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争[1]2014年在《地形复杂区域InSAR高精度DEM提取方法》文中研究表明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技术是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发展过程中极具里程碑式的成果,具有很强的发展和应用潜力,也是地球科学与遥感领域发展最迅速的技术之一。SAR传感器的快速发展为InSAR技术提供了海量、快速、高分辨率的可用数据源,使得InSAR在地形测绘、地表形变监测、灾害监测、冰川运动、森林资源调查、农业监测和湿地变化制图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如何有效利用InSAR技术大面积高精度地获取地形复杂区域DEM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之一。在地形复杂区域,InSAR提取DEM存在诸多问题:首先,SAR特有的侧视成像方式易在地形陡峭区域形成较大范围的阴影和严重的迭掩现象,导致影像信息缺失,从而引起提取的DEM出现漏洞;其次,在地形破碎区域SAR干涉影像对相干性差、DEM提取精度低,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再者实际生产中,影像覆盖范围大、地面控制点布设困难使得地形复杂区域InSAR提取DEM难度进一步增加。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逐一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叁个方面:InSAR多侧视方向DEM的融合方法,针对单侧视方向InSAR技术提取DEM中阴影迭掩所产生的高程信息缺失问题,研究阴影迭掩区域的检测与提取方法、地形复杂区域机载InSAR影像阴影影响去除方法及多侧视方向DEM融合方法,最终融合多侧视方向InSAR结果实现DEM的高质量提取;立体辅助InSAR方法,面向地形复杂区域,充分发挥InSAR和立体SAR (StereoSAR)各自优势,研究在立体环境下提取或编辑种子点和结构线,协同相位解缠,指导解缠区域增长,提高解缠可靠性的方法,研究立体摄影测量协同改善干涉质量方法,研究多侧视方向SAR影像数据的立体、干涉联合自动提取DEM的方法,构建StereoSAR和InSAR联合平差模型,实现立体DEM和InSAR DEM的融合;地形复杂区域InSAR提取DEM技术方案,面向我国一些测绘地形复杂区域,基于国内外星载/机载SAR数据,研究形成整套InSARDEM提取技术的解决方案,并在不同的试验区进行验证。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InSAR多侧视方向DEM融合及升降轨StereoSAR和InSAR多源DEM融合方法。有效弥补由阴影和迭掩带来的DEM漏洞,提高了低相干区域获取DEM的可靠性。2.提出了立体辅助InSAR技术的叁种半自动改善干涉质量的方法:(1)立体提取种子点、结构线的协同区域增长的相位解缠方法;(2)立体摄影测量协同解缠相位改正方法;(3)立体摄影测量对干涉失相干区域修正方法。基于以上叁种方法,有效解决了InSAR在地形复杂区域信息缺失和精度达不到实际应用需求的问题,改善了InSAR DEM提取精度。3.构建了StereoSAR和InSAR联合平差模型,联合StereoSAR和InSAR成像模型,将立体获取的DEM和InSAR获取的DEM纳入到统一坐标系中,统一平差,提高了InSAR获取DEM的平面和高程精度。4.提出了地形复杂区域InSAR提取DEM技术方案。集成本文的研究成果,设计并开发了一套InSAR提取DEM的软件系统,并用于InSAR DEM提取试验与生产。通过在不同试验区的大量应用,验证了该技术方案的有效性、精确性与稳健性,该成果已被成功地应用于陕西秦岭试验区1200km2DEM生产、西部测图横断山脉测区4,400km2DEM生产和若尔盖湿地测区2000km2DEM生产。
戴娅琼[2]2008年在《InSAR数字高程模型获取、精度分析及构造地貌信息提取》文中研究指明西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高度在4500m以上,高原四周为巨大山系所环绕,地势雄伟,屹立于塔里木盆地和印度河—恒河平原之间,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高原,故有“世界屋脊”之称。西藏高原又是地球上最年轻的构造活动区之一,具有独特的地质构造和复杂的地质结构。西藏高原是现代构造强烈活动的地区。在其周缘和内部都存在许多活断层和地震地表破裂。但是,青藏高原周围和内部活动断层的性质、规模,活动幅度、深部构造以及形成演化历史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别,有待于我们加深对其的探索和认识。西藏高原与全球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密切相关。对西藏地区的探索并不能完全离开亲临高原,但如果只凭人类的足迹去一点一滴地揭开它的奥秘是不科学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为人类探测青藏高原,发现其资源,认知其机理打开了新的局面,为人类更深刻地认识青藏高原提供了更广阔的途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在近10多年得到迅速发展,也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其优势在于全天候、全天时工作,不受云雾干扰,并能一次大面积成像。一方面对人类难以到达的区域进行大规模、大面积的地形测量;更重要的是差分干涉测量能得到同震形变图,永久散射体差分干涉测量能监测厘米甚至毫米级的形变,为监测西藏活动断层的变化提供了方法,甚至可以为整个青藏高原的动态变化和研究青藏高原与全球的关系提供线索。本文研究目的主要是为我国西藏地区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探索新途径。我国目前有许多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缺少高精度的地形数据。本文一方面对InSAR技术本身不断探索,另一方面探讨将此技术更好地应用到西藏地区研究中。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利用InSAR生成西藏当雄—羊八井地区数字高程模型利用ERS-1/2 tandem星载SAR数据,在综合分析SRTM和1:50000DEM的前提下,成功获取当雄—羊八井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在基于和1:50000DEM的比较分析,论证了InSAR-DEM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证明了InSAR用于西藏地区制图的可行性。(2)分析了InSAR技术测高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基于所用的生成DEM的SAR数据对,深入分析了短基线在用于生成DEM中的不利因素,抗误差能力差,说明了在选择数据时遵循最优基线原则的重要性,空间基线不仅影响空间相关性而且影响高程对干涉相位差的灵敏度,揭示了地面坡度对干涉相位的影响不可忽视,如果高程变化太快,干涉条纹产生重迭,会导致严重的失相关,从而无法对高程进行准确推算。(3)外部DEM在干涉测量中的应用详细分析了外部DEM在干涉测量中的实质,与在差分干涉测量应用中的异同,并论证了外部DEM在利用干涉测量生成DEM过程中的作用,其主要贡献在于提供参考坐标和降低解缠难度,特别是对于陡坡地段有明显的效果,使地形剖面线走势改善至和真实地形一致。(4)PS-InSAR技术的初步应用研究通过对处理后PS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盆地南部所有点随时间呈负向运动,北侧呈正向运动,这也意味着盆地南侧仍处于不断的沉降阶段,北部处于隆升阶段。最大年平均沉降速率为6mm/y,上升速率为7mm/y。(5)专题图制作利用ETM+光学影像、InSAR-DEM和大范围的SRTM,制作阴影图、坡度图、坡向图和叁维立体图,提取研究区的构造地貌信息。
侯秀秀[3]2016年在《基于分形模型的InSAR DEM质量改善方法》文中研究说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是目前获取大面积高精度DEM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但现有相位解缠算法基于条件假设的局限性导致了部分地区提取的DEM出现残差点和数据漏洞,是限制DEM精度进一步提高的一大因素。现有的解缠算法大都基于以下假设条件:地形连续、平缓变化,干涉图相位信号对地形充分采样,相邻像元间的绝对相位差值小于万。而在地形不连续、未解缠的相位存在各种噪声和因相干性差存在大量残差点的情况下,这些假设是不成立的。上述情况是导致解缠后相位存在大量残差点的主要原因,也是现有相位解缠算法难以攻克的难点问题。为此,本文重点研究解缠后相位的重构和完善问题,利用InSAR图像的幅度正比于后向散射强度、相位与高程可相互转换的特性,通过分形散射模型构建振幅与相位的关系方程,利用该方程和全极化数据的不同辐射特性,对存在大量残差点的解缠后相位进行相位重构。在此基础上对相位重构后得到的DEM进行完善,提出分形曲面中心内插法。最终通过重构解缠后相位、消除解缠后相位存在残差点的方法来达到改善DEM质量的目的。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在常规提取分形参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提取局部分形参数的方法。本文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分形分析,充分考虑到地形的局部特征对分形参数的影响,根据地形局部起伏情况来确定窗口大小,通过窗口大小来提取局部分形参数。该方法提取的分形参数能更好的贴合局部地形的实际情况,更精确的实现对地形细节的有效控制;(2)利用振幅的辅助信息和全极化数据的不同辐射特性重构解缠后的相位。本文利用微扰法提供的分形表面散射模型和InSAR的成像原理推导出振幅和解缠后相位的关系方程,利用该方程和全极化数据对存在大量残差点的解缠后相位进行相位重构,消除相位残差点。该方法可以更有效的处理解缠后相位存在的残差点,解决了因相位解缠算法导致的解缠错误问题。而振幅信息和全极化数据不同辐射特性的利用,不仅避免了相位去噪等方法使解缠结果更加平滑这一现象,而且增加了解缠后相位图像的细节信息和边缘信息,提高了解缠精度。(3)为改善相位重构后生成DEM的质量,本文在分形中点位移内插法的基础上,提出了DEM分形曲面中心内插法。为使相位重构后生成的DEM更加完善,消除相高转换过程中传递的少量残差点,本文对相位重构后生成的DEM进行分形曲面中心内插,该内插方法将分形中点位移内插法的两点信息扩展到八点信息,不仅消除了相位重构后生成的DEM存在的少量残差点,还充分保存了DEM局部变化的细节信息,使内插后的整个地形提取的分形参数更符合实际地表情况。
靳国旺[4]2007年在《InSAR获取高精度DEM关键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或Synthetic ApertureRadar Interferometry,InSAR、INSAR或IFSAR)技术在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Model,DEM)重建和地表形变监测等方面具有快速、高精度、全天时、全天候、大区域等突出优势,已成为最具潜力的对地观测新技术之一。但由于干涉数据质量的影响以及干涉图滤波、相位解缠等关键处理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目前国内外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实用化程度还不尽人意。本文以InSAR获取DEM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为目标,重点对主辅图像匹配、干涉图滤波、相位解缠、基线估计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实用化的“InSAR-DEM”软件系统;并对多基线InSAR技术进行了初探,以提高干涉数据的利用率和获取DEM的精度。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包括:1.系统论述和深入分析了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原理、SAR图像的几何构像模型、InSAR重建DEM及差分InSAR监测地表形变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处理流程;2.研究了航天重复轨道类型干涉数据匹配方法和机载双天线类型干涉数据的匹配处理流程,提出了InSAR主辅图像的方位向一维匹配策略,明显提高了主辅图像的匹配速度,实现了干涉数据一维快速匹配的重大突破;分析了主辅图像之间的距离向频谱偏移现象和预滤波方法;3.研究了干涉图的多视滤波、矢量滤波等空间域滤波方法和频谱加权滤波、主频率成份提取滤波等频率域滤波方法,首创性地提出了自适应零中频矢量滤波方法,设计了矢量分离式小波滤波方法,实现了密集条纹和频率变化条纹的抗噪及清晰化处理,为降低相位解缠难度奠定了基础;为了对不同滤波方法的滤波效果进行定量评价,提出了采用滤波前、后干涉相位的均方差来评价干涉图滤波相位保持精度的策略,结合质量图、残差点数目等评价测度,实现了干涉图滤波效果的定量、客观评价;4.在剖析路径跟踪、最小范数等常用相位解缠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质量图区域生长、直接相位积分和移动曲面相位拟合相结合的自适应相位解缠方法,解决了弱相干区的相位解缠问题,从而突破了相位解缠满足精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要求的核心技术难题;提出了利用解缠后干涉相位的重新模糊相位值与解缠前相位值的均方差来评价相位解缠质量的方法,为定量评价相位解缠效果提供了有效途径;5.对平地干涉相位基线估计方法和双高程点相位基线估计方法进行了扩展应用研究,设计了适合于非平行轨道情况的多高程点基线估计方法;将有理函数模型引入到干涉相位与地面高程转换中,提出了解缠相位与地面高程转换的有理函数模型,实现了解缠干涉相位到地面高程的直接精确转化;6.对多基线InSAR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设计了一种新的多基线InSAR获取DEM处理流程,有助于提高干涉数据的利用率及高程获取的可靠性和精确性;7.集成了主辅图像匹配、干涉图滤波、相位解缠、基线估计、DEM重建等研究成果,研制了实用化的“InSAR-DEM”软件系统,对SIR-C/X-SAR、ERS-1/2、机载双天线等多套InSAR数据进行了DEM重建的大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软件系统功能完整、性能稳定、精度可靠,为InSAR获取高精度DEM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何敏, 何秀凤[5]2010年在《利用星载InSAR技术提取镇江地区DEM及其精度分析》文中认为InSAR技术是目前获取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的一种新方法。为了分析InSAR技术提取DEM的精度,首先介绍了美国航天飞机雷达SRTM DEM的精度和数据结构,然后以江苏镇江地区作为试验区,采用ERS1/2卫星影像来提取DEM,并对星载SAR提取的DEM与SRTM3弧秒分辨率DEM的精度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星载SAR提取的DEM分辨率与SRTM3弧秒分辨率的DEM相当,能很好地显示出地形起伏(如山脉、沟谷)的纹理特征。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利用InSAR技术提取DEM的精度与SRTM3 DEM之间存在5米左右的系统误差,并对产生这一系统误差的原因作了详细分析。
荆创利[6]2008年在《使用SAR影像生成DEM的方法研究与精度分析》文中指出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作为一种微波传感器,具有在云雨天气和白昼条件下均可工作的成像能力。众所周知,航空/航天摄影测量应用于地形测绘时常常受到恶劣天气条件的影响,例如,我国西南地区多云雾天气条件下基于摄影测量的地形测绘工作十分困难。近年来,为弥补惯用摄影测量技术的缺陷,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基于SAR影像的叁维重建理论与方法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出现了SAR干涉(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和SAR立体视觉技术,这两类技术在地形测绘方面已表现出了很好的应用潜力。顾及SAR成像的独特性及其在地形测绘方面的技术优点,本文在阐述SAR图像特征、SAR干涉测量与SAR立体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1)由ERS-1/2卫星对香港地区成像获取的多幅SAR图像构成干涉像对,利用SAR干涉测量生成DEM,并以已有1:20000数字地形图生成的DEM为参考,考察了干涉DEM的精度及其受影响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卫星雷达干涉DEM的高程精度可以达到10m以内,并且受时间失相关和大气延迟等因素的影响较为严重。(2)由ERS-1/2卫星对香港地区成像获取的多幅SAR图像构成立体视觉像对,利用SAR立体叁维重建生成了DEM,并以数字地图生成的DEM为参考,检验了雷达立体DEM的精度,考察了坡度、坡向等地形参数和时间间隔对立体DEM精度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雷达立体DEM的精度为30m左右,很少受到时间失相关和大气延迟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受坡度、坡向等地形参数的影响较为复杂。坡度越大,高程误差越大;在坡度大于30°的情况下,高程误差不可接受;此外,雷达立体DEM精度也与坡度朝向有关。(3)综合考虑影响雷达DEM精度的因素,提出了根据相关系数来定权,采用加权平均法融合干涉DEM与雷达立体DEM,以达到提高DEM精度的目的。(4)利用融合DEM对香港地区SAR图像进行了几何纠正,生成了SAR正射影像图。本研究旨在深刻理解SAR图像的特征以及深入考察利用SAR图像进行地表叁维重建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探索如何提高雷达DEM的精度。该研究对我国西部地区的测图与国土资源调查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靳国旺[7]2003年在《航天INSAR提取DEM的研究》文中提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是一种最有优势的获取DEM(数字高程模型)的技术手段。尤其是航天INSAR系统,其成像质量稳定、获取DEM不受国界限制,受到国际测绘界的广泛重视。本文在这个热点研究领域深入研究了INSAR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取得了复影像匹配、干涉图滤波、基线估计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实现了一个完整的、较实用化的INSAR-DEM系统。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深入理解了SAR成像原理,并用线性调频信号及其匹配滤波观点解释了合成孔径原理和脉冲压缩技术; 2.针对INSAR技术特点,首次推导了地面高程对主辅影像视差的影响模型,并由此模型分析得出“由高程引起的主辅影像视差小”的结论,从而提出采用加大匹配窗口、加大匹配锚点间隔等影像匹配策略,由轨道参数确定概略配准位置,利用相关系数法与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双向匹配方法,实现了自动、快速、高可靠性和高精度的INSAR复影像匹配; 3.设计并实现了矢量滤波方法,运用该方法进行干涉图去噪处理,能够使相位解模糊变得容易和简单;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干涉相位的去噪处理也是INSAR数据处理关键技术之一”的观点; 4.研究了几种相位解模糊方法,对矢量滤波后的干涉图采用简单的相位直接递推方法和线特征提取法成功地进行了相位解模糊处理。 5.提出了一种新的平地相位基线估计法,该方法能够提高基线参数估计的精度;另外还对此方法进行了改进,从而使其能够利用两个以上高程点估计基线,增加了它的适用范围; 6.建立了自主产权的完整的INSAR—DEM处理软件系统。 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对INSAR处理技术的深入和提高,研究成果可望转化为用INSAR遥感数据获取区域化DEM的实用技术。
李建彪[8]2012年在《基于INSAR的高程信息提取与精度分析》文中指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是最近二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常先进的空间观测技术,它在地形测绘方面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由于受到干涉数据质量、干涉图滤波及相位解缠等核心技术问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的影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还不能完全的实用化。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星载INSAR干涉成像技术,针对缺乏观测地区精确DEM数据而无法核对提取的高程信息精度的实际情况,对INSAR获取DEM流程中的多个阶段做了较为系统地研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图像配准和干涉滤波步骤中相关算法和参数对最终高程精度的影响,并依据相干系数和残差点实现对处理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针对相干系数法精度低、配准错位等情况进行了改进,实现了提高精度、消除失配的情况。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图像配准步骤中常用的相干系数法和最大谱法进行研究。通过实验比较结果发现,最大谱法相较于相干系数法精度略高,但在噪声较大的情况下干涉条纹不明显,相干系数法容易出现错配现象,然后本文针对相干系数法中存在的图像间偏移量计算错误,匹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相干系数法,实现了提高精度、消除失配的情况。最后基于轨道参数使用改进后的相干系数法进行了配准实验进行验证,以相干系数为评价标准证明配准精度大幅提高。其次,对均值、中值、圆周期均值和中值、最大似然等多种干涉图滤波算法进行了研究。以残差点数为评价滤波效果标准,比较了不同干涉滤波算法对高程精度的影响。通过实验对比发现圆周期均值中值滤波和最大似然滤波能够较好的保留边缘信息,而在基于窗口的滤波算法中,最大似然滤波效果最好,残差点数也相对较少。最后,使用荷兰Delft大学团队所研发的Doris开源软件对真实SAR数据进行分步处理,实现了高程信息的提取。通过实验总结得到影响高程精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有影像分辨率、参数计算精度、配准精度、滤波效果和地形地貌特征、雷达迭掩、阴影等引起的几何形变。
杨福芹, 邢会敏[9]2011年在《航天INSAR获取DEM及精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INSAR具有能够实现快速、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等特点,是最有潜力获取高精度DEM的手段之一。本文论述了IN-SAR技术生成DEM的原理,利用ERS1/2数据生成DEM的数据处理过程,对生成的DEM精度进行了分析以及减弱各种误差的办法。
武帅莹[10]2012年在《基于ERS-2/ENVISAT交叉干涉建模提取DEM及精度评定》文中研究表明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测量技术(InSAR)是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现的一门新兴微波遥感技术,并在随后的研究和应用中得到迅速发展,成功地应用于地形测绘、地表形变及灾害监测等领域,并成为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产品的重要手段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初期,随着欧空局(ESA) ENVISAT卫星的发射成功,可获取的星载影像数量得到增加,为InSAR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InSAR技术的局限性也成为雷达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首先对雷达系统(包括RAR和SAR)和雷达干涉测量(InSAR)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针对InSAR数据处理的流程给出了详细的分析,且进一步分析了干涉几何参数对地形测量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干涉相位的几个主要的分量以及利用星载InSAR生成DEM的技术局限性,主要包括:时间失相干(地表变化所致)、空间失相干(空间基线过长所致)、大气延迟等负面影响,这使得利用InSAR技术难以获取高精度DEM。合成孔径雷达交叉干涉测量(CInSAR)技术可以弥补InSAR技术中存在的缺陷。CInSAR中由于影像频率间存在微小差异从而克服了基线限制这一约束条件,可同时满足干涉生成DEM中长空间基线和短时间基线的干涉条件。本文对CInSAR的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着重分析了CInSAR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不同平台SAR影像的配准。针对常规配准方法在长基线或地形起伏剧烈地区影像对配准中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外部DEM进行辅助配准的多级配准方法及其技术方案,解决了CInSAR影像对配准的问题。本文选取阿拉斯加极北地区为研究区域,并以C波段ERS-2和ENVISAT于2008年1月25日获取的两幅影像为实验数据。文中首先基于两种数据的成像参数分析了交叉干涉的可行性,然后进行影像配准及交叉干涉DEM提取研究。最后对ERS-ENVISAT DEM进行精度分析,将其与外部NED DEM数据进行比较,并基于二者的差异进行了CInSAR轨道误差建模分析。
参考文献:
[1]. 地形复杂区域InSAR高精度DEM提取方法[D]. 赵争. 武汉大学. 2014
[2]. InSAR数字高程模型获取、精度分析及构造地貌信息提取[D]. 戴娅琼.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08
[3]. 基于分形模型的InSAR DEM质量改善方法[D]. 侯秀秀.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2016
[4]. InSAR获取高精度DEM关键处理技术研究[D]. 靳国旺.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7
[5]. 利用星载InSAR技术提取镇江地区DEM及其精度分析[J]. 何敏, 何秀凤. 计算机应用. 2010
[6]. 使用SAR影像生成DEM的方法研究与精度分析[D]. 荆创利. 西南交通大学. 2008
[7]. 航天INSAR提取DEM的研究[D]. 靳国旺.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3
[8]. 基于INSAR的高程信息提取与精度分析[D]. 李建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9]. 航天INSAR获取DEM及精度分析[J]. 杨福芹, 邢会敏. 科技信息. 2011
[10]. 基于ERS-2/ENVISAT交叉干涉建模提取DEM及精度评定[D]. 武帅莹. 西南交通大学. 2012
标签: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论文; 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论文; sar论文; 地形测量论文; 高程测量论文; 绝对高程论文; 高程系统论文; 数字滤波论文; 数据滤波论文; 平滑滤波论文; 图像滤波论文; insar论文; 基线论文; sar雷达论文;