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腔频率应答式起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起搏器,心血管,病学,频率,心脏,阵发性,综合征。
双腔频率应答式起搏论文文献综述
蒲里津,王钰,郭涛,赵璐露,赵玲[1](2015)在《双腔起搏器频率适应性AV单左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超应答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性,58岁,因气促,呼吸困难1年入院。入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左心扩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功能Ⅲ级。植入带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RAAV)功能的双腔起搏器,RAAV单左室起搏半年后随访,左室射血分数值由术前0.34增加到0.47,左室舒张未期内径由69 mm缩小到58 mm,达到心脏再同步治疗超应答。(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15年01期)
杜作义,曾兆俞,黄冬兰,谷玉平[2](2005)在《双腔频率应答起搏对病窦综合征合并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干预》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双腔频率应答起搏对病窦综合征(SSS)合并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窦性心律维持及电生理干预。48例SSS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安装了双腔频率应答起搏器,通过起搏器正确的心房感知监测房颤的发作情况,在窦性心律时测量P波时限和P波离散度,心脏B超测量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术后1,12个月以及房颤控制组与复发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置入起搏器术后1年,房颤控制和房颤负荷减少37例,占77%。术后1个月与1年左房内径,P波时限,房颤平均每天发作时间、发作次数均有显着性差异(3.6±0.6cmvs3.2±0.5cm,129.2±11.0msvs111.2±9.3ms,93.6±10.4min/dvs42.8±9.6min/d,8.1±3.2次/天vs5.3±1.4次/天,P<0.001)。与术后房颤复发组比较,房颤控制组术前左房内径较小,P波时限较短、离散度小(P<0.001)。结论:双腔频率应答起搏对SSS合并的阵发性房颤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05年04期)
张传旗,罗云[3](1998)在《双腔频率应答型心脏起搏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资料和方法1.1一般情况:患者,女,14岁,学生。因反复发作性头昏胸闷7个月伴晕厥1次入院。缘于7个月前洗澡时,突然晕倒在地,持续约1min后苏醒,无抽搐,无大小便失禁。心电图示Ⅲ房室传导阻滞(ⅢAVB),心室率38次/min。急诊安装临时心脏...(本文来源于《江西医药》期刊1998年05期)
双腔频率应答式起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探讨双腔频率应答起搏对病窦综合征(SSS)合并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窦性心律维持及电生理干预。48例SSS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安装了双腔频率应答起搏器,通过起搏器正确的心房感知监测房颤的发作情况,在窦性心律时测量P波时限和P波离散度,心脏B超测量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术后1,12个月以及房颤控制组与复发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置入起搏器术后1年,房颤控制和房颤负荷减少37例,占77%。术后1个月与1年左房内径,P波时限,房颤平均每天发作时间、发作次数均有显着性差异(3.6±0.6cmvs3.2±0.5cm,129.2±11.0msvs111.2±9.3ms,93.6±10.4min/dvs42.8±9.6min/d,8.1±3.2次/天vs5.3±1.4次/天,P<0.001)。与术后房颤复发组比较,房颤控制组术前左房内径较小,P波时限较短、离散度小(P<0.001)。结论:双腔频率应答起搏对SSS合并的阵发性房颤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腔频率应答式起搏论文参考文献
[1].蒲里津,王钰,郭涛,赵璐露,赵玲.双腔起搏器频率适应性AV单左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超应答一例[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5
[2].杜作义,曾兆俞,黄冬兰,谷玉平.双腔频率应答起搏对病窦综合征合并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干预[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5
[3].张传旗,罗云.双腔频率应答型心脏起搏1例[J].江西医药.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