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雳霞(黑龙江省依兰县人民医院154800)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6-0151-02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肺外,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1月~2006年12月共诊治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有肺外表现者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治疗顺利,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治疗及对症处理,全部治愈。结论:临床中应加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肺炎及其肺外损害的认识,减少误诊。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损害
近年来,随着国内学者对肺炎支原体(MP)研究的深入及实验室诊断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证实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现就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9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近年有增加或流行的趋势,由于病程长、临床表现多样,除肺部病变外,部分病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肺外器官系统损害,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2006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肺炎支原体肺炎94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标准[1],出现肺外损害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0~3岁2例,4~7岁11例,7~14岁12例。发病季节1~3月9例,4~6月2例,7~9月5例,10~12月9例。发热20例,体温<37.5℃5例,37.5℃~39*(212例,>39℃8例。全部病例均有咳嗽,刺激性干咳17例,咳嗽、咳痰8例,胸痛2例。
1.2肺部体征:肺部干湿哕音9例(36%),呼吸音减低8例(32%),呼吸音粗糙8例(32%)。
1.3胸部X线:两肺纹理增粗模糊及斑片影14例(56%),阴影位置在左上1例(4%),右上2例(8%),右下4例(16%),肺纹理增粗或间质改变4例(16%)。
1.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4000~10000/μL者17例(68%),>10000/uL者8例(32%),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全部阳性,滴度最低1:80,最高1:2560。
1.5肺外表现
1.5.1循环系统心肌损害8例(32%),临床表现为胸闷、憋气、乏力、心音低钝、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为T波改变,心肌酶谱飨罹胁煌潭鹊卦龈撸珻K-MB增高6例,数值在25~86,LDH、LDH-1、CPK、SGOT、HBDH中4项中1项增高3例,2项增高2例,3项以上增高1例,心脏彩超未见异常。
1.5.2消化系统食欲不振7例(28%),呕吐2例(5%),肝功异常10例(20%),2周后全部正常。
1.5.3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损害2例(5%),表现为头痛、抽搐,其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
1.5.4泌尿系统肾脏损害3例(7.5%),表现为血尿2例,蛋白尿微量1例,3例血尿B2-MG均增高。
1.5.5皮肤损害和出现皮疹有3例(7.5%)。
1.6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给予静点阿奇霉素10mg/(kg·d),治疗4天,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后停用3天,在口服阿奇霉素续贯治疗10mg/(kg·d)4天。肺外病变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2结果
全部病例均治愈。随肺炎痊愈,肺外损害亦全部恢复正常。
3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主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支气管炎、肺炎中有20~30%与MP有关[2]。在反复的感染中,有一半是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在流行年份更高。近年MP感染有上升趋势,同时支原体感染还会引起的肺外多器官多系统的损伤。MP肺炎致肺外器官损害的可能发病机制为:①MP直接侵入和免疫学发病机制起了重要作用,感染可引起自身免疫和免疫抑制[3],MP作为抗原与机体心、肺、脑、肝、肾等存在着共同抗原。MP感染后使机体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肺外其他器官病变。②支原体血症[4]:有学者直接从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人血液中分离出MP,因此提示MP感染如同病毒感染一样,也发生支原体血症,通过血液循环引起各器官系统的损害。
近几年MP肺炎发病率逐年增高,冬春季在学校、幼儿园有暴发倾向。有肺外症状的病例也很多,尤其是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时,更易造成漏诊、误诊。因此,我院对所有儿科住院的病人均常规做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对阳性MP感染的病例,立刻选用阿齐霉素序惯治疗,对呼吸道和肺外症状的痊愈有很好的效果,减少了漏诊、误诊,缩短了病人的治疗时间。
参考文献
[1]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72.
[2]刘瑜,余春涛,董宗祈等.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儿科杂志,1999,17(2):87.
[3]赵淑琴,崔振泽,蔡栩栩等.肺炎支原体肺炎体液免疫活性的研究.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7,4(1):19-21.
[4]胡皓夫.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实用儿科杂志1993,8(3):198-199.
[5]陈兰举.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研究进展.蚌埠医学院学报,2000.25(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