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学优化方法论文_萧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力学优化方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力学,神经网络,算法,模型,风致,方法,组合。

动力学优化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萧辉[1](2017)在《面向大口径火炮一体化设计的多柔体系统动力学优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战争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新的战场环境与作战模式对火炮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口径火炮威力和机动性的矛盾也愈加突出,而传统的火炮设计理论难以实现影响火炮综合性能的动力学参数的系统优化,从而无法破解这种矛盾,已成为制约新一代高性能火炮研制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文以此为背景,以大口径火炮总体结构与关键部件一体化设计为研究目标,应用多体系统动力学、神经网络代理模型技术、现代优化设计等理论与方法,对火炮多柔体系统动力学优化方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为了更好地模拟大口径火炮发射过程中各部件空间运动和局部变形相互耦合情况,利用模态综合法描述身管、摇架和上架等关键部件的弹性变形,通过界面节点将柔体与简化为刚体的炮尾、炮口制退器等连接。使用柔体-柔体接触关系模拟摇架衬瓦和身管、高低机齿弧和齿轮轴等部件间相互作用,通过含微小间隙的改进接触算法和修正的Coulomb摩擦方程表征身管与摇架前后衬瓦间的碰撞接触关系。对某大口径火炮多柔体系统发射动力学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对比测试数据和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针对火炮柔体结构参数隐含于模态中性文件而难以直接选为设计变量的难题,基于遗传优化的RBF-BP(Radial Basis Function-Back Propagation)组合神经网络拟合了火炮柔体结构参数和优化目标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结合NSGA-Ⅱ遗传算法实现了火炮柔体的结构参数优化。以某大口径火炮为算例,以弹丸出炮口瞬间的炮口振动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基于RBF-BP组合神经网络的优化模型,采用基于精英策略非支配排序的NSGA-Ⅱ遗传算法进行寻优计算,实现了多柔体结构参数的系统优化,采用max-min准则快速从Pareto最优解集中优选出一个兼顾多个目标的结构方案。引入局部和全局采样模型的再采样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自适应代理模型的火炮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参数优化方法,并通过叁个典型优化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有效地解决了火炮结构优化时遇到的计算量大、优化时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每次优化迭代时在局部和全局更新点添加样本点,引导优化过程快速收敛到优化问题的全局(局部)最优解;采用物理规划法将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用罚函数法处理约束条件,运用NSGA-Ⅱ遗传算法进行目标寻优。通过求解Sphere函数和Ackley函数最值的算例对所提自适应代理模型优化方法进行了测试;身管结构多目标优化时,使用DLOAD子程序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来加载高低温压力曲线(Pgd-l),解决了以往火炮膛压-行程(p-l)曲线加载不准甚至无法加载的问题;分别与仅使用遗传算法的身管结构优化、采用静态神经网络的炮口振动优化对比,验证了该优化方法具有较高的优化效率和较好的优化效果。针对目前火炮总体结构参数优化和关键零部件结构参数优化相互割裂的现状,提出了一种火炮总体结构和关键零部件一体化设计优化的方法。以炮口振动和射击稳定性为优化目标,选取总体结构参数和重要零部件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考虑了结构刚强度约束,采用基于RBF神经网络自适应代理模型的优化方法,对火炮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弹丸出炮口瞬间炮口中心处振动有了大幅减小;整个后坐和复进过程中驻锄中心的最大水平位移、前座盘中心沿高度方向的最大垂向位移也明显降低,有效提高了火炮射击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7-12-01)

丁洁玉,刘建文,张晓强[2](2016)在《多体系统动力学优化控制方法及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多体系统动力学优化控制模型,从两个方面对优化控制方法进行研究。一方面基于变分方法获得最优控制的正则方程和控制方程,确定边界条件并进行求解,获得最优控制力,另外,基于离散力学最优控制方法 (discrete mechanics and optimal control,DMOC),直接对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离散,较好地保持系统的物理特性,数学表达也更为简洁。另一方面,采用优化方法对优化控制模型直接求最优解,为避免基于梯度的优化方法在寻找最优控制力过程中大量复杂的灵敏度计算,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全局寻优,通过个体相似度选择进行交叉操作的父代个体,同时给出一种新的自适应调整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的策略,有效地避免早熟问题的发生。以剪叉式伸展臂展开过程为例,对控制力进行了最优求解,使其能够按照给定的速度要求平缓展开。为了使优化结果更加直观,利用MFC设计交互式仿真界面,利用Open GL以及Solid Works辅助进行绘制与渲染,调用MATLAB引擎实现数据交互,对优化结果进行可视化仿真。(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6-05-06)

周乐[3](2015)在《约束阻尼板的结构减振动力学优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机械结构振动是引起机器工作质量下降,效率降低的重要因素,是产生结构噪音的主要根源,严重时还会带来结构振动疲劳等重大问题。从而给人们生产以及生活带来重大损失。旨在为工程结构板的减振动力学设计奠定一定的技术基础,本文着力于约束阻尼板减振优化方法的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目前各类结构由于振动产生的不良后果,提出了一些常用的减振优化方法,重点阐释了拓扑优化方法。先简要介绍了拓扑优化方法的概念,以及常用的变密度法和渐进法。给出了变密度法的数学模型以及迭代求解模型,阐析了拓扑优化中常用的拉格朗日乘子法,连续线性规划法以及遗传算法,并说明了这几种算法的优点以及有效性。(2)研究了粘弹性阻尼材料的阻尼特性以及其动力学模型,给出了约束阻尼板的振动方程。推导了约束阻尼板的有限元数值法求解模型以及模态阻尼比的计算模型。阐述了Krylov缩聚理论,且把此理论有效地应用在约束阻尼结构的动力学计算中。(3)基于变密度拓扑优化方法实现了约束阻尼板减振特性的动力学优化。建立约束阻尼结构的优化模型,推导模态阻尼比的表达式。对结构灵敏度进行分析。为抑制棋盘格数值不稳定现象提出了独立敏度滤波的方法,并通过MAC矩阵来随时地跟踪优化模态的振型,以此确保优化过程的顺利进行。通过实例研究分析了变密度法对自由阻尼以及约束阻尼板结构的优化效果。优化时,以模态阻尼比最大为目标函数,体积为原材料的50%为约束条件。最后都得到了较好的优化结果。但相较于自由阻尼,约束阻尼的优化效果更佳。(4)基于拓扑渐进结构优化法实现了约束阻尼板粘弹性材料减振拓扑优化布局,并将其与变密度法进行对比。建立约束阻尼板拓扑优化模型。推导出模态损耗因子对设计变量的灵敏度,采用独立网格滤波技术抑制数值不稳定现象。最后通过实例说明渐进法的优化效果并与变密度法进行比较。通过这两种方法都能得到较好的拓扑优化构形,并能有效的改善结构动力学性能,达到减振效果。所得优化结果与材料本身的属性(厚度、密度、弹性模量以及泊松比等)和外界约束条件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5-06-01)

刘小蒙,魏继卿,鲁玉祥[4](2015)在《多体动力学优化的并行SQP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并行计算的发展大大提高计算机的计算效率,降低计算时间。针对多体动力学的优化问题,分析了求解灵敏度的叁种方法的并行性,建立了有限差分法与直接微分法的并行算法。同时采用并行Armijo线性搜索,构成了完整的并行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将上述算法应用到曲柄滑块的优化中,并与串行SQP算法进行了比较,证实了并行SQP算法可以大大降低计算时间。上述研究为多体动力学优化提供了一种并行求解思路。(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5年05期)

熊飞,杨清山[5](2015)在《基于神经动力学优化的压缩感知信号恢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稀疏信号的准确和实时恢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动力学优化的压缩感知信号恢复方法。通过引入反馈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模型求解l1范数最小化优化问题,计算RNN的稳态解以恢复稀疏信号。对不同方法的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恢复稀疏信号时所需的观测点数最少,并且可推广到压缩图像的恢复应用中,获得了更高的信噪比。RNN模型也适合并行实现,通过GPU并行计算获得了超过百倍的加速比。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不仅能够更加准确地恢复信号,并具有更强的实时处理能力。(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15年08期)

张辉香,邱优峰,张林波,付杰[6](2014)在《面向汽车外形空气动力学优化的代理模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代理模型在汽车外形气动优化上的适应性研究较少的现状,运用不同数量样本点构建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模型、多项式模型和Kriging模型等3种常用代理模型.对比发现,在样本点相同的情况下,RBF模型的精度最高,最优解更好.在样本点增加的基础上,多项式和Kriging模型的精度提高,但计算量也大幅增加;多项式最优解更接近RBF模型的最优解,而Kriging模型最优解仍不理想.综合评估可知RBF模型更适用于汽车外气动优化.(本文来源于《计算机辅助工程》期刊2014年03期)

赵昕,林祯杉,孙华华[7](2011)在《超高层建筑形态空气动力学优化方法应用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超高层建筑由于结构轻柔、阻尼小,使得其对风的作用格外敏感。建筑的空气动力学优化,是一种低成本且能有效控制超高层建筑在风作用下的变形和振动的方法。对空气动力学优化的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归类。根据不同的形态特征,将高层建筑抵抗风敏感性的空气动力学优化方法分为选取合适的平面形状、沿高度变化调整平面以及改变局部形态叁种。对各类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在超高层建筑方案设计阶段为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考虑建筑形态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结构工程师》期刊2011年03期)

高庆,王建民,王晓晖,荣克林[8](2010)在《基于Nastran动力学优化的频响函数模型修正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MSC.Nastran的动力学优化设计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加速度频响函数的模型修正方法,以频响函数试验结果为目标函数,以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在某双星系统有限元模型基础上构建优化模型,进行动力学优化设计,达到修正模型的目的。优化后模型分析结果无论是共振频率还是幅值均与试验数据吻合很好,并且模型修正的过程简单,实用性强,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期刊2010年03期)

马颖,周益春[9](2009)在《壳模型分子动力学优化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新的壳模型分子动力学优化方法来对壳位置进行优化.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多次迭代来确定模拟过程中壳的位置.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能够准确得到壳位置,计算效率比传统的优化方法要高,而且通过选择收敛因子还可以进一步控制计算精度和效率.该方法特别适合于对铁电材料的壳模型分子动力学模拟.(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孙燕,李强,武建新,赵卫国[10](2009)在《针对机电耦联系统改进的粒子群动力学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机电耦合系统动力学优化是多学科交叉的机电一体化理论问题,本文针对该类问题进行了优化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指数惯性权粒子群优化算法,并完成其收敛性分析。经算例验证,该优化算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得到具有工程实用价值的优化结果,是解决该类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研究》期刊2009年02期)

动力学优化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针对多体系统动力学优化控制模型,从两个方面对优化控制方法进行研究。一方面基于变分方法获得最优控制的正则方程和控制方程,确定边界条件并进行求解,获得最优控制力,另外,基于离散力学最优控制方法 (discrete mechanics and optimal control,DMOC),直接对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离散,较好地保持系统的物理特性,数学表达也更为简洁。另一方面,采用优化方法对优化控制模型直接求最优解,为避免基于梯度的优化方法在寻找最优控制力过程中大量复杂的灵敏度计算,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全局寻优,通过个体相似度选择进行交叉操作的父代个体,同时给出一种新的自适应调整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的策略,有效地避免早熟问题的发生。以剪叉式伸展臂展开过程为例,对控制力进行了最优求解,使其能够按照给定的速度要求平缓展开。为了使优化结果更加直观,利用MFC设计交互式仿真界面,利用Open GL以及Solid Works辅助进行绘制与渲染,调用MATLAB引擎实现数据交互,对优化结果进行可视化仿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力学优化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1].萧辉.面向大口径火炮一体化设计的多柔体系统动力学优化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2].丁洁玉,刘建文,张晓强.多体系统动力学优化控制方法及仿真[C].第十届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摘要集.2016

[3].周乐.约束阻尼板的结构减振动力学优化方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

[4].刘小蒙,魏继卿,鲁玉祥.多体动力学优化的并行SQP方法[J].计算机仿真.2015

[5].熊飞,杨清山.基于神经动力学优化的压缩感知信号恢复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5

[6].张辉香,邱优峰,张林波,付杰.面向汽车外形空气动力学优化的代理模型方法[J].计算机辅助工程.2014

[7].赵昕,林祯杉,孙华华.超高层建筑形态空气动力学优化方法应用综述[J].结构工程师.2011

[8].高庆,王建民,王晓晖,荣克林.基于Nastran动力学优化的频响函数模型修正方法[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0

[9].马颖,周益春.壳模型分子动力学优化新方法[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

[10].孙燕,李强,武建新,赵卫国.针对机电耦联系统改进的粒子群动力学优化方法[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9

论文知识图

腔肠素分子结构,以及质子转移过程极小值跳跃方法流程图(a)为用分子动力学方法优化后优化前后刀具转速(a)用分子动力学方法优化后的graphen...型码垛机器人样机1)提出一种基于...

标签:;  ;  ;  ;  ;  ;  ;  

动力学优化方法论文_萧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