应的升高,其中垮落带电阻率可升高至4倍(以砂岩为背景),导水裂隙带电阻率升高至11倍(以泥岩为背景),结合工程研究,现场探测垮落带视电阻率升高6倍(以泥岩为背景)。建立钻孔全空间电法超前探模型,改变异常体位置进行正演模拟,将模拟所得电阻率极值位置与异常设定位置进行对比后得到超前探线性系数范围为0.1~0.33。进行钻孔全空间电法超前探现场实验,所得线性系数范围为0.14~0.34。数值模拟与现场实验所得线性系数范围相互映证。结合工程研究,提出了钻孔岩性自训练超前探测法,利用自训练的线性系数对超前探范围作出调整,解决了钻孔垂直控制高度不够导致不能探测孔外裂隙带的工程难题。研究自然电位形式解,认识到覆岩破裂导致岩层电阻率梯度变化,进而导致自然电位发生相应改变;天然渗流自然电位监测实验发现:渗流发生时自然电位整体下降,渗流结束时自然电位恢复原状,证明自然电位受岩性电阻率的控制且具有反映裂隙渗流的能力。提出了工程实际监测过程中,自然电位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方法,利用自然电位法对覆岩破坏状态作出评价。本文分别利用数值模拟,现场实验以及工程实例,对直流电法覆岩破坏探测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首先利用视电阻率技术对破坏带发育高度进行初步探测,若钻孔垂直控制高度低于破坏带发育高度,则利用全空间电法超前探技术进行补充探测,最后利用自然电位法对覆岩破裂与渗流情况进行判断,综合利用三种方法对采动覆岩破坏进行长期监测,能准确判断覆岩破坏过程,可有效预测预报顶底板水害事故。该论文有图66幅,表13个,参考文献94篇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直流电法探测覆岩破坏原理
  •   2.1 覆岩破坏机理
  •   2.2 直流电阻率法探测原理
  •   2.3 直流电法超前探测原理
  •   2.4 自然电位法基本原理
  • 3 视电阻率覆岩破坏探测技术
  •   3.1 覆岩破坏动态变化地电模型的建立
  •   3.2 直流电法覆岩破坏探测正演模拟
  •   3.3 视电阻率覆岩破坏探测技术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4 电法超前探覆岩破坏探测技术
  •   4.1 AGI数值模拟可靠性验证
  •   4.2 电法超前探数值模拟
  •   4.3 钻孔电法超前探现场实验
  •   4.4 电法超前探覆岩破坏探测技术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5 自然电位法覆岩破坏探测技术
  •   5.1 自然电位形式解
  •   5.2 自然电位法现场实验
  •   5.3 自然电位覆岩破坏探测技术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谢晶岩

    导师: 刘盛东

    关键词: 覆岩破坏,视电阻率法,电法超前探,自然电位法,动态监测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矿业工程,矿业工程

    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804106,41604082,51734009),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70274)

    分类号: TD325;P631.3

    DOI: 10.27623/d.cnki.gzkyu.2019.000062

    总页数: 107

    文件大小: 6921K

    下载量: 92

    相关论文文献

    • [1].采动覆岩裂隙体系统耗散结构特征与突变失稳阈值效应[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9(06)
    • [2].数值分析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破坏特征[J]. 煤矿现代化 2020(01)
    • [3].覆岩宏观支撑结构演化过程与特征[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20(02)
    • [4].高强度开采覆岩地表破坏及防控技术现状与进展[J]. 煤炭学报 2020(02)
    • [5].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覆岩切落式塌陷灾害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J]. 煤炭工程 2020(05)
    • [6].综放开采下覆岩移动和地表沉陷规律探究[J]. 能源与节能 2020(05)
    • [7].钻孔测井技术探测覆岩结构及其关键层判识[J].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2020(02)
    • [8].基于覆岩结构效应的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0(03)
    • [9].基于相似模拟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断裂规律研究[J]. 石化技术 2020(07)
    • [10].分层方式对煤层开采覆岩活动的影响研究[J]. 山东煤炭科技 2020(08)
    • [11].孤岛工作面覆岩运动规律及矿压显现研究[J]. 山东煤炭科技 2017(02)
    • [12].浅埋深综放采场覆岩结构对矿压显现规律的影响[J]. 煤炭科学技术 2017(03)
    • [13].正断层活化影响下覆岩结构演化规律[J]. 煤炭技术 2017(09)
    • [14].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模拟研究[J]. 绿色科技 2017(16)
    • [15].条带开采下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应力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研究[J]. 绿色科技 2017(20)
    • [16].高速公路隧道覆岩稳定性评价的初步研究[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03)
    • [17].浅埋煤层覆岩变形破坏数值模拟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18)
    • [18].覆岩合理厚度确定方法[J]. 金属矿山 2013(12)
    • [19].急倾斜煤层开采覆岩联动致灾特征分析[J]. 煤炭学报 2020(01)
    • [20].上行开采覆岩运移与破坏模拟与实测研究[J].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0(01)
    • [21].特厚煤层相邻工作面开采覆岩运移规律研究[J]. 煤矿安全 2020(02)
    • [22].大采高开采覆岩结构及运动特征数值分析[J]. 山西冶金 2020(02)
    • [23].厚煤层开采覆岩运移演化规律研究[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9(24)
    • [24].李村煤矿覆岩离层注浆关键层位置分析与判别[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0(05)
    • [25].工作面覆岩破坏双孔并行电法数据多方法处理[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26].煤层开采后覆岩破坏高度研究综述及展望[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02)
    • [27].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开采技术在寺家庄矿的应用研究[J]. 神华科技 2019(08)
    • [28].陕北煤矿某工作面覆岩破坏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初探[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05)
    • [29].覆岩移动破坏规律研究[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6(Z1)
    • [30].开采不同覆岩结构煤层的数值模拟[J]. 煤矿安全 2016(02)

    标签:;  ;  ;  ;  ;  

    直流电法覆岩破坏探测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